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强 章德林 谢萌 黄冰林,2 涂国卿 黄纡寰(.江西中医药大学旴江医学研究会 南昌 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谢强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旴江医学研究组 南昌 330006;3.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 抚州 344000;4.抚州市中医院谢强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江西 抚州 3440003;5.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 330038)

(接《江西中医药》2020年第3期)

2.6 因崇儒尚医而发展于元代 元代,政府沿袭宋代尊儒重医,重视医学,旴江医学流派有着长足的发展。正如纪晓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指出:“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旴江流域,是儒学新学、道家医学的兴盛地,素有“才子之乡”“医药之乡”的美誉。政府首设“儒户”“医户”户籍[1]5,强调世守其业,世代相袭,促进了医学传承[1]270。由此,旴江流域医门林立,儒医相通大家叠出,新着不断,新说纷呈,创新不辍,方兴未艾,涌现出23个医门,112位儒医相通大家,撰有医籍31种。传承创新最为突出的,是从宋代传承迄元代的危亦林之危氏医门。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完善了中医学临床学科体系,首次将临床医学按十三科系统分科论述,其中首创了咽喉科及正骨科两大临床学科,这是第一部由我国太医院批准刊行的标明“科”字的系统临床分科医学指南巨着,对后世医学发展影响深远。

元朝建立,结束了自唐灭亡以来长达370年的大分裂,中国实现了大统一,各民族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得到了更大发展。元政府受宋朝影响亦倾向儒治,重视儒学亦重视医学,将儒学定为“国是”。武宗时,不仅重视儒学,还给孔子加上了“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头衔,视儒学为维护统治的官方哲学。而且,受宋代丞相王安石医学改革的影响,重视医学革新,加强医政、药政、医学教育以及医家户籍管理。在官学中专设有医学(学校),设立医学十三科;在户籍管理设有“儒户”“医户”;而且“元朝规定路州县设医学三皇庙,教育和管领医户”,这是元以前各朝代从未有的[1]199。此时期,儒学兴盛,文化成就斐然,是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大融合时期,亦是中国医学史上学派蜂起、争鸣、民族医学奋起的一个辉煌的时期,如金元四大家的学术争鸣为多源一体化的中国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元代中期,旴江流域医学更为兴达。据《江西通史·元代卷》记载:“江西的教育与文化在宋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成为当时文教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许多外地人,包括蒙古人、色目人到江西为官、求学、经商,文化交流活跃。”此时期,旴江流域儒学发达,理学兴盛,元曲杂剧异彩纷呈,史学宏篇不绝,成为中国文化兴盛之区域,文化和医学保持了宋朝以来的发展优势,呈现出蓬勃的生机。政府崇儒重医,旴江流域各路、州、县皆设立有医学(学校)和三皇庙[1]199。医学教育兴盛,医户众多,名儒、名医叠出,着名的有元理学三大家之一的吴澄、元诗四大家及古文二大家之一的虞集、元诗四大家之揭傒斯和范梈、江东四大儒者李存、理学及医学家杜本、医学教授危亦林和严寿逸、建昌太守沙图穆苏、礼部尚书危素、光禄大夫程钜夫等学养深厚的儒医相通大家,由此促进了旴江医学流派的更大发展[2-4]。

2.6.1 儒医相通大家辈出 旴江流域,三面环众山,一面临鄱水,封闭中又不失开放。旴江上下,长山大谷奇秀清幽,平畴沃土鱼米富饶,气候温而雨水沛,少兵争而多农事,祥和且富足,实为耕读之乐土、人才之渊薮,是儒学和医学的最佳温床。虽有宋末元初的战乱,但旴江流域的儒学及医学仍承宋发展之势不衰,儒医相通,大家层出。继宋代王安石、陆九渊、陈自明、黎民寿、席弘等起之于前,元代则有吴澄、揭傒斯、杜本、沙图穆苏、危素、范椁、严寿逸、范叔清、危亦林、徐棪、熊景先、李季安、席肖轩、赵宜真、释法琳等112人续之于后,济世活人,名动天下,学说纷呈,创新不绝,着书蔚然,撰有医籍31种,亦谱写了一幅鸿儒叠出、儒医星驰的群芳谱[2-4]。

2.6.1.1 以儒通医大家 多为既重儒学治世又重医学济人的名仕,着名者有:

吴澄(1249-1333年),元代江西崇仁县人[1]223。翰林学士,元理学三大家之一。博学广识,儒而通医。吴氏与严寿逸、沙图穆苏、董起潜、侯逢丙、候登等诸多医药学家交往甚密,为他们留下不少诗词、序、墓志铭,如曾为建昌医学教授严寿逸《医说》、建昌太守沙图穆苏《瑞竹堂经验方》徐棪《易简归一》作序,评点医理,中肯恰当,文中洋溢着吴澄精通医理熟谙临床实践的才情[5]264。

程钜夫(1249―1318年),初名文海,号雪楼,又号远斋。宋元间江西南城县人[1]221。理学家,元四朝元老,翰林学士承旨,光禄大夫。宏才博学,儒而通医。程钜夫与名儒吴澄曾勉励旴江名医严寿逸,促使其益发深钻医业。名儒宋濂有诗赞程钜夫,云:“……王札牛溲,药笼并藏。出而医王,小大毕张。”程钜夫与余明可、熊景先、沙图穆苏、严寿逸等诸多名医交往甚密,为他们留下不少诗词、序、墓志铭,如为名医陈庚撰《杏山药室记》,评点医理,中肯恰当,洋溢着程钜夫精通医学才情[5]108。

危永吉(1272―1328年),字德祥。元代江西金溪县人。儒而善医。擅长诗文,精医道,常施药济人。子危素传其学,亦通医理。撰有《医说》一卷。名儒袁士元撰有《挽抚州危德祥先生》[6]195。

