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新键 梅涛 黄昕晖

[摘           要]  虚假舆情弥漫是一种在战时状态或常态化防控状态下,通过互联网媒介引发的一种不实信息被频繁转发造成谎言泛滥的不良状态。大学生群体作为最活跃的一批互联网用户,在互联网信息交互中占据主导地位。为了有效遏制常态化防控政策下的虚假网络舆情传播,了解虚假网络舆情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心理机制是关键。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触发机制、加工机制、反馈机制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进行分析。社会现状和新闻头条吸引大学生接触虚假网络舆情,内心的期待和满足感促进大学生接纳并加工虚假消息源,大学生自身的认知程度和整合能力对信息认识进行自我调节,最后通过反馈调整将信息加工成果以主观形式二次输出到互联网中形成思维闭环。

[关    键   词]  虚假舆情;常态化防控;大学生;思想行为;心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6-0190-02

目前,我国防控策略已从战时状态过渡为常态化防控,教育系统按照确保一方净土、确保师生安全的总目标,建立相应的常态化防控保障机制,对高校执行封闭管理[1]。大学生返校后,在承担繁重学业任务的同时还要时刻绷紧神经,对病毒保持警惕,活动范围也受到一定限制。授课形式方面,线上教学占比有所增加,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自主的学习空间,但是降低了对大学生的约束性。在长时间封闭且低压的环境下,大学生群体为了满足个体心理需求,很容易在弥漫着不实信息的互联网中迷失,被一些未经证实的虚假消息利用,网络谣言的泛滥容易成为常态化防控状态下的次生灾害。所以,从个体心理层面对影响大学生行为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对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壮大网络正能量,保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一、触发机制:社会现状是虚假舆情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触发点

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催生和发酵着各种虚假网络舆情,真相和谎言在网络中交相碰撞,一旦谎言吸引到活跃的大学生读者,被其加工消化后再以作者的视角二次输出到互联网,如此反复迭代后,真相将变得沉默,无人问津[2]。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部分虚假网络舆情与大学生尚未完全成熟的认知相契合,虽然是谎言,但能解决他们内心的疑惑,同时又能与之产生利益的共振。

(一)认知契合

认知是大学生情感系统的基础,是表达情感和做出行为的先导。虚假网络舆情虽然充斥不实信息和谎言,但其部分内容与社会现实相吻合。绝大部分大学生身处虚假网络舆情中不能客观地明辨是非,很容易受到舆情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当不实信息被知名大V或流量网红主观性的转发时,大学生读者不完全成熟的自我认知将会变得模糊,加大对信息真伪的辨实难度,进而产生认知偏差,更加容易被虚假网络舆情感染。

(二)疑惑解释

常态化防控状态下高校执行全封闭管理措施,大学生的生活范围受限,紧张的神经和被迫的隔离加剧学生群体对互联网媒介中海量信息的关注程度,虚假网络舆情的输出者为满足大学生关注社会时事的强烈欲望,借助片面归因、偷换概念等方法,利用真假难辨、不明来历的图片、视频等素材或伪造名人等手段来混淆视听,为大学生读者提供看似合理的真相,解决他们心中的困惑和焦虑,看似是苦口婆心的良药,实则是彻彻底底的毒药。

(三)利益共振

大规模的虚假网络舆情的发展和传播,一定是以部分客观现实作为基础,而这部分客观现实一定与部分阶层的利益诉求相关联。着名思想家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让自己出丑”[3],虚假舆情也不例外。当虚假信息的作者将部分社会现实问题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又推送逻辑看似合理的精彩文案迎合大学生群体的利益诉求时,很容易在校园中产生意识共振,虚假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大大提高。

二、加工机制:思维同化是虚假舆情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加工器

大学生群体在互联网媒介中获得与其固有思维相契合的虚假信息后,会对其初步认知成果进行加工,主要加工过程分为多重信息编码、整合同化和图式改变三部分进行。

(一)多重信息编码

多重信息编码是指通过对信息的多方位编码,如语义编码、视觉编码、语言中介编码等多种方式将待编码信息和相关线索联系起来[4]的方法。大学生对于虚假网络舆情的信息编码主要是通过言语系统和表象系统完成,言语系统主要负责加工语言类信息,产生语言;表象系统负责加工非语言类信息,产生心理表象。语言相对心理表象更能体现逻辑,心理表象相对语言更侧重内心情感。越是观点明确、内容鲜活的网络舆情,越是容易被编码记忆,越容易为后续整合同化信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整合同化

