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平 王敏 彭月娥 张钱友 李小英

[摘           要]  应用SWOT分析法对中医养生发展的背景、老年人中医养生素养的研究现状、研究局限进行综述,采用SO战略、WT战略、WO战略,为中医养生的发展战略提出科学化的建议, 对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  SWOT;老年人;中医养生素养;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3-0024-02

中医养生素养指的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和指导背景,有效理解吸纳并充分利用相关的中医药知识及技术,来改变自身行为,达到维护和促进身心健康的综合能力。中国1999年开始迈入老龄化社会,相关报道指出: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55亿左右,所占比例增加到17.8%左右。在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人规模巨大、老龄化地区发展失衡、老龄化城乡比例倒置的中国,解决老龄化的严峻问题是“十三五”规划建设的重要战略方针。而据多数研究报道表明,中医养生素养在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与康复上,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与改善作用,对缓解社会老龄化问题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本文将对老年人中医养生素养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综述如下,希望为今后老年人中医养生的进一步研究干预提供可靠的借鉴和参考依据。

一、中医养生素养的SWOT分析

(一)发展老年人中医养生素养的优势剖析

中医养生成为世界瞩目的热点,国内外积极投入养生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据报道指出,多所国内外共同合作开办的中医药学院或中医药专业,在双方资源共享、齐心协力的努力下稳步发展。例如,在澳洲,发达国家正式设立的第一所中医药系的学院,由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在欧洲,比利时建立了开展中医本科学历教育的李时珍大学;德国有38个医学院开设了针灸课程等,为中医养生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深化了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提升了专业发展水平。

(二)发展老年人中医养生素养的劣势与局限分析

国内老年人中医养生研究现状及局限。(1)老年人因理解能力、身体功能、行动能力的下降,导致对保健行为、养生技能的掌握能力下降,因此老年人中医养生水平较低。2016年,国家卫计委发布调查结果显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最低的人群为55~64岁的老年人(6.21%),这与张筄明在山东省、杜维婧在全国、黄艳在社区范围内进行老年人中医养生素养调查的结果相似;梁健芬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调查中发现,机构老年人对中医养生的需求和认可度高,但养生服务质量良莠不齐。(2)研究范围过于狭窄,大部分集中在社区老年人、城乡老年人的研究,而对农村、养老机构等特殊人群的调查分析报道较少;研究的层面不够深入,关于老年人中医养生的认知调查报告较多,但在中医养生的内容、生活方式及保健技能上的干预研究较为鲜见。

(三)发展中医养生素养的困难分析

在“老龄化”与“健康中国梦”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医养生事业蒸蒸日上,老年养生保健备受关注。市场上的养生讲座、相关书籍良莠不齐;同时因老年人对健康长寿的渴望,而对中医养生的深刻认识不足、理解不透等情况下,使不法分子乘虚而入,虚假夸大宣传养生保健品的效果,诈骗老年人的钱财;各种“神医”“资深中医专家”横空而降等社会造假现象混乱养生市场,降低老年人对保健行业的信赖,减弱老年人对养生行为的依从性。行业监管机制不健全及行业自律缺乏的前提之下,过分追求名利,严重阻碍养生事业的发展。另外,学科的发展缺乏准确的定位,在中医养生个体化的思想及指导标准方面未能系统和深入研究,不利于中医养生的全面发展。

二、基于SWOT分析结论,提高老年人中医养生素养的战略剖析

(一)SO战略:利用优势,把握机遇,活化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1)老年中医养生市场的繁荣发展,伴随而来的市场问题,政府应该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严格监管,政府部门应积极促进保健市场与养生科研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各部门参与养生行业的监督管理,形成对老年保健行业市场化、规范化的长效机制。首先对市场上养生节目、保健产品、养生书籍严格筛选与取缔,尤其是对进入社区与老年机构的“专家讲座”予以核实,提高准入标准,避免认知度不高的老年人上当受骗。(2)利用信息化时代的推动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代医学管理理念应运而生,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利好政策逐渐出台,有力推动了“十三五”期间中医药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可建立“互联网+中医养生医疗”,实现移动端在线就诊门诊模式、线下保健事业与线上移动医疗结合的医疗模式、中医保健事业与多种行业联盟经营模式,使老年在获取保健内容及技能上实现时间上与空间上的自由,对提高老年人中医养生事业的服务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WT战略:认识不足,规避各种威胁,优化吸纳人才政策