范椁(1272―1330年),元代江西清江县人[1]244。元诗四大家之一,翰林院编修。好医药,以儒通医。晚年归隐家乡,效法道家“清静无为”,专事养花种药,驯种野生药用植物。《樟树中医药发展简史》记载:“范椁开樟树官绅仕宦种药养花之先声,并影响到清代临江府(治所在今樟树市)官厅……临江府还曾举办过药物种植试验场,种植药材。”[7]49

虞集(1272―1348年),字伯生,号邵庵,又号道园。元代江西崇仁县人[1]235。理学家,元诗四大家及古文二大家之一,太常院博士,《经世大典》编修总裁。博学通经,儒而通医。名医江西医学提举马肃曾游学于虞集、揭傒斯门下,初任福州路医学教授,后任江西等处医学提举。平素与邓文彪、黄大明 、揭傒斯、易晋等诸多儒医、道医交往甚密,为他们留下不少诗词、序、墓志铭,如为邓文彪撰《医书集成序》,云:“……尝有及吾门者,谓尝治某人之疾:盖用大黄、朴硝数斤,煮以大酒数斗而饮之,一タ疾良已,又如是者饮之数日,疾乃已。予斥曰:古人服重剂,疾去止,后服且分两少于今日,权衡多矣。虽牛马,岂能饮如此汤剂乎?”体现了虞集熟谙医理,有着丰富的临证经验[5]288。

揭傒斯(1274―1344年),元代江西丰城县人[1]238。翰林院国史馆编修,二品中奉大夫,元诗四大家之一。儒而通医。名医江西医学提举马肃曾游学于揭傒斯、虞集门下,初任福州路医学教授,后任江西等处医学提举。揭氏平生痛恨巫医害人,他在《赠医者汤伯高序》中斥责民间信巫不信医者。揭氏与严寿逸、汤伯高、徐棪、诸多名医交往甚密[12]。

杜本(1276―1350年),字伯原,又字原父,号清碧。元代江西清江县人[1]272。国史编修官,品秩奉议大夫。博学善文,以儒通医,精医学。据《樟树中医药发展简史》记载,杜本几度辞官隐居家乡及武夷山,本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志,行医乡里。撰《敖氏伤寒金镜录》一卷,是书为我国现存最早之舌诊专着。门生蒋易传其学[8]319。

危亦林(1277―1347年),字达斋。元代江西南丰县人,祖籍江西临川县[1]270。江西古代十大名医之一。五世为医。宋代名医危云仙之后裔,危碧崖孙,危熙载侄。博极群书,嗜岐黄术。传承家学,又从江东山和范叔清习疮肿科及咽喉口齿科,精擅临床诸科[14]9。历南丰州医学教授、杭州医学教授等。撰成我国第一部标明“科”字的临床分科系统详明的医籍——《世医得效方》,首创咽喉科及正骨科,为我国元代临床医学巨着,对后世医学发展影响深远。《世医得效方》十九卷,经太医院批准于至正五年(1345年)刊行于世[14]。

严寿逸(1278―1348年),字仁安。元代盱江(今江西南城县)人[1]199。习儒,儒而善医。早年为医学生员,“以能医称于乡”。后游学北地,医道精进,医名振朝野。曾投药七剂治愈吴澄朝食暮不食之血枯病。累任南丰州、建昌路、临江路等地医学教授[9]315。撰有《医说》《医学启蒙》《仲景论评》[10]99。吴澄撰《医说序》赞之[11]267。

李存(1281―1354年),字明远,更字仲公。元代江西饶州安仁人。江东四大儒者之一。精研天文、地理、医药、卜筮、释道,工古文词。隐居不仕,寓居临川县,卒于此。平素与曾文哲、何环玉、刘存诚、饶孟性等诸多名医交往甚密,为他们留下不少诗词、书序、墓志铭,所撰之文评点医理,中肯恰当,无不洋溢着李存精通岐黄的才情[12]153。

杨抚州(?―?),不知名字。江西抚州人。儒而通医,熟谙脉证。曾为儒医曾文哲书东坡《脉说》勉励之,促使文哲益发究习医术。名儒李存撰有《题杨抚州所书东坡〈脉说〉》[5]149。

夏元亨(?―?),元代人。临江路(治所在今江西樟树市)总管府判官。生于医药世家,祖父精医术,专疡医。元亨少习儒业,通医学。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授临江路总管府判官。大弟利贞官居龙兴路(治所在今江西南昌)提举,二弟德常官医学正。名儒姚燧曾为其母撰墓志铭[5]13。

夏利贞(?―?),元代人。龙兴路(治所在今江西南昌)提举。生于医药世家,祖父精医术,专疡医。利贞少习儒业,通医学。二弟德常官医学正。名儒姚燧为其母撰墓志铭[5]13。

谢缙翁(?―?),又作谢缙孙,字坚白。元代江西吉安县人,龙兴路(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医学教授。泰定二年(1325年)官龙兴路医学教授。精通医理,知名于时。缙翁认为当时流行的《脉诀》舛误不少,遂以家藏官本及广西本《脉经》及乡人黄南牖家藏本相校雠,于泰定四年(1327年)上请刊刻其校雠的《脉经》颁发各地医学,获准。自此《脉经》流传始广[6]230。

甘宗罗(?―?),元代人。生平里居未详。南丰州(治所在今江西南丰县)医学正。儒而通医。后至元三年(1337)官南丰州医学正,任上,向太医院举荐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审核刊行而颁布天下,促进了旴江医学的发展和传播[9]131。

沙图穆苏(?―?),又名萨里弥实,字谦斋,号竹堂。元代燕山人,建昌路(治所在今江西南城县)太守。儒而通医,精医学。泰定元年(1324年)出任建昌路太守。平时留心医药方书,悉心搜集建昌一带民间验方。细心试治,屡试屡验,积久成多,于是与建昌医家共同订正,于泰定三年(1326年)在建昌任上撰成《瑞竹堂经验方》[6]179。

