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远柔 ,赵三银 ,刘带 ,罗恒津

(1.韶关学院文学院;2.韶关学院创新创业学院;3.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广东韶关 512005)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全方位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造就源源不新、敢闯会创的青春力量”。高等学校要将各科专业知识紧密融合起来,以创新为主,实践为辅来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企业新型学徒制是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采取采取“校企双师带徒、工学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即由高校与企业共同采取“校企双师带徒、学工交替培养”等合作教育模式。企业新型学徒制起源于德国,使得德国经济不断增长,现在将其引入到我国高校中。我国高校依照国情来进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改革和创新,可以充分展现出创新创业人才的优越性,对我国高校学生未来发展来说,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1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对创新创业重要性认知不足

在发达国家中,创新创业是一项可以提升人民素质、拓宽人们创业空间、增进国家经济建设的伟大引擎。而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依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普遍认为学生自身具有理论知识和技能即可在社会上发展,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不到位,此环节上的训练严重不足,对其重要性认知不足。教师没有意识到大学生可以通过创业来促进就业,片面追求学生的未来就业率。高校应该认识到创新创业思维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是一项需要长时间、具体的内涵教育工作[1]。

1.2 创新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程融合度不深

创新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度不深,直接导致创新创业教学的失败。现在,我国高校内普遍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中强制性的课程进行,并没有将其作为创客自主进行,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投入精力和时间来分析创新创业和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两项课程之间连接不足,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和专业课程协调统一,导致两项课程的有效改进和创新遭受约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应该一味地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输,而应该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进行大力培养,才能使高校将优势充分发挥出来[2]。

1.3 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形式落后

教学管理形式会直接决定教学创新程度,教学形式的落后性导致教学管理无法跟随时代的步伐去进步和创新。所以,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然后应用多元化、现代化、具有灵活性的创新创业管理形式进行有效管理。如今我国部分高校领导和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指导的重要性,也没有组建可以系统安排和组织的有效管理模式,一味地进行表面形式的宣传、讲座等活动,导致高校内部的创新创业管理不够先进[3]。各所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可采取“学分制”,学生可以依据实际自由加入创新创业类社团或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还可以依据自身兴趣创作一些发明、专利等。高校要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点评,并给予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最终学生通过制定好的学分制度获取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如可以获得课程免修免考等机会,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地加入创新创业教育中。

2 企业新型学徒制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时代价值

2.1 采取“校企双师带徒、工学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2018年11月21日,人社部、财政部共同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部署全面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要求从2021年起,力争年培训企业新型学徒50万人左右。在企业主要采取“多元化师带徒”新模式,高校主要采取“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即由高校与企业共同采取“校企双师带徒”“学工交替培养”等模式培养学徒。以往高校的班级授课只是批量地为社会培养人才,导致学生缺少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社会生活连接不够紧密,使得人才质量不高。所以,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将学生理论知识和企业实践锻炼这两者联系起来进行教学,使得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有效结合起来,在保证学生具备深厚理论知识和先进实践技能的同时,专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4]。

2.2 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教育相结合

高校为学生设计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凸显高校的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将学生专业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实践,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学习。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以往创新创业教学课程上的延伸,并适当加入了一些企业教育元素进行,将一些企业中先进技术和人员引入其中,通过一些高超技人员亲自带领学生学习,在现场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和演示,可以提前帮助学生掌握专业基本技能,还可以在企业创新创业实践中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2.3 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和以往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比,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自创新创业实践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亲自尝试制作一些项目和教学环节等。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师徒可以共同处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习,更加主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成为学习任务的策划者和实践者。企业新型学徒制可以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可以无限地带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以便于在教学中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5]。

2.4 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评价体系

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指高校和企业,通过高校和企业两者之间的合作共同培育出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使得学生更容易被社会接纳和肯定。在学生专业知识设计中,企业和学校要共同加入,研制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管理机制、人才培养计划和实践检验等,还要构建 “企业—学校—学生”多元化双创评价体系,使得学生更加符合新时代需求,与国家生产力发展共同发展[6]。

