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翠叶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耳鼻喉科,驻马店463000)

通窍活血汤合通气散治疗鼓膜外伤41例

宋翠叶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耳鼻喉科,驻马店463000)

目的 观察通窍活血汤合通气散加减在鼓膜外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86耳)例鼓膜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43耳)例。两组都采用干燥自愈和贴补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用通窍活血汤合通气散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4%,差异有显着性(P<0.05)。观察组中有30例1~2个疗程治愈,对照组中19例为2~3个疗程治愈,观察组较对照组疗程明显缩短(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合通气散加减在鼓膜外伤的治疗中可以缩短穿孔的愈合时间,提高治愈率。

鼓膜外伤;通窍活血汤;通气散;中西医结合疗法

鼓膜外伤可致鼓膜破裂、出血、疼痛、耳鸣,听力下降等。是耳鼻咽喉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我们在传统干燥自愈和贴补疗法的基础上配用通窍活血汤合通气散加减治疗鼓膜外伤41(43耳)例,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82(86耳)例鼓膜外伤患者全部来自于我科门诊,其中左耳43例,右耳35例,双耳4例;男36例,女46例;年龄15~68岁;就诊时间为伤后2h~13d。全部病例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鸣、耳闷及听力下降等,纯音测听显示听力下降25~40分贝,平均听力损失(25±5)分贝,为传导性耳聋,听力损失主要在500~2000Hz。耳内窥镜下显示:鼓膜呈裂纹状穿孔或仅有充血未见穿孔14耳,穿孔<3mm58耳,穿孔≥3mm14耳。本院就诊前曾自行滴药4耳,污水进入2耳。按就诊次序及穿孔的大小均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43耳)。两组年龄、性别、创伤所造成的伤情分类、临床症状和体征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凡穿孔小于3mm者,采取75%酒精消毒外耳道,消毒棉球轻塞外耳道口,禁洗耳、滴耳;穿孔大于3mm者,采取局部消毒表麻后耳镜下清创,外贴略大于穿孔的明胶海绵(浸以美宝湿润烧伤膏)。两组皆口服抗菌素预防感染(阿莫西林胶囊0.5g,每日4次,服5天),忌擤鼻,防感冒,每周复诊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服通窍活血汤合通气散加减之中药汤剂,组成:赤芍12g,川芎12g,桃仁12g,红花9g,柴胡12g,香附12g,三七参(冲服)3g,石菖蒲12g,丹参15g,白芷12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500ml,分早晚二次温服。1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2 结果

2.1 判断标准治愈:鼓膜穿孔完全愈合,伴随症状消失;好转:鼓膜穿孔直径比治疗前缩小,伴随症状消失或减轻;无效:治疗前后鼓膜穿孔无变化。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2.2 疗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4%,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着性(P<0.05),见表1。观察组中有30例1~2个疗程治愈,对照组中19例为2~3个疗程治愈。观察组较对照组疗程明显缩短(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耳,%)

表2 两组治愈疗程比较(n)

3 讨论

通窍活血汤与通气散皆来源于清代王清任所着《医林改错》,前者为头面诸窍血瘀致病而设,后者为治耳聋专方。中医认为外伤后脉络损伤,导致耳膜撕裂穿孔;血溢脉外,瘀滞耳窍,气机不畅则耳闷、耳鸣、耳聋。上方中赤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通络,川芎、白芷、香附香窜行气止痛,柴胡舒肝理气,三七止血散瘀,石菖蒲开窍醒脑安神,丹参化瘀凉血宁心,生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达活血祛瘀,通窍聪耳之功,不但去瘀生新,促进组织修复,使破损鼓膜快速生长,增进听力,还可解郁安神,化解伤后忧虑情绪,更有利于创面恢复。药理研究表明[1]:活血化瘀药有扩张血管,增加组织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抗血栓形成,调节免疫功能、抗炎及抗菌作用。

鼓膜外伤西医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在保持患耳无感染的条件下待其自然愈合,对较大而不能自愈的穿孔可行鼓膜修补术[2]。自行愈合多需1~3月,且有一定比例不能愈合。从本观察研究可以看出联合中药治疗可以缩短穿孔愈合的疗程,促进伴随症状的恢复,明显优于自然愈合与单纯贴补术,值得推广应用。

[1]张世玮.活血化瘀药的药理研究[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7,(1):52.

[2]田勇泉.耳鼻咽喉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32.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3.016

:1672-2779(2013)-23-0027-01

吴义红

201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