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结来

(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安徽合肥 231131)

21世纪是以“信息化”引领发展的时代,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终身教育、网络在线学习以及信息碎片化学习等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而学校教育作为传统的教育场所,主要承担了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传递科学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等任务和功能,随着当前网络信息化海量信息的汇集,学生在校期间针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获取途径、学习资源的类型、信息的甄别、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互动学习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近些年比较流行的 “微课”“慕课”“在线开放课堂”等,是在继承和发扬了博客、微博、微信的优点之后,在当前信息化教学技术以及社交媒体的平台基础上,结合理实一体化教法和专业特性,所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因此,如何利用微课这个“新生事物”来提高教学效果,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该文结合当前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特点,将从微课程的发展现状研究出发,结合该校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讨相应研究方案,以《电器及PLC技术》课程为例,分步制作相关的微课程,重点研究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发展研究。

1 微课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中职微课可行性研究概述

在国外的研究中,与“微课程”有关的名词有Mini course、Micro lecture、Micro lesson等, 但其对 “微型课程”的研究取向不完全相同。如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首先提出微型课程(MJ_Dicourse),也可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在1998年开展了微型课程(Micro lesson)项目。项目主持人Philip Wong教授认为,微型课程是运用计算机通信技术 (ICT)来达到特定目标的小教学材料(Chee&Wong,2011)。微型课程一般是一系列半独立性的专题或单元,持续时间比较短,一般只有122个学时,教学目标单纯集中,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创设,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一系列支架帮助其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教学的组织规模也比较小。2004年7月,英国启动教师电视频道(www.teacher.tv),每个节目视频时长15min,频道开播后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可,资源的积累达到35万min的微课视频节目;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因首创了影响广泛的 “一分钟的微视频”的 “微课程”(Micro lecture)而声名远播,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可以看出:国外越来越重视“微课程”“微视频”的研究,但其核心组成资源不统一,有的是教案式,有的是视频式;课程结构较为松散,主要用于学习及培训等方面,应用领域有待扩充;课程资源的自我生长、扩充性不够。

在国内,有高校学者、区域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等对微课程进行了研究或实施,有 “微型课程”“微课程”“微课”等不同提法;即使是名称相同,其界定的范围、资源组织模式也不尽相同。佛山市率先启动“微课”建设,现已征集超过3 000节优质微课;参与教师超过2 000人;覆盖“小、初、高”各学科的重点和难点,点播数超过100万人次,深受师生欢迎。胡铁生老师主持的研究课题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被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也将“微课”纳入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中;深圳市自2010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优质课例视频资源的征集及在线展播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逐步搭建起了覆盖全市中小学各学段学科、与教材同步、成系列化的优质课例视频资源库,其中特别强调课例视频建设要逐步向精品化、微型化发展,要求征集的30%~50%为“微课”课例视频;2010年,天津市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空中课堂”项目实现了向小学拓展。其中《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时长在15min左右,符合学生学习心理,既适用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又有利于基于班级授课模式下的集体学习和巩固练习。2010年秋季至2012年春季,天津市小学阶段(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成功录制、上线发布、推广应用,有效弥补了小学书法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张宝君老师主持的 (天津市小学“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被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专项课题。

由此可见,微型课程(Micro Lesson)针对的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完整的教学活动,促进信息技术更好地整合于教与学,时间与规模都是微型的,而微课程则以微视频为核心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可以整合常规课程教学;微型课程基于现实的学校课堂教学,属于正式学习范畴,而微课程则适用于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或兼而有之。而微课资源是一种用于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微课资源开发,应用能有效促进教与学的方式转变,提高教学效果。

课题组在对300在校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之后,发现中职学生对当前专业课学习主要存在以下现象和问题:75%的学生存在初中数理化理论基础薄弱,难以理解现在工科方向的内容;71%的学生在理实一体化或实训教学中,虽然能接触到设备,也能按照指导老师的教学进行操作,但大部分是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45%的学生出现理论和实践在衔接时,若出现中断,后面就很难再跟上,因此丧失信心;56%的学生在学习一段实践操作后,之前学的单个知识点如接触器结构和原理就又记不清,又不愿意去补;而通过微课链接或扫码看视频学习之后,有78%的学生感觉既能复习之前的内容,又不耽误教师时间,还能现场指导教学,提高了效率。通过以上调查和实践探索后,发现中职在校生对专业课方面的学习还是饶有兴致的,如何长久地让他们将学习兴趣保持下去,就需要不断开发新的微课程,提供相关的微课资源,以确保学生们长久高效地进行专业课学习。

