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辉

中风又名卒中,因其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内经》,其病名有大厥、薄厥、扑击、偏枯、痱风等。中风病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其曰:“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关于中风病病因病机学说,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

《灵枢•刺节真邪论》说:“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金匮要略》认为“脉络空虚”,风邪乘虚侵入人体。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风候》亦有“风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腠理开,受于风湿”的记载。宋•严用和对其病因论述更为具体,他说“荣卫失度,腠理空疏,邪气乘虚而入,及其感也,为半身不遂……”(《济生方•中风论治》)。总之,这一历史时期的医家多认为中风是外风。当人体气血亏损,脉络空虚,外卫不固时,招致风邪入中脉络,突然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诸症。至金元时代,许多医家对外风入侵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例如刘河间提出“心火暴盛”的观点,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朱丹溪则以为“湿痰生热”所致。三家虽立论不同,但都偏重于内在因素,这是中风病因学说的一个重大转折。与此同时,王履又提出“真中风”与“类中风”的观点,《医源溯洄集•中风辨》说“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明确指出外风入中所致的病证是“真中风”;而河间、东垣、丹溪以内风立论的中风应是“类中风”。王氏还强调:“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壮岁之时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进一步说明中风是由于人体自身的病变所引起,患者年龄多在四十岁以上,情绪激动常为发病诱因。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非风》中也提出了“中风非风”的论点,认为本病的发生“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凡此病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其病机是“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泛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而昏愦,卒然扑倒……”王肯堂十分重视饮食习惯和营养成分与中风发病的关系,指出“久食膏粱厚味,肥甘之品,损伤心脾”。清•沈金鳌则从体质类型与发病关系作了阐发,他说“肥人多中风,河间曰:人肥则腠理致密而多郁滞,气血难以通利,故多卒中也。“(《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叶天士综合诸家学说,结合自己的临床体验,进一步阐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导致“内风旋动”的发病机理;近人张山雷《中风铨》亦十分强调:“肥甘太过,酿痰蕴湿,积热生风,致为暴扑偏枯,猝然而发,如有物击之使扑者,故曰扑击而特着其病源,名以膏粱之疾”。使中风病因学说日臻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