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玲洁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00)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1]。因此,创业教育应将乡村振兴纳入重点工作,积极探索适应当地资源的乡村产业服务模式,推动产业要素互补、资源双向流动,从而助推乡村振兴。

高等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过程中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2]。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时代要求,是区域城乡建设需求,更是其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3]。教育为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4]。

1 创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是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力量[5],是返乡创业的生力军[6]。服务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创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创业教育在“三农”领域的重要课题。截至2022 年,教育部公布了100 所高校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和100 所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以浙江为例,高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意识和价值教育、能力与素质教育、实习与实训教育、实战与孵化教育[7],启动“2+1”“3+1”“4+2”[3]等创新创业骨干人才培养改革。

1.1 聚焦乡村产业短板,开展差异化乡村产业服务

面向乡村产业“低、小、散”的特点,以高校创业学院为主体,开展差异化的产业规划、项目互动、人才培训等乡村产业服务。以浙江省34 所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为例[8],研究型大学浙江大学依托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涉农研究院,开展乡村产业规划设计服务;依托农科教育优势搭建农业试验站等人才培养平台,开设农村电商等乡村振兴主题培训。普通本科高校浙江财经大学聚焦创业赛事培育乡村振兴创业项目,发起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面向全省高校、乡村,采用“乡村出题、高校答题、真题真做、助推项目落地”模式服务乡村振兴。高等职业院校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梦想创业学院,成立乡村振兴创业研究院,与丽水青田县、富阳万市镇、德清三林村等地开展产业振兴咨询、乡镇规划和乡创人才基地建设等乡村振兴服务。

1.2 聚焦地区产业特色,形成差异化产业互动模式

创业学院结合所在地乡村产业特色,与政府部门开展乡村产业创新创业服务,形成典型的校地合作模式和跨区域合作两种模式。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与所在地兰溪政府联合成立兰溪乡村振兴学院[9],结合兰溪当地乡村特点,开展扶贫工作、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等咨询服务,提供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质量安全、电子商务等技术指导,开展“三农”干部、农民组织及农民相关能力提升培训工作。浙江农林大学与遂昌石练镇合作共建乡村振兴学院,全面推进“三农”领域校地合作,开展教育培训、技术推广、品牌策划、课题科研等合作,研究分析乡村振兴发展规律,探讨乡村振兴建设。

1.3 聚焦激发市场活力,构建多元主体推进机制

地方高校积极联合属地政府部门、乡村集体、外部优势企业等主体,联合推动乡村产业服务。发挥各类主体专业特长,在顶层设计上强化乡村规划、产业策划功能,在落地实施上强化乡村运营、景观设计等功能。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联合浙江省创意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所、浙江卓创乡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农业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等协同单位,发挥各协同单位在乡村旅游研究、规划、设计、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的综合优势,加强对乡村旅游理论与开发实践的综合研究。

2 创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实践中的问题

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途径,鼓励支持学生自主创业,尤其是在乡村振兴大环境下,有利于向乡村输出技术人才、创业项目以及资金资源。然而,高校创业教育在服务乡村产业实践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2.1 对乡村人才需求研究不足

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乡村治理、乡村产业进一步深度融合,未来乡村建设更加需要具备信息化能力的人才。然而,现阶段创业教育较少将未来乡村发展人才纳入培养目标,缺少对未来乡村产业人才需求的前沿研究,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高校毕业生供给存在矛盾[10]。

2.2 面向乡村产业的课程储备不足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要返乡创业就业,需要具备在农村创新创业的意识、对农村创业机会的识别能力、农村创业资源的整合能力、农村创业团队组建能力、农村创业项目经营与管理能力等。但一些高校缺乏针对农村创新创业的师资储备和课程设置。

2.3 创业教育乡村实践平台建设不足

近年来,高校通过产教融合为学生开展教学实践提供了大量的校企合作平台,但是大部分创新创业基地分布在市区,在农村的实践基地较少,不仅影响了学生对现代农村的认知,也影响了其参与农村创业实践的体验[11]。

2.4 全链式乡村产业服务不足

研究型大学、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在乡村振兴理论研究、规划设计、涉农科技攻关、农技推广、职业培训等领域具有不同优势,但目前高校的乡村服务聚集在培训等领域,未形成有效联动服务机制[12]。如浙江大学在三林村设立数字乡村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为三林村提供乡村规划设计,双方尚未形成有效联动机制,数字乡村规划及治理仍未有效落地,没有开展相关农技推广、乡村创业项目落地等配套服务。

3 高校创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的对策建议

高校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平台优势和师资优势[13],要利用好创业教育特色,鼓励学生返乡入乡创业,以创新创业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丰富产业生态,推动乡村振兴[14]。

