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康清 冯 欢 杨 帆

(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骨伤一科,江西 九江 332000)

胸腰椎骨折因特殊的解剖部位是最常见的脊柱骨折,其治疗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对于一些较为严重的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能够更好地给予骨折复位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并且远期的疗效优于保守治疗[1]。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旨在通过后纵韧带恢复椎体高度,增强其稳定性,将压缩的骨折块复原,减少对椎管内脊髓的压迫,从而达到直接或间接减压的目的。椎弓根钉棒技术是目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常规技术,并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地开展应用。胸腰椎骨折手术后护理是胸腰椎骨折术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保证和巩固手术疗效,促进患者术后功能康复[2]。杵针疗法通过分筋理气、开阖、点叩、升降及运转等5 种操作手法,能够减轻术后脊柱周围筋膜粘连,缓解疼痛,有效地促进经胸腰椎骨折术后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深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资料取自2018 年5 月—2020 年2月在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就诊的胸腰椎骨折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16 例,女性14 例;平均(43.75±1.26)岁;术前VAS 评分(8.75±1.26)分,住院周期(16.49±1.18)d。对照组中男性15 例,女性15 例;平均(42.89±1.33)岁;术前VAS 评分(8.63±1.31)分,住院周期(17.28±1.36)d。2 组患者在术前疼痛评分(VAS)、住院周期、年龄等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标准:(1)根据患者外伤史、如车祸、高处坠落伤;(2)腰部疼痛症状及骨折的体征;(3)影像学如X 线、CT、MR 可明确胸腰椎骨折诊断。

1.3 入选及脱落标准 纳入标准:(1)既往体健,胸腰椎骨折术后,无明显神经压迫症状者;(2)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年龄20~60 岁,男女不限;(4)未同时参加其他研究。排除标准:(1)既往有针灸晕针病史者;(2)患有严重的内科疾病者,如恶性高血压病、严重糖尿病等;(3)胸腰椎骨折术后出现感染及神经压迫症状者;(4)近1 个月曾服用消炎镇痛等药物者;(5)凝血功能显着障碍者。脱落标准:(1)因各种因素中途退出者;(2)临床资料不全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胸腰椎骨折术后常规护理。术后第2 天视伤口引流情况拆除引流球,行下肢足泵治疗,按摩双下肢关节,行下肢肌肉主被动收缩功能锻炼。术后第3 天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功能锻炼。术后1 周佩戴腰围,指导患者坐在床边做自主运动,增强腰部力量。术后2 周拆线,嘱患者佩戴腰围在助步器帮助下行走,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步脱离助步器行走。

观察组:采用胸腰椎骨折术后常规护理加杵针疗法。术后2~7 d,患者取俯卧位,取肾俞、八髎、委中、飞扬、昆仑等穴位,上述穴位施以奎星笔的杵尖行开阖法,点叩42 次,约4 min,总共约12 min。术后8~21 d 参照《杵针学》[4],取穴:以腰阳关八阵穴、河车命强段为主,配穴:委中、环跳等穴位。具体操作手法:在腰阳关八阵穴上用七曜混元杵行运转手法7 次;在腰阳关八阵穴上用五星三台杵的杵尖行点叩手法,点叩42 次;最后再寻按行杵,将七曜混元杵的杵尖在河车命强段由上向下行升降手法,每条线各7 次,在配穴委中、环跳等穴位处用奎星笔的杵尖行开阖法,点叩42 次。每日1 次,每次30 min,治疗时以患者皮肤稍潮红为适宜。每周5 次。

2 周均以1 周为1 个疗程,共观察3 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根据2 组患者术后3 d、1周、2 周、3 周的VAS 疼痛评分及术后1 周、2 周、3 周的腰椎功能JOA 评分。