戴启宗(?―?),字同父,号耕愚。元代建邺(今江苏南京)人。龙兴路(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儒学教授。毕生习儒,且究心医学,博览医经,贯通医理。重视医书勘误,曾辨正朱肱《伤寒百问》之失,撰《活人书辨》,吴澄为之作序。又订正和注解《脉诀》,撰成《脉诀刊误集解》《矫世惑脉论》《五运六气机要》,刊刻于世[6]276。

王纶(?―?),元明间江西金溪县人。邑名医王善次子。绍承家学,习儒,工医术。元朝末年,任江西金溪县医学教谕[9]31。

张正(?―?), 元代江西新建县人,原籍汴京。习儒通医。元末因躲避红巾军战乱,举家迁居龙兴(今江西南昌)。后举学正,遂入新建县籍。张氏精于医学,子孙皆承其医学,医术益精,颇有影响[13]95。

胡长孺(?―?),元代人。里居不详,南丰洲(治所在今江西南丰县)医学正。习儒通医,精于古人运气学说。儒医严寿逸先从庐陵曾诏先习《内经》诸书,后于元贞初(1295年)得胡长孺指授而领悟古人运气奥旨。肄业后,以医问世,知名于时,不久被选授南丰洲医学正[9]315。

陈景咨(?―?),元代江西崇仁县人[1]199。家世儒业。习儒通医。官历江西吉水州、新喻州医学医官[5]。景咨在任清廉,为诸医所敬重。名儒吴澄撰《送陈景咨序》赞之[6]168。

邹世贤(?―?),元代江西宜黄县人。业儒而精医。名所居室曰“愿学斋”。名儒吴澄撰《愿学斋记》赞之[6]277。

吴仲享(?―?),元代江西新干县人。临江路(治所在今江西樟树市)医官。以儒通医,精医

术[1]200。

马肃(?―?),字叔敬,号敬斋。元代婺源(今属江西婺源县)人。江西医学提举。业儒,兼精医术。曾游学于名儒虞集、揭傒斯门下。马肃赴南昌任江西处医学提举时,名儒贡师泰作《送马叔敬赴江西医学提举》为之送行[6]331。

危素(1303―1372年),字太仆,号云林。元代江西金溪县人[1]254。理学家,礼部尚书,翰林编修,奉旨修宋、辽、金三史。儒医危永吉子。少通五经。早年曾从金溪名医黄大明游,通医学[9]226。

游莱翁(?―?),元代江西崇仁县人。早年习儒,兼精医术,悬壶以自给。至正三年(1343年)前后,由太医院荐授建昌路(治所在今江西南城县)官医提领[6]242。

2.6.1.2 医儒相通大家 多为既重儒学治世又重医学济人的名医,着名者有:

范叔清(?―?),宋元间江西临川县人[14]9。儒而善医,精医术,以咽喉口齿科知名地方,为我国最早的喉科医生。南丰危亦林传其学[14]672,将其经验总结收入《世医得效方》中,至此旴江喉科传扬于世[4]。

江东山(?―?),宋元间江西南丰县人。儒而善医,擅疮肿科,曾收南丰危亦林为徒,传疮肿科医术[14]9。

席灵阳(?―?),宋元间江西临川县人。世业针灸。南宋针灸名医席弘子,席氏针门第二代传人。儒而善医,享名地方。后裔席玄虚传其学[15]149-151。

席玄虚(?―?),元初江西县临川县人。世业针灸。南宋针灸名医席弘孙,席氏针门第三代传人。儒而善医,享名地方。后裔席洞玄传其学[15]149-151。

蔡明德(?―?),元初江西乐安县人。邑名医蔡伯珍孙,蔡光叔子。儒而善医,传承家学,医术精湛,名重于时。子蔡可名承其业[6]191-192。

杨用安(?―?),字存心。元代江西崇仁县人。出身望族,三世业医。绍承家学,儒而通医,善诊太素脉,技法奇异,治病多奇效。敕授武昌路医学教授,赴任时名儒吴澄赠诗“医业已三世,药功能十全。脉精平旦诊……”[6]165。

章晋(?―?),字伯明。元代江西乐安县人[1]274。儒而善医。涉猎儒术,精究医方,明辨经络脉象。曾行医于江西抚州一带。至顺年间(1328―1332年),曾投药三剂治愈八十高龄名儒吴澄的中寒不食症,效验神速。吴澄撰《赠医士章伯明序》,赞张氏为“千百人中仅得一二”的“可用之医”[6]172。

郑华孙(?―?),元代盱江(今江西南丰县)人。儒医郑公大子。绍承父学,精于医道。至大间(1308―1311年),任江西官医提举司都目[6]108。

陈庚(?―?),号杏山。元代盱江(今江西南城县)人。三世业医。绍承家学,精擅医术。临证多效验,急病者之急,士林重之。后官江西官医提举司都目。延佑二年(1315年),应名儒程钜夫之聘赴京疗疾,程氏作《杏山药室记》纪之[6]149。

黄子厚(?―?),元代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精通医术,至治、天历间(1321-1329年)其术大行,为名医滑寿所推重。曾治一富翁病泄泻弥年,十数日不效,后为之灸百会穴,未三四十壮而泻止。名儒黄清老作《题医人黄子厚》赞之[3]。

邓珍(?―?),字玉佩。元代樵川人,寓居盱江(今江西南丰县)。自幼嗜读医书,旁索群隐。后至元六年(1340年),寓居盱江获失散的《金匮要略》三卷。邓氏将其与宋人林亿校刊本合为完帙,辑为《金匮要略辑义》,并作序[6]285。

