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娇 王萍

[摘           要]  教育信息化对于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所提倡的提高教师智能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信息化的环境下探索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意义和途径对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有重要的意义。结合教育信息化的具体内容对提升教师智能素养做了详细的探究和讨论。

[关    键   词]  教育信息化;教师;智能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9-0042-02

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世界各地的相关组织积极利用和促进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中的应用,推动教育信息化成为发展教育和培训的创新力量。在中国,人工智能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领域,这为教育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这种背景下,重新审视和界定教师的角色和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而探索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智能素养能力已成为教育和教师改革的现实要求。

一、教师智能素养的组成

教师的智能素养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基础知识、核心能力以及伦理态度。其中基础知识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核心能力是教师应用现代化技术优化教学效果、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关键,而伦理态度是教师在教学中加强智能化教育,开展教学实践的依据。

(一)基础知识

1.理论性知识

教师智能教育能力的理论知识除了包含基础知识和教育方式,还有信息化教育的原理、优势和特点等,不仅包括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还包括对教育信息化时代教育原理、特点和方法的理解。如智能素养知识的概念和价值、智能素养环境、智能评估和管理技能等。

2.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包括教师实践知识以及信息化背景下培训学校的特征,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在智能教育环境中进行的个性化、情境化的感知,情感体验和反思,教师智能教育能力的具体实践知识,具体包含教师对智能教育的认识、在智能教育背景下教师的自我认知、教师对智能教育的认可度以及智能教育环境中的情境知识和人工辅助的策略知识。

3.技术性知识

技术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对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进程和现代技术处理的认识。在信息化时代,具体包括教师智能教育能力的技术知识,认识并了解信息化技术在教育培训领域的广泛应用,全面认识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进展,并科学地运用信息化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对教育培训的改革与创新。

(二)核心能力

教师智能素养中核心能力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组成教师智能素养的关键,它是指教师在信息化背景下为了满足社会对教师的需求应提升的关键能力,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智能教育教学能力

传授理论知识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因此传授能力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师职业素养的关键,而智能教育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智能化教育背景下开展教育工作的能力,它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是教师整合资源的基础。

2.基于信息化的自主发展能力

自主发展能力是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是教师借助现代化技术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能力。现代化背景下,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有的职业发展方式难以满足社会对教师的需求,为此教师要发挥信息化的优势,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尤其是要尝试应用现代技术来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借助现代化技术进行学习,从而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开展教育工作与教学研究,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三)伦理态度

伦理态度是指教师对待教育信息化及其教育应用的理性态度与合乎伦理道德的实践,涉及两个方面。

1.理性的态度

所谓理性的态度包括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态度以及其在教育行业的具体应用的认识。

2.合乎伦理道德的实践

合乎伦理道德的实践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严格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并贯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加强对数据的管理和教育信息化的管理,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二、提升教师智能素养的途径

(一)国家政策的支持

国家的战略和计划是提高教师智能教育能力的关键。2018年,教育部开始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师资队伍形成试点行动,并牵头开展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师智能教育能力提升试点行动。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试点行动仍处于初步阶段。要想进一步提高教师智能教育能力的发展,国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强化教育培训领域的探究,准确定位教师智能教育能力的框架和具体标准,明确教师智能教育能力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组织有关机构和研究人员,制定《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智能教育能力标准》,并对其指标的构成、指标的权重和具体评价方法作出明确的规定。规范和指导教师的智能教育实践,其目的是保证教师能力的提高。目前是教育信息化在提升训练中的应用阶段,国家要根据试点初期的情况,增加地区和学校数量,提供政治和资金支持,推动落实提高教师知识和技能的措施。

(二)对教师进行系统教育培训

教育信息化在运用到具体的实际教学中时,都是基于一定的条件才可以实现的,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岗前培训与岗位关怀。目前,学校教师的职前培训和教师的职后继续培训都存在着与智能教育能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联系力度低的问题。这就容易导致教师教育信息化知识欠缺,在专业知识上的理解力不够。为了从根本上培养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建立职前与职后一体化发展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能将智能教育能力的提高纳入学校教师的日常教师培训提升课上。首先,学习浅层教育信息化的知识,初步让教师的智能教育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建立并完善学校教育体系,使课程内容更具针对性,同时增加人工智能与培训的相关课程,比如:在原有的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的相关知识,在进行教师智能教育的基本知识授课的同时,要深化学校教学方法改革,利用云计算和网络技术推动教师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将教育信息化、智能学习环境等现代化专业技术与教师培训相结合。尽可能多地开展“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创业培训,发挥教育信息化在培养教师智能教育能力中的作用,探索学校开展业务合作的方式,保持在初步阶段对教师进行智能化教育和培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