1.5.1 VAS 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是以无痛与有痛之间画一条长线,一端代表无痛,另一端代表剧烈疼痛,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情况在长线上做一交叉线。分为0~10 分。VAS 评分标准,0 分:无疼痛;3 分及以下:患者有轻度疼痛,睡眠正常;4 至6 分:患者疼痛,睡眠影响,但尚能忍受;7~10 分:患者疼痛明显,严重影响睡眠,需要应用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观察记录2 组术后静息状态下术后第3 天、1 周、2 周、3 周VAS疼痛评分,根据2 组患者术后4 次VAS 评分,作出评估。

1.5.2 JOA评分 根据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分数[6],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检查、主观症状、日常动作受限度及膀胱功能等方面对腰椎功能给予评分,最高29 分,分数越高,腰椎功能障碍越轻。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 软件统计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х2检验,计量资料数据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AS 评分 术后3 d,2 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周、2 周及3 周,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 组胸腰椎骨折术后早期患者术后VAS 评分比较 (,分)

表1 2 组胸腰椎骨折术后早期患者术后VAS 评分比较 (,分)

2.2 腰椎功能JOA 评分 术后1 周、2 周及3 周腰椎功能JOA 评分,观察组JOA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 组胸腰椎骨折术后早期患者术后腰椎JOA 评分比较 (,分)

表2 2 组胸腰椎骨折术后早期患者术后腰椎JOA 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脊柱胸腰椎段因特殊的解剖部位,此处较为薄弱,也是脊柱承重部位,容易受到高能量损失导致此处骨折,是最常见的脊柱骨折[7]。胸腰椎骨折常常因为骨折波及“三柱”中的中、后柱,导致稳定性差,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从而复位脊柱椎体骨折,解决患者腰背部疼痛,达到早期功能锻炼及下地活动的目的。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术式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最为常见的手术方式[8],但术后因脊柱肌肉组织附着点骨化,易导致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欠佳,有效的胸腰椎骨折术后康复护理能够不同程度地缓解患者疼痛,帮助患者术后胸腰椎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9]。目前胸腰椎骨折术后康复护理有低频脉冲、针灸、红外理疗、电疗等,均有其独特的临床机制及效果。其中针灸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术后康复护理手段,并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但是,针灸治疗对于操作者要求高,需要经过专业针灸学习,并且针灸时需要将针灸针经皮刺入软组织,属于有创操作,对于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来说感染风险加大,患者接受程度较低,因此不能有效地实施治疗,从而影响患者术后护理及功能康复锻炼的疗效。而杵针疗法作为中医治疗中一种特色的治疗手法,与传统的针灸相比,不进入体表,不会滞针、断针,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无痛、无感染风险、患者易接受等优点,能够有效地应用于胸腰椎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

杵针疗法是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仲愚主任医师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发明的一种特种针法,其由4个纯铜部件即奎星笔、金铜杵、五星三台杵以及七曜混元杵所组成。杵针疗法有其特定的穴位,其治疗腰椎疾病主要代表穴位为八阵穴及河车路,通过点扣、升降、开阖、运转以及分理等5 种杵针手法刺激上述穴位,从而达到行气活血、温经散寒、舒经活血、补中益气、祛风除痹、调节阴阳、驱邪扶正的功效[10]。杵针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医外治的方法,拓展了传统针灸的理论基础,具有针灸与按摩的双重功效,能够使患者正气通畅,胸腰椎旁软组织松解,产生舒适的感觉,同时能够解除肌纤维的压迫,改善术后腰背部肌肉的局部血液循环,使得局部炎症较快吸收,祛瘀生新,促进软组织肿胀的消退[11]。胡月等[12]从生理-解剖学角度发现杵针疗法对于缓解疼痛的作用机制,认为杵针能通过抑制神经纤维传导的疼痛源,有效缓解疼痛感,其治疗方法的安全性也经过临床多年研究得以证实[13],参与此次课题研究的患者行杵针疗法亦无任何不良反应。

杵针疗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显着,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无痛、无感染风险、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对于缓解胸腰椎骨折术后的疼痛、加快术后脊柱功能的术后恢复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作为一种中医特色疗法,在今后的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但由于杵针疗法是针灸的一部分,在临床的应用中,仍需通过仔细的辨证论治,适当调整不同的腧穴,才能起到更好的康复护理之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