曾文哲(?―?),元代江西临川县人。世代业儒,兼嗜岐黄,行医以济世。名儒李存作《赠曾文哲行医序》赞之[6]159。

邓焱(?―?),字景文。元代江西崇仁县人。师从同里儒医易伯寿,贯通儒书,又精于医技。历官医学教谕。深究《黄帝内经》运气学说,曾演绎经文,采拾遗意,着《运气新书》,名儒吴澄撰《运气新书序》赞之[6]214。

蔡可名(?―?),元代江西乐安县人。四世业医,高祖蔡伯珍为宋代名医。蔡可名绍承家学,精通医术,名重于时。擅长修治丹丸,平素贮药以济危急。名儒吴澄撰有《送医士蔡可名序》赞之[6]191。

杨志可(?―?),元代江西清江县人。儒而通医。以医为业,有良医名。九十余岁仍视听不衰,学行卓着。子孙承其业,孙杨道玄颇有医名[6]340。

杨道玄(?―?),元代江西清江县人。良医杨志可孙。以医名时,为士大夫所推崇。尤好儒术,书斋内富聚轩岐、孔孟之书,沉心研读。名儒胡行简撰有《道玄斋记》赞之[6]340。

黄思顺(?―?),元代江西临川县人。世代为医。习儒,精医术。为人治病,往往药中。名儒危素年青时从学于他。撰《医说》,虞集撰《跋黄思顺〈医说〉》赞之[6]194。

董方季(?―?),元代江西乐安县人。名医董起潜侄。儒而善医,精通医理,医名乡里[17]213。

董原(?―?),元代江西乐安县人。名医董起潜孙。儒而善医,医技精博,医名乡里[17]213。

董超僧(?―?),元代江西乐安县人。儒而善医。精通医理,尤对《脉诀》研究颇深,闻名乡邑。名儒吴澄佩之[3]。

程远之(?―1281年),宋元间江西崇仁县人。儒而通医,任太医助教,求医者众,无虚日。其二子承其业。名儒吴澄撰有《故太医助教程妻骆氏墓志铭》,曰:“补太医助教程君讳远之……至元辛巳七月,太医君卒……鹏举、程鹏飞儒而承其父之业”[16]491。

程鹏举(?―?),江西崇仁县人。太医助教程远之长子。儒而通医,家设药肆,传承父业。名儒吴澄为其母撰有《故太医助教程妻骆氏墓志铭》[16]491。

程鹏飞(?―?),江西崇仁县人。太医助教程远之次子。儒而通医,家设药肆,传承父业。名儒吴澄为其母撰有《故太医助教程妻骆氏墓志铭》[16]491。

程达(?―?),元代江西崇仁人。据光绪《抚州府志》卷四十二记载:“程达,太医院助教”。

吴嘉喜(?―?),元代江西临川县人。以儒通医[17]264。

钱以懋(?―?),字尔相。元代江西新建县樵舍人。幼习儒,少始业医。望色辨症,投剂立愈。时按察使刘荫枢、知府谢锡衮胥重之。居樵舍镇,履满户外,所治者众,从不计镏铢。卒年七十六。着《一提金》《绎堂杂识》[13]159。

彭鼎(?―?),字有实。元代豫章(今江西南昌)人。三世业儿科,享誉于时。少习儒,传承家业,又从师习制药法,所制丸药精善,或能救急,或能养生,为远近所推重。名儒吴澄撰《赠彭有实序》赞之[9]1051。

葛雍(?―?),字仲穆。元代江西临川县人。儒而善医。撰有《刘河间直格论方》三卷[9]1063。

易小雅(?―?),字景原。元代江西崇仁县人。儒家仕族,数代良医。易氏恪守祖业,勤考医书,制药精良,诊病详审,良术佳德,颇负时望。有四子传承家学。长子、次子佚名。三子易晋、幼子易升,继业有声。名儒虞集撰《医说赠易晋》赞之[6]187。

易晋(?―?),字用昭。元代江西崇仁县人。世医易小雅三子。儒而通医,绍承家学。为增进医术,父亲曾让他远游求学。医术精湛,知名于时。名儒虞集撰有《易晋字用昭说》[6]187。

易升(?―?),原名明德,字至善。元代江西崇仁县人。世医易小雅幼子。儒而通医,绍承家学,亦工医术,知名于时。名儒虞集撰有《易升至善字说》[6]187。

王子厚(?―?),元代江西南城人。医名地方,已有六世。儒而善医,“切脉如见,用药如神”,擅用灸法。曾悬壶于湖北郢州、江西都昌等地。曾治名儒程钜夫叔父之疾,手到病除。程氏作《送王子厚》赞之[6]158。

范文儒(?―?),字希文。元代豫章(今江西南昌)人[1]273。世业医,儒而善医,擅痔科,至文孺之孙己有九代。文孺父子治痔,先以毒药相攻去恶肉,继以善药将养,轻者一月而愈,重者数月而痊。名儒吴澄撰《送范文孺痔医序并诗》赞之[6]167。

张希德(?―?),元代江西乐安县云盖乡人。习儒,嗜于医,尤擅儿科。平素修制丹药备之,遇乡邻婴孩染疾,施以善药,必愈而后已,人皆德之。名儒吴澄撰《赠张希德序》赞之[6]184。

陈良友(?―?),元代江西临川县人。习儒,三世业医,至良友术益精。治病不择贫富,不计酬报。日理丹药,孜孜不倦,唯恐备药不足。肃政廉访使程钜夫素重其良德佳术,延至苏州。名儒吴澄撰《赠医人陈良友序》赞之[6]186。

陈与道(?―?),元代江西人,悬壶洪州(今江西南昌)。少习儒,精通医术,达官贵人、黎民百姓、故友新知、远近过客,求诊问药者不断,诊无不中,药无不效。性忠厚,有医德,治病救人,不求利益,世人敬之。晚年返乡,名儒吴澄作《赠陈与道序》赞其妙术良德[6]183。

