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凌君,郭伟聪,庄清芬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中医院,福建 泉州362000)

刘德桓教授系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35 a,擅长于运用温病理论和方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疑难重症,临床疗效显着。笔者在跟师学习期间受益良多,现将刘老师运用温病理论辨治脑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 清热解毒 醒脑开窍法

1.1 刘老师认为急性中风发病后,常伴有发热,其中出血性中风约80%~90%的患者伴有发热,缺血性中风约40%左右患者有发热。中风(中脏腑)患者有高热、神昏、抽搐等症状,辨证多属气营同病或气血两燔。部分急性中风患者甚至可伴有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此与温病血分证“热盛动血”的病理变化相符合。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云:“邪入心包,舌蹇肢厥,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神昏、谵语者,清宫汤主之,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亦主之。”[1]可见热陷心包常见症状有神昏、言蹇、谵语、肢厥等。中风重症患者,在肝阳上亢,化风生热,痰热内陷心包这一病机作用下,出现身热、烦躁、神昏、言语艰涩或失语等症状,与温病邪热内陷心包病机和临床表现相似,故治疗时可以互参,常选用中药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口服或鼻饲;或以其静脉剂型如醒脑静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静滴。中药汤剂中酌加黄连、生地黄、牡丹皮、石菖蒲、远志、郁金、冰片、水牛角粉等清热化痰,开窍醒神之品。

病例介绍

庄某,女,59岁,家庭妇女,2010年10月9日入院。因突发昏仆、右侧肢体瘫痪1 h送我院。急查颅脑CT显示左侧内囊大面积出血,量约30 mL。因家属拒绝行颅脑外科手术治疗,故采用脱水降颅压等对症治疗。次日患者身发高热,体温39.9℃,采用药物退热、冰帽、酒精擦浴等方法,仍高热。症见:身热,神志不清,喉中痰鸣,时躁动,大便未解,口唇干裂,舌质红,苔黄浊,脉弦滑数。辨证为热盛神昏,痰火上扰证。刘老师治以清热祛痰,熄风化火,醒脑开窍。给予醒脑静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药用:水牛角粉(冲服)6 g,栀子 15 g,黄连、生地黄 15 g,玄参10 g,麦冬 10 g,牡丹皮 20 g,赤芍、石菖蒲 15 g,郁金10 g,黄芩10 g。水煎鼻饲。次日体温渐降至39℃以下。服药3剂后体温38.5℃。因病人3 d未大便,口气臭秽,舌苔转黄燥,改用白虎承气汤。用生石膏(先煎)30 g,知母、粳米各 15 g,生大黄(后入)20 g,枳实15 g,甘草6 g。水煎灌肠1次,排出大便,2 d后体温降至36.8℃。

1.2 刘老师认为大多病毒性脑炎病人就诊时多处于高热昏迷状态,此时应用醒脑开窍、清热解毒之法促使病人清醒尤为重要。此高热昏迷属于温病学中热入心包范畴。《温热论》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2]。临床观察病毒性脑炎急性期大多都具有神志昏迷、喉中痰声漉漉等症,此时刘老师常在白虎汤加减治疗基础上配合安宫牛黄丸鼻饲,以利于病人热退神清。

病例介绍

王某,男,48岁,工人,2011年7月20日初诊。因频繁抽搐半个月就诊。于某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经多家医院治疗无效。体检:体温 37~38℃,神志清楚,喉中痰鸣,呼吸急促,咳嗽,痰粘,痉挛性抽搐,发作时躯体后仰,角弓反张,转瞬间抽搐消失,每日频繁发作,夜间尤甚,常需 3~4人照顾,小便短赤,大便时干,舌短,难伸出口外,牙关紧,舌质黯红而乏津,脉象弦数而大有力。辨证为热毒炽盛,肝风内动。治宜清热解毒,熄风开窍。方投白虎汤加减,与安宫牛黄丸同用。药物组成:生石膏 60 g,知母15 g,僵蚕10 g,龙骨 30 g,石决明 15 g,丹参 15 g,射干 10 g,地龙 15 g,山药 15 g,天花粉 15 g,郁金 12 g,珍珠母 30 g,水蛭5 g,粳米20 g。日 1剂,水煎 2次取汁300 mL,分3~5次频频喂下,服 3剂。患者抽搐减轻,但仍喉中有痰,稍喘促,石膏加量至 90 g,服 15剂。患者抽搐减半,痰量明显减少,体温恢复正常。后配合西洋参益气养阴,恢复正气。经过近5个月治疗,最后基本康复。

