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意义重大,作用显着。本文基于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存在的认识模糊、准备不足、效果弱化、家庭支持不力等问题,提出必须强化对研学旅行重要性的认识,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做实研学准备和过程指导,延伸研学活动的链条,依托研学活动激活素质教育,以此提高组织研学活动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心,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研学旅行 本土文化 深度融合 实践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7.001

研学旅行是学校组织的集体旅行,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综合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加深学生对自然社会文化的理解,丰富教育内涵,具有校内学习无法替代的功能。但是,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部分中小学认识淡漠,安排不当,组织研学旅行时存在“旅而不研”、重表象轻实质、忽视本土文化等现象,导致研学旅行的教育功能弱化,笔者就此开展了实践研究。

一、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认识存在偏差,理念不够新颖

在教育革新深刻进行,素质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培养品学兼优的复合型人才是长远之计。但是部分学校管理、考核机制仍以教学成绩为主,存在一定程度的短视行为,对研学旅行等综合性实践活动在立德树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不主动谋划组织研学活动,即使组织活动也是迫于教育管理部门的行政督促,缺乏主观能动性,安排部署不细致,操作落实不彻底,存在消极应付的现象。

2.研学资源闲置,整合挖掘不足

研学旅行是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校外育人的教育活动,必须依托良好的教育资源。但是由于管理者认识有限,“近视眼”问题严重,不积极开展调研,对本土化的研学资源不加以整合,也不能和文化旅游等部门进行衔接,挖掘不出地域化、本土化研学资源的深度广度。有的存在“远视眼”现象,认为“外地的月亮圆”,舍近求远,一味组织赴外省旅行,忽视就地取材,耽误了对中小学生进行乡土乡情教育的最佳时机,淡化了家乡文化教育。

3.组织不够精细,教育实效弱化

研学旅行活动将教育的触角由处处设置安全防护措施的学校,转向了环境陌生的校外,客观上增加了安全隐患,有的学校负责人借此将“安全问题”过度放大,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尽量不组织,或者组织小规模、小范围、短时内的“领出去转一转”,做好对上报告、对外报道工作就行了。而且对研学活动的方案预设、协调安排、具体操作环节无法细致考量,导致出现“旅而不研”,研学活动变成走过场。

4.宣传教育滞后,家庭支持不力

良好的教育环境必须是在社会、家庭、学校通力合作之下形成的,开展研学旅行必须取得家庭的支持。由于学校宣传不到位,家长对研学旅行是什么,能起到什么作用,安全怎么保障,产生费用该由谁付等存在疑惑,甚至家长认为研学旅行就是把孩子领出去玩,没什么意义还耽误在校学习时间,把教育作用独特的集体研学活动混同于一般家庭旅游,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支持,学生出现轻微磕碰等现象便怨言四起,形成负面影响。

二、实现研学旅行与本土文化深度融合的途径

1.改变落后认知,通过研学旅行助力学生成人成才

2016年11月,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要求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因此要深入学习研学旅行,掌握其本质特点。一要对研学旅行的兴起缘由、组织初衷、顶层设计、具体实践、重要意义等进行深刻认识,消除短视行为。要认识到研学旅行是落实立德树人方针的重要途径,是基于培养综合性人才进行的顶层设计,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要深刻把握研学旅行的丰富内涵。研学旅行并非横空出世的教育新理论,而是一种生活教育,和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有着不可剪断的脐带关系。研学旅行是对生活教育的回归,破解了学习过程唯书本化的弊端,让学生由相对封闭的学校环境走近广阔的大自然,实现了间接知识和实践生活的无缝对接。研学旅行是一种集体行为,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下,能培养学校教育培养不了的优良品格,如集体行动时的秩序感,面对复杂情形的合作互助意识,能和不同性格的学生和谐相处的包容思想,外出行动遵守纪律的契约精神,文明旅游的习惯,远足时的吃苦耐劳品格等,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兴趣和综合素养有重要意义。三要认识到研学旅行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良性互补。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对本地域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传统文化的认识,用鲜活的场景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感情。在环境封闭的学校内,面对数年不变的课桌和书本,个性不同的学生看起来没有多大差别。教师对学生的个性认识不够全面,教育方式千篇一律,取得的效果不够理想,而通过研学旅行中的密切接触,能让教师观察到学生不同于课堂环境中的表现,以及各种言行举止暴露出的习惯、个性、品格、教养等,更能全面细致地认识学生,采取更为准确有效的教育方式,获得双赢的教育效果。