黄季卿(?―?),元代江西崇仁县人。习儒,三世为医,精通医术。不事炫耀,故世少知者。名儒吴澄重其术,撰《赠黄医并跋》赞之[6]207。

吴德新(?―?),字止善。元代建昌(今江西南城县)人。善医,留京师。久之,尝往宁夏。会盗至,德新拒降,被贼刺死[5]174。

施衡甫(?―?),元代江西清江县人。习儒,精医术,博通医经,医道大行。曾注释《史记·仓公传》,辑为一帙。名儒蒋易重其术,曾向其讨教医理,问砭焫治疗之术,见《仓公传注释》,奇之,欲刊刻印行,值世乱,未果[6]297。

唐季雍(?―?),元代江西金溪县人。善针灸术,曾挟技游江浙,为人治病。名儒吴会撰《送别里友唐季雍挟砭焫术游浙四首》赞之[6]301。

启公(?―?),不知名字。元代江西云林(今江西金溪县)人。习儒,精医学。名儒吴会撰《题启公归云山房二首》,其中一首赞道:“归云生自白云林,几载孤游莫可寻……锡将飞处长为盖,药待收时不作霖”[6]334。

卢斌(?―?),元代豫章(今江西南昌)人。习儒,精医术。以医为业,挟术游于宇内,足迹至北京、扬州等地。名儒贡师泰作《赠卢医诗》赞之[6]243。

席洞玄(?―?),元代江西临川县人。世业针灸。南宋针灸名医席弘重孙,席氏针门第四代传人。儒而善医,享名地方。后裔席松隐传其学[15]149-151。

席松隐(?―?),元代江西临川县人。世业针灸。南宋针灸名医席弘五世孙,席氏针门第五代传人。儒而善医,享名地方。后裔席云谷传其学[15]149-151。

席云谷(?―?),元代江西临川县人。世业针灸。南宋针灸名医席弘六世孙,席氏针门第六代传人。儒而善医,享名地方。后裔席素轩传其学[15]149-151。

席素轩(?―?),元代江西临川县人。世业针灸。南宋针灸名医席弘七世孙,席氏针门第七代传人。儒而善医,享名地方。后裔席雪谷传其学[15]149-151。

席雪谷(?―?),元代江西临川县人。世业针灸。南宋针灸名医席弘八世孙,席氏针门第八代传人。儒而善医,享名地方。后裔席秋轩传其学[15]149-151。

席秋轩(?―?),字叔华。元代江西临川县人。世业针灸。南宋针灸名医席弘九世孙,席氏针门第九代传人。儒而善医,享名地方。后裔席顺轩、席肖轩传其学[15]149-151。

邓石(1311―1352年),字汝贞。元代江西金溪县人。泰定年间(1324―1328年),邓石师从名儒危素读书于山中。博究医家书,精医术,治病从不受谢仪。挟技游于京师,为礼部郎中吴当等器重,有人曾欲举荐他做太医,他不屑一顾。曾愈户部侍郎郝某母疾。名儒危素撰有《邓汝贞墓铭》纪之[6]289。

席顺轩(?―?),字仁卿。元明间江西临川县人。世业针灸。南宋针灸名医席弘十世孙,席氏针门第十代传人。儒而善医,享名地方。三孙席伯珍传其学[15]149-151。

席肖轩(?―?),字信卿。元明间江西临川县人。世业针灸。南宋针灸名医席弘十世孙,席氏针门第十代传人。儒而善医,享名地方。席肖轩将其学传与后裔席天章,又外传徒弟江西丰城县人陈会(宏纲)[15]149-151。

张泰(?―?), 元明间江西新建县人,原籍汴京。习儒通医。元末因避红巾军战乱,随父亲张正举家迁居龙兴(今江西南昌),后入新建县籍。张氏精于医学,子张粲、孙张升、曾孙张元春和张元相及张元龙承其医学,医术益精,颇有影响[13]95。

何环玉(?―?),元明间江西临川县人。习儒,早年游历浙江,得医术归,试用常获效验,其法大抵宗张仲景诸前贤。名儒李存作《赠何环玉》赞之[6]338。

2.6.1.3 弃儒从医大家 多为先习儒业未果后改事医学的名医,着名者有:

黄天懿(1271―1328年),字厚翁,号愚泉。元代江西清江县人。通阴阳、历数、医药等百家之学。曾远游江淮吴越,而无求仕心意。多行善举,平时炮制药物备为病人施治,夏日则煮解暑药剂送饮每位过客。名儒吴澄撰有《黄愚泉墓志铭》纪之[6]190。

汤尧(1277―1347年),字伯高,自号常静处士。元代盱江(今江西南城县)人[1]274。习儒通医。谦恭嗜学,深明医理,后以医为业。临证用药,常获奇效。知名于时,与同时期名医徐棪、郭楠寄齐名。名儒揭傒斯有《赠医者汤伯高序》赞之[6]200。

刘自成(1281―1334年),字宗道,号可闲。元代江西金溪县人。自幼习儒,且留意医学。凡病家求治,诊视施药辄愈,乡邻多德之。名儒虞集撰《刘宗道墓志铭》纪之[6]218。

王善(1306―1368年),字复善。元代江西金溪县人。幼颖异好学,有奇童子之誉。少习儒,精医术。曾被授予南丰县医学正,未赴。次子王纶,继承其医术[6]284。

徐棪(?―?),号若虚。元代江西丰城县人[1]273。以儒通医,十五岁中进士,不意仕途,旋即归乡,研究医学,其学大成。徐氏治疾以脉不以症,无论富贵贫贱,不责报酬,以诚施治,药到病除,医名地方。曾增补前人《易简方》,撰成《易简归一》数十卷。名儒吴澄撰《易简归一序》赞之[8]319。

