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唯娇 汤晓

[摘           要]  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科学利用团队效应,能够有效发挥社会对中职学生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合理建设校园文化,发挥班级及小团体的效应,能够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建立家庭团队,能克制学生逆反情绪,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不断追求卓越。

[关    键   词]  团队效应;中职学生;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257-01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勒温(Lewin)提出的个人与环境关系的函数式表示,一个人所能创造的绩效,不仅与他的能力和素质有关,而且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1]从学生发展的全过程看,对学生影响最为直接的因素可以概括为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我们把每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一种集合,称为团队,那么影响学生的团队将有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团队。团队行为能有效激发学生个体的正能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这种被团队激发出来的效应称为团队效应。科学利用团队效应能充分发挥中职学生的成长优势,引导学生自我成长。

一、社会团队及效应

我们把社会团队定义为中职学生接触的社会对象总和。在一定程度上,中职学生与社会的接触点成为学生发展的起始点,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导向作用。中职学生能够直观地从看到或者听到的社会现象中初步形成认知领域中的社会概念。学生接触的社会对象,即社会团体,可分为正面、中间、反面三种,选择正能量的社会接触点,发掘社会团队的积极因素,是教育学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学校团队的内涵与建立

团队精神是集体主义在社会群体行为中的集中具体体现,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2]学校团队是指学校学生的整体,尤其指学生氛围。学校团队的建立不是单纯的某个方面,它既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也是学校文化的积淀。建立学校团队文化,应该包括自由的空间、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认真探索的科学精神、热心助人的愿望等。学校既是单纯的学习环境,又是一种人才培养的训练场。学生在学校要经受各种各样的训练,最直接的训练方式就是投身其中,感受文化。因此,培养学校团队精神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文化熏陶,举办各种活动,让每位学生参加活动,感受自身优秀因素被激发出来而带来的愉悦,让学生“具有一种归属感和充实感”“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感到焦虑、空虚和孤寂”。

三、班级团队与小团队的关键作用

班级团队是感受校园文化的基本单位。在职业学校,举办各种学生活动的基本单位就是班级,运动会、文艺汇演、各类比赛等,班级几乎都会参加,因此比较的往往也是班级。班级在学校活动中展现出人才的同时,也展示了团队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学校活动能够体现班级集合力量。小团队是指班级之间或者班级与班级之间同学自发组成的小的活动集体,包括宿舍内部团体、班级同学团体、社团成员团体等。小团体往往由于兴趣和爱好相同而共同从事某一项活动而自发形成。小团体虽小,但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巨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对小团体的深刻描述。

四、家庭的团队作用与建立

家庭是学生最主要的活动场所,也是学生最根本的依托。家庭成员间建立团队关系,能形成积极的团队效应,能使学生把握亲情、顺利接受成功经验,愉快度过青春期。建立家庭团队首先要让学生与家长建立有效谈话,让学生“在生活中有自己的地位和空间”。其次是让学生参与家庭计划。再次是学生要代替家长承担家庭责任,肩负起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

五、合理利用团队效应,提高学生成才机会

(一)社会团队效应

如何发挥社会团队的积极效应,消除或者削弱消极因素,是利用社会团队效应的关键。如何让学生既了解社会,又不影响自身的发展?最理想的方式是让学生接触社会上的积极因素,了解社会需要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总体来说,要求把握的方面有两点:一是确定积极因素。在社会进步因素里面,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优秀科研工作者和技能人才是中职学生首选的接触对象,先进的科学人才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及时消除不利因素,对于学生接触社会导致消极的方面,要及时疏导,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二)“1+1+1>3”效应的形成

在培养学生习惯、塑造学生性格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小团体的组合在更大限度内激发了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容易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巨大潜能。学生一个人不敢干或是不想干的事,一旦形成了小团体,就会毫不犹豫地付诸行动。所以,就学生发展而言,应该发挥学生组合的作用,根据自愿原则,科学规划、策划、组合学生小团队,围绕学校打造的活动主题,由小团体带动整体班级和学校发展,真正发挥“1+1+1>3”的效应。

(三)家庭团队效应的应用

一个优秀的家庭团队所产生的效应就是让学生找到真实的自己。学生的家庭效应最直接的表现是营造良性社会氛围,带动周围人员参加正义活动、传播正能量。家庭可以充分利用团队效应,带领学生作出有益社会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开阔学生的社会视野,树立远大抱负,为社会、国家奉献更多能量。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胡结强.班集体建设中团队合作意识的养成[D].苏州大学,2010.

[2]张瑞强,杨建立,贾金才,等.团队精神培育与学校文化建设[J].文教资料,2009(14):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