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程晴

[摘 要] 多媒体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正以其生动的画面、多样的表现手法,迅速得到了教师的青睐。通过巧用多媒体,从点入手,理解词语;妙用多媒体,用线贯穿,品味句子;恰用多媒体,全面铺开,深挖文本三个方面,论述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关 键 词] 多媒体;点入;线贯;面铺;语文;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2-0121-01

五千年的中华灿烂文化需要语文学科来传承,文本的内容亦精彩纷呈,既包罗了古今中外,也涵盖了天文地理。文本中很多东西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有距离感的。多媒体以其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的广博性,赋予了教学手段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得教学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新趋势。教师运用这一教学手段,将间接文本直观化,将静态知识动态化,将语言文字视听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有难度的文本,尤其是文本中的关键词、难句子、深文意。因此,可以说多媒体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具有点入、线贯、面铺三大方面的作用。

一、巧用多媒体,从点入手,理解词语

(一)化词为“像”,突破重点

多媒体具有直观性,能形象化深奥的道理,趣味化枯燥的知识,具体化抽象的概念,成为教师最喜欢的一种教学手段。这不但使教材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使学生变得乐于理解和接受,使得课堂更加高效。

《白鹅》这篇美文,丰子恺先生用词之妙,在文中随处可见。作者用“高傲”作为文眼,贯穿全文。而白鹅那高傲的步态,作者形象地用京剧中的“净角”来比拟。京剧虽贵为国粹,但在以越剧为主的江浙一带,学生还是比较陌生的。于是,教师及时用多媒体来展现净角登场,使学生立刻对净角出场有了一个更直观、更形象地把握,潜意识里就形成了净角出场原来是这般大模大样,这般高傲之印象。

(二)化词为“画”,领会意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率”。为了使课堂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利用多媒体将文本、图画、音频等融于一体,使语文课堂“灵动”起来,在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增强了记忆效果,也领会了文本的意境。

如《五彩池》这篇美文。作者用优美的笔触带我们走进多彩的四川藏龙山的五彩瑶池。“五彩”让人眼前一亮,也让人驻足欣赏。因此教学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抓住“五彩”一词的色彩特点,加深学生的印象。由于文本中加入了方位(上层、下层、这边、那边)的描写,教师在借助多媒体呈现图片时也结合上了方位,几张图片或上或下,接左连右,给学生一个色彩多变的视觉冲击,也欣赏到五彩池的绚丽斑斓,独一无二。

二、妙用多媒体,用线贯穿,品味句子

(一)化句为“影”,充盈文本

我们全身心地投入阅读,一定会感受到阅读是惬意美妙的,是幸福温馨的。然而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是贫乏的,知识的获取大部分来自书籍,特别是城市里的孩子,对教材的很多内容闻所未闻。因此,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缩短了学生书面知识和具体事物间的距离,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从而获得文章旨趣。

(二)化文为“图”,巧解难点

多媒体教学具有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因此恰当地运用能够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这样教材中的难点就能迎刃而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恰用多媒体,全面铺开,深挖文本

(一)动手演示,品悟内容

教材中那些常识类、明理类的文章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毫无兴趣可言。教师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类课文,无疑能燃起学生渴求知识的好奇之火。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蝙蝠和雷达》一课时,我们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在揭示蝙蝠飞行的原理后,又动手演示“飞机夜航”的课件。学生很快明白了“飞机夜航”的原理:“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嘴发出无线电波(相当于蝙蝠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就显示在荧光屏上(相当于蝙蝠的耳朵),飞机收到信号后就可以顺利绕开障碍物,从而实现平安飞行。”

(二)再现生活,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很多文本情感体验,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我们只有通过再现,让孩子感同身受,才会有深刻的感悟。而多媒体恰恰具有声情并茂的特点,我们运用它来创造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和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结语

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但如何恰到好处地让其在高效语文课堂中运用,帮助学生减轻负担,让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帮助小学语文课堂在抓点、勾线、铺面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值得全体语文教师不断深思和琢磨。

参考文献:

[1]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黎加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