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稳兰 陈德监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五味消毒饮坐浴联合电离子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和护理体会。方法 治疗组46例应用中药五味消毒饮坐浴联合电离子治疗;对照组46例单纯电离子治疗。2组均实施相关护理。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6.95%,复发率为15.22%;对照组治愈率为65. 22%,复发率为45. 65%。2组治愈率和复发率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I)。结论 中药五味消毒饮坐浴联合电离子治疗尖锐湿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实施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复发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尖锐湿疣;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机;五味消毒饮;护理

中图分类号:R6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 - 2349( 2015) 03 - 0092 - 02

尖锐湿疣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近年来复发率呈上升趋势,本院采取电离子治疗疣体后加用五味消毒饮坐浴并配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来自2010年10月-20J3年10月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入选年龄18~ 60岁,符合诊断标准,并经组织病理确诊,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五味消毒饮联合电离子机治疗)46例,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18—58岁,平均33. 42岁。对照组(电离子机治疗)46例,其中男25例,女2l例;年龄22—59岁,平均35. 26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治疗方法1.2.1五味消毒饮坐浴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由金银花15 g,野菊花15 g,蒲公英15 g,紫花地丁15 g,紫背天癸子15 g组成,用本院制剂室煎药机煎成100 mL2袋,坐浴时按药液与温开水1:10的比例混合,并尽量让药液的温度保持在42~ 45。C之间,皮损处坐浴30 min后用吹风机吹干,1次/天,连用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行3个疗程。1.2.2电离子机治疗2组均采用GX -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广西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2%碘伏常规消毒后,2%利多卡因疣体基底部浸润麻醉,选用短火、电压10V,范围达疣体周围2 mm、深度达真皮乳头层,将疣体全部电灼炭化,较多时可以分批治疗,间隔时间为3~7 d,全部去除为止,炭化后外涂美宝湿润烧伤膏厚度2 mm。

治疗组,电离子治疗+五味消毒饮坐浴,电离子治疗后的第二天就开始坐浴。对照组,单纯电离子治疗。1.3护理1.3.1 治疗前护理I.3.1.1 心理护理尖锐湿疣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不但造成患者躯体疾苦,而且心理重负和社会适应性方面都造成明显影响。患者精神压力比较大,默默地自己承受,不愿意告诉医生和家属,更怕告诉亲戚和朋友,就诊时护理人员耐心解释、劝导,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原因、传染途径,态度和蔼,认真听取患者的倾诉,建立良好的医护患信任关系,尊重患者,保护隐私,针对性的设计个别交流方式,缓解心理紧张,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1.3.1.2治疗前准备 准备一次性手套、1mL无菌注射器、2%利多卡因注射液、2%碘伏棉球、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美宝湿润烧伤膏1支、一次性垫单、GX -3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站立式鹅颈灯、无菌缝合包,根据部位不同,护士指导或协助患者选好合理而且舒适体位,便于配合医生治疗。1.3.2治疗后护理

生活上嘱患者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水果蔬菜,增加营养,适度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多承担家务,抛开烦恼,尽量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多穿宽松透气的内裤,创面接触的物品,最好是一次性的或者要及时消毒,避免性生活;中药外洗时嘱患者注意用量、用法、注意事项,及时观察创面出血、红斑、瘙痒、糜烂、渗出情况,防止创面感染、新发疣体,以便医生及时处理;健康宣教上告诉患者此病的发病原因、传染途径、如何治疗及预防等措施,此病完全可防、可治,多数患者及家属对该病不了解,目的让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和理解,避免再次感染;依从性教育上尖锐湿疣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直接关系到其疗效及预后[1]。由于社会上一些非法行医者夸大性传播疾病的危害,哄骗患者,抓住患者害怕、羞愧心理,患者急于治疗又要保密,易到不正规医疗机构求医,耽误了治疗时机。必须向患者细致、耐心说明到正规医疗机构治疗的重要性,及时治疗、按疗程规范治疗,不能半途而废,要求家属协助、配合、支持患者的治疗,提高依从性。1.4疗效判断标准[2]疗效标准按治愈和复发2级标准评定。治愈指疣体完全消失,3个月内无新疣体出现,复发指疣体去除后,随诊期间在原皮肤损伤处或周围出现新的疣体。2结果2.1 2组治愈率比较见表1。3讨论

