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玲 刘学芳 汪保英 白 明

(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8)

对《黄帝内经》“脾不主时”的认识※

高小玲1刘学芳 汪保英 白 明*

(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8)

脾不主时;临床意义;脏腑功能

在《黄帝内经》里面,存在着“脾不主时”和“脾主时”两种不同的理论,这两种理论长期并存,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这一中医整体观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对脾在五藏中地位的不同认识,在脾胃藏象系统的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脾不主时”的理论内涵和临床指导意义进行讨论,进一步认识中医脾胃学说的发展以及该学说对中医临床运用的重要指导意义。

1 “脾不主时”的理论内涵

“脾不主时”之说,首见于《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以十八日寄治。”指出脾不单独主某季,而是分主四季中每季前后各九日,即十八日,四季共七十二日,与其他四脏相同,每脏各主七十二日。这一理论起源于古代五行学说,首见在《管子》,奠定于《内经》,而成为中医研究脾的时脏关系的重要学术观点。

脾主四时之末,得之于一年五季之平分,兼顾土生四行,居中央而寄旺四时的古代干支五行运气理论。按十二地支合化五行规律,则寅卯为木,巳午为火,申酉为金,亥子为水,辰戌丑未为土,各当春秋冬夏之季月,合应三、九、十二与六月。这一季节特征从气候更替分析,皆为四季更替之时,从天文历法五季相配角度推算,则是古人对一年五季,脾不主时的固定化,反映的是脾主四时之中,更进一步细化其具体对应之日的一种认识。旨在说明脾为生化之源,在五脏之中长养四脏,水谷精微由脾运化而出,以时灌溉营养内脏而已,仍属脾主四时的理论范畴。其内涵则仍不离土有仁厚之德,四时皆有土气这一观点,脾不主时也即脾主四时,故于四季之中若土气旺则脾气实,水谷消化吸收能力强,外邪难以侵袭,表现为脏腑经络安定,气血旺盛而正气充足。它与长夏属土,脾主长夏之说,虽是两种不同的论点,但“脾不主时”,并不是讲脾与四时无关,而是时时相关,每个季节之末由脾所主,只是不单独主某一时而已,从而更加突出了脾与四时关系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任何脏腑组织器官在任何时令中都不能离开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滋养,故有“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也”。虽然后世医家在阐述脾主四季之末各十八之确切所属中仍有不同见解,但是推其立论依据则仍不离土居中央生万物,四时必得土气之化这一五行理论。

2 “脾不主时”的临床指导意义

“脾不主时”理论,在中医临床治疗及养生防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灵枢·本神》中提到:“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藏不安。”从病理角度说明中央脾胃有病,可能会引发五脏六腑或全身的病变。

诸药入口,必藉脾胃运化之力以发挥药效。若脾虚运无力,则药物难以运送到各条经络,药效难以发挥。正如张介宾在《类经》中所说:“凡治病必先藉胃气以为行药之主,若胃气实则攻之则去,而疾常愈,以此胃气强而药力易行也;胃气虚攻亦不去,此非药力不去病也,以胃虚本弱,攻之则益弱,而药力愈不能行也。”治病不愈,从调理脾胃下手而愈者多。多数疾病症见咳嗽、自汗、发热、肺虚生痰,不必理痰清热,土旺而痰消热退。”可见,脾不仅为脏腑提供水谷精微,而且与人体的抗病驱邪及康复能力密切相关。“补肾不若补脾”,此之谓也。

饮食水谷入口后,须依赖脾胃为之消化、吸收,并布散全身。因此,在养生防病中也应当注意,饮食要避免过饥过饱、过寒过热,时时注意顾护脾胃。《金匮要略》指出:“四季脾旺不受邪”,深刻揭示“脾不主时”的思想内涵:其一,未病先防,重视脾胃保养。脾主运化水谷,饮食不节,导致脾转输无权;五味不调,偏食则伐胃,应“服食节其生冷苦酸辛甘”。只有食饮调摄,善于“养慎”,才能“不令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其二,已病防变。强调在疾病可能传变的途径中,注重早期治疗及调补脾胃的重要性。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指出肝虚在“补用酸,助用焦苦”之时,须“益以甘味之药以调之”。甘味益脾,土旺能御木侮,肝病便不能传之于脾。又因脾旺则气血渐充,正气来复,利于肝病的向愈,一举而兼收两功。仲景发扬“脾不主时”思想,并且形成了深刻的病因病理学,为后世补土派的创立奠定理论和临床基础。

有鉴于此,临床上在预防疾病,养生保健中把调理脾胃,顾护胃气作为重要的原则和措施之一,四时之中,随时用药,保胃养胃而固护中气。只要脾气健旺,水谷生化有源,正气就得到源源不断的滋养,就可以有效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这也是脾的四时理论对后世脾胃学说的重大影响与指导。这些理论给了后世医家很大启发,并且为中医临床治疗慢性疾病时以脾为本的基本治疗大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之,“脾不主时”,实质是指“脾旺四时”,强调脾胃化生气血,以及在维持脏腑功能及整个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都不能离开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的充养。故后世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之称。“脾不主时”及“脾主四时”这两种理论在《内经》中得以形成,是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后世脾胃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临床应用等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3.001

:1672-2779(2013)-13-0001-02

苏 玲

2013-05-08)

河南中医学院博士启动基金[No:2010BSJJ-12];河南省教育厅科学自然基金项目[No:2010B360004]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