行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人才,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创新。孙莹研究报道指出:“专业人才”是哈尔滨老年人选择中医养生的第二影响因素;培养一批综合素养高、创新能力强,具有传承中医文化底蕴的高素质老年中医养生人才迫在眉睫。(1)形成层次分明,培养制度明确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衔接社会不同部门的需求,需建立中医养生专业,包括大专、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学历,培养发展老年保健养生需要的实用型、研究型及领军型人才,符合国民的根本利益。社区卫生机构、养老机构可以根据自身企业发展的需要与中医院校签订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新型模式。(2)推动中医养生的海外交流。利用国家的利好政策及社会资金的大量投入,建立起国外养生保健服务中心等。营造有利于中医养生海外发展的大环境,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平台,积极参与中医药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形成成长化、常态化的合作形式,改变国际对中医养生的质疑态度,推进老年中医养生走向世界。

(三)WO战略:分析局限,紧抓机遇,扩大研究领域

中医养生行业应该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分析面临的严峻形势与发展契机,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1)应用循证医学模式,探索出具有老年个体化特色的中医养生保健项目,探讨与建设中医养生学科自身发展的系统化标准体系。(2)加强对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需求的调查研究,为满足老年人的保健需求提供参考依据。深入研究养生保健的内容与方法,进一步探索老年养生的干预措施,并完善养生评价体系的构建,促进老年养生素养的提高。

三、小结

中医养生学是一门跨越多门理论、知识面广泛的交叉学科。其突出优势就是“医养一体、天人相应”,吸取健康管理学、营养学、预防医学的学科精华,丰富与扩大了养生学的理论内涵及发展空间,也顺应了“十三五”规划“养老事业”的重大发展战略。因此,我们应继续发掘,继承历史悠久的中华养生文化,做到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推动“健康中国梦”的实现与落实。

参考文献:

[1]荆伟龙,王朝君.国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偏低[J].中国卫生,2016(5).

[2]刘亭宇,李东侠,施洪飞.中医营养术语溯源及与中医、养生、现代营养相关性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10):1-4.

[3]周诗虹,徐月花,王莲萍,等.中医特色康复的优势与发展战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17):4-6.

[4]程悦,高兵,牛淑平,等.吴正伦《养生类要》中养生思想[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7):1245-1247.

[5]袁宏伟,戴京璋.“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在德国的发展现状与策略[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14(2):282-286.

[6]束娇娇,孙骏玉,周燕燕,等.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卧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抑郁症状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9,26(8):927-931.

[7]高云磊,张宏泽,王春琦,等.追踪随访教育对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及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3):28-30.

[8]王琦.以九体辨识为核心技术打造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版[J].天津中医药,2019,36(6):521-527.

[9]李和伟,王启帆,付宇,等.中医防控慢性病的优势与发展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1):4821-4823.

[10]孙飞,李倩倩,颜廷法,等.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外中医养生保健研究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23):4310-4314,4323.

[11]黄明达.中医药国际化的“五行战略”构想[J].亚太传统医药,2006(7):15-17.

[12]谭巍,郭颖,殷晓月,等.2014年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8,34(9):848-851.

[13]孟晴.长春市社区老年三种常见慢性病人群对中医养生保健的认知调查[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18.

[14]梁健芬,陈炜,张兴博.广西壮族自治区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养生现状调查与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20):3119-3121,3124.

[15]孔霞.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老人养生保健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7.

[16]洪丽雯,杨建辉,陈常荣,等.顶层设计下的大数据助力“健康中国梦”的实现[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21):141-143.

[17]孙莹.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7):171-173.

[18]胡大一.努力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转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8,26(1):1-2.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