3.1 构建“政村校企”“校校联合”双联动机制

3.1.1 加强“政村校企”大联动,组建高能级乡村振兴战略联盟

以“政府主导、乡村主体、高校支撑,企业助力”为基本思路,组建高能级乡村振兴战略联盟,打造“政府引导+乡村田野+企业基地+高等院校”的协同化育人平台[15]。加强联盟顶层设计和项目落地服务能力,对乡村建设需求、农业农村发展、人才培养等进行系统谋划。在联盟中,主管教育、农业农村等工作的政府部门要加强指导。高校要加强组织建设,集聚联盟优势资源,主动与政府部门、典型乡村、产业企业等合作对接,采取组团服务模式,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支配作用,探索建立市场导向的产教融合创业教育机制[16]。

3.1.2 加强多层次高校小联动,形成乡村振兴集成服务能力

引导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高校差异化地提供乡村振兴服务,形成高校前沿理论研究、顶层设计、乡村规划、乡村景观设计、乡村运营、项目引进、乡村服务等乡村振兴全链式集成服务能力。研究型高校要注重国家、省级、市级合作项目,做好前沿理论研究和乡村振兴顶层设计。普通本科高校要注重市、县级合作项目,尤其是涉农高校要注重农业科研攻关和农业技术推广。高等职业院校要注重镇、村级合作项目,探索农村职业教育新模式,实现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型升级,开展包括学历教育、专业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乡村创业、乡村运营、乡村服务等基层服务能力培训。

3.2 开展课程思政“校村创才”双提升工程

3.2.1 将课程思政融入创新创业通识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通识教育中要加强乡村振兴课程思政教育,培养大学生“三农”情怀[17];选取并宣传青年乡村创业典型案例,做好创新创业项目分析,引导大学生走进乡村、了解乡村、热爱乡村、服务乡村。依托高校专业设置、学科资源、社会实践形式等培养在校生的综合素质,落实高等教育对规范农村社会价值体系、建设农村精神文明、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等的引导作用。

3.2.2 依托创业专业教育,精准化培养乡村创业人才

立足创业教育,以农村现代化建设需求为导向,加强乡村创业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在现有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相关专业中增设乡村创业人才培养方向。重点培养乡村规划类、乡村运营类、乡村建设类、乡村管理类、乡村服务类人才,弥补现有人才培养结构断档的不足。将大数据技术、环保技术、农林专业技术、电子商务、新媒体等在农村创新创业的运用融入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实现人生价值。

3.3 建设“乡村创才”乡村干部双体系课程

3.3.1 顺应数字乡村建设要求,开发乡村创业类课程

围绕农村产业,重点开发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产业综合实践训练和科研创新能力4 个模块的课程体系[18]。聚焦乡村居民希望通过开网店、做微商、直播等网络营销模式来扩大农特产品销售规模的意愿[19],增设针对传统特色乡土美食与特色手工艺产品的营销课程,开发建设农村电商、直播带货、民宿管理等专业课程和乡土教材。

3.3.2 开展在村干部服务能力再提升行动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20],面向村镇干部、乡村企业领导和管理者、意向返乡创业人员、在村涉农劳动者等不同人员开展差异化能力提升培训。为村镇基层干部开展乡村治理、信息化操作、党组织建设等培训,为乡村企业管理者开展现代企业制度培训,为意向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双创”政策咨询、技术应用与项目管理等服务与培训,为当地农民开展健康、教育、管理、科学、工程等方面的培训,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与科技进步的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学制及学习方式改革,开设更适合非适龄在村人群的在线开放课程。拓展继续教育课程形式,为农村中青年提供大学教育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提升农民职业能力。

3.4 畅通创业项目、在村企业双流动通道

3.4.1 合作共建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基地,推动大学生项目在乡村落地

统筹高校现有综合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分布式服务站等平台,选择相对临近的典型县市、乡镇或村庄,通过资源集聚共建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基地,引导项目进乡村。校地之间可以签订基地共建战略合作框架,在乡村设立“在地化”教授工作站,配备必要的工作和住宿条件,高校教授定期入村开展乡村振兴咨询及服务,推动学校科技成果与乡村、企业需求对接,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创新发展,加快构建高校服务乡村的长期跟踪服务机制,建立从校园到乡村的项目落地机制,支持校内孵化企业在乡村发展。

3.4.2 支持乡村企业入校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应用在校在城创新资源

创新引才入村政策,建议乡村主动对接高校科研、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支持在村企业积极入校建设“异地”研发中心。支持高校为符合条件的乡村中小微企业提供完善的办公环境,破解乡村人才引进难题。

4 结束语

本文基于创业教育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实践,分析了乡村人才需求研究不足、产业课程储备不足、实践平台建设不足、全链式服务不足等问题,提出构建“政村校企”“校校联合”双联动、课程思政“校村创才”双提升、“乡村创才”乡村干部双体系和创业项目与在村企业双流动4 项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