2 化痰降浊 解郁开窍法

刘老师认为温病学在治疗温病窍闭神昏症常用化痰降浊、解郁开窍法,此法用芳香辟秽、化痰开窍之品,宣通窍闭,适用于湿热郁蒸,酿生痰热,蒙蔽清窍的证候,症见神识昏蒙,时清时昧,时有谵语等。刘老师善用菖蒲郁金汤治疗老年性痴呆。此病多为痰浊内郁清窍,元神受蒙而神志混淆。治宜化痰降浊,解郁开窍,渐使胃健气通,痰逐郁开,进而窍开神清。若辨证属痰热为主,可静滴醒脑静、清开灵注射液等;若属痰湿为患,则以黄连温胆汤或以涤痰汤加减,或在辨证的基础上酌加远志、麝香(目前常用白芷代替)、苏合香等开窍之品。

病例介绍

李某,男,72岁,退休教师,2012年6月12日初诊。代诉:智力逐渐减退3 a,加重1月。患者患高血压病10 a,近3 a来智力逐渐减退,反应迟钝,行走不稳,蹒跚如醉。尤其是近月来神志痴呆,表情淡漠,外出迷路,无故吵闹,已丧失正常思维能力,小便常失禁。家属带其前来诊治。入院症见:神情呆滞,面色晦滞微肿,痰涎较盛,言语赛涩,困倦嗜卧,呵欠时作,舌淡微紫,苔腻脉滑。诊断:老年性痴呆。病由痰湿郁蔽清窍,元神无主,神志混淆所致。治疗:化痰降浊,解郁开窍。方用菖蒲郁金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处方:石菖蒲 12 g,远志 6 g,半夏 12 g,僵蚕 10 g,丹参 15 g,茯苓 12 g,天麻 12 g,浙贝母 12 g,郁金12 g,陈皮10 g,苍白术各10 g。上方服7剂后,诸症减轻,加入杏仁、杜仲各20 g,以杜绝痰源,增强药力。续进30余剂,痴呆面容明显改善,记忆增强,步履较稳,说话较前流利,血压稳定,生活基本能自理,舌淡红苔薄白,脉来和缓。痰湿已化,郁解窍开,元神主位,症状缓解。

3 滋补肝肾 化痰逐瘀法

刘老师认为温病后期,温邪深入,耗伤肝肾之阴;另外病久不解,余热挟痰,痰留络脉,日久成瘀,痰瘀互结,闭阻清窍。薛生白《湿热病篇》34条曰:“湿热证,七八日……与饮食亦不却,默默不语……此邪入厥阴,主客浑受。主客浑受概指久病体虚,脉络凝瘀,清窍失聪”[3]。此与中风后遗症之髓海不足,脑失所养,痰瘀阻窍,脉络瘀阻之病机有相似之处。故刘老师遇此证常以治疗温病热邪深入,耗伤真阴的滋补肝肾法以及余邪未清,痰瘀滞络的化痰祛瘀法相合。故拟滋补肝肾、化痰逐瘀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方用薛生白仿吴又可的三甲散加用菟丝子、山茱萸、枸杞子、熟地黄、丹参、当归、川芎、郁金、僵蚕、石菖蒲、天麻等药物。在补肾虚时还细辨其真阴、真阳:真阴虚者,药用熟地黄、何首乌、玄参之类;对真阳虚者,常用肉苁蓉、枸杞子、巴戟之类。常用“介以潜之”,潜阳介类药常用龟板、鳖甲、龙骨、牡蛎、生石决明等。“介类”与“有情”合用,不仅能使肝肾得以补益,又使既补之精因介类固摄而不致重泄,起到填精补髓、潜阳固摄的作用。对于中医辨证属肝肾虚损,痰瘀阻窍的头晕、头痛、神经衰弱的病人,临床加减化裁使用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病例介绍

