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演

(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

1 勒菲弗尔的翻译改写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一些翻译家开始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其中着名翻译学家Andre Lefevere就提出文化因素对于翻译活动的影响和操纵,他由此提出翻译操纵论,认为翻译活动受到不同因素的操纵和制约,其中包括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等因素,而相比于其他因素,译者翻译某部作品更基于在意识形态和诗学层面上的考虑[1]。翻译即是对原文本的操纵和改写,该理论也被称为改写理论,认为所有的改写,不管意图如何,都反映一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

意识形态包括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个人的意识形态。诗学也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文学手法、文体、主题、典型人物等;二是文学在整个社会体系中所起的作用[2]。改写理论注重在社会文化的范围内进行翻译实践,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而不仅只是简单的语言之间的转换,只有合理运用特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因素并考虑赞助人的影响,才能被目标语读者接受和理解。

2 《城南旧事》英译改写创意探析

2.1 意识形态对译作的影响探析

意识形态不仅指构成经济或政治理论基础的一系列观念和理论,也体现某一团体、社会阶级或个人的思维特点或方式[3]。它潜移默化影响着译者的翻译活动。比如:《城南旧事》的作品名英译为Memories of Peking:South Side Stories,“城”具体化为“Peking”, “Memories”表达出作者对生活在北京城的追念,英译名浓缩了书里想要表达的情感。而译名后半部分 “South Side Stories”则译法精巧:20世纪60年代,一部美国戏剧West Side Story,中文名《西区故事》在美国上映,为大众熟知,South Side Stories正是借鉴了这一美国观众熟悉的戏剧名,迎合了美国当时的主流文化,译作因此更容易吸引西方读者。

译者由于个人经历、教育程度、文化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个人意识形态也影响着译者的翻译活动。林海英的《城南旧事》主要由齐邦媛和殷张兰熙共同完成,三人是朋友,定期聚会讨论译稿。齐邦媛曾提到“书生报国”的动机,她从事台湾文学英译,希望台湾文学能“走出去”,赢得国际呼声[4]。有了这一理想,两位译者在翻译时自然会受到个人动机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对原文进行不同程度的改写。如例1:

例1:“咱们得在门口挂一个八卦镜照着它,你们都不信。”[5]

We should have hung up a Pa-kua (The Eight Trigrams,often used to ward off evil)mirror at our front gate to deflect the evil away from us;but none of you believed me.”[6]

“八卦”在英语中没有对等词,形成了词义上的空缺。若仅是音译,并不能有效传播源语文化,所以译文加上了注解。音译加注法的使用既保留了原词的部分语音,又传达了原文的文化意象,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作品中出现的许多名称都采用了音译加注的译法,如“烧饼、麻花、胡同、封神榜”等,注解简易通俗,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同时又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

2.2 诗学对译作的影响探析

主流诗学的文学要素部分影响着目标文本的类型和措辞风格,译作要为目的语读者接受,必须符合预期读者的阅读习惯。译者一方面要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和审美情趣,另一方面又要使译作体现原文的诗学美感,因此必须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对原作进行再创造,使译作在译入语文化中有效传播。《城南旧事》着作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言亲近、自然而又诙谐,译者在译文的措辞上不仅保留原作诙谐风趣的语言风格,语言表达也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为了让读者感受真切,译者用简洁自然的语言再现了原着的诗学效果。以下例子可见译者尽力将原文的文化内涵和美感传达给译文读者。

例2:妈妈还说不好北京话,她正在告诉宋妈,今天买什么菜。妈不会说:“买一斤猪肉,不要太肥。”她说:“买一斤粗漏,不要太回。”

Mama still could not speak Pekingese very well.She was telling Sung Ma what to buy at the market today and she could not say: “Buy one catty of pork,not too fat.”What she said sounded like,“Buy one catty of bark not to fly.”

原文中英子母亲的普通话不标准,把“猪肉”说成“粗漏”,“不要太肥”说成“不要太回”,语言风趣幽默,令人捧腹。为了还原原文的表达效果,译者做了创造性翻译,选用bark和fly分别进行替代,一方面保留了原文谐音的修辞,另一方面再现了人物发音不标准的特点,造成了幽默的效果,使译文也具有同样的感染力。

例3:“讲晤听!喝汤不要出声,窣窣窣的,最不是女孩家相。舀汤时,汤匙也不要把碗碰得当当当地响。”

“You never listen! Do not make so much noise when you drink your soup,slurp-slurp it is not lady like.And when you ladle your soup,do not hit the bowl with your spoon,clicking it so noisily.

原文出现的“窣窣窣、当当当”属拟声词,为保留原文自然生动的语言特点,译者也选用了英语中对应的拟声词,用词贴切,不失生动。又如译者将“讲晤听”处理为“You never listen!”,精妙地再现了原文人物对话时的情绪。

例4:他的厚嘴唇使我想起了会看相的李伯伯说过的话:“嘴唇厚厚敦敦的,是个老实人相。”

His thick tips reminded me of what Uncle Li,who could read fortunes.Used to say,“Thick and heavy lips show that the man is honest.”

译文要在表达上符合英语读者的要求,以此贴近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此例中译者运用了归化手法,对“看相”和“老实人相”这两个词语分别做出释意,译文行文流畅,表达规范。同时,译文简洁、口语化的特点也正符合原文的诗学效果。

3 结语

改写理论认为译者的翻译活动受到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的影响,考虑到这两个因素,译者会采用不同的翻译手法对原文进行不同程度地改写。受制的译者在删减、增补、改写、保留原作的某些内容时也可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7]。通过分析《城南旧事》的英译本以及两位译者的翻译动机,可见译者在翻译时既追求译文符合目标读者社会语境下的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又寻求实现台湾文学在西方的宣扬,因此译者采用归化为主,异化归化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译文迎合了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便于读者的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译者尽量保留原文的语言特点、修辞和美感,有效地传达了原文的意义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