在常态化防控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在获得与自身产生利益共振的信息后,会主观能动地对信息进行分析,待信息被整合同化后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思想情感。整合同化过程可分为简化、强化和同化三个步骤[6]。首先通过简化忽略与利益不相关的细节信息,接着通过强化来增强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信息,最后根据大学生自身的认识水平,不断地对信息内容进行取舍来内化信息。

(三)图式改变

图式是相对稳定、有组织结构的,可重复利用的心理结构,个体对社会的全部图式构成了该个体的认知结构。当大学生身处充斥着大量虚假网络舆情的环境中时,通过个人的认知结构与浏览到的不实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虽然图式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是通过反复与大量不实信息进行比较后,原本深刻的认知图式也可能发生改变,新图式取代旧图式作为分析和比较的模板,该大学生今后所做的选择和倾向偏好都有可能改变。

三、反馈机制:迭代强化是虚假舆情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回环路

当大学生长时间沉浸在虚假网络舆情中时,其固有认知体系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原有的认知图式会被调控,进而会因人而异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认知的改变必将造成自身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也会反馈于今后接触事物的方式。随着时间推移,如此反复迭代,反复强化。

(一)认知调控

认识是个体有目的、有计划地支配个人行为的活动。面对虚假网络舆情对个人认知的冲击与渗透,可能与大学生原有认知产生激烈冲突,其自身会有意识地对个人认知进行调控,根据个体意志力的强弱不同会坚定或放弃自己的原有立场;对一些与原有认知相悖的新舆情,只有通过调控原有认知成分才能达到新的认知协调。

(二)态度改变

互联网是大学生认识社会的主要媒介,尤其是对刚入学的大一新生,他们对社会的态度是一种通过网红自媒体和社交网络平台学习到的心理状态。态度宏观上可以分为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外显态度比较直观,也容易发生改变;内隐态度相较于外显态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一旦形成改变难度较大,如果大学生因为虚假网络舆情的影响产生对社会的不良偏见,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而且难以逆转。而且,部分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虚假文案再借助不实图片的短视频等加以修饰,煽动性和代入感极强,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对某些社会群体和社会现象产生极深的偏见,形成自身的刻板印象,导致身心正能量的流失。

(三)行为改变

虚假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最终改变学生的行为。随着个体认识图式和态度的转变必然会造成行为转变。由于大量虚假网络舆情的影响,消极的思维和负面的情绪在大学生的脑海中不断发酵,长此以往,学生的身心会受到摧残,思想变得狭隘,情绪容易起伏,遇事冲动易怒,缺乏牺牲和奉献精神,会轻易被他人利用,也必然会做出诸如通过社交网络匿名宣泄不良观点,用嘲讽恶搞的方式表达对社会的不满等不当行为。

四、总结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虚假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毒瘤”,在常态化防控状态下,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有所增强,更加剧了虚假网络舆情的毒性[5]。为了打赢常态化防控这场持久战,我们既要对现实中的病毒严防严控,也要对虚假网络舆情加大阻击力度;不仅要重视对大学生群体的保护,加强信息审核力度,对信息舆论发布的主体也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制订相应的信息发布规范,明确违规处罚标准,从主体客体双方面抑制虚假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传播,净化互联网大环境。

参考文献:

[1]段海超,高云龙,蒲清平,等.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个体心理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6):120-123.

[2]刘泉.基于个体社会属性的网络舆情演化模型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6.

[3]景馨禾,祁占勇.改革开放40年我国网络教育政策的演进逻辑与展望[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2(1):91-96.

[4]陆凯,张坤丽.高校校园网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开封大学学报,2006(3):82-85.

[5]詹剑锋.新形势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应对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7(9):50-51.

[6]丁嘉,刘峰.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及高校应对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20.

[7]刘峻.规划管理视角下的社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实施问题研究: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19(21).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