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展 孔婧妍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天津 300193)

大肠癌以湿热、瘀毒下注肠道导致大肠传导失司为基本病机,并多由正虚亏虚、外邪侵袭、饮食内伤及情志失调所诱发。李红平等[1]对2007年—2016年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内镜中心检出的大肠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60~69岁为大肠癌发病的高峰年龄段,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本病出现了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年龄在20~39岁的青年人大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2]。大肠癌早期症状以消化不良、腹痛、便血为主,随着肿物发展,中后期临床表现以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并多伴有腹痛、便血、肠梗阻,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由于大肠癌的发病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关系密切,且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失治误治,愈后效果不佳,因此从病因病机角度分析大肠癌的预防养生思路对于预防和早期诊治大肠癌具有重要意义。

1 大肠癌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传导、变化即指大肠接受从小肠而来的糟粕,并将其转化为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若大肠传导变化的功能失常,则会出现排便异常,如便秘、泄泻甚则下痢赤白脓血便,若经久不愈,毒邪蕴结肠道,损伤肠络,形成大肠癌。大肠癌为西医病名,中医古籍中不曾出现,现代中医学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于 “积聚” “肠覃” “肠风”“脏毒” “下痢” “锁肛痔”等。现针对大肠癌的基本病因病机进行分析。

1.1 湿热下注 传导失司 湿性重着、黏滞、并有趋下之势,留置于大肠易发为泄泻,其病变缓慢不易察觉,最易引起慢性肠道疾病,愈后易复发。热邪在气分易灼伤大肠津液,耗气伤津,出现肠燥津亏,大便秘结;入营血则耗血动血,使大肠失于血液濡养,动力减弱,大便枯竭难下甚则便血。湿与热结,蕴结于肠道,湿重于热则大便溏薄,热重于湿则黄稠臭秽,湿热并重严重者则会出现下痢脓血等症状。

湿热的出现,在外可由于气候湿热,久居湿地,饮食失宜等原因所致;在内可由于素体脾虚,湿热内生,运化无力,日久不去,最终下注大肠,引发本病。

1.2 饮食失宜 损伤肠络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是接受食物的器官,也是将食物进行初步消化的场所。脾主运化,将胃中所受的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并输送至全身各个脏腑,维持其气血充盈,保证机体各项生理机能正常,继而维持后天各项生命活动。脾胃上受水谷,传化精微,为后天之本,故而饮食失宜最易损伤脾胃,导致后天气血生化无源,正气受损,使外邪易于侵入而内邪易于滋生。若病在大肠,则最易造成食积、痰湿、气滞、瘀热下迫大肠,邪气与大肠糟粕相蕴结,最终日久成毒,损伤肠络。

饮食失宜主要体现在:饥饱无度,暴饮暴食不加节制;长期饮食不注意卫生;嗜食肥甘厚味或生冷、辛辣之品。

1.3 情志不遂 七情内伤 《素问·举痛论》说: “百病生于气也。”情志不遂可导致脏腑气机逆乱,进而引起五脏所司功能失常,气血津液失调,使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减退,易感受外邪而诱发各种疾病。若忧思过度,心脾气机郁滞,肝气郁结,气郁日久,可以引起痰湿、血瘀等病变,痰饮与瘀血相互搏结于大肠,最终形成肿瘤。若大怒,则肝气上逆,内生火热,同时肝木克伐脾土,导致肝强脾弱,脾失健运,水湿内生,湿与热合,湿热下迫大肠,日久则损伤肠络。

1.4 肺脾肾虚 运化无力 肺主行水,其宣发肃降的功能推动着全身的水液运行,且肺与大肠为脏腑阴阳表里相配合,肺气不宣会影响大肠功能,出现大便不畅等症状。肾主人体的生长发育,为先天之本,且肾主水,水液的运化有赖于肾的调节。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精微。两脏腑的功能与全身的运化有着密切关系,先天不足或素体虚弱正气亏虚之人,两脏虚损,易出现全身水液运化失常,水湿内停。或素体有热,则水湿化热,湿热下注最终阻滞气机,大肠传导失司,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1.5 肝肾阴虚 虚热内生 肝主疏泄,疏通调达全身气血津液;主藏血,而血属阴,故称肝体阴而用阳,易出现阴虚。肾主水,调节全身津液。若年老体虚,久病损伤肝肾,阴液亏虚,或因七情内伤,肝郁化火伤阴,最终导致肝肾阴虚,肠络燥热津亏,血虚失于濡养,大肠传导失司,以致大便燥结,排便困难,肠道久失濡润,日久导致癌变。

