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燕

摘?要:小学思政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对于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小学阶段加强思政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思政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5.035

小学阶段的思政教育,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和活动实践,向学生们灌输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念。而优秀传统文化则包含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积淀下来的丰富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艺术形式等。将这两者有机融合,不仅可以使思政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如何在这个阶段将思政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阶段思政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目前,小学阶段的思政教育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情感和家庭情感等价值观,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至六年级教材为例,思政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校、班级、学习、父母等内容,从课本内容选取素材的范围,主要围绕学生与周边环境建立亲密关系,小学五年级至六年级的课本中只有少部分章节提到国家和文化的内容。小学生在初步接触知识时,主要是通过直观的方式去理解和掌握,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需要逐渐学会通过思考、推理等更深层次的方式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尤其是小学高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思维意识和探索能力,太过简单的教材内容不符合他们逐步提升的理解能力。总之,小学阶段的思政教材不利于树立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深度不足。

思政教育不属于应试的范畴,虽然思政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很重要,但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它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应试的压力过大,导致学校和家长更多地关注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得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思政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都难以得到系统化的规划和创新性的思考。由于教学方法单一,较少设计互动和实践环节,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且思政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也是一个挑战,小学阶段的思政教育主要由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承担,他们没有精力专注于思政教育课件的开发,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思政教育的核心要点,也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源泉,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内涵与特点体现在:它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基因;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艺术形式、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系;它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统一,传承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先人智慧的继承,创新是对时代的适应,是对文化的发展,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它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能够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也能对其他民族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它具有教育与启迪功能,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对小学生形成牢固的爱国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质、继承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承载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经验,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通过学习和传承,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并且,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都与现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思政教育,学生可以领悟到这些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现实意义,从而改善自己的行为方式,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

三、小学思政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策略

1.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创新

教学内容的整合是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小学思政教育的基础。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古代诗词、传统节日、历史故事、传统服饰、儒家思想等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例如,在教授道德品质的课程中,可以引用古代诗词中的美德典故,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可以引用传统节日中端午节的来历,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还可以引用历史故事中的周公吐哺、管鲍之交,培养学生树立高尚的品德;通过讲述古代服装的款式、元素等象征意义,传递给学生传统的礼仪观念;详细解读儒家思想“仁爱”“诚信”等道德观念,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实现有机融合的重要策略之一。在进行小学思政教学时,可以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例如,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学习传统节日的课程,如元宵节、七夕节等,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灯笼、牛郎织女游戏竞赛等活动。元宵节和七夕节文化强调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责任,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怀。此外,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反映优秀传统文化的图像、音频和视频资料,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这样的创新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进行小学思政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体验机会。

2.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除了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策略之一。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情境教学法则通过场景呈现、氛围营造等方式,使学生产生沉浸式体验感,例如,在学习传统节日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历史故事、习俗等,例如岳飞精忠报国的历史故事、清明节扫墓这一习俗,让学生通过观看和听讲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历史故事中传达出来的伟大精神,以及民族习俗中对先人的敬仰和对家乡、国家的深深热爱。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观点,深入体会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情怀。

教师应该注重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培养,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思政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培养的融入。可以通过讲述历史名人的故事、引用经典名言等方式,例如张骞出塞、苏武牧羊等故事,或文天祥的经典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向学生传递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还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实现小学思政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重要策略之一。这些改革与创新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小学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自信。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这些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机会。

3.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训

教师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政教育的重要主体,因此,教师自身的政治素质至关重要。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政治理论、传统文化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传统文化素养。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政教育的培训。通过培训,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将其融入思政教育中。例如,在学校日常培训安排中,可以组织思政教育的教师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如《论语》《大学》中的儒家文化思想,包括仁、义、礼、智、信等“五常”的传统道德观念和“中庸之道”,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这些内容可以教导学生树立高尚的品德、形成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并且形成现代社会主义价值观。

学校还应该建立教师交流与合作机制。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问题。通过交流与合作,教师可以在思政教学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的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学校要营造一个尊重教师、尊重教育的良好氛围。让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同时,学校要关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学校可以建立教师评价机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和奖励,激励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

总之,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专业培训、交流与合作以及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可以培养出一批政治觉悟高、教育教学水平优秀的教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4.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家校共育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途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况,及时解决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家庭教育讲座和培训活动,帮助家长提高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的能力。

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家校活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思政教育中。比如,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如当地的射箭、棋艺比赛以及民间舞蹈等,这些民族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对自己民族的热爱之情,形成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学校还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文化活动和节日庆祝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可以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或座谈会,向家长介绍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及如何将其融入小学思政教育中,这样可以增强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能力。学校还可以建立家校互动平台,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家长可以通过平台与学校互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与学校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思政教育中。

小学思政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以及家校共育的形成教育合力,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提升,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学校还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四、小学思政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影响

小学思政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对学生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小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在认知水平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小学生逐渐形成了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及外界的基本认知与判断,这些认知和判断不仅指导他们的行为,还影响他们对他人的评价和社会的参与。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容易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其中,文化因素对他们的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的影响最大。因此,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学生能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美德,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小学思政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是全面的基础教育,旨在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发展,这一阶段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塑造他们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品德塑造上,具体表现为德育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小学思政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作用在于塑造学生的品德及价值观,是小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小学思政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为学校的品德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小学思政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着的。当前,随着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加快,年轻一代很容易被外来文化思想影响,在小学阶段的思政教育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万里《筑牢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入爱国主义教育的执行逻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

[2] 左小多《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探析》,《河南教育(基教版)》2023年第11期。

[3] 张智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论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年第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