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烁

(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山东济南 250100)

1 问卷回收基本情况

该次网络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156份,绝大多数学生(3008人)尚未有过海外学习经历。

(1)从性别看,本次调研共有男生1453人 ,占总人数的46.04%,女生1703人 ,占总人数的53.96%。

(2)从学生类别看,为本科生的有3154人 ,占总人数的99.94%。

(3)从专业大类看,工学类有987人,占总人数的31.27%;理学类有513人,占总人数的16.25% ;医学类有437人,占总人数的13.85% ;文史类有476人,占总人数的15.08%;经管法类有478人,占总人数的15.14%;教育艺术等其他有265人,占总人数的8.4%。

2 问卷数据分析结果

2.1 学生参加海外经历积极性

大部分学生(2286人)表示愿意参加海外学习交流项目,积极性较高,但只有不到1/4的学生进行实质性准备,3/4学生仅有参与海外学习的想法。569名学生表示未曾想到,301名学生认为没必要参与海外经历。由此可见,学生对于海外经历项目持开放态度,但需要进行积极引导和宣传。

2.2 学生选择进行海外交流学习的原因

开阔视野(2410人)及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1908人)为主要动机。但仍然有156名学生不清楚自己的目的。说明学生参加海外交流项目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现实考虑,少量学生缺乏正确的出国观。

2.3 学生不选择参与海外交流学习的原因

个人及家庭方面因素主要为留学费用昂贵(2359人)及外语能力较差(1329人)、家长反对(172人);学校因素主要为竞争激烈(1620人)、校内手续复杂(1382人)、学校政策如学分认定、毕业升学方面的影响(1540人)等。认为回国后就业前景同样迷茫的有514人。说明学校对学生海外经历项目的资助、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不够,学生有较多顾虑。

2.4 学生参与海外经历的时间与时长

选择在校期间参与的人数(1372人)占最大比例,同时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选择毕业后马上参与(1201人)。多数学生(2939人)倾向于参加时长超过一学期的交流项目。这说明学生在校期间参与海外经历项目意愿强烈,相较于短期访学项目,更愿意参加长期交流项目。

2.5 学生选择海外学习目的地

从地域上看,美国与英法等西欧教育强国为学生选择海外学习经历的首选。从影响学生选择海外院校的因素看,学校知名度(2171人)、学费和奖学金(1520人)、学习的内容(1138人)是学生进行选择的首要考量。充分说明学生在进行海外经历项目选择时,更加注重接收学校的水平与项目内容的质量。此外,语言要求(407人)和所在城市及治安状况(680人)也是学生关心的因素。

2.6 学生选择的海外学习项目种类

项目选择上,2509人倾向于参加可以提供学分的项目,647人认为参加学分项目压力大,2255人愿意参加联合培养类项目,占71%。在派出方式上,90%的学生(2850人)选择以交换生、公派等公费形式的海外学习项目。这说明学生更倾向于通过海外学习项目获得在学业、学术方面的成长,同时再次印证了获得经费资助与否是学生参与海外经历项目的重要考虑因素。

2.7 学生了解海外经历项目信息发布的途径

调查显示学生主要通过学校宣传、国外学校网站、网络新闻、留学讲座和培训等方式获得留学信息。

3 思考与建议

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出国有助于扩大视野、提升竞争力和就业优势,特别倾向于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出国,留学时间也希望在一年(含)以上。然而,留学的费用、外语问题、文化差异、学校内部手续的繁杂,出国留学信息的不对称等制约因素,成为学生出国的各种障碍。从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角度出发,要帮助有意愿出国留学的学生解决这些难题,高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改进。

3.1 完善各项体制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中外课程衔接

针对上述学生顾虑的问题,首先高校要进一步理顺和完善体制机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曾提出构建“大学生海外经历拓展体系”的想法,即从理念教育、平台建设、动态管理、服务保障四个方面进行体统的创新和探索。理念上,要引导学生主动“走出去”,并指导学生出去“学什么”,提供个性化辅导方案;服务保障上,搭建各部门协同机制,出台鼓励学生参与海外经历项目的制度和政策,如建全发布海外经历项目的信息宣传机制、鼓励学生参与海外经历项目的奖学金和推优机制等;从而使信息渠道畅通,简化学生出国手续,并通过奖学金方式减少学生留学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参与海外经历项目的积极性。其次,推进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国际化课程建设的核心在于授课的全过程与国际对接,包括师资、教材、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方案、考核方式、实习等。由于语言和知识结构限制等因素制约,国际化课程建设一直是我国高校推进国际化的瓶颈之一。一些国外大学在推动课程国际化上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最后,改进传统外语教学方式,增加专业外语词汇等相关课程,提升学生的专业外语能力。

3.2 开发高层次的学生海外经历项目,积极争取奖学金资源

通过调查,不难看出学生更倾向于赴欧美国家的高水平大学学习,这对高校的海外经历项目开发和管理的部门提出更高要求。首先,高校应对海外合作院校和合作项目进行分类梳理。经过一段时期的合作,项目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历年学生交流的数据,归纳出学生倾向参加项目的合作高校和合作方式。调研中,71%的学生倾向于中外学校合作的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这说明此种合作方式更具吸引力,更能为学生节省时间和金钱。学校在设计项目时,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对接好双方合作专业的课程、学分以及两校毕业要求,保证项目的操作性和可控性。最后,为学生积极争取各类奖学金项目。调研结果显示,68%的学生认为留学费用昂贵,90%的学生倾向竞争交换生、国家公派等公费出国,76%的学生只能承受5万以下的留学费用。这说明奖学金或学费减免对于推进学生海外经历起到重要作用。奖学金项目除了高校自设外,可以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相关机构和组织、海外院校、政府、企业等多渠道进行开拓。

3.3 积极引导学生,理性对待出国,做好出国行前培训,加强就业指导

学校对于在校期间积极参与海外经历项目的学生或计划毕业后出国的学生应加强正面引导,建议学生和家长在考虑家庭经济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慎重选择出国留学,避免盲目跟风。学校有义务承担出国留学行前培训工作,将留学可能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前置,规避留学风险,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和帮助。此外,应从校级层面建立学生出国的追踪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在外动向,建立回国后的学业评估机制,加强学生就业规划指导,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理智型留学”逐步转变为“大众型留学”的时代,在留学归国人群激增的大环境里,海外经历对学生开阔眼界、促进学习、完善人格、提升竞争力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让更多学生拥有海外经历是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应积极构建“大学生海外经历拓展体系”,主动完善各项体制机制,在提升自身学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深化与海外高层次大学的合作,为学生寻求更多留学资源和奖学金渠道,并做好出国行前培训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从而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学生出国铺平道路,为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