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霞

摘 要:实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多项民间传统文化失传,且有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正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想要解决当下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与发展上的问题,就要从对新一代人才的培养上入手,加强传统文化与教育的结合,让传统文化精神在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中生根。基于此,本文将对学前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意义与作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学前音乐教育 民族民间音乐 意义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2.030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点,在学前教育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有效渗透,能够带来诸多的良性影响。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幼儿对音乐的认识,促进幼儿音乐学习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能够带给幼儿良好的引导作用,帮助幼儿建立起端正的思想品质,提升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为幼儿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对学前音乐教育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意义与作用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一、当前音乐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干预幼儿的成长

在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下,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对新一代的培养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力求将最好的都给予幼儿。这种全身心投入的教育模式让幼儿得到了极好的生活环境,让幼儿得到了最为优质的保障。但从幼儿的成长的角度来看却存在一定的弊端,幼儿阶段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最为关键的阶段,不仅影响着其当下的生活,还会对其今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构建造成一定的影响。家长对幼儿的多度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了幼儿的成长,让幼儿在了解世界的过程中缺少探究的经验,影响了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幼儿在学前音乐课堂的学习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与分享意识,无法有效地融入集体,不仅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还为学前音乐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二)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继承不够重视

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下,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得到了显着的提升,中国的传统文化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但就目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来看,却面临着较大的问题,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的角度来看,部分人存在对西方文化的过度追捧的情况,能够真正投入到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学习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人逐渐减少,导致西方文化的涌入对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学前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意义

(一)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前音乐教育中渗透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对当下的传统文化继承问题具有针对性的作用,不仅能够让处于认识世界的阶段的幼儿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还能够让幼儿家长通过幼儿学习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前后变化的观察,重新认识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改变幼儿家长对传统文化的固有认识,在提高幼儿家长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的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越来越重视,推出了一些新的保护与发展传统文化的政策,掀起了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应用热潮,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掌握逐渐地成为新时代人才提升自身在社会中的竞争力的有效方式。所以,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实施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十分符合当下的社会需求,能够帮助幼儿从小建立起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意识,引导幼儿逐步地积累文化素养,奠定文化底蕴,最终让幼儿能够拥有紧跟社会脚步,融入社会生活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前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方法

(一)端正幼儿的思想态度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在各个领域都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进而让融合了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传统文化更具探究价值。其中德育作为我国发展中重点强调的内容,在传统文化中更是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而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因此,面对幼儿当下存在的问题,学前音乐教育应积极引入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利用其中的德育内容给予幼儿积极的引导,让幼儿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启发,自觉对现实生活产生反省与反思,逐步养成自律的习惯,有效减轻幼师的工作压力。另外,幼师在设计学前音乐教育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结合教学方案时,还应充分地考虑幼儿阶段的幼儿的认知规律与理解能力,全面地掌握幼儿现阶段的心理状态,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设计趣味学习环节,调动幼儿对音乐知识的探究兴趣,让幼儿在一个较为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掌握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而实现让幼儿继承传统音乐文化的目的。

(二)完善学前音乐课堂中的民族音乐课程

学前音乐教育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有效性离不开民族音乐课程构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只有完善学前音乐课堂中民族音乐课程才能够对幼儿实施系统化的教育,让幼儿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同时,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产生持续研究的兴趣,逐步地肩负起继承与弘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重任,对此幼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入对民族乐器的学习

乐器是民族民间音乐的灵魂所在,其种类丰富,不同的乐器都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幼师在开展学前音乐教学时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幼儿对民族乐器的基本知识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到打击乐器时,幼师可以为幼儿讲解碗筷音乐的起源以及操作原理,调动幼儿的好奇心。随后,幼师可以组织幼儿动手制作民族乐器,通过对碗中的水的多少的控制,敲击出不同的音符,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到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

2.加入民族民间音乐演唱课程

幼儿在思维逻辑性,对事物的认知、分析能力等方面都处于发展阶段,无法有效地学习较为复杂的知识内容,所以学前音乐教育阶段的主要教育目的是在幼儿的能力范围内帮助幼儿认识音乐、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初步构建出音乐素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较为简单,大多为歌曲类知识。因此,幼师在设计民族民间文化的渗透方案时,应从歌曲的选择角度入手,加入民族民间音乐演唱课程,提高民族民间音乐在学前音乐教育中所占的比重,使幼儿能够进一步了解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例如:幼师可以依据当地的为文化特色,选择合适的民族民间音乐,如东北民歌、陕西民歌等,组织幼儿以合唱的方式表演,使幼儿能够以合唱的力量为媒介,深刻体会民族民间音乐的力量。

3.从生活的角度入手

学龄前儿童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不全面,对待事物的看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无法有效地理解幼师讲授的知识,为幼儿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而民族民间音乐则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在作词作曲上都充分地体现了质朴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且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各个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都具有自己的特色,让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更具种类的丰富性与多变性。因此,幼师在开展学前音乐教育时,应注意融入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为学龄前儿童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利用音乐中丰富的生活元素帮助学龄前儿童更好地了解世界,开阔幼儿的视野。

总而言之,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国的瑰宝,是我国发展过程中不可丢失的一部分,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将其有效融入,不仅能够解决当下教育中的问题,减轻幼师的工作压力,还能够带给幼儿全新的学习体验感受,提升幼儿的学习效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因此,幼师应对此起到高度的重视,积极地创新教学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将传统文化自然而然地带入音乐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让传统文化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文思《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作用》,《大众文艺》2016年第21期。

[2] 陈婷婷《学前音乐教育与民族传统音乐传承》,《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3] 江帆《民族民间音乐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渗透》,《艺术评鉴》201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