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灶旺

摘 要:改革小学语文课堂,让中华传统文化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传统文化,而且也符合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标准,这既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策略,也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能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又能帮助他们提升交流能力,提高思维,同时也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新课改背景下,新教学理念也不断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与发展,这种多元化的教育理念也促进了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融合与传承。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 教学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5.010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并且能够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学习语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传统文化知识,从而更好地成长。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唤起他们的爱国之志,增强他们对祖国的尊重与认可。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1.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将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相结合,参加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并促进他们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活动,如识字、阅读、写作,可以为语文课程增添更多的内涵。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尝试各种不同的方法来探究和学习这些内容。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为他们的个人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

2.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美育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教师可以组织各种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接触音乐、国画等传统文化。通过将传统文化与课程相结合,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并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和运用所学的理论,这不仅能帮助他们深刻领会文章的含义,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最终实现提高他们人格修养的目标。

3.能够促进学生深入了解语文知识

教师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中,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并且能够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语言的本质。此外,还能够让课堂内容更具趣味性,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并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将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相结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方法,还能够让他们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4.能够实现文化传承的目标

通过在语文课堂上传授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传统文化知识,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为了更有效地传授传统文化,教师应该深入探究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内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通过这些措施,教师可以让传统文化的理念得到充分应用,并最终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问题

1.各层面教育工作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小学语文教学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改革,新的教学内容也随之涌现,但是从教学角度上看,仍有一些学校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的重视,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一些教师没有认真考虑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尤其是对于年纪较小的学生来说,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应该仔细观察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以便及时纠正这些问题。

2.融合渗透的方法和合理性有待提升

为了让小学语文课堂上的传统文化能够被充分展示,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理念,使用最先进的教学方法。然而,目前教师还没有完全推广这些新的理念和方法,这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来说是一个挑战。由于某些教师坚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整个教学计划的实施受阻,这种情况下,课堂的活跃度大大降低,学生也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使得他们缺乏探究精神和学习主动性。

3.对传统文化内容缺乏深入的挖掘

多年来,核心素养教育的概念一直被广泛接受,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指导,许多教师仍未能找到最佳的课程设置方案与授课方式。首先,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多彩,然而,有些教师并不熟悉这些内容,没有对它们进行分类和思考,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其次,鉴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被忽略,许多教师未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对其进行深度探究,从而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甚至产生错误的认知。

三、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1.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小学生不仅能够更专注于课堂学习,还能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锻炼他们的审美能力。书法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深植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随着现代电子产品的普及,传统的艺术创作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忽视。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汉字书写能力,教师应该积极组织书法练习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其中,从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比如,在进行《古对今》的教学时,通过使用田字格,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如何正确地书写汉字;通过使用田字格,学生可以把汉字的结构拆分成更小的部件,从而写出精美的汉字。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书写质量来对他们的作品进行打分。教师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练字的热情,并帮助他们在写字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逐渐掌握使用毛笔书写的技巧,提高手腕的力量,学生不仅能更好地控制笔画,而且通过写出优美的汉字,可以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学生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性格,帮助他们保持冷静和专注的态度。

2.深入研究教材

在课堂上,教师应当重点讲授教科书中的知识,同时也要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探究,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的精髓。教师应该认识到,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文本理解水平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古典文献,并利用工具书和参考资料来自主探索。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系统讲授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文学名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并通过其独特的情节和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对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深化课堂内容都非常重要。

第一,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教育活动。通过将传统的节日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可以创造出独特的氛围,通过展示节日的习俗、气息,让学生切身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机会,为学生对有关节日进行全面认识,以便他们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精神滋养。

第二,结合红色文化开展教育活动。红色文化一直是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影响力深远而持久,它激励着人民勇于奉献,并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在历史的长河中,革命先辈们的精神流传下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追求自己的梦想。比如,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本单元以“革命文化”为主题,选编了《开国大典》《我的战友邱少云》《七律·长征》等课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革命文化,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且要利用当下的时事新闻,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体验红色文化,并鼓励他们通过观看电影、纪录片等方式,更加全面地认识和体验这一精神。《长津湖》是一部获得良好口碑的电影,它讲述了一群勇敢的志士,为了保卫我们的家园,不畏牺牲,英勇奋战,在朝鲜战争中取得战斗胜利的故事。教师可以通过电影和其他艺术形式,利用多种不同的感官来提高学生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增强他们在课堂上的体验,从而发挥巨大的教育作用。

3.构建传统文化教学情境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必须创造一个适当的教学环境,让他们能够更加自然地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将传统文化纳入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更好地呈现课程内容。

比如,在进行《纸的发明》的教学时,通过探究纸的悠久历史,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有趣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纸的发展进程。通过使用多媒体工具,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制作纸的过程,并让他们通过视频了解这一过程。另外,教师也可以安排一些实际的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造纸的过程中,并向他们介绍纸的起源和发展。教师通过创设相关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并且能够激发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信心和热情。同时,这也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提高,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

4.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注重实际操作,因此,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遵循“做中学,学中做”的原则,以确保课堂的有效性。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实验和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促使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并感受到其中包含的丰富情感。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教师应该把学生按照语文能力进行分组,并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角色定位。此外,教师还应该进行有效的课程安排,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不同的小组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出各自独特的表演风格。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将这些精神融入课堂教学。这样能够促进教师不断探索、研究和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能够真正体验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师可以以“传统节日”作为主题,组织实践活动,通过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纳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节日的庆祝方式、主要风俗特点,并在游戏扮演的过程中体验不同的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些节日的独特魅力,并从中获得更多的认知。为了更好地体验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在节假日期间安排相关活动。比如在端午节期间,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与端午节相关的古诗词和故事传说。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和剪纸等形式,展示他们对端午节的认识。了解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素养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该以具有鲜明主题和多样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帮助他们发现和理解课程背后的文化精髓,以期取得更多的成果。

5.结合古诗词进行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古诗词的教学至关重要。阅读这些诗歌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并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古诗词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这些文化的热爱。通过阅读古诗词,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化背景。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宣扬和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相关部门开始重视古诗词的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材中也开始添加大量的古诗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够背诵古诗词,而是要努力去发现和理解其中的字词,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中华传统文化。

比如,在进行《游山西村》教学时,在这首古诗中,有关位置和数量的信息非常明确,可以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并且使阅读更加流畅。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体会到它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避免强制性要求学生记忆,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热情,并阻碍他们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解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更好地理解古诗。

6.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小学时期,语文课程的重心应该放在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阅读技巧上。语文课程通常涵盖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其中不仅涉及现代科技,还包括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以多种视角深入探究课文内容,熟悉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背景,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分析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通过让语文课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增强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并且让他们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这样,我们就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进行《小英雄雨来》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定多个教学目标。第一,使用多媒体工具,如视频和图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第二,通过运用情境对话和朗读技巧,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并培养他们的优良品格。第三,通过创设适当的情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生成体验。第四,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组织主题活动,鼓励学生朗诵课文,收集与抗日战争有关的信息,并从这些伟大的英雄人物身上学习他们的精神,思考为何他们会勇敢地面对挑战。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他们对近代史的了解。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重视传统文化教学,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的教学当中,更新传统的教育方法,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有效实现小学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的结合,通过深入研究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参考文献:

[1] 王学兰《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名师在线》2023年第5期。

[2] 周晶、唐凤菊《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

[3] 孙丽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启迪与智慧》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