谢茂德(?―?),元代江西清江县人。儒而通医,以医为业。屏弃世俗,饮酒善诗。名儒傅若金撰《赠医士谢茂德》赞之[6]353。

王从圣(?―?),元代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少习儒,因母多病而学医[9]55。

陈以礼(?―?),字景和。元代江西崇仁县人。曾从同里名儒吴澄习儒,后家失田产,遂改习医。资质敦厚,品端谨行。名儒吴澄作《陈景和诗序》《送陈景和序》赞之[6]166。

叶澄心(?―?),字清叟,号蕴真。元代江西星子县人,隆兴路(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儒学学录。早年习儒,且深谙医道,嗜太素脉。后采药庐山,遇异人授以医方,常依法制药济人[6]61。

吴杏林(?―?),元代江西新建县梅岭人。习儒,精医术,曾任官医提领。名儒吴澄作《赠杏林吴提领》,诗云:“董仙采实频收谷,石子成名亦悟真。重见杏林林下客,賸分梅岭岭头春。一心恻恻生慈悯,万命悬悬正苦辛。我欲乘风问良相,急投方匕活疲民”[6]166。

饶孟性(?―?),元代江西南城县人。早年习儒,后游学于医。博学贯通,臻于大成,缙绅贤达,无不重之。名儒李存撰《送饶孟性序》赞之[6]279。

熊景先(?―?),字仲光。元代江西崇仁县人[1]273。世业医。因乡举未中而承继家学。熊氏深明脉理,尤精诊处,治法审慎,所治无不效,知名当时。撰《伤寒生意》,名儒吴澄为之序[6]188。

李季安(?―?),元代江西崇仁县人[1]273。早年习举子业,博览群书。中年业医。治病不择贫富,以拯救危难为己任,遇贫困不能自存者,必拯其危急,人誉之“儒医”。撰有《内经指要》,名儒吴澄为之序[6]189。

吴成(?―?),字山则。江西抚州人[1]200。名儒吴澄妹妹的女婿,曾居抚州乐安县。少习儒术,中年患痼疾,遂拜善医者为师,深究医道,竟治愈自身疾病。由此更有志于医道。历官新昌州医学正、余干州医学教授。名儒吴澄撰《赠医学吴教授》赞之[6]166。

周文□(?―?),元代江西崇仁县人。少习儒,通医术。仕途难遂意,仅获得道所一职,很不得意。年青时曾从方技家应召赴京,学得许多奇方秘术。文□谨守医道,安分守法,不知贪利,一生淹蹇贫困。名儒吴澄撰《赠周文暐序》赞之[6]201。

吴一凤(?―?),元代江西宜黄县人。世代业儒,至一凤改习医学。泰定四年(1327年)官建昌路(治所在今江西南城县)医学录。名儒吴澄撰《赠建昌医学吴学录》赞之[6]243。

宋无名(?―?),不知名字。元代江西南昌人。少习儒,通医术。因家贫,遂以医为业。曾被虎咬伤,裂背折胁,自敷善药而愈。名儒甘复《山窗余稿》有其小传[6]337。

2.6.1.4 儒释道医相通大家 多为融儒以佛道的着名佛医和道医,着名者有:

陈子靖(?―?),号无尘。元代江西崇仁县人,崇仁县上方观道士,一说龙虎山上方观道士[1]273。资质清粹,勤奋务学,通三教之书,于医学尤有心得,堪称工巧。曾选辑古来名医验方,撰成《医方大成》若干卷。名儒吴澄撰《医方大成序》赞其书“备而不繁,要而不略,实医方之至善”[6]313。

邓自然(?―?),元代江西崇仁县人,崇仁县青云乡祈真观道士[1]274。融儒于道,精擅医药。秘传医术,专长风科,“能愈数十年不愈之疾” 。曾行医卖药于都市,名儒吴澄亲见他医治应验的四个实例。吴澄撰《赠邓自然序并诗》《自然道士卖药都市,因赋小诗》赞之[6]278。

刘玉(1257―1308年),字颐真,号玉真子。元初江西建昌(今江西永修县)人,江西新建县西山净明道旌阳公(许逊)二传。习儒,擅道术,通医学。承旌阳公道义,创建新建西山净明道。刘玉重新阐述净明道义,以医弘道,济世行善,传度弟子 800余人,撰有《净明秘旨》[18]185。

黄元吉(?―1324年),元代江西丰城县人。江西新建县西山净明道旌阳公三传。儒而悟道,通医学。师承高道刘玉,尽得旌阳忠孝净明之旨,以医弘道。弟子有徐慧、陈天和、刘真传等。撰有《净明忠孝全书》《玉真先生语录》[18]185。

徐慧(1291―1350年),一名异,字子奇。元代江西丰城县人,江西新建县西山净明道旌阳公四传。儒而悟道,通医学。师承黄元吉,尽得旌阳净明之旨,英宗赐号“净明配道格神昭效法师”。精擅医药,以医弘道,曾率弟子治时疫,拯民疾苦,由此弟子益众。传度弟子数百人,其着者有钟彦文、萧尚贤等。校正《净明忠孝全书》[18]185。

刘天瑞(?―1350年),元代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江西崇仁县招隐堂道士。曾获得专治眼疾秘方,能除翳障使人重见日月。术既神,心又仁,求药者踵门如市。度其徒李及徒孙凡二人,惟欲其徒世守以传之。名儒吴澄作《崇仁县招隐堂记》纪之[6]273。

邓文彪(?―?),字谦伯,号元为子。元代江西金溪县人。先习儒,后修道术。平素嗜读医书,遍考医经,历数十年,撰成《医书集成》三十卷[1]273。书成后去世,名儒虞集为之序。费无隐传其学[6]326。