2.挖掘文化资源,促进研学旅行与本土文化有机融合

文化自信是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途径,在世界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大背景下,挖掘整理优秀的本土文化资源,古为今用,融会贯通,必然能激发地域发展的动力,也能点燃中小学生热爱乡土文化的火苗。一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本土优秀文化,本土文化包括风土民情、众生群像、民间俚曲、人文习俗等,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内容丰富,隐藏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开展“文化自信”教育的极好资源。要在研学活动之前引导学生通过课堂、网络、参加展览等活动提前了解这些文化,产生兴趣。如以泾川王母宫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以大云寺和南石窟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温泉为代表的温水文化,以田家沟为代表的水土保持文化,以官山林场为代表的生态建设文化,以吴焕先烈士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社火、春官词、剪纸、皮影为代表的民间文化,这些文化内涵丰厚,极具地域特性的魅力,要引导学生关注本土优秀文化资源,为有质量的研学打好基础。二要积极开发研学旅行课程。学校要开展实地调研,或者利用网络资源,促进研学旅行课程化,要从课程的角度充分挖掘整理适合研学旅行的本土文化内容。可以遴选喜爱本土历史、地理、人文知识的教师以及精通民间文化的贤达人士,组建本土文化研究小组,对县域内及周边丰富的本土资源挖掘整理,科学取舍,重点选取不同角度做好研学备课。可结合诗词文化开展研学,如西王母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无数过往官员、文人墨客留下了众多与之相关的诗词文章,可组织“探寻诗词里的西王母文化”研学旅行,通过观瞻王母宫山底“回屋”中人面兽身石刻像,欣赏西王母大殿的精美塑像、壁画,再通过史料讲解,研读《上之回》《瑶池》等诗词作品,了解周穆王与西王母、汉武帝与西王母等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进一步学习本地文化学者张怀群先生“西王母五论”等文化着作观点,了解举办了1078届的西王母庙会及海峡两岸西王母论坛盛况,揭秘西王母由部落首领到仙界首神,再到文化信仰的嬗变,充分体会西王母文化的博大精深,认识到泾川既是丝绸古道要地,也是名副其实的西王母文化发祥地,树立热爱泾川、建设家乡的志向。三要基于学情整合筛选,量身定做差异化的研学内容。要从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考虑,有重点地选择重组,开展研学前预习性研读,让学生对每次研学的目的地、基本情况、研学内容有一定了解,避免开展活动时“睁眼瞎、听天书、看神话、跟风转”。如开展“本土红色文化研学”,小学要重点以了解英雄故事,感知英雄精神为主,可以组织远足“红军楼”,瞻仰烈士遗物,了解红25军在泾川的行进路线,听取“阻击羊圈洼”“激战汭河”“血沃中塬”等故事,在脑海中形成英雄形象,感知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中学则要在研学基本内容的同时,进一步在历史背景下了解具体战斗事件,还原吴焕先政委带领的红25军辗转泾川的来龙去脉,探寻红军长征历史,进而学习中国共产党及人民军队为建立新中国进行的前赴后继的斗争史,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尊崇革命前辈,铭记光荣历史,珍爱美好生活的历史观。