2 大肠癌的预防养生思路

2.1 健康合理饮食 脾主运化水谷,为后天之本,大肠传导运化糟粕,上受食物的性质决定了大肠运化的压力。王慧君等[3]研究发现现代临床中脾虚证型是大肠癌最常见的证候之一,而对此类证型大肠癌的癌前病变以及运用健脾法防治大肠癌的研究却较少。针对健脾法防治大肠癌,合理的饮食方式应注意:饮食适时适量,饥饱适中,进食速度不宜过快;饮食清淡,减少生冷辛辣刺激食物及肥甘厚味的摄入,多食用粗粮与水果蔬菜;注意饮食卫生,过期、变质腐败的食物应禁止食用。

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不断提高。研究表明[4]BMI指数过高、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是大肠癌患病的危险因素。李君山[5]研究发现肥胖症可增加结肠癌的发病风险。因此,控制饮食、积极控制代谢综合征等各危险因素对预防大肠癌具有重要作用。

2.2 改善生活方式

2.2.1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粪便的颜色、性状是大肠状态的直观反映。正常的大便频率为一天一次,排便的最佳时间为每日清晨,排便的时长约为3~5分钟。排便的同时从事其他活动如看手机、杂志等会延长排便的时间,使血液在肛门处留滞时间增长,从而增加形成痔疮的可能。若长期习惯性便秘,粪便在大肠滞留,会使大肠增加对粪便中水分的吸收,导致粪便更加干燥难以排出,形成恶性循环。食用粗纤维食物如各种豆类、水果蔬菜以及菌类,增加腹部运动如慢跑、仰卧起坐、手掌按摩腹部,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以及便后提肛运动等都有助于养成好的排便习惯。

2.2.2 戒烟 烟草的燃烧会释放多种有害物质,留置于消化道,长期则会产生消化道癌变。因此戒烟是预防大肠癌的必要手段。

2.2.3 科学作息 避免熬夜 熬夜会导致人体阴阳气机紊乱,各项机能减弱。顺应自然,顺应科学的作息时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睡前不宜从事剧烈活动,入睡前保持心情轻松、愉悦,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2.3 调摄情志 保持良好心态 现代研究发现心理状态与癌症的发病呈现显着的相关性,调节情志气机有利于提高癌症疗效[6]。精神因素的长期刺激可以诱发生理上的改变,避免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注意调摄精神,保持平和心态,使气机调畅,气血充盈,正气旺盛,增强自身抵抗力,对于减少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4 远离湿热环境 若久居湿热环境,则邪气易从外直犯肠道,所以居住地点应远离湿热环境,贴身衣物及被褥应常换洗,并在洗后置于阳光下自然晒干。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尤为重要。

2.5 积极治疗各种肠道疾病 陈坤等[7]综合分析我国大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表明位于前三的高危因素分别为肠息肉史、黏液血便、慢性腹泻。因此对于此类肠道疾病的患者,应该更加提高警惕,积极治疗肠道疾病,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一旦发现腺瘤性息肉应及时切除,以防癌变。

2.6 思想重视 定期检查 许多人因思想不重视,忽视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对体检结果存在畏惧心理,或排斥直肠指检与结肠镜检查而拒绝去医院咨询检查,因此错过了早期发现大肠癌的时机,对后期的治疗造成极大的不便。定期检查可以很好地发现肠道潜在危机,预防和早期诊断大肠癌,从思想上重视定期体检对于大肠癌的早期预防及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数据统计表明有大肠疾患遗传病史者约占大肠癌患者总数的20%[8],大肠癌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如存在家族遗传性大肠癌、肠息肉病、结肠炎等肠道疾病应更加注重自身健康状况,定期去医院咨询检查,以做到早期预警,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综上所述,湿热下注大肠,饮食失宜,七情内伤,脾肾阳虚,肝肾阴虚都可导致肠络受损,病邪日久失治,从而导致大肠癌的发生。病从口入,大肠癌作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预防更应该从改善日常生活方式开始,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改善生活方式,恬淡虚无,保持良好的心态,从思想上重视大肠癌,定期体检等方式可以从病因层次有效预防大肠癌的发生,提高居民生活健康水平,节省国家医疗资源。

[1]李红平,苏薇,狄连君,等.2127例大肠癌临床发病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J].肿瘤防治研究,2017,44(12):836-839.

[2]姜艳芳,魏志,孙自勤.中国青年大肠癌发病趋势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6,25(9):982-987.

[3]王慧君,吴晴,梁伟,等.健脾法治疗大肠癌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J].吉林中医药,2015,35(3):315-318.

[4]黄健,黄群,黄万钟,等.代谢综合征与大肠癌相关性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9,18(12):1105-1107.

[5]李君山.肥胖相关基因多态性及肥胖和胆管癌的相关性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6]应小雄.情志与癌症关系的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10):46-48.

[7]陈坤,裘炯良,张扬.大肠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1(4):254-258.

[8]Jemal A,Thomas A,Murray T,et al.Cancer statistics,2002[J].CA Cancer J Clin, 2002, 52(1):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