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蕴琦

[摘           要]  厚德教育是教化于众的培养工程、内化于心的养成工程、外化于行的实践工程,为高职院校立魂奠基。高职院校承担着技能传授和素质提升双重任务,是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育人为本,德育先行。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德育工作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从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汲取养分,归纳新时期厚德教育的内涵,创新厚德教育修育路径,以不断夯实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基石。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厚德教育;时代内涵;修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2-0001-0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全面发展”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是对党的十九大提倡的“四育并举”的进一步完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还提出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国传统美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以“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统摄道德建设的新要求,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化于众建设目标的延续。新时代,基于全面发展的道德提升是教育的重点任务。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必须顺应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聚焦国家道德建设方针,紧跟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步伐,充分发挥教育类型优势,在如何为社会培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的新时代全面发展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上下功夫,着力推进具有高职特色的德育工程,以崭新姿态主动担起时代新使命。

一、厚德的基本内涵

“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其具体内容伴随历史演进而有所变化,但其恒定的价值基调和精神内涵始终植根于中国的农耕文化,强调和谐共生。农耕文化注重人对土地的崇拜,人之渺小和土地之广阔在人心中形成威慑,人在大地的丰厚滋养下繁衍生息,用辛勤的汗水锄地耕种换取口粮和创造财富。普通之人接受土地馈赠,而有德行之人还保有对大地乃至宇宙万物的感恩之心,这就是“德”的原初含义。

“厚德”一词,首次出现在《象》(分《大象》和《小象》),属《易传》七种十篇之一,《易传》是秦汉时期出现的诠释《周易》且流传至今的经典哲学伦理着作。“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坤卦·大象》,意思是大地的气势厚实如顺,君子应当养成像大地一般能容载万物的品德以承载天下之重任。从“德”到“厚德”的转变体现了中国农耕文化下人对大地从敬畏、感恩到模仿、参照的变化。

儒家思想传承了《周易》“君子”“厚德”“天下”三者关联的思想,在儒家经典《大学》中即提出“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从其行文逻辑来看,《大学》所要表明的是,提高道德修养,并非是个人独善其身的自我完善,而是关乎“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宏旨。[1]厚德教育利国利民,儒家所倡导的“内圣外王”从战国时期开始就对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体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前者“内圣”指的是“私德”的培育目标——“志、耻、畏”等道德品质,向内涵修养聚合,后者“外王”指的是“公德”的培养指向——“民、和、忠”等气质修养,向国家利益靠拢。“厚德”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化身和君子人格的写照,是修己和治国更深层次的融合,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二、厚德的新时代内涵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当代教育所立之德的具体内涵:“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又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习近平总书记的发言,肯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及对中华民族振兴的推动作用,是高校德育理念内涵切合当今时代需求的具体表现,为高职教育的德育建设目标提供了明确指南。

“厚德”的新时代内涵不是否定传统,而是建立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之上,对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内容进行继承与创新的现代化提炼和归纳。历史和现实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厚德之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厚德之魂。[3]两者既考虑到个人修养,又融合国家利益,是可以体现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位一体”的道德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套与我国现今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且具有广泛社会共识的思想道德准则和精神纽带,已成为当代中国精神的“价值公约数”。“厚德”在新发展阶段的时代内涵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中汲取养分,形成以凝聚共筑中国梦力量的社会准则和规范。高职院校应当在此基础上结合与高职教育紧密联系的工匠精神、地域文化、美育资源、民族精神等指导高职教育“厚德”工作的开展。

三、厚德的修育路径

关心高职院校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教育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接近成熟但不完全成熟的青年学生群体而言,还存在影响和纠正作用。高职院校德育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和持久性的工程,其在教育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中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可,但从可查询的调查资料来看,高职院校德育整体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经济下配套的人文教育缺失,导致学生价值判断偏航。随着国家政策的根本性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建设成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社会思潮纵深交融,但德育配套未能及时跟上步伐。对于高校学生来讲,通过习得技术找到工作是实现经济自由和选择自由的最直接方式,导致唯知识的应试教育成为教育常态。大学生在接受高职教育的过程中,缺少塑造心灵美的过程,在人生价值确立方面也缺少有效指导,导致高职学生的技能和人格教育不能协调、均衡发展。毕业后,仅凭一技之长获得稳定工作的想法落空,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困境逐步展现。探索和创新富有时代特征的高职厚德修育路径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下手,结合高职教育特色,寻求答案。

