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刚 杨帆 陈林 汪孔静 唐晓丹 刘婧杨

[摘           要]  对新工科总体设计思路、教师职业素养、发展思考与建议进行探讨,通过布局服务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探索体制机制及有效模式、提速培养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加快传统工科升级、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的阐述,希望对新工科总体设计、教师职业素养、发展思考与建议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关    键   词]  新工科;总体设计;教师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6-0114-02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是对传统工程教育的反思和提升,新工科战略实施与对新业态的认识和发展密不可分,为了适应新业态在技术、规模、产业等方面的崭新特征,新工科必须对工程教育体系、体制进行重新设计,甚至对新业态进行预测性研究,正是基于这个想法,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工科总体设计、教师职业素养、发展思考与建议的思路供相关人员参考。

一、新工科建设的设计思路

(一)布局服务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服务国家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引领带动经济社会全局、知识技术密集、低能耗、潜力大、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置布局相关专业,培养需要人才。

(二)探索体制机制及有效模式

新工科专业需要按照事先计划,制订制度,创新思路,以实际工作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依据人才培养质量规划分配制度。体制、机制、模式细节如下。

1.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是前提,校企合作、教师聘任灵活、分配制度依据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管理有企业参与。

2.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核心,专业方向要依据技术发展、产业需求及时调整、灵活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能力,培养模式要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3.产学合作是关键,联合制订培养目标和方案,教材和课程共同建设和开发、共建实验室、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基地,联合培养、培训教师和技术人员,破解实践条件不足、合格师资紧缺的难题,合作开展研究。

(三)提速培养重点领域紧缺人才

提高航海、化工安全、气象、网络安全、创新服务外包人才教育质量,加快航海、化工安全、气象、网络安全、创新服务外包人才培育,始于高等工程教育教学与相关行业部门协同育人,对优化专业结构、创新培养机制、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师资能力水平赋予了更高要求。

(四)加快传统工科升级

传统工科改造升级,做好增量优化,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主动布局建设新工科,培养科学观、工程观、社会观并重,具有创新能力、社会担当的高素质新工科人才。

(五)制订行动方案

新工科建设持续推进,着重把握教和学、创新创业和实践、国际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关系和任务,突破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新工科建设着眼服务国家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从阶段目标、关键任务、重点突破制订行动方案。

1.阶段目标:到2020年,探索支撑新经济、新技术及新产业发展的新工科模式;到2030年,形成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的新工科发展优势;2050年,形成服务小康社会引领全球新工科的中国模式,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

2.关键任务:学与教,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及对工程人才核心素养、能力的要求,动态调整学科布局、专业设置及课程改革,重建人才知识体系,重塑人才培养质量,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目标、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授课计划、评价分析、课程品质报告、持续改进方案实施、学习目标的闭合教育质量持续改进体系。

3.重点突破:推进工程立法工作,使创新创业教育有保障,行业、企业、学校深度融合、协调育人,实习、实训难题,通过工程教育法得以解决。扩大招生、学位授予、专业设置与调整自主权,破除工程教育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简政放权,激发高等教育发展新动能。

二、新工科建设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

(一)理念引导行动——教师首先要有明确的教育教学理念

理念归纳有四个:服务国家战略、对接产业行业、引领未来发展、以学生为本。学生为本的理念强调学生培养的成效和未来发展,培养有个性、有潜力、有创造性、能服务新经济发展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二)产业引领未来技术——教师要清楚新工科学科专业的基本结构

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培养需要,对现有与之匹配学科转型、升级形成新型学科专业;满足产业发展对引领未来技术人才的需要,由不同学科交叉复合或交叉融合,产生了新兴学科专业;引领未来技术,发展新兴产业,产生的全新的新兴学科专业,一般从应用理科孕育、延伸、拓展出来。

(三)服务新经济专业建设目标——教师要清楚新工科学科专业建设主要内容

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变化适应能力、素质高的复合型优质工程科技人才;学科专业建设平台:可以是实体模式、非实体模式,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原则搭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由于新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技术发展周期缩短,教育人才市场竞争激烈,必须及时调整,明确专业建设努力方向;学科专业建设重点:培养标准、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践教学体系、教师队伍。

