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致宏 朱笑举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揿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299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加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揿针治疗。2组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 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显着,且针刺配合揿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配合揿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针刺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针刺;揿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中图分类号:R245.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8-0063-0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周围性面瘫、面神经炎,属中医学“口癖”“口眼喎斜”等范畴。本病发病急骤,症状可于数小时或1~3d内达到高峰,以春秋季发病较多[1]。面瘫是针灸的优势病种,针刺治疗面瘫疗效显着。近年来,临床工作者在不断探索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的方法,笔者在临床中运用针刺配合揿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取得较好疗效,现将2年内收治的面瘫患者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2018年11月的面瘫患者共299例,其中男142例,女157例,其中年龄最大者为84岁,最小者为16岁,平均(47.03±16.79)岁。观察组156例,男70例,女86例,平均年龄(47.35±16.26)岁,治疗前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21.25±7.34),对照组143例,男72例,女71例,平均年龄(46.68±17.38),治疗前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21.17±7.36),2组一般资料比较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2]为参考:(1)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2)突然出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3)患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4)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状。(5)病程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至出现患侧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

1.2.2 西医诊断标准 以全国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3]为参考:(1)多为急性发病,或无任何征兆于清晨刷牙发现患侧口角漏水,进食卡塞;(2)临床症状:典型表现为患侧面部所有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者闭合不全,部分患者发病前1~2 d有患侧耳后持续性疼痛和乳突部压痛;(3)专科检查:可见患侧闭眼时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为“Bell征”;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气、吹口哨漏气,食物易滞留患侧齿龈;(4)定位诊断:鼓索以上面神经病变可出现同侧舌前2/3味觉消失;蹬骨肌神经以上部位受损则同时有舌前2/3味觉消失及听觉过敏;膝状神经节受累时,除有周围性面瘫,舌前2/3味觉消失及听觉过敏,患者还可能有乳突部疼痛,耳廓、外耳道感觉减退和外耳道、鼓膜疱疹,称为Hunt氏综合征。

1.3 分期标准[4] ①急性期:1~7 d;②恢复期恢复期早期:7~14 d;③恢复期中期:15~28 d;④恢复期后期:29 d后。

1.4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②一侧面肌瘫痪;③年龄16-85岁;④病程1个月以内。

1.5 排除标准 ①继发于其他疾病(如肿瘤)的周围性面瘫患者;②年龄16岁以下、85岁以上和妊娠期妇女;③合并有严重心血管、脑血管、肝、肾、肺和血液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和精神病者;④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其他病例,未按照规定计划坚持治疗、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6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针刺治疗+基础治疗+揿针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基础治疗。

1.6.1 基础治疗 急性期以抗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管水肿及神经损伤为主,针刺、药物同时进行,急性期以多针浅刺为主,不使用电针。属于病毒感染引起的面神经炎,配合使用抗病毒药物。7 d后开始使用电针。

1.6.2 针刺治疗 主穴: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牵正、太阳、合谷。配穴:风寒外袭配风池、风府;风热侵袭配外关、太冲;气血不足配足三里、气海。味觉减退配足三里;听觉过敏配阳陵泉;抬眉困难配攒竹;鼻唇沟变浅配迎香;人中沟歪斜配水沟;颏唇沟歪斜配承浆;迎风流泪配太冲。

1.6.3 揿针治疗 根据患者症状选取针刺主穴中的5穴。抬眉困难选阳白;闭目不能选四白、太阳;耳后疼痛选翳风、完骨;鼻唇沟变浅选迎香;人中沟歪斜选水沟;颏唇沟歪斜选承浆;鼓腮漏气选颊车、地仓、巨髎;面部无力选牵正。操作方法:使用一次性无菌揿针,皮肤消毒后埋入揿针,轻轻按压,每周星期二、五埋入揿针,留针3 d后去除,如有皮肤发痒或其他不适则可自行取下。2组患者接受治疗均为每周治疗6 d,每日1次,治疗6 d休息1天,14 d为1疗程。

1.7 疗效标准 (1)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5](degree of facial nerve paralysis,DFNP)评分表。在治疗前、治疗后各评价1次。(2)疗效评价指标: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明显改善,但鼓腮及说笑时口角稍有歪斜;有效:症状减轻,但额纹仍未完全恢复,口角稍有歪斜;无效:持续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无改善。

1.8 统计学方法 治疗结束后将所得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所得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根据资料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是否相等选择t检验或者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作为有显着性差异。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见表2。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是针灸的优势病种之一,其疗效在患者及医疗界,甚至是西方均有较高的知晓度。同时,面瘫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针灸优势病种之一。近年来,针灸同道,包括部分西医基础医学及临床研究工作者不断印证和提高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特别是贝尔面瘫(Bell面瘫,又称特发性面神经炎)的疗效,并试图从神经功能、电生理、医学影像等不同角度揭示其治疗机理[6]。针灸治疗面瘫疗效肯定且无毒副作用[1],已经成为中医药疗法治疗面瘫的主要方式,临床工作者在工作中也在不断总结经验,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揿针,又称为揿钉型皮内针,是针尾呈环形并垂直于针身的皮内针,是临床皮内针的常见类型。皮内针刺法又称“埋针法”,是以特制的小型针具刺入并固定于腧穴部位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方法,与古代的“静以久留”意义相似,其作用是给皮部以微弱而较长时间的刺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揿针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7],尤其是在骨科疾病(颈肩腰腿痛)与神经内科疾病(耳鸣、三叉神经痛、面瘫、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面肌痉挛)疼痛症状、内科疾病(失眠)方面的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研究发现[8],揿针刺激能够促使组织产生一种类似止痛作用的阿片类物质,这种生物学效应不仅能缓解疼痛,还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激素与神经递质的分泌等,与针刺作用相当。此外,相比与普通针刺,揿针还能发挥持续性的刺激作用,使机体经脉得到疏通、精气充盈。从祖国医学来看,面瘫的发病,主要是由于外感、内伤所致的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则出现口眼歪斜。采用揿针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结果显示,揿针与针刺相结合,能够持续刺激经络,达到疏经通络的作用,从而提高面瘫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王苏婷,马铁明,苏显红.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概况[J].中华中医药学,2012,30(9):2110-2112.

[2]高树中.针灸治疗学[M].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41.

[3]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58.

[4]朱春华,林学武.谈周围性面瘫针刺治疗时机[J].中国针灸,1994(4):55.

[5]杨万章.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A].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中华医学会,2006:3.

[6]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2)49-2:84.

[7]王天俊,王玲玲.埋针疗法的临床特点与适应证[J].上海针灸杂志,2007(10):37-38.

[8]许周洁,周立,贾德蓉.皮内针治疗头面部疾病的临床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7,33(12):169-171.

(收稿日期:201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