(一)挖掘工匠精神典型,彰显“厚德”教育特色,丰富高职德育内涵

完整的人的精神可以分为四个维度,即四个层面,分别是心理、思维、伦理和精神层面,它们之间具有层递关系。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大国工匠在实践中从感性认识到准则遵守和信仰追求的升华,是一种符合正确价值追求的价值取向。它是伴随中国手工业发展而产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并反作用于中国民众的重要中国精神。[4]工匠精神推动“厚德”教育需配套制度规范,高职院校应重点萃取与学校发展特色相关的工匠精神,将其融入学校发展规划中,强化全局统筹,通过制度建设,逐步营造弘扬工匠精神的氛围,在学校范围内加强工匠精神学习模范宣传引导,打造培育工匠精神的正向舆论,助力学生创新进取学术品格的养成。工匠精神推动“厚德”教育需依托专业课程,发挥课程思政的优势。唐代着名文学家韩愈提出“文以贯道”。要发挥教育春风化雨的独特作用,积聚和传播正能量,扩散中国精神和中国美德。《孟子·滕文公上》中记载:“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风,必偃。”这段话经常用作强调家庭教育的熏陶作用,但这也同样适用于高职教师育人的榜样作用。工匠精神推动“厚德”教育需依靠专业教师,德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浸润,专业教师是学生在校接受系统“厚德”教育的第一指引人,教师的道德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且深刻的。专业教师应当在接受定期师德培训的同时,加强专业教育与厚德教育的关联性研究,结合专业内容挖掘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声情并茂的讲解,从典型人物挖掘和教师形象塑造两方面着手,为学生树立优秀的人生榜样。

(二)整合地域文化资源,推进“厚德”文化建设,完善高职德育维度

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级:表层文化,主要指与衣食住行相关的物质文化;中层文化,主要包括法律、制度、风俗、礼仪、宗教、艺术等方面内容;底层文化,反映的是人们的价值观、伦理观和审美观等。[5]文化的层级分类,体现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与柏拉图提出的“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是道德教育”和特瑞·伊格尔顿提出的“文化是一种道德教育学,它将会解放我们每个人身上潜在的理想或集体的自我,使我们能够与政治公民的身份相称,这样的自我在国家的普遍范畴中得到最高的体现”一致,肯定了文化的德育价值。地域文化的德育作用就是依托于一定的地理空间,通过特定区域的风俗、习惯、思想、意识、情感、心理等表层和中层文化分析,以释放其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实现激发和引导个人行为,最终达到德育的目的。中华大地幅员辽阔,每一寸土地上都沉积着丰厚且特色各异的文化资源,中华文化的精髓深植于各地域文化之中。地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充分利用文化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将其精华成分与现实需求实现有机融合,展现其当代价值和魅力。[6]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提取地域文化的精髓,积极探索地域文化资源在高职院校德育中的应用,在德育资源整合、教育空间构建、浸润方式选择等方面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德育价值,将其有效整合为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契合德育特征的资源系统,实现地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构建地域文化资源支撑下的理实德育体系。高职院校应以职业教育为底色、内涵发展为动力,充分考虑文化资源内容复杂性与学校德育工作先进性的关系问题,有选择地挖掘精技修德的典型事迹和经典人物,在传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解读与整理资源,形成一套既不失传统又观照现实的高职德育资源,使其能和谐融入并适应高职学生认知体系。从教材和实践层面系统融入地域文化因素,深化与地方德育基地合作,加强校本德育教材建设,完善德育培养框架,充实理实教育维度,确保地域文化与德育融合的连贯性,构建地域文化资源环绕式的立体德育空间。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与环境建设,挖掘蕴含德育价值的能工巧匠、工艺美术等元素融入从教学区到生活区的景观设计,补充生活教育维度,提升地域文化资源与德育融合的生命力。

