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凤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小儿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0)

小儿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以气道高反应与慢性炎性气道阻塞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常发于秋冬季节,易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难愈,对患儿的身心发育造成严重影响[1]。临床常采用普米克令舒治疗,该药物属于肾上腺激素类药物,可以有效稳定患者病情,缓解临床病症,但单独使用该药物的远期疗效欠佳。中医在治疗哮喘中常将治疗措施与人体阴阳、四时气候相结合。三伏贴、三九贴是一种中医特色外治法,在夏季“三伏天”、冬季“三九天”将药物贴敷在机体相关穴位,穴位刺激,药物经血液循环直达病处,降低血清炎症,增强体质,改善患儿肺功能[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76例哮喘患儿分别采用常规药物与三伏、三九贴治疗,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及实验室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76例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4~7岁,平均(5.23±0.57) 岁;平均病程 (2.89±0.57) 年。观察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4~7岁,平均(5.28±0.60) 岁;平均病程(2.91±0.52) 年。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儿均符合哮喘的西医诊断标准与中医诊断标准,西医以2003年“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 (试行)”为标准[3],中医以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2008年制定发布的《小儿哮喘中医诊疗指南》为标准[4];所有患儿均处于哮喘缓解期;年龄在4岁及以上,并能描述清楚自己的病情,可表达清楚自己的主观感受,依从性较好者;经家属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哮喘急性发作期者;急性感染性疾病、精神异常、对药物及胶布过敏者;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未能坚持治疗1年以上和失访患儿。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35例患儿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将1.0 mL普米克令舒(批准文号:H20140475,生产企业:AstraZeneca Pty Ltd)与生理盐水稀释至2 mL,置入空气压缩雾化泵中,喷雾吸入5~10 min/次,2次/d。

观察组41例患儿于每年三伏期间给予三伏贴贴敷于相应穴位,于每年三九期间给予三九贴贴敷于相应穴位。贴敷药物:三伏贴、三九贴均选择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白芷、黄芩、甘遂、蟾酥等粉研磨,过120目筛,放入少量米醋与凡士林,将其调制成膏状,密封保存备用。农历三伏使用三伏贴分别在每伏第1 d、第4 d、第7 d进行贴敷;农历三九使用三九贴分别在“一九”“二九”“三九”第1 d、第4 d、第7 d进行贴敷;连续贴敷3年。

将预先准备好的膏药放置于专用的穴位贴敷胶布上,贴敷在定喘、肺俞、膏盲穴位上,按照患儿的耐受程度决定贴敷时间,儿童一般贴0.5~2 h取下,以患儿感觉轻微灼热感为度。2组患儿共接受3年治疗。

1.5 检测方法 所有患儿在治疗前后均于早晨8点空腹抽取3 mL肘静脉血,进行10 min离心,提取上清液,保存至-80℃待检。采用日立全自动7080生化分析仪测定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易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EOS、Cor、cAMP、cGMP水平,试剂盒采用上海捷门生物技术公司生产,具体步骤参照说明书严格进行。

1.6 观察指标 临床效果按照《哮喘病学》拟定病情分级标准[5],1级:偶尔咳嗽、喘息、睡眠安静,活动能力正常,感冒次数<3次/半年,哮喘发作次数≤1次/半年;2级:偶尔咳嗽、喘息间断发作、睡眠夜间偶有惊醒,活动轻微受限,感冒次数<5次/半年,哮喘发作次数≤2次/半年;3级:咳嗽较多、喘息频繁发作、睡眠不安、活动明显受限,感冒次数≤1次/月,哮喘发作次数≤3次/半年;4级:咳嗽频繁、持续喘息、严重影响睡眠、活动严重受限,感冒次数>1次/月,哮喘发作次数>3次/半年。

采用中医症状问卷[6],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从气喘、胸闷、咳嗽、咳痰、乏力、出汗、舌苔、脉象等方面进行评价。

1.7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进行处理,所有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统计描述,临床效果评价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中医症状评分等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儿临床效果比较 2组患儿治疗后哮喘发作次数有所减少,病情程度有所减轻(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哮喘发作次数,病情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临床效果比较