2.5 深化校企产教融合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有效形式。企业新型学徒制通过校企双元主体无缝对接、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实施教学等方式,为企业培养准员工和零距离上岗的实用型人才。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为企业精准输送所需人才,又利于学生在校期间强化专业技能,提升专业能力,构建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局面。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应用实现了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深度合作,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3 企业新型学徒制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建构价值

3.1 价值重塑:课程体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3.1.1 以市场需求为基础

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企业新型学徒制教学课程体系要借鉴先进技术人员的实操内容,还要请求一些专家、技术精英人员的建议,最后再结合高校发展情况和特点,综合分析制定出满足经济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7]。

3.1.2 以学生兴趣为路径

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不断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路线。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新形势状态下,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大学生创客教育的需求。所以,课程体系的设计要激发学生未来就业所需的职业素养以及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内容。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能让学生在自身专业基础上,努力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创业方向。高校可以为学生开设一些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选修课和通识课等,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空间。

3.1.3 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为切入点

学生学历能够展现出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则能够展现出学生的专业技能,所以要将一些相关职业资格考试课程体系纳入教学中,将学生学历和资格证书融合起来,使得学生在毕业时期可以获得两证及以上证书,为学生未来就业和创新创业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和有利条件[8]。

3.2 价值调整:教学方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3.2.1 教学内容牵动教学方法创新

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高校和企业学习时间的有效配比,可以在学生的学习内容上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创新,可以有效利用和借助企业的优异文化和教学资源,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从源头上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此不断提升创新创业的教学质量。

3.2.2 工作室推动教学方法创新

现在高校已经尝试在校内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将其教学元素融入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使其可以充分展现自身的领导作用,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动力和空间,为高校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利条件。工作室的成立要结合企业、学校和市场进行,在讲述传统教学内容和任务同时,还要将企业精神、文化、管理因素、创新创业素质等积极纳入教学中,以此不断熏陶和感染学生,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而且,为了帮助企业赢取更多经济效益,工作室还要针对企业技术进行研究和攻克。有效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和发展,以此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9]。

3.2.3 评价方式促进教学方法创新

评价的主要目标就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掌握情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在此基础上把握主教学方向和内容,以便于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等进行合理调整。以往评价形式以考试为主进行,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之处,所以在新时代下对评价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是必然结果。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将教学课程精细化为不同小模块和区域进行,不同区域和模块中包含一些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内容。学生可以解决一个个小模块中的知识,然后让教师对其进行模块化评价,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将头脑和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动力,在学生掌握深厚基础知识和技能基础上,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从而促进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

3.3 价值评价:多元化评价主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3.3.1 企业评价形式

企业加入教学整个过程后,要参与到专业知识体系、课程计划、人才培养、市场需求等不同计划研制中。企业以师傅带领徒弟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可以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和环境,提前为学生创造可以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为学生明确自身未来发展方向奠定基础和保障。因此,企业在最后要结合学生实际表现给出正确的评价,使得学生可以在专业内得到肯定和认可,为就业带来更多的机会,还可以引导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3.3.2 学校评价形式

市场的变化带来了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形式的创新和变革,斗志学校的评价体系也在不断创新和调整。高校要展现出本校办学的特征,融入现在领域发展情况、地区创办特征和特色,针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进行综合评价。在高校内增加更多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引入“学分制”评价机制进行,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系统性评价和考核,及时改变传统单一形式评价体制,以此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3.3.3 学生评价形式

学生是创新创业活动的主体,是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引入学生评价,可以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情况。评价指标包括企业活动情况,实践成果,创新创业课程的优缺点,对学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议等,从系统性评价数据中来对学生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掌握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不断地完善校企合作方式和创新创业课程,促进教学方式的不断优化与创新。学生评价将融入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自评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自己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反思过程。它能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的成功与不足,提高实践能力,主动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学生互评是最有说服力的评价,可以起到互相督促、互相学习的作用,激励学生你追我赶,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新型学徒制要结合以往学徒制,再加入一些现代化教学元素和企业教育资源进行,从而形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教育观念变化、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创新等,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企业新型学徒制对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构建价值,结合市场需求不断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创业型人才,提升学生职业就业素养,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人生品格。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机会,通过企业师傅的带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增强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提前接触行业内容,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为将来就业提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