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燕仁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 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3-0117-01

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说,学科素养主要包括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研究,科学态度这几个方面。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老师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不能忽视这个教学方式,只有将实验教学的方式同物理原理相结合,学生们在物理学习上才会有更大的收获,学生们才能更好的培养起物理的核心素养。

1.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科素养的原因

在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将成绩视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和第一目的,一切都是以成绩为标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过多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完全忽视了实验教学在物理课程中的重要作用。这种授课方式就严重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在学生学习物理学科时,降低了学习的效率,不利于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提高物理课程的上课效率,使学生们在物理学科上取得优异成绩,那么在教学方式上就要做出合理的改变,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如何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1)开展物理创新实验教学

通过创新物理实验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们动手实践不断探索的动力,从而培养起学生们的物理观念,因此教师应该十分注重物理实验的有趣性,创新性。首先老师可以利用创新的物理实验引入老师要讲的新课题,老师通过设计有趣新颖的物理实验,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培养学生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比如在讲《摩擦力》这一章节内容时,老师可以利用手上的东西比,如说物理书,老师将两本物理书放在一起,轻松就可以将这两本书分开,但是将两本书一页一页的叠放在一起,就很难分开。这个实验就设计到了关于摩擦力的相关内容。通过这个贴近生活的小实验,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另外就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徒手小实验,一些物理实验有时根本不需要去实验室进行,在生活中随时都可以进行一些小的物理实验,比如说学生将双食指指肚相互接触,通过指肚的挤压情况来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一知识点,这种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物理小实验,十分方便,并且不会耗费过多的实验时间,每个同学都可以轻松的进行实验,但是,这却极大的增加了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生活中的小实验,增加了学生们对于物理的兴趣。最后,还可以通过趣味性的物理实验比赛,通过趣味性的物理实验比赛,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们的科学精神,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更深层次的把握物理学科的相关原理,并且,通过这种比赛的物理实验的形式,学生们激发了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的物理学科素养在潜移默化中被培养起来。

(2)校园营造良好的物理实验气氛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实验呢又不仅仅局限在实验室内,它可以面向更多的大众群体,可以增加实验的地点途径方式,从而创设出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提高学生们的实验水平,达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目的。学校可以设计大厅实验,就是在教学楼的大厅中,在大厅中设置展板或者实验作品的展示从而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勾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大厅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可清晰的了解到一些实验器材的工作原理,相关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的地方,实验的操作步骤,将学生带入物理世界。或者学校采用操作性实验的实验办法,虽然是在实验室内进行的实验的操作,但是,采用操作实验的实验方法是为了不仅让学生们能够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让他们进行一些思考,对相关实验中的物理原理的思考,从而培养起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和学科素养。另外,还可以采用开放性的实验教学方式,开放性的实验教学方式相对于操作性的实验教学来说,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学科素养的锻炼和培养,开放性实验就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实验了,加入了其他的课外实验,课外实验的增加,拓展了学生们的学习视野,拓展了知识面,使学生们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从而使学生们有很多的探索物理的兴趣,学生们的物理学科素养就会很容易的被培养起来。

总之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不仅要靠学校的支持,老师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学生自身也应该不断努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掌握丰富的物理学习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验研究水平,不仅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郭炳强.谈高中物理实验基础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11):103-104

[2]任慧钦,阮享彬.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初中物理问题驱动复习教学实践——以“生活中的电功率”复习课为例[J].物理教学,2019.41(03):50-53

[3]刘宣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才智,2019(12):127

[4]武长青.如何运用好实验进行教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0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