2.2 2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2组患儿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下降,观察组患儿中医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 (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例,x±s)

2.3 2组患儿治疗前后IgG、IgA及IgM水平变化比较 2组患儿治疗后IgG和IgA水平均有所升高,观察组患儿IgG和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后IgM水平略有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治疗前后IgG、IgA及IgM水平比较(x±s,mg/mL)

2.4 2组患儿治疗前后EOS、Cor、cAMP及cGMP水平变化比较 2组患儿治疗后EOS和cGMP水平有所下降,Cor和cAMP水平上升 (P<0.05)。观察组患儿EOS水平低于对照组,Cor和cAM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后cGM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 2组患儿治疗前后EOS、Cor、cAMP及cGMP水平比较(x±s)

3 讨论

小儿哮喘也被称为支气管哮喘,是幼儿常患疾病,好发于2~7岁儿童,以反复咳嗽、呼吸困难、胸闷、肺部哮鸣音为主要临床病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7]。中医认为小儿哮喘属于“哮证”范畴,因其年纪小,其发病机制多为脾肾阳虚、气血失和、阴阳失衡[8]。临床常采用普米克令舒治疗,该药物为布地奈德液吸入剂,具有较高的糖皮质醇受体亲和力,可以通过抑制气道炎症反应、免疫反应,降低抗体合成,而实现改善肺功能的效果[9]。但本研究发现,单独使用该药物的远期疗效不理想,因此,在此基础上联合三伏贴、三九贴,以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三伏贴、三九贴是中医传统的治疗与预防小儿哮喘的方法之一,选择中药制成膏状贴敷在患者体表特定穴位上,经穴位皮肤吸收作用使得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并在皮肤间层储存,使得药物浓度曲线平缓,避免口服给药中时间-血液曲线上的峰谷现象,归避胃肠道消化液、肝脏首过效应因素影响,维持稳定持久的血药浓度,充分发挥药物作用[10-11]。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哮喘发作次数减少,病情程度、中医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佐证了上述分析,同时也提示小儿哮喘患者应用常规药物联合三伏、三九贴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常规药物,可以有效减少哮喘发作次数,缓解临床病症,更值得临床应用。

三伏贴、三九贴利用三伏时节的炎热,人体阳气旺盛,配用味辛性温、善走窜、通经络的药物,刺激体表相关穴位,发挥疏通经络、补脾益肾、驱散外邪的功能;在夏季炎热时节,三伏贴可以有效使得患儿肺气升降,温肺祛痰、行气散瘀,预防哮喘发作[12]。三九时节的寒冷,阳气即将敛藏,配合辛热、辛温药物,刺激体表相关穴位,以发挥调理气血、宣肺化痰、抵御外邪、温补脾肾之功效[13]。刺激定喘、肺俞、膏盲穴位可以激发经络的经脉之气,使得脏腑经络气血通畅,有效调节患儿机体阴阳平衡,实现扶正固本、防病治病的目的[14-15]。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作为呼吸道的重要防御成分,其水平与小儿哮喘气道炎症具有相关性。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IgG和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后IgM水平略有上升,其原因为三伏贴、三九贴可以有效减轻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提高免疫机能,增强体质。

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EOS)、皮质醇(Cor)、环磷酸腺苷(cAMP)作为临床常用的检测指标,其水平变化与哮喘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密切联系。为进一步明确三伏贴、三九贴的治疗效果,本研究跟踪观察2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EOS水平低于对照组,Cor和cAM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为三伏贴、三九贴能够有效抑制气道炎性细胞渗出,控制上皮细胞增生,减轻气道炎性反应,解除支气管痉挛,提高肺泡换气功能,预防气道重塑,促进肺功能恢复。

本研究突破了传统西药治疗,采用中医学的“天人合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念,联合三伏贴、三九贴治疗,通过临床效果、中医症状评分、免疫球蛋白、实验室指标等多方面证实三伏贴、三九贴的显着疗效。但本研究仍存在不足,未分析远期疗效、复发率、患儿生活质量,当然这也是本文以后的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三伏贴、三九贴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明显,可降低哮喘发病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节机体Cor、cAMP和cGMP水平,值得临床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