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茜芸

[摘要]  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学习与其他专业的声乐学习不同,除学习传统声乐专业知识外,学生还需结合幼儿教育要求、幼儿心理特点,学习如何教授幼儿声乐课程。尤其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想象、模拟针对幼儿的教学,并进行专业分析、总结。就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如何多元化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中职教育;学前教育;声乐教学;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7-0114-02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如今无论是国家还是家庭,都对幼儿教育有着高度的重视。而学前阶段是幼儿接触学校教育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是一张白纸。因此,学前教育应该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声乐教育是学前教育中一项比较特殊的教育内容,它顺应幼儿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声音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启迪、开发幼儿的智力,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初次接触声乐,需要专业教师的带领,否则容易走很多弯路,这也要求幼儿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能够运用更多高效可行的办法来教导幼儿学习声乐。作为即将毕业步入学前教育教师岗位的学生来说,更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一、多元化教学的必要性

就时代发展来看,新生艺术在不断发展壮大,各地声乐文化发生碰撞,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大幅提升,致使声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创新性的艺术发展不断与以往的传统声乐相融合,最终形成具有新时代印记的声乐。在提倡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如今,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迭教学知识体系,才能培养与时俱进的全能型人才。所以,从教学改革来看,为跟紧时代的脚步,教材更新换代,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式改革势在必行。

创新教学方法,从多角度设计,以多种形式设计课堂,教师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能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获得更多体会,并运用到以后的教学中去。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在掌握课堂所学内容的情况下,自己去思考,领悟更多深层面的东西,融会贯通后,对今后上岗教幼儿学习大有裨益。

二、现在教学中的问题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化素养欠缺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同于高职、本科学院同专业的学生,其本身文化水平受限,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不够,再加上学校平均师资水平等各种因素影响,现阶段并不能达到幼儿音乐教育的要求。

随着二孩政策全面开放,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非常可观,有许多还未毕业的学生就已经找到了就业岗位。对于众多虚位以待的幼师岗位来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非常抢手的。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肩上的就业压力并不大,职场竞争力更是极小的。所以,大多数的学习动机并不是把学习当作培养自己能力、提升职业素养的一种途径,而是把它看成自己就业的一个过渡,静待毕业,并没有迫切想要提升自己,或者往更高层次发展的意识。

当然,这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中也不乏有一些认清时事,紧跟脚步,希望能够在自身文化素养上有所提升的。可是大多数职业院校在课程安排上更加偏重培养职业技能,能够让学生快速就业上岗,而对于理论课这些看似呆板,停留在文字层面的东西的安排就薄弱许多。比如在实际声乐课中,教师会先带领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拓宽音域,当学生基本达到良好发声状态后便进入课程重点——练唱环节。其间教师会重点围绕呼吸、音准、音律、情感等方面来引导学生练唱,这也是实际声乐课教学中的训练重点,注重对学生音乐感的培养。而这样的一节课下来,学生基本的识谱能力并未得到相应的训练。声乐识谱、学唱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在后期正式上岗教授幼儿时,也会遇到重重阻碍。

(二)教学方式传统单一,忽视日常反馈

近些年,中职院校扩招、师资匮乏,致使学校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有些教师缺乏专业素养,学院又过分强调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导致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形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仍普遍存在。同时由于教师教学任务重,为了压缩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常常完成基本教学流程,便匆忙结课,结果呈现的课堂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全程都是被动接受知识,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几无所获。

在大部分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缺乏学科特色。与其他学科一样,在教室开展教学,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当堂训练学生的声乐技能。这样的课程无论是教学形式,还是课程内容安排都是有问题的,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他们没办法体验真实的技能训练场所。

学生无法接收到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教导,难以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

传统声乐教学注重乐理和技巧的传授,这些内容枯燥乏味,极难激起学生兴趣。且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并不像声乐专业学生一样,有基本声乐知识作为基础。这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止步不前,很难在声乐学习中取得成绩。

(三)实践能力弱,缺乏经验

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声乐课程并非其主要专业课程,学校设置课时较少,且大多数课时都以大课或集体课的形式开展。学生基数大,教师为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并没有过多重视,只是结合普遍现象来谈,难以触及每位学生,在学生本身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对声乐的学习更加难以产生兴趣。再加上大课形式,学生都是一起练声,集体歌唱,并没有太多实践的机会,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步入教师岗位后,即使拥有再丰富的理论知识,一旦遇到实践活动,则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