费无隐(?―?),元代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寓居江西金溪县。处士。习儒而不出仕,退然有不自足之意,恻然有悯世之心,平时亦好医学。因拜道医邓文彪为师,从而寓居江西金溪县。曾参与其师《医书集成》的修撰。邓氏逝世后,费无隐按礼仪治理丧事,赡养邓氏家人,并珍藏《医书集成》,多年后刊行传世[6]326。

释法琳(?―?),元代江西临川县人。自幼出家,融儒于佛,精于医道。常自制丸药济人,由而获金以修建殿堂。因颇有功德而奉诏任抚州梅山广济禅寺住持,获赐“佛慈普济妙慧禅师”[18]33。

李道士(?―?),元代江西崇仁县人,崇仁县招隐堂道士。高道刘天瑞之徒。李氏传承师学,亦道亦医,曾授徒一人。名儒吴澄作《崇仁县招隐堂记》纪之[5]152。

谢师程(?―?),字敬学。元代江西乐安县招仙观道士。嗜医书, 因得良师传授,遂精医学。曾造访名儒吴澄,谈及五运六气诸学,为吴氏所器重。吴澄作《赠道士谢敬学序》勉励之[5]277。

张大厚(?―?),里居不详。元代江西南昌城小儿科医生。精医术,修行采药山中,悬壶施药市中,以儿科着称于世。名儒梁寅《梁石门集》卷4有《洪崖图为小儿医张大厚题》赞之,诗中写道:“昔闻洪崖子,颇似安期生……施药救百病,无人知姓名。仙成入云去,继之有张卿。神丹活婴儿,殇子为篯铿。采药西山岑,悬壶南昌城”[6]333。

李玄一(?―?),元代江西南昌县人[18]186。融儒于道,精擅内丹术,以医弘道,济世度人[19]。赵宜真曾师事李玄一[18]186。

赵宜真(?―1382年),号原阳子。元明间江西安福县人,江西新建县西山净明道旌阳公五传[18]185。先事举子业,因久病不愈而习道。精通医术,尤善外科。曾师事南昌李玄一等高道,后师事新建县西山净明道黄元吉,尽得旌阳净明之旨。精通医术,以医弘道,云游各方,常自制成药救人危难。晚年,定居江西于都县紫阳宫,卒于此[18]185-186。撰有《灵宝归空诀》《原阳子法语》《秘传外科方》,又以杨清叟《外科集验方》为基础辑成《仙传外科集验方》[6]306。

徐祥可(1320―1362年),名仁馨香,别号囦默真人。元代江西金溪人。悟道修真,云游四方。擅方术,拯人疾苦。曾祛治地方瘟疫,乡民德之。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封其为“玉府雷师真人”[20]1274。

释东明(?―?),号归云林人。元明间江西金溪县人。由儒悟禅,善诗,精通医术。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任金溪疏山寺住持。擅医术,以自制丸药治病救人,活人无数,由此寺院香火鼎盛[18]93。

2.6.2 儒医传承与创新 旴江流域,文化之邦,儒释道昌,崇儒尚医,儒医辈出,传承不绝,特色鲜明,创新不断,新说纷呈,促进了旴江医学的大发展。

2.6.2.1 尊儒尚医,传承多元 旴江流域,自古世医绵延,源于医门传承多元,既重家传亦重师授和私淑,或三者兼而重之,加之元政府专门设有“医户”户籍,鼓励人们以医药为业,世守其学,有利于医药经验的积累和传承,由此医学得以世代相袭,涌现了危亦林、夏元亨、王善、危永吉、蔡明德、杨用安、郑华孙、陈庚、邓焱、杨志可、黄思顺、董方季、彭鼎、易小雅、王子厚、范文儒、陈良友、黄季卿、熊景先、刘玉、黄元吉、徐慧、刘天瑞为代表的23个医门,耸立在旴江流域,传衍不息。譬如,临川席灵阳之席氏医门,上承父亲席弘针学,下传子孙直至明代,医门传衍十二代,流传久远[19]。

(1)家传:临川县席灵阳之席氏医门,儒医世家,坚守家学,传承父亲席弘针学,将祖上家书《席横家针灸书》传与后嗣,绵延不绝,从元迄明以针灸薪火相传十余代。席灵阳为席氏医门二传,三传至席玄虚,四传至席洞玄,五传至席松隐,六传至席云谷,七传至席素轩,八传至席雪轩,九传至席秋轩,十传至席顺轩(仁卿)、席肖轩(信卿),十一传至席天章、陈会,十二传至席伯珍(顺轩第三孙)及来自江西境内外徒子如刘瑾、刘瑜、康叔达、陈德华、卢庭芳、董谊、董仕氓、雷善、眷谷等24人[15]149-151。迄清代仍有后裔席瑾传承家学[21]283。由于席灵阳的传承,后世方有《席弘赋》《广爱书》《神应经》等席氏医门针灸名着的问世和传播,由此形成了我国古代着名的席弘针派。《席弘赋》《神应经》已远传国内外,私淑者众,如徐凤《针灸大全》、高武《针灸聚英》、朱权《乾坤生意》、李梴《医学入门》、杨继洲《针灸大成》、郑梅涧《重楼玉钥》、谢强《旴医谢强五官传珍》等,流传绵远。后世有“学者潜心宜熟读,席弘治病最名高”的赞誉。可知,席氏针门流传绵远,举世闻名[19]。

新建县张正医门,张正官学正,精于医学,由元代传衍至明代,儒医五世。张正坚持以儒学为本,医学传家,敦促子孙读儒书、明礼义、攻医经。医学传世,子张泰、孙张粲、曾孙张升、元孙张元春和张元相及元龙承其业,医术医德与先辈一脉相承,治病活人无数,医术益精,名享地方。孙张粲去世时太子宾客胡俨为其撰写墓志铭,待郎张元桢亦为曾孙张升写传[13]95。