尖锐湿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所致生殖器肛周增生性损害[3]。不但发病率高,而且复发率也高,是医护人员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4],临床上治疗尖锐湿疣的方法很多,物理、药物、免疫等治疗复发率依然居高不下,复发关键在于皮肤黏膜存在肉眼看不到的亚临床潜伏感染的病毒处于皮损灶及附近,多功能高频电离子治疗仪治疗病变组织出现凝同、气化、炭化,迅速消除病损,近期疗效很好,由于病毒感染存在,还是容易复发,中药五味消毒饮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癸组成,具有抗炎、抗病毒,直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义能通过调整菌群使之平衡而间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5-6],对病灶持续坐浴激发局部免疫系统,抑制病毒复制,达到治愈日的。五昧消毒饮坐浴联合电离子治疗尖锐湿疣配合护理干预,通过2组治愈率、复发率比较,治疗组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且经济安全,毒剐作用小,依从性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杨晶,曾玲玲,张京芳,尖锐湿疣患者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依从 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2,27(5):52 - 53.[2]顾丽群,任祺,朱周,等祛疣洗剂防治尖锐湿疣复发30例[J].福建中医药,2007,38(6):37 -38.[3]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第四版,南京:江苏技术出版社,2010:1816.[4]林兰,杨龙波.电灼联合重组干扰素α- 2b治疗尖锐湿疣临床分析[J].中国药业,2006,15(8):56.[5]黄水仙,田道法.五昧消毒饮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约导报,2002,9(8):525.[6]丁明勇.五味消毒饮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2,9(7):66.(收稿日期:20J4 -09 -01)^_^穴位按摩在肛肠术后尿潴留中的护理体会

杨丽霞

(云南省大理州中医医院,云南大理671000)关键词:穴位按摩;肛肠术后;尿潴留的改善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007-2349(2015)03- 0093-02

尿潴留是手术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是指膀胱内充盈大量的尿液而不能自行排出的症状[1]。术后患者由于麻醉,或不适应卧床排尿姿势,或不习惯他人在场环境下排尿,或因惧怕疼痛及切口裂开而不敢用力排尿,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现象。术后尿潴留会使患者出现烦躁、血压升高、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直接影响到手术后的恢复。本院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发生尿潴留的80例肛肠术后患者给予穴位按摩,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方法1.1 临床资料择取肛肠科肛肠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共8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18~70岁,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所有病例选择标准均符合以下条件:肛门直肠术后,麻醉方式为鞍麻,无影响本项观察的疾患如前列腺疾患,术后遵医嘱常规使用静脉泵泵入镇痛药,即0.9%氯化钠注射液48 mL+杜冷丁注射液100 mg/2 mL,以10~ 12 mL/h静脉泵入。2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常规组使用传统中医护理方法,安慰患者,消除恐惧羞涩心理,让患者听流水声,热敷下腹部(膀胱区)及变换体位以诱导排尿。实验组除以上传统中医护理方法外加做穴位按摩曲骨、中极、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具体方法为:患者仰卧,全身放松,臀部放一便盆;护士手掌由轻到重顺时针按摩耻骨上方曲骨穴区5 min左右,然后用中指指腹分别对中极、关元、气海、三阴交穴位进行轻柔点按,每个穴位3 min,患者一旦排尿则紧压不放松,排尿结束后停止操作。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术后患者自主排尿情况,利用腹部叩诊膀胱高度评估膀胱内残余尿量情况.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问计量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疗效判定标准与治疗结果2.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外科护理学》中有关标准[2],结合临床症状拟定:显效:24 h尿量大于1500 mL,腹胀消失,膀胱内无残余尿。有效:24 h尿量大于300~ 1400 mL,腹胀减轻,膀胱内有少许余尿。无效:下腹膨隆可触及增大的膀胱,腹胀痛,自觉有尿排不出,膀胱内仍有大量尿液潴留,必须导尿。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2结果2组疗效比较见表l。3讨论

尿潴留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属中医“癃闭”范畴,系手术后气机逆乱,络脉受损,气滞血瘀而致膀胱气化失司所致。常规组护理效果不理想,多采取导尿来解决,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机会,给患者也造成了不必要的痛苦。而实验组则增加穴位按摩:曲骨、中极、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由于关元、中极为与足三阴经交会穴,揉按此穴可温补元气,总调下焦气机、化气行水;三阴交为足太阳脾经穴,又是足三阴经交会穴,具有补脾胃、助运化、通经活络、调和气血之功效。通过对穴位按摩刺激诸穴以利下焦,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气化利水的功效。该方法对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护士操作简单易培训,结果易于评价,但要注意操作时做好患者的解释和保暖工作。参考文献:[1]邢爱红,邓翠珍,基础护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2:206.[2]熊云新.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265-266.(收稿日期:2014 - 12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