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华

摘  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实现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有助于充分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在于构建高质量课程教学体系及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在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高校要紧扣课程思政导向,推动课程体系革新,围绕课程思政要求,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结合课程思政内涵进行改革,形成良好课程思政建设氛围,让各门课都切实做到“守好一段渠”的任务要求。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课程改革;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9-0181-04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质的提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人民对教育需要也提出更高要求,高校需要结合当前社会需求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人才培养新格局。2014年,课程思政概念被首次提出,并在上海市高校试验过程中取得较好成效,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课程思政已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何让课程摆脱“两张皮”现象,避免“形式化”“标签化”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

(一)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1]。因此,课程思政需要遵循价值塑造和知识传授相统一的要求,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育才有机统一。从思政角度来看,应该要解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三大难题,不管将思政教育融入哪门课,都需要遵循这三个要求,注重构建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一体化课程思政体系,落实立德树人工作,保障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二)课程思政的理念是协同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应同向同行。不管是三全育人还是十全育人,都强调协同育人。因此,高校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的协同推进,建立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有机统一、同向同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的结合,让思政教育工作与人才培养变成有机统一。在这个过程中,全体教职工都应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在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中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让思政教育能够渗透到每个课程教学中。

(三)课程思政的结构是立体多元

课程思政就是要优化教育结构,将单一的知识传授结构转变成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多元统一结构[2]。因此,高校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学生日常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状态,有意识地回应和解答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理性认知能力和水平。

(四)课程思政的方法是显隐结合

课程思政需要建立在人才培养体系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基础上,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和方法,有机融合政治认同、文化自信、价值塑造、课程固有知识技能,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首先,要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教育作用,深度开发公共课、专业课程等显性教育渠道。其次,要有机渗透思政元素,通过多样化载体发挥不同课程的育人功能。

(五)课程思政的思维是科学创新

总结传承和创新探索是促进社会变革的重要渠道,在社会大变革背景下,高校既要树立科学思维,也要树立创新思维。每个高校都要积极学习其他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经典经验,广泛吸收相关成功建设成果。同时,高校还要结合课程特点分析课程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积极探索、创新,形成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采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在当前背景下,采用辩证思想看待课程思政改革,并积极在思政理论课以外的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有利于实现课程思政创新发展。

二、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下高校课程改革价值取向及思路

(一)价值取向

1. 课程思政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课程建设是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渠道,也是高校教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3]。高校课程建设需要围绕着教什么、怎么教两个主题思想,随着时代不断变化,课程建设也需要进行相应改变,确保能够对时代要求作出回应。从当前社会来看,课程思政成为教育教学重要发展方向,在进行课程建设时也要融入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夯实课程育人责任。因此,高校在进行课程建设时要加强对学生思政教育关注和引导,实现教书育人的有机统一。

2. 课程思政体现了课程功能的回归。课程教学是培养人才的直接途径,课程内容蕴含着浓厚的育人功能[4]。在高等教育中,高校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的职能,还需要对知识进行创新生产,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为开展人才培养提供更适合的教学内容。课程思政就是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的一种方式。开展课程思政能够更好地将学生改造成真正的人,解决成才先成人的难题。高校需要从课程定位、目标、内容等方面构建思政体系,有效结合课程特点开展思政教育,充分发挥课程育知、育人、育能功能。

3. 课程思政建设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新抓手。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学生接触和学习更多知识,为进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课堂是课程知识教学和课程思政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构建更加科学的课程思政体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借助思政元素给课堂教学注入崇高使命和责任,加深知识诠释与理解,有助提高学生理性认识,强化课堂教学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因此,可借助思政元素优化课堂教学,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新的认知意义。

(二)初步建设路径

课程思政涉及多个方面,不仅会影响党委主观能动性,还会影响各学院间的组织协调性和教师队伍组建。因此,基于课程思政建设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提升全体教师思政意识。教师是课程教学设计者和实施者,教师是否具备正确的思政教育理念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因此,所有专业课程教师都应具备课程思政理念,肩负起德育责任,为五育并举奠定基础。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渗透思政元素,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模式,优化课程教学。另外,高校可采用多元化师资队伍组建方式,确保教师队伍能够满足不同角色需求。

2. 优化教材及教案设计。教材教案是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融入思政元素的主要载体[5]。在进行教材教案设计时,必须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基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丰富和拓展课程教学内容。在具体讲解时,要设计好思政模块在课堂的占比及具体引入时机,在一开始就做好相关设计,及时进行课程教学资料更新替换,优化课程思政教学。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引入方法,不断创新和引进多元化教学手段,注重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深度参与教学。

3. 编制合理的教学制度。教学制度是指导课程教学的重要制度支撑,要想开展持续、有效的课程思政工作,高校必须建立合理的教学制度。高校教务处相关部门应多参与课程思政座谈会、教研会,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不断提高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严格监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引导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合理开展思政教育。

三、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

(一)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难度较大

要想构建课程思政教育格局,必须要处理好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实现知识性与教育性的统一。从教学实践来看,专业知识教学的重点在于知识传授,而思政教育要求培养学生正确价值导向和人格品质。因此,如何处理好知识传授和育人任务成为课程思政的首要任务。三次产业革命浪潮表明,知识能够提高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有助于对世界进行改造。但单纯的知识“传帮带”会导致人类社会陷入片面甚至狭隘的境地,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很多国家都只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环境问题,给不少国家带来极大危害。因此,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价值追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教师融合纽带作用发挥不大

