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平, 戴丽芬

(1.云南省第二女子监狱, 云南 昆明 650102; 2.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云南 昆明 6501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在糖尿病的基础上,由于糖代谢障碍,血糖控制不佳,导致微血管受损,神经受损而带来的一系列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和血糖、病程有密切关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麻木、疼痛、无力。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能够及早筛查、及早治疗,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痛苦。因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上尚未取得较大突破,只能采取综合治疗手段。笔者在控制好患者血糖的基础上,采用谷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50例,入选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2型糖尿病(T2DM)标准[1],除具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之外,经电生理检测明确有周围神经损害。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和损伤,排除严重心肝肾类疾病。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54.8±5.9)岁;糖尿病病程8~11 a;对照组75例,男38例,女37例;年龄(61.2.2±7.4)岁;糖尿病病程7~10 a。2组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血糖控制等基线资料经过均衡性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采用胰岛素及甲钴胺片(0.5 mg,每日3次)口服作为常规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7.0 mmol/L以下,餐后2 h血糖控制在10.0 mmol/L以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谷红注射液15 mL溶于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肢体麻木、疼痛、灼热感等症状;腱、膝反射和针刺觉。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分别采用肌电图仪测定神经传导速度。

1.4 疗效判断标准 采用临床症状积分法为标准[2],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肌腱反射正常,针刺痛觉正常,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增加(≥5m/s);有效:症状有所改善,肌腱反射及针刺痛觉好转,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改善(<5m/s);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n(%)

2.2 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比较 见表2。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虽然也有所加快,但是与治疗前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2周之后,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比较

3 讨论

高血糖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DPN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是代谢紊乱,血管损伤,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细胞因子异常,氧化应激和免疫因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管任何因素的作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最终结果都是导致神经损伤,并非神经元细胞的坏死。主要的病理变化是轴突萎缩变性,甚至消失,髓鞘节段性或弥漫性皱缩或脱髓鞘。以及髓鞘再生引起节结间长度的改变,也就是常说的节段性脱髓鞘和轴索变性,有髓的大纤维主要表现为节段性脱髓鞘,无髓的小纤维表现为轴索变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包括积极严格的控制血糖、早期积极有效的进行神经修复、抗氧化应激、改善微循环、改善代谢紊乱几个方面[3]。笔者采用甲钴胺联合谷红注射液进行对症治疗是基于如下考虑:在控制好血糖的基础上进行神经修复至关重要,甲钴胺是一种有效的神经修复剂,是维生素B12的甲基化活性制剂,能够促进神经细胞中核酸、蛋白质及脂质的合成[4]。谷红注射液为乙酰谷酰胺和红花提取物复方制剂[5]。乙酰谷酰胺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后分解为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ABA可提高葡萄糖磷酸酯化酶的活性,促进葡萄糖代谢;并且可改善神经细胞代谢。谷红注射液当中的红花提取物含有红花苷类和红花黄色素等有效成分,能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同时红花还具有抗氧自由基,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6]。采用甲钴胺联合谷红注射液具有协同作用。本研究的结果也显示出两者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参考文献:

[1]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82-184.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6):54-96.

[4]北京弥可保临床观察协作组.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14-17.

[5]李冬平.金特佳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8(16):753-754.

[6]杜永哲,金鸣.红花抗心肌缺血研究进展,中草药杂志,20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