王沙沙

[摘 要] 拟针对中职英语教学中混合式学习研究不足的问题,以某中职学校6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基于蓝墨云班课的问卷,对中职英语教学中运用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调查研究。

[关 键 词] 中职英语教学;混合式学习;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069-01

一、引言

随着外语教学的整体发展,混合式学习已成为教育界颇受关注的学习方式。目前国内外教育研究者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已取得了若干成果,但现有研究较多关注混合式学习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运用,而较少关注其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运用。至今,中职英语教学中采用混合学习模式是否必要和可行,依然是中职英语教师和英语教学研究者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为此,本文拟针对中职英语教学研究中对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研究不足的问题,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调查问卷,对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予以调查研究。

二、基于现有文献的理论思考

在问卷调查之前,我们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简要系统地分析并做出了大致的假设。

(一)现有文献情况

1996年美国《培训杂志》上的第一篇有关在线学习(e-learning)的论文拉开了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理论研究的序幕,并逐步建立起关于在线学习和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体系。Halverson等人(2014)的研究表明,国外混合式学习研究最关注的主题是教学设计、意向、探索和学习效果,解释性的理论研究还有待开展。与国外不同,我国学者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更偏重理论探讨,祝智庭(2003)首次对混合式学习进行了系统介绍。随后很长一段时间,混合式学习基本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例如,田世生和傅钢善(2004)、李克东和赵建华(2004)、何克抗(2005)等均开展了对混合式学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模式等的初步探索。

(二)理论假设

国内外的研究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的来说是相通的。例如,Margaret Driscoll(2002)认为混合学习是基于网络技术的结合,是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的结合,从而实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李克东认为混合学习是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模式的结合,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由此获知,混合式学习这种新兴的学习模式,既可以利用在线学习的优点,给学生带来一种较为新颖的学习体验,又可以保留传统课堂学习的优势,让学生不必完全依赖于网络学习,获得网络上不能获得的内容。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可在理论上对本文研究的问题做出假设:目前中职英语教学中采用混合式学习是必要和可行的。

三、基于问卷的调查分析

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笔者以某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一年级两个班的6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调查问卷,对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调查分析,截至2017年9月7日,共有51人参与调查,提交问卷51份,有效问卷51份,被调查学生当时状态处于一年级上学期。

四、结果与讨论

问卷的前半部分主要涉及学生对目前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现状的认可程度和参与度,以判断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采用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调查结果显示,61%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的有趣性和相关性影响自己学英语的兴趣;每周利用空余时间学习英语一个小时以下和几乎不学的学生高达60%;除了课堂,偶尔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英语的学生达59%,对目前教学效果满意的学生仅占51%。通过分析可得知,目前中职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普遍不高,学习渠道单一,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教学效果满意度不高,可见尝试采用混合式学习是必要的。

问卷的后半部分调查了学生对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展望或期望。笔者首先对调查对象是否拥有智能终端,是否经常浏览在线学习资源进行了调查。经调查,全部学生均有智能手机,经常浏览班级群、先电教学平台和蓝墨云班课等在线学习资源的学生为53%;67%的学生希望教师采用课堂讲授与线下自学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通过对学生教学展望的分析可看出,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中职学生对新颖教学方式的认可度较高,中职英语教学中采用混合式学习是可行的。

综上可知,随着智能终端在学生中的普及,学生较认可新颖的教学方式,混合式学习是切实可行的,并有可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之一。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形式多样的交流互动、海量的优质学习资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教育资源在地域间的差异,达到教育的公平。在本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将在后续的研究中,以先电教学平台和蓝墨云班课为依托,对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系统运用予以实验研究,以形成一个基于混合式学习的中职英语系统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国华,俞树煜,黄慧芳,等.国内混合式学习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远程教,2015(2):25-31.

[2]祝智庭,孟琦.远程教育中的混合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3(1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