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荣华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北京 100048)

近年来书法作为必修课程进入中小学课堂,小学3~6年级要统一使用由教育部审核通过的11 套书法教材。随着书法课程的发展和逐步落实,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书法教师怎么从儿童视角去进行临摹教学将直接影响到书法教学的效果和书法教育的发展。

1 当代书法临摹教学中的儿童视角的必要性

1.1 书法临摹教学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称:“临,监临也。从卧,品声。”又称“摹,规也。从手,莫声。”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里关于“临”解释:“对着书画范本模仿学习,如‘临摹'‘临帖'”。而对“摹”的解释则是:“摹,临摹,照着样子描画、写字。”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基本方式,现在的小学书法教材中,有“仿影”“描红”“双钩”“对临”等临摹方法可供教师临摹教学参考,既然是面对儿童,书法教师在进行临摹教学时就要有儿童的视角。儿童视角真正的内涵是“倾听”,而倾听儿童的意义在于尊重。

1.2 书法临摹教学亟须儿童视角

为什么书法临摹教学亟须儿童视角呢?

首先,这是书法临摹教学现代转型的时代要求。当下的书法临摹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接受传统临摹方法,更在意教学的结果,忽视了教学的过程。儿童视角除了关注教学的未来价值之外,更关注教学的当下价值。从教学内容上看,如今的临摹教学通常是在选择经典的碑帖以后直接向学生讲授,即一种知识化的教学思路。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书法临摹教学传统思维模式与现代儿童视角间的冲突。以此冲突出发,书法临摹教学必须坚持儿童视角。

其次,是提升书法临摹教学实效性的必由之路。杜威曾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指出:“儿童自己的本能和能力为一切教育提供了素材,并指出了起点。”这就告诉我们在书法临摹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正的考虑儿童的内在需求及他们的兴趣点,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这样的书法临摹教学效果更佳。

最后,这是书法临摹教学自我发展的重要保证。书法临摹教学自身的发展也需要儿童视角,因为儿童经验的进入可以丰富人类的经验,激活临摹教学的研究发展。作为未来人的儿童是社会生活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的载体,是社会文化的继承者和再造者,那么在社会生活进步的道路上,在社会文化得以传递和发展的过程中,儿童就是其中重要的环节。

2 儿童视角下书法临摹教学的现状

2.1 “教”的概况

儿童的兴趣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书法临摹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多的是“照章行事”,按照学习内容简单地给孩子们介绍什么是临摹以及临摹注意的要点,之后进行示范,儿童按照要求进行临摹练习,过多地讲解忽视了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儿童的认知受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儿童的内在需要和兴趣是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趣味的教学导入和符合儿童已有经验的教学应引起书法教师的重视。

教师在临摹教学中有时拘泥于既定标准,没有站在儿童的视角适时的引导。在某些教师的既定观念里书法技法的教学有其抽象性和系统性,如讲颜体基本笔画“横”的时候,教师多遍的重复,“笔画起笔时要逆锋入笔,顿笔,再向右行笔,行笔时要注意粗细的变化,收笔时要向右下方顿笔,回锋收笔。”如果我们变通一下,把颜体的横画比作两头粗、中间细的骨头,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教师再加以引导,效果是不是会更好。

2.2 “学”的概况

整个小学书法临摹教学过程中,有些小学生对于学习书法临摹的需要和动机不太强烈,没有坚定的学习信念。书法临摹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建构的过程。在儿童视角下,儿童主体参与是教学活动产生的基础,没有主体参与就没有教学活动的产生。小学生只有懂得了书法的美,知道了临摹学习对书法文化的理解和对自身修养的建设性,才会自主地去学习、探索,从内心真正的重视书法临摹的学习,最终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3 教学“内容”的概况

第一,生活内容的缺乏。教师拥有儿童视角,是说教师在临摹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儿童的年龄、 认知结构、经验、兴趣等需要来进行教学。借助的媒介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反观现实,书法临摹教学中的生活因素少之又少。

第二,中小学书法教育课程文件中临摹教学方法论的缺失。2013年1月18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文件中有对书法技法的要求,有对审美能力和文化的要求,在对临摹的范本上也有相应的规定,但在临摹的方法上却没有具体的指导。由此说来,基于儿童视角出发的小学书法临摹指导标准更无从谈起。

3 儿童视角下书法临摹教学的改革探索

3.1 “倾听”学生,调动其积极性

笔者认为在临摹教学中,基于儿童的视角,首先多选几种字帖,让学生去观察,甚至可以课下和家长一起寻找,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当然,教师也要去倾听,去把关,在符合书法临摹规律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选择。接着去“倾听”学生所想,洞悉学生生活经验的常态与兴趣所在。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在沙土上玩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手指或者木棍在玩耍时去临摹自己有兴趣的字。临摹又是从观察字帖开始的,如何调动学生读帖的兴趣,这就也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比如,借助小学生手工课的工具橡皮泥,让学生观察范字,好好“读帖”,教师和学生再一起合作用橡皮泥把范字手工捏出来,给学生直观的、可操作性的实践体验,接着再让学生开始写字临摹。

3.2 教师由“格式化”向“个性化”转变

儿童视角下,教师在熟知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前提下,在临摹教学中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创造性。只有这样,教师在对待教学内容时就会根据学生的不同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学生在面对这样的书法教师的时候,才会有很强的好奇心,会随着教师的引导去主动的发现临摹规律,主动地将课堂所学运用于生活实践。

3.3 教学目的要定位在提升儿童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纲要》中明确指出,小学生通过学习毛笔书法,要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热情。艺术在于情感的体验和唤起。所以在实际临摹教学中,书法教师要通过有趣的书法家小故事、 汉字的演变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文化感知力和审美力。不仅如此,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利用地方优势资源进行文化游学,让学生在文化的氛围里去想象、去临摹。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4 在实际教学策略上,应进行趣味性、启发性书法临摹教学,从儿童感兴趣的点出发

儿童视角下的书法临摹教学,该如何进行呢? 其一,作为书法教师,我们要知道,此阶段的小学生记忆力甚好,故在教学时可以把很多笔画的临摹写法编成顺口的短句和固定的动作。如在讲到“横画”临摹时,某版小学教材编辑了横画练习歌:笔尖斜切起,笔锋向右行。用力下压横渐粗,右下略顿再收起。或者是告诉学生如练武一般,写字亦有一招一式,临摹“横画”起笔处是“顿”“立”“翻”,行笔时根据情况可渐细、可渐粗,收笔处是“提”“顿”“回”。以这种记忆或者一招一式的方式使学生进行有趣味的临摹。

其二,是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为学生选择合适之范例,如父母过生日,让孩子做一张上面有用“双钩”的方式写成的生日快乐四个字,在动手感受、感知临摹具体技巧的同时,启发学生体会书法临摹背后蕴含的晚辈对于长辈的美好祝愿。拉近临摹教学与儿童生活的距离,提升书法临摹教学的实效性。

3.5 教材中要将书法临摹知识与儿童生活逻辑相联系

要想将书法临摹知识渗透于儿童生活,就要转变知识观,要用参与者知识观来呈现书法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而非被动“接受”,如某小学书法教材用第一人称来设计教材具体课程栏目,“我来读帖”“我来分析”等,给学生去思考、去探索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