(三)发挥美育的德育功能,优化“厚德”浸润方式,拓宽高职德育视角

以美育德的本质是利用超功利的介质来实现品德信念的内化。王国维曾就美育的中介作用做出过概述:“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蔡元培也就美育对道德的育德作用提出了看法:“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德教作为一种规范教育,具有强制性和他律性特征,而美育是超功利的,且具有较强的吸附和融合力,容易渗透到其他教育中去。通过引导和开发受众的审美意识,以无声的方式传递“美”的规律,促使人在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进行“美”与“丑”的对比,完成自我观照和提升,在超拔的审美境界中让人主动探索、追求和趋向“善”的法则。中国现代美育理论重视美育的德育价值,强调通过审美这一中介来实现人的道德品质的构建和提升,是中国美育的现代性建构历史经验所呈现出的一大特色。[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道德标准,而美育是基于一定的审美价值观,两者具有一致的内源性,都是指向人心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意蕴充分融合了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道德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美。[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界定的对于民众的必备素质和要求为美育的实施与开展提供了框架性指南和根本要求,美育的开展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界定的内容和目标。[9]高职院校应当健全体制机制,在充分研究美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行性和实施路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美育全过程,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准设定教育目标并在学生课程评价标准方面重点突出高职学生品德修养的考核。教师应着力提升课堂审美逻辑,利用美的规律渗透德育内容,将核心价值观的美学意蕴充分融入高职课程体系中。在教学内容上,要体现审美逻辑,衔接社会热点,选取典型案例,运用语言艺术,通过实实在在的事件和人物激发学生的审美自觉,提升课堂德育效率。在教学形式上,引入专业知识竞赛、技能展示、社团活动、模范讲座、社会实践等形式进入第一和第二课堂,达到理性与感性的相对平衡,增强大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通过有形的外部刺激实现价值观念内化。

(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加强“厚德”文化建设,营造高职德育氛围

中国教育承担着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使命,厚德精术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本精神之上体现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和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理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马克思主义人本精神在中国实践的成果,两者在服务社会主义发展上体现出高度一致性。高职院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文化建设元素的挖掘一般是基于民族精神的传承,是时代教育含义的缩写,是对高校生存意义的浓缩。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两大核心是德性修养和技能养成,这也正是高职教育求善和求真的具体实践。高职院校应当以职业教育为底色,以厚德精术为根本价值取向,提炼出富有高职特色的次级核心价值理念,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就是内涵建设,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厚德教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精神所提倡的“厚德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一以贯之,可以归结为“仁、义、礼、智、信”,其人格理想可以归纳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其价值内核可以总结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人主体意识、人生价值和内在尊严在时代演进中的归纳和提炼。高职院校在中华民族精神和厚德精术融通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和合”的运用,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纳世界范围内其他优秀文化的道德精髓并加以创新、整合和转化,遵循贯通古今、融合中外的理念,展现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气度,体现社会福祉、世界和谐的目标,不断丰富、拓展学校文化意蕴,既服务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又推动学校国际化进程,凸显高职院校德育别具一格的独特韵味。在文化建设和培育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应重视整体构建,发挥个体创造性,允许学生和教师参与到文化建设过程当中。要体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在充分酝酿和调研的基础上,加强校园设施建设的同时,增加思考性、引导性内容的融入,奏响物质和精神氛围的双重奏。

总之,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专业技术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核心,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灵魂。新发展时期,高职教育应当以“双高”指引方向,以内涵推动发展,以精技促进就业,以厚德引领风尚,坚持立德为先、修身为本、技能为甲,在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抓精粹,求创新,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教育要求、体现职教特色的厚德教育体系,为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助力。

参考文献:

[1]李剑亮.“厚德”“健行”的哲学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21-125.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

[3]邹德文.厚德的时代内涵和修育路径[J].党政干部论坛,2015,336(10):23-26.

[4]崔楠,苏文颖.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路径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23):77-80.

[5]许嘉璐.什么是文化:一个不能不思考的问题[N].中国社会报,2006-06-02.

[6]王高贺.高校德育运用地域文化资源探讨[J].教育评论,2014(11):78-80.

[7]陈剑.“立德树人”与新时代中国美育话语的现代性营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3(5):114-124.

[8]刘韧,杨慧.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美育工作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策略[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2,24(3):79-83,100.

[9]韩英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民美好生活的融通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6):4-6.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