教师是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主体,起到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课程改革对每个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同时掌握专业课知识和这门课背后蕴含的社会价值,且要处理好两者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专业课知识要起到提高思想道德认识的作用,为养成和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供帮助。“德”不能仅仅局限在道德和品行方面,还要从更加广阔的领域认识和教学,从“大德”角度出发,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但从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现状来看,教师的融合纽带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部分教师存在形式化、盲目化思政现象,未能把握好知识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点,出现“两张皮”教学情况。

(三)尚未建立健全的协同育人机制

课程思政的目标在于让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但在实际课程思政工作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限制,高校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造成了一定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协同育人工作理念,课程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提出“八个统一”思想,这不仅可用在思政理论课程中,也可运用到其他专业课程中,通过强化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融合来提升课程思政质量,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但从实际来看,很多专业授课教师对“八个统一”了解不足,未能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中,严重影响课程思政服务体系建设;第二,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不够细致。课程思政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很多高校还未建立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现有的协同育人机制过于宽泛,没有贴合专业课程特点和思政元素,导致课程思政建设效果不佳。当前的课程思政也缺乏政策支持和监督评价机制,没有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有效监管,导致协同育人机制落实不到位。

四、课程思政建设时代高校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实践诉求

(一)深化课程认知,优化教学过程

每个专业的课程都是基于一定规律和法则进行设置的,以确保能够培养出相应的专业人才。因此,不管是课程教学还是课程管理,都应基于一定法则,课程思政建设也要遵循相应课程设置法则,明确课程定位和知识选择,厘清这门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避免课程思政盲目化、形式化。人才培养是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课程思政也要基于人才培养发挥作用,正确处理好知识与价值的关系。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化工作,可以此为切入点构建全面培养高阶人才教学体系。在进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高校及教师要注重深化课程教育性和课程驾驭能力,确保能够构建高效教学课堂,全面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遵循教学规律,坚守质量底线

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才能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质量保障。不管是什么课程,知识性都要与教育性相统一,处理好课程知识性与教育性关系才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在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时,教师应平衡好知识性和教育性的关系,充分尊重课程主体性和客观性,精准把握不同课程的知识特征。当前高校课程改革还未完全理顺,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需求在不断变化,高校需要做好知识传授基本任务,确保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还需深刻反思如何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让课程思政成为课程学习联通知识与人精神世界的桥梁,强化底线意识,让课程思政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三)发挥教师主体性,提升教学质量

首先,高校需要全面落实教师课程思政主体地位,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活动中,这样不仅能够将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转化成内容创新方式,还能有效激发教师的智慧和潜力,使其自觉投入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其次,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赋能意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材理解及价值观都会直接投射到教学设计中,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认知有助于正确把握育人角度,提高教师育人能力。当教师缺乏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时,会导致课程思政建设效果不佳,影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整体质量。只有当教师都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中,并具备相应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才能加深对课程思政理念的理解,进而在不断学习研究中提高课程教学水平。最后,合理为教师减压。高校教师面临较多压力,不仅需要担负起多重角色,还要不断提升自己。教师容易产生焦虑感,因此,高校应不断完善教师考核机制,引导教师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冲突,减轻他们不合理的负担。同时,高校领导也要主动走近教师,多与教师交流沟通,让教师能够在温暖的氛围下潜心培养人才。

(四)立足课程思政,完善思政制度

首先,创新组织制度。课程思政建设影响到社会接班人和国家建设者培养质量,进而影响民族复兴伟大战略实现。因此,需要重视课程思政,坚持立德树人育人导向,积极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高校需要完善组织层面制度建设,强化领导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上下贯通、整体协调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其次,创新激励制度。教师是课程思政的直接参与者,教师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课程思政建设质量有很大影响。通过创新激励制度,优化激励结构,可有效提升各方参与积极性,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充足人才。另外,通过借助制度优势,可引导教师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课程改革和建设中,还能联合众多有关组织协同育人,形成全方位思政格局。最后,创新评价制度。评价是了解和调整课程改革和教学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合理利用评价制度调动所有教师及相关部门的参与积极性,避免教条化和功利化,要积极开展多制度协同发力,打造完善的课程思政建设共同体。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改革是时代发展要求,高校要积极探索基于课程思政的课程改革措施,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从教师、教材、制度等方面探索课程改革路径,积极推动课程改革发展,提升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结合课程特点合理融入思政元素,积极创新思政教学,帮助学生更好成长。

参考文献:

[1] 冯志宏.  “课程思政”的逻辑理路、价值旨归与实践遵循[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115.

[2] 张正光,张晓花,王淑梅.  “课程思政”的理念辨误、原则要求与实践探究[J]. 大学教育科学,2020(06):52-57.

[3] 王学俭,石岩. 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2):50-58.

[4] 刘学文,王旭,罗素云,等. 工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9(10):145-147.

[5] 周海银.论大学教师课程建设的教育自觉[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64(05):86-94.

(荐稿人:苗玉宁,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