3.夯实研学过程,促进研学旅行体系完备有序推进

融合本土资源开展研学旅行,必须长远计划,统筹考虑,纳入学校年度工作日程。一要科学安排,设计精品研学路线。可对同类资源按照研学主题整体安排,创建精品研学线路。如,用好泾川大地的红色历史资源,创建红色研学路线:吴焕先烈士纪念馆—中塬红军楼—党原城刘地下党支部。让学生通过远足体验、观瞻遗物、听讲报告、文艺演出、讨论交流、记研学笔记、写学习感想等方式,熟记英雄事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如创建生态教育研学路线:官山林场—锦绣凤凰山—田家沟水土保护示范区—郑家沟大峡谷,让学生全面感知泾川作为“全省实现绿化第一县”的生态建设光荣历史。也可创建传统文化研学线路:西王母文化—大云寺—南石窟寺佛教文化—泾明白家古人类文化遗址,让学生学习泾川深厚的历史文化。每次活动要做出详尽的研学方案、实施备案和应急预案。要从时间安排、线路设计、人员分工、研学重点、后勤保障、出行工具、饮食条件等方面作出科学安排,用详尽周全的计划保证研学活动的万无一失。二要精心实施,让研学过程出众出彩。研学是实践性学习,需要在具体的场景中调动一切学习因素,感知理解,获得知识和能力。要精心组织好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必须让学生把眼、耳、手、脚、脑全部动起来,做研学的主人,而非“局外人”。要让学生认真去看,用眼睛的“摄像机”功能捕捉每一个研学对象的画面特点,获得感性认知;要仔细听取宣讲员、教师对本土文化的讲解,避免“看热闹”,聆听精彩故事,掌握文化现象背后蕴藏的深层次内涵;要动起手来,做好学习笔记,填写研学卡片,用速记的方式记载研学的重点,记写突然而至的灵感或者疑惑点,也可以鼓励使用相机,在场馆允许的情况下做好影像资料收集;要发扬吃苦耐劳精神,积极走动,用脚步丈量研学的路子;研学是开放性学习,要注重用脑思考,辩证地认识、吸收本土文化的精髓,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三要因地制宜,探索建设本土化研学旅行基地。要根据研学旅行育人目标,结合县情、校情、生情,依托县域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以及中职学校、工矿企业,发挥好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场所的作用,遴选建设一批安全适宜、公益与普惠相结合的县级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如红河田赵的“愚公洞”,瑶池山谷的“李商隐纪念馆”,黑河里口的“团结渠”等,都是富有教育意义的研学题材,能更稳定地发挥教育作用。

4.延伸研学链条,用“大研学”观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研学旅行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思维,因此要有意识地延伸研学旅行的链条,建立“大研学”观念,让勇于实践、自主学习的精神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一要渗透实践出真知的思想。要秉承中国传统中的“格物致知”精神,在研学开展中让学生体会到亲近自然的乐趣,勇于向天地自然、风物人情学习,向书本外的精彩世界学习,培养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二要有机渗透“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要引导学生善于向生活学习,做到知行合一,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将学习的视角由教室内转向教室外,又能由外表转向内在,由粗糙转向精致,破除“旅而不研”的弊病。三要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古人尊崇的“游学”精神与新时代倡导的探索首创精神一脉相承,妙趣相通,蕴含着开创基因,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背起行囊走向外面的世界,扩大视野,对有趣的社科自然现象进行深入探究,将集体研学培养的观察、研究、实践、整合、研判、创新等能力进一步提升,为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素养基础。

总之,校方要加强研学旅行和本土文化有机融合的研究,创新本土化研学旅行的内容体系、实践途径、融合机制,构建起研学课程化、途径多元化、内容多样化的工作新格局,必然能促进县域内中小学正确科学地开展研学旅行,也必将推动学校育人模式创新,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出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月玲《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探索丝路文化的策略》,《学周刊》2022年第3期。

[2] 余发碧、杨德军《基于核心素养的研学旅行课程分类及设计》,《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第14期。

[3] 左文录《浅谈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施》,《甘肃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

[4] 杨彦君《立足本土文化 提升研学效果》,《科技资讯》2021年第14期。

[5] 杨易、胡晓晶《研学旅行背景下我国中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路径探究》,《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

(王红莲,大学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教学及团队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