江某,男,72岁,退休职工,2011年10月 18日因左肢乏力6月余入院。诊见面色黧黑,表情淡漠,少气懒言,言语蹇涩,健忘,易怒,多疑,腰酸,膝软,纳差,夜尿多,大便正常,舌黯淡有瘀斑苔白,脉弦细。查体:记忆力、定向力、判断力、计算力下降,舌体偏向左,左侧肢体肌力3级,肌张力明显升高。左巴氏征阳性,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颅脑CT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中医诊断为中风后遗症,辨证为肝肾亏虚、痰淤阻络,治以滋补肝肾,化痰逐瘀。方用薛氏加减三甲散合补阳还五汤化裁:醉 虫10 g,醋炒鳖甲 10 g,僵蚕 10 g,柴胡 10 g,桃仁 10 g,黄芪60 g,当归 6 g,远志 6 g,川芎 15 g,红花 10 g,赤芍15 g,地龙10 g,胆南星10 g,益智仁15 g。服7剂,精神好转,夜尿减少为1次,但述胸闷痰多,言语不清,舌质黯淡苔腻,脉较前有力。辨证为气虚痰阻,上方加黄芪至100 g增强补气力度,加用石菖蒲、远志各10 g化痰开窍。服15剂,精神明显好转,患者反应力加强,情绪明显好转,言语变清晰,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有力。上方加龟版至20 g补肾填精,水蛭5 g走窜活络。守方持续使用2个月,患者言语较前清晰,情绪能自控,认知功能改善,纳寐可,二便正常,可由家属扶行。

4 升清降浊 清热通腑法

刘老师认为温病中杂气侵袭人体导致表里三焦大热,人体气机升降不和,正邪气血清浊不分,与脑病常见火热内郁、气机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病机相似。《伤寒温疫条辨》:“升降散主治温病中杂气所致,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如头痛眩晕,胸隔胀闷,心腹疼痛,呕哕吐食者;如内烧作渴,上吐下泄身不发热者;如憎寒壮热,如身热如火,一身关节酸痛,烦渴引饮,饮水无度者;如四肢厥冷,身凉如冰,而气喷如火,烦躁不宁者;头面猝肿,其大如斗者;如咽喉肿痛,痰涎壅盛,滴水不能下咽者;如遍身红肿,发块如瘤者;如斑疹难出,有似丹毒风疮者;如胸高胁起胀痛,……”[4]。刘老师常用温病的升降散及加味升降散治疗头晕、头痛等症,认为其清浊不分。唯有升其清,降其浊,而可以治之。杂气在上可升而吐之,杂气在下可降而泻之,杂气在中可分而化之。升清降浊,寒温并用,内外通达,气血调畅,共奏行气解郁,使人体气机升降如常,阴阳气血调和。

病例介绍

唐某,男,55岁,公司主管。主诉:头晕、头痛2年,复发3周。现病史:患者长期嗜烟,平素应酬多,常饮酒。2 a前因精神紧张,工作压力较大引起头晕、头痛,常常在加班或出差时发作。入院3周前患者因与人争吵后症状复发且加重,情绪急躁易怒,口干苦,饮食减少,大便干,溲短黄,舌暗红边有齿痕,苔黄浊,脉弦滑。西医诊断:偏头痛。中医诊断:头痛。辨证分型:肝阳化火,痰热上扰。治则治法:疏肝泻火,升清降浊,清热化痰。方药组成为升降散合龙胆泻肝汤化裁:蝉蜕 5 g,白僵蚕 8 g,姜黄 8 g,生大黄(后入)15 g,栀子 12 g,柴胡 10 g,龙胆草 10 g,川芎 12 g,胆星 12 g,半夏 10 g,白术 10 g,天麻 15 g 等。7剂,水煎服。1周后复诊头痛明显减轻,仍时感头晕口苦。后继服 7剂以期巩固。嘱适劳逸,调畅情志,戒烟酒。

[1]清·吴塘.温病条辨[M]//孙志波点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0.

[2]清·叶桂.温热论[M]//张志斌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盛国荣.薛生白湿热病篇类释[M].厦门:厦门市医药研究所编印,1983.

[4]清·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M]//宋乃光,张晓梅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