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明君 姜劼琳 葛来安*

(1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科,江西 南昌 330006;2 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是消化内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渐渐加快,面临巨大工作压力,许多中国人基本上存在饮食不规律现象,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1]。临床上使用胃黏膜保护剂药物、胃酸分泌抑制剂药物及促胃肠动力药等西药治疗时,常出现一部分患者效果甚微,毒副作用大等问题[2]。本研究旨在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对该病进行治疗,中医认为此病病因在于内伤饮食、内感外邪。本文研究采用柴枳平肝汤联合多潘立酮对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疗效明显,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更多数据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3 月—2018 年5 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82 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 例)及观察组(41 例)。其中,对照组男22 例,女19 例;年龄20~65 岁,平均35.2 岁;餐后不适症16 例,上腹疼痛综合征25 例。观察组男23 例,女18 例;年龄19~63 岁,平均37.3 岁;餐后不适症15 例,上腹疼痛综合征26 例。2 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及病情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我院对患者所做的项目获得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标准(1)参与研究患者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其西医标准:符合餐后饱胀、上腹疼痛、上腹烧灼感等症状;中医标准[3]:参考《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及辨证标准的现代临床文献研究》;(2)临床主症为脘腹胀满、脘胁疼痛、恶心、嗳气、饮食减少;(3)纳入研究患者,近2 周内无促胃肠动力药物服用史。

1.3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功能障碍患者;(2)患者合并有器质性病变;(3)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伴有精神异常。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多潘立酮片(生产商: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诺捷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84577,规格10 mg)进行治疗,于饭前30 min 口服,3 次/d,每次1 片。疗程4 周。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柴枳平肝汤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柴枳平肝汤组方:枳壳15 g,柴胡12 g,合欢花10 g,青皮10 g,佛手10 g,白芍10 g,川芎10 g,砂仁6 g,甘草6 g。以上药材冷水中浸泡90 min,文火煎水至200 mL,饭前30 min 温服,每日1 剂。疗程4 周。

1.5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4]:2 组治疗4 周后,统计临床疗效;(2)中医症状积分:患者治疗前后对主要症状(脘腹胀满、脘胁疼痛)和次要症状(恶心、嗳气、呕吐)进行评分,主要症状按照重度、中度、轻度、无症状分别计6 分、4 分、2 分和0 分,次要症状按照重度、中度、轻度、无症状分别计3 分、2 分、1 分和0 分;(3)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水平测量:于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清晨空腹时静脉血液,离心40 min 得所需血清(5000 r/min),随后置于-90 ℃冰箱保存待测。使用促胃动力运动法检测MTL、GAS 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S 水平。

1.6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疗效指数大于90%;显效:临床症状显着减少,疗效指数60%~90%;有效:临床症状减轻,疗效指数30%~60%;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疗效指数小于30%。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疗程结束后,随访3 个月,记录疾病复发情况。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采集数据予以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经4 周治疗后,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2 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 组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用药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用药治疗前,2 组患者脘腹胀满、脘胁疼痛、恶心、嗳气等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治疗后,2 组患者的疾病症状各积分均有改善,并且观察组积分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用药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s,分)

表2 2 组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用药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s,分)

注:与本组患者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相比,#P<0.05

2.3 2 组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2 组患者血清MTL、GAS、SS 水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的血清MTL、GAS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S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MTL、GAS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SS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前后MTL、GAS、SS 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s)

表3 2 组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前后MTL、GAS、SS 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s)

注:与本组患者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相比,#P<0.05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病程长和持续反复发作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病因复杂且临床症状复杂多样,采用先进的医学影像学或化学化验技术无法明确查到患者实质性病变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目前对此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数专家认为该病发病机制与胃肠激素变化、胃肠动力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社会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5-6]。对该病的传统治疗方法是采用多潘立酮等促胃肠蠕动的药物,在一定程度上有确切效果,但治疗周期长、反复发作及不良反应大成为西医西药治疗的缺点。因此,探寻一种持久高效、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成为多数消化内科医生的目标[7]。

本研究采用柴枳平肝汤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一方面依靠中医治本功效,另一方面借助西医治标功效,以减轻单用西药的胃肠不适及毒副作用。中医认为此病在于胃、肝功能紊乱,其中胃主沉降,肝主升发,两者相互配合、有序工作能有规律的调理气机的升降平衡。若胃气与肝气失调,从而导致肝胃不和。柴枳平肝汤中以枳壳与柴胡为君药,以川芎、佛手、青皮为臣药,以合欢花、白芍、砂仁为佐药,以甘草为使药[7]。君药柴胡有解表散热、疏肝解郁和升阳气之功效,枳壳祛痰消积、疏肝平气。臣药川芎行活血镇痛疗效,而佛手与青皮起到疏肝消滞效果。佐药砂仁与合欢花能有效疏肝理气。多味药物内外结合,起消食健脾、疏肝理气及降逆和胃功效[8]。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柴胡主成分中柴胡多糖、柴胡果胶多糖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枳壳有兴奋胃肠道作用,减少平滑肌的收缩,提高患者的胃肠运动节律性[9]。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大脑组织液中的神经递质胃动素(MTL)、胃泌素(GAS)与人抑郁症有密切关系,MTL、GAS 水平的升高,能有效帮助患者减轻精神压力与紧张情绪,与此同时增强胃肠运动能力。而存在于人胃肠黏膜和小肠壁上面的生长抑素(SS),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过量[10]。经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2 组MTL、GAS 水平升高,SS 水平降低。2 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积分降低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采用柴枳平肝汤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总体治疗效果显着,能有效减轻患者症状,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