(四)实现创新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教师要清楚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培养方案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柔性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方案是实现新工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柔性化培养方案是培养有个性、不同类型卓越人才的前提和保证,同时要求课程和教学资源丰富多样。本研贯通培养人才模式,即本科、硕士、博士统筹安排本研培养计划,贯通培养。通过改革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丰富培养模式。同时,通过跨学科专业多方合作教育,政产学研合作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等多方合作教育,丰富完善培养模式;通过建设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完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打造实践创新平台。

(五)熟悉质量标准——教师要清楚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

树立学生为本、过程管理、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产业标准)、学校标准构成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通过过程评价、结果评价、校内评价、校外评价构成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强调的是评价结果一定要用于质量持续改进。

(六)科学评价和激励政策——教师队伍需要加强建设

需要知识、能力、素养、实践经历能胜任学科专业建设和卓越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新工科教师的要求是在知识面、产业经历、产业能力,教学水平、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等方面要成为学生的楷模;通过引进和兼职相结合,重点考虑教师学科背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工作经历、学缘结构等途径建设教师队伍。教师的科学评价和激励政策是促进教师建设的有效手段。

三、建设、发展新工科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关注教师、学生两个主体,更新教学理念,打破教育壁垒

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深度互动是根本,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学生为本的悟道、求业、生惑转变,提供给学生可选择的空间,鼓励学生跨校、跨专业学习,动手是工程教育的特征之一,通过动(动手、动口、动笔、动脑、动心)的过程使学生工程能力素养全面提升。以提升学生适应变化能力及工程创新能力为目标,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卓越工程师。以做好专业国际认证、专业星际评定为牵引,遵从国际标准,立足专业底线,构建星际评价,推动专业拔尖。

(二)以融通线上、线下两个空间为手段,变革教学方法,开发学习动力

在学习动力、学习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今天,通过线上、线下两个空间,探索提高人才培养成效的新型教学方法,即由同时同地发展到异时异地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两个空间,真正实现教学中心向学习中心的转变,充分体现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即学习的主动权归学习者自身所有,满足了学习者的个性化需要。

(三)以校内、校外平台为保障,借助市场力量,加强校企合作

通过校内协同育人平台的优化,校外企业平台的完善,突破体制、机制瓶颈,结合市场需求,实现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完善校企合作、产学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四)借助科教、产教融合,实现成果转化

将实践和创新创业相结合,拓展育人载体,强化能力培养,重点提升教师在创新创业与实践教学方面的能力;建立立德树人、产学研协同、跨学科领域及专业方向和服务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经济建设发展需求,突出核心与前沿技术,推进教、产、研相融合,强化科学技术转移与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五)依托本土化与国际化,服务中国复兴梦实现

新工科建设必须服务人民、服务治国理政、服务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新工科必须秉承兴学强国的理念,瞄准服务国家战略,将家国情怀融入工程优质人才培养,使学生主动服务社会,为中国复兴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六)建设和发展新工科的五大难题

学科壁垒,窄化了工程人才的知识体系;专业相对独立,限制了工程人才的大工程观;本研分离,优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效率降低;校企分隔,工程人才与市场无法匹配;师生交流不畅,工程人才培养氛围不良。

立德树人为引领,塑造未来工程人才为建设理念,继承、创新、协调、共享、交叉、融合为途径,创新性、系统化、战略型、开放式为特征,加强建设新工科,设置和发展新兴工科专业,提升质量。同时改革创新现有工科,创建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工程教育规律的新培养模式;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加强产学合作,按产业需求培养人才,支撑经济结构顺利深度调整。

参考文献:

[1]方志刚.新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保障评价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9(77):42-44.

[2]方志刚.新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之培养过程评价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4):42-44.

[3]方志刚.创新算符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59):1-2.

[4]方志刚.多维考核助力学生素养能力提升[J].教育现代化,2018,27(5):210-211.

[5]方志刚.设问研究式教学法向课堂教学要质量[J].教育现代化,2018,23(5):245-246.

[6]方志刚.师生互动共同体向课堂教学要质量[J].教育现代化,2017,49(4):258-259.

[7]方志刚.新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之师资队伍评价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10(85):55-56.

[8]方志刚.新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之教学资源评价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10(85):69-44.

[9]方志刚.四位一体创造性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12(105):6-8.

[10]方志刚.新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之服务辽宁评价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12(97):30-32.

编辑 武生智

①基金项目:2020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项目;辽宁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2019YJSCX01);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立项,教育部重点(DIA170387)。

*通讯作者:方志刚(1964—),男,就职于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辽宁省黄大年教师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物理化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