2 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研究思路和模式

微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应具有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目前还没有极具说服力的实例研究如何设计、开发与实施微课程。可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基础上参考借鉴,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设计要抓住微课程的核心理念,凸显微课程的“微”特征,通过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总结得出。今后微课程的实证研究将更多关注具体科目、具体内容的微课程设计,并将其充分运用于常规课堂教学中,以检验微课程的应用范围和效率。因此,课题组在研究之初进行了充分的调研,确立了微课资源建设的思路与模式。

2.1 总体思路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微课资源管理应用平台,重点建设符合教校师生实际的专业课微课程资源。在建设资源的同时,还要研究省内职业院校师生应用专业课微课资源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做好与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从而提高教师们应用微课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以电类课程《电器及PLC技术》为例,总体思路是构建该课程的校内微课资源库和开放平台,让该课程的教师和学生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微课资源,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总体教学效果。

2.2 微课资源建设任务和模式

在进行多次的论证之后,最终确定按照以下模式进行平台设计和研究,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微课资源的开放式课程资源平台

根据以上模式框图,需要完成的微课资源建设任务、解决的问题如下。

(1)秉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注重学生信息化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增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与素养。

(2)优化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等过程,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以微课及慕课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如图2所示,学校已经开通了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们进行微课制作、展示和使用提供平台。

(3)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运用慕课的理念,真正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环境,实施混合式教学,即将面对面的传统课堂教学与点对点的微课教学相结合,着力打造三种教学模式:微课辅助教学、SPOC(私播课)、MOOC(慕课)。 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降低专业学习的难度、培养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

另外教师们还要将主编全新数字化教材 《用微课学·电器及PLC控制技术》,用全新的体例及呈现方式,超简练、实用,所有知识点都配备了微课视频二维码,扫码就能学,一学就会。

(4)与超星尔雅等合作微慕课教学平台,在其上创建《用微课学·电器及PLC控制技术》微课程及资源库。

(5)实施“师徒结对”,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项目组全体成员在领衔人的带领下积极组织和参与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等教学教研活动,探索在信息化环境下如何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教学的绩效。

3 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在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目前为止遇到的主要问题如下。

图2 本校开通的网络教学平台

3.1 微课视频难以统一和集中、知识管理较为涣散

微课是当前中职专业课教学的一种趋势,然而当前很多的微课资源没有进行有效管理,造成微课资源的巨大浪费,难以形成有效知识体系。如何对微课资源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和资源共享是个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知识管理是指组织或个人对知识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创新的管理过程。通过有效的课程知识管理,能够有计划建立学科专业知识体系、针对性地吸收补充所需专业知识资源、持续更新和提高课程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效提取所需专业知识资源以用于实际工作、结合学习过程提供相应知识资源、有效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比如,在《电器及PLC技术》课程中的单个知识点“交流接触器的结构与原理”搜集整理过程中,通过百度、优酷、网易云课堂等都可以搜索到相关的微课视频,如何有效结合并修改,应用到该校的课程教学中来,就需要梳理整合,去粗取精。将类似的知识点全部统一制式进行录制存取,有助于后期的网络化存储与管理。

3.2 学生对微课刚开始兴趣高,时间长就缺乏新鲜感

中职生因为基础本就薄弱,对学习兴趣本来就不高。刚开始一听说能利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微课碎片化学习,但时间一长,就逐渐失去了兴趣,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们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制作出不同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失去新鲜感。

中职微课资源建设的成功与否,能否直接应用到后期的专业课教学,微课视频及教学设计等教学内容是否能及时更新完善,将直接影响到中职专业课教学的效果,因此,中职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发展依然是个长久的过程,需要中职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去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