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正华

[摘           要]  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与基础,在教育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展开教育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人才,并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添砖加瓦。但是面对新时代发展对教育领域提出的各项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已经不再适用于教育的实际需要。对此,如何对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便成为教育工作者们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将学生发展作为开展教育的根本目标,探讨了如何从根本上对传统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深化改革。

[关    键   词]  以人为本;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2-0196-02

汉语是大多数人从幼儿时期便轻松掌握的一门语言,这导致部分人对语文教学放松了警惕,甚至认为语文教学并不重要。但实际上,语文教学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其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素养能力,还能为他们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新课改对传统的语文课程教学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以必须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进行重新制定与完善,真正认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并真正实现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与改革。

一、我国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对我国大多数中职学生而言,他们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学习基础较差。这种问题不仅导致他们对基础性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较差,还影响到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因此,即使部分教师在授课时态度认真、讲解细致,且学生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但是却仍然未能获取优质的教学效果。同时,语文学科作为我国国语科目,其自身所具有的普遍性特点,导致很多学生都认为语文学科并不重要且语文学习难度较小。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学生根本无法培养起对待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长此以往,教师可能会由于教学效果较差而逐渐丧失信心,学生也会由于始终难以深入掌握教学内容而放弃学习。

其次,国家在大范围内开设中职院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迎合社会发展要求,进而向社会提供更多具有更高质量和水平的专业性人才。但是结合我国大多数中职院校的教学现状来分析,中职教师在设置教学目的时往往存在偏差,他们认为学生进入中职学习仅仅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所以对专业课程的成绩和学习状况等方面毫不重视,而学生自身也认为文化课程的学习与技能提升之间并无直接联系,所以也就无法将文化课程与专业问题之间进行有机结合,进而不仅荒废了关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并且很难在专业技能方面获得较高的成就。除此之外,教师为了确保学生的文化成绩能够达到平均水平,经常选择一些难度系数较低的案例问题,为学生进行分析和讲解,这样不仅会拉低中职学生文化素质的平均水平,还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最后,教学分离也是中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一类教学问题。大多数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或加快课程进度,往往选择提前准备课程教学资料的方式,从而大大降低了出现突发问题的可能性。但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并未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考虑,进而会导致学生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融入课堂,最终也就无法达到课堂教学设置的既定目标。除此之外,师生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与交流,教师无法将自己对课堂内容的认识和讲解完全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也无法将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意见和看法传达给教师,进而也只会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愈发疏远,最终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和阻碍。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

以学生发展为本,其实就是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重新定位,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将以学生为本作为根本前提,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进行重新修改与完善。学生并不是教师的附属品,他们是拥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人,所以即使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他们也拥有自由发表个人意见和看法的权利。但是在我国传统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大多数教师都会下意识地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进而使整个课堂形成以教师为主的基本形态,进而使大多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排斥和厌恶的心理[1]。

具有真正价值的语文课堂应该以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为基本形式,还必须给予学生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空间,使学生在发挥主体性的同时,掌握更多语文基础知识。同时,作为语文教师也必须具备合格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履行作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义务,并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科技与思政知识,以此来为培养和提升学生正确的“三观”和个人能力奠定基础。

三、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定位中职语文教学目的

目前,我国仍然存在部分中职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错估了教学的根本目的。他们普遍认为作为一名中职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习技术性能力,所以对素质教育等相关知识的投入精力较少,这样即使学生能够成为一名具有合格水平的技术性工人,但是却并不能为他们后期的发展与进步起到过多帮助。因此,中职院校首先需要明确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并结合班级内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原有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修改与调整,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能力,并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

(二)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大多数中职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将是残酷的就业环境,其中决定毕业生就职情况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他们的语文素养能力。部分中职学生在毕业后已经基本掌握了课程中包含的所有技术内容,这些技术内容无疑更有利于他们在后期参加就业笔试、面试等环节。但实际上,目前仍然存在部分毕业生由于缺乏足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被淘汰。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除了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外,还必须将关于语文素养的培育放置于课程教学的重要位置。

语文素养的培育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这四个方面在不同专业上的侧重点同样存在一定的区别。例如,针对汽修专业的学生而言,需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与汽车维修相关的专业术语,并通过他人提供的语言信息,掌握重点内容。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能够通过简单的文字书写记录重点内容。对此,中职语文教师需要从教学方式着手,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完善,从而不仅可以加深语文素养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还能使学生在提高自身技能水平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意味着社会对劳动者个人素质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就目前我国中职院校毕业生的语文素养能力来看,却尚未达到社会提出的基本要求。针对这种问题,部分中职院校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进行改革,但是这种解决对策却加重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并使教学中所具有的人文意识更加淡薄。也就是说,改革后的中职语文教学将教学重点集中于口语交际和应用文写作这两个方面,将文学评论、赏析等相关课程不断删减甚至剔除。

针对中职院校的这种做法,笔者认为其根本无法对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根除和解决,甚至还会由于过度强调口语和写作的重要性,而收到得不偿失的效果。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仅仅需要从学生的技能方面着手。但实际上,人文关怀也同样是强化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一环。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必须适当地保留有关文学赏析的教学内容,并将德育融入语文教学,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来自文学的情感洗涤,进而帮助学生开拓个人思维、拓展内心世界、培养并塑造正确的“三观”,最终使学生在人文情怀的帮助下获得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

(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经过实验表明,在轻松学习环境下的学生往往能够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并且这些学生还更容易收获到来自学习的快乐。在传统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教师从“决策者”的角度看待学生,他们认为自己就是课堂的主导和绝对权威者,即使部分学生在面对一些问题提出质疑或否定,但是这些教师却根本不会从自身寻找原因,也许直接忽略学生的质疑,也许对提出质疑的学生进行批评和否定,从而直接降低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面对这种情况,只有创建出一种较为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和教师能够在这种环境下平等、自由地进行沟通与交流,这样才能逐渐改变学生对语文课堂的传统认识,并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和认可度[2]。

(五)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创建情境教学

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教师需要对班级内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特点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了解。中职院校的学生本身便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特点,所以教师如果始终坚持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那么不仅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枯燥无趣,甚至还会引发学生的厌恶心理。因此,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进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例如,在学习史铁生《我的梦想》这篇文章时,在授课前教师可以询问每位学生的梦想,之后再为每位学生发放一张便利贴,让他们将自己的梦想用便利贴的形式书写下来,这样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以及对待未来的展望。接下去再让学生通读《我的梦想》这篇文章,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梦想深刻品读文章内容,使他们通过了解史铁生对自己梦想的诠释,引起自己对梦想的追求与向往。通过这种结合实际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对学习的抵触,还能同时引起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共鸣,进而收获更加优质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无论教育领域如何改革与发展,学生始终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和根本。因此,面对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只有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挖掘学生内心的所感所想,并将这些内容统一融入教学才能赋予教学以真正的价值和作用,最终培养出具有更高素质水平和个人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园园.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及实践[J].考试周刊,2013(83):10-11.

[2]陈子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讨[J].改革创新,2016(1):52-54.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