(2)师授:临川范叔清,专业喉科,收南丰危亦林为徒,传咽喉口齿科。嗣后,危亦林及时总结老师范叔清喉科经验,撰成《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七·口齿兼咽喉科》喉科专卷,提出“秘传咽喉科一十八种喉风证”新说,发前人所未发,开咽喉病症以风命名之先河。危氏又出任南丰州医学教授,教授医学,授课传业,使旴江喉科代有传人。后世私淑传承不断,如明代清江聂尚恒、聂杏园父子私淑范叔清、危亦林,精儿、喉科,聂杏园曾撰《咽喉说》,至今有第十五代传人聂明鉴行医湖南津市;清代豫章周纪秋私淑范叔清、危亦林,专业喉科,收湖南醴陵张龙升为徒,由此张氏喉科流传至今七代,有传人12位;清代临川谢用章拜范叔清后裔范才习喉科,专业喉科,传承至今七代[22]4;清代南丰黄明生私淑范叔清、危亦林,专业喉科,收安徽新安喉科名医郑梅涧的父亲郑于丰、叔父郑于蕃为徒,两人归里后亦专业喉科,流传至今十二代,成就后世享誉全国的新安喉科,使旴江喉科名扬八方。由于范叔清的喉科传授,所以旴江喉科流派得以流传后世,兴旺发达[19]。

新建刘玉,儒而悟道,医道相通,承旌阳公许逊道义,创建新建县西山净明道,以医弘道,传度弟子800余人。刘玉的高徒黄元吉,尽得师学,传人有徐慧、陈天和、刘真传、赵宜真等。黄元吉的高徒徐慧,传承师学,下传钟彦文、萧尚贤等弟子数百人。此外,黄元吉的高徒赵宜真,传承师学,以医弘道,撰有《秘传外科方》名着,曾获封“崇文广道纯德元阳真人”[6]306。净明道,全称净明忠孝道,系着名道教灵宝派(由葛玄、葛洪创建,祖山和祖庭位于江西樟树阁皂山,又称葛家道)分衍,灵宝派和净明道皆医道兼重,秉济世救人为道义,以医弘道。由于刘玉的创教和弘法,净明道广播寰宇,如今遍布世界的万寿宫即是净明道的道庭,且又为华人聚集的会所。可见,净明道济世救人,弘扬中医千百年[19]。

(3)私淑:临川范叔清,私淑隐居旴江流域修行的葛洪及同里先贤席弘、陈自明,专业喉科,擅治咽喉口齿疾病,是我国有史籍记载的第一位喉科医家,亦为旴江喉科流派的主要创始人。范氏收危亦林为徒,危亦林总结其师和前人经验及家学,撰成我国最早的喉科专卷《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七·口齿兼咽喉科》。师徒注重传承,使旴江喉科经验流传后世,历久不衰。

南城严寿逸,崇尚医学,以儒治医,研学不辍,远涉多地求购刘完素、张从正等名家医着,私淑张仲景、刘完素、张从正之学,博览约取,明辨条理,使医术益精。且从江西庐陵曾诏先习医经诸书而明悟旨趣,为曾氏器重;又得江西建昌儒学教授胡长孺指授而领悟古人运气奥旨。因此,医术精进,知名于时[6]208。后游学北地,以医名京都。曾任医学教授,从其学者众。且阐发各家学说内蕴,撰有《医说》《医学启蒙》《仲景论评》等书,并有《原脉》《原症》《原病》《原治》等医论[10]99。

(4)家传师授私淑并重:南丰州医学教授危亦林,传承高祖危云仙(宋代名医,师承董奉二十五世孙董京)之学,家传五世(危云仙→危子美→危碧崖→危熙载→危亦林),儒而善医,坚守家学(内、骨伤、妇、儿、眼科),并且根据自己医学之不足,又师江东山、范叔清习疮肿及咽喉口齿科,并且私淑宋代旴江医学家席弘、陈自明之学。危氏家传、师授及私淑相结合,因而得以医道精进,终成学问全面的医学大家。此外,危亦林又将家学、师学及其他名家经验汇集而撰成《世医得效方》,远传海内外,书中所载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技术居于当时世界医学的前列,光大了家学及中国医学[19]。

金溪县礼部尚书危素,儒医世传。危素父亲危永吉,儒而善医,擅长诗文,精医术,常施药济人,撰有《医说》一卷[6]195。危素习儒好医,博学通经,既承家学由父亲亲炙,又嗜读医书私淑历代名医先贤,且更拜师求学于江西金溪名医黄大明,通研医学[9]226。故后来成为一代大哲,官礼部尚书,迁翰林编修,奉旨修宋、辽、金三史。同里邓石曾从危素读书,后挟医技游京师,医技精湛,为礼部郎中吴当等器重[6]289。

2.6.3 发明创新,引领后世 旴江医家,善于传承和创新,新说纷呈,创造了诸多新论、新法、新术,为我国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6.3.1 医政管理创新 旴江流域地方政府极其重视医学,大力推行医药新政,不仅设有“医户”户籍,而且建立了有史以来最为完备的医疗制度和人才培养机制,以加强医药和医学的管理及人才的培养。

据《江西通史·元代卷》记载:旴江流域地方政府设立有医学、医学提举司等机构。医学,既是医学人才的培养教育机构又是医疗管理机构;医学提举司,负责中央太医院、广惠司、典医监、掌医监、广济提举司等医药机构下达的医药行政管理,以及对各级医学人才的考校,并且校勘医籍、辨别药材及指导基层医学。由此,鼓励了旴江医家的创新和着述,促进了医药的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正如《江西通史·元代卷》指出:“许多儒人转而习医,成为儒医”[1]270。

譬如,旴江南丰州医学正甘宗罗,鼓励本州医学教授危亦林依太医院所颁医学十三科名目撰成《世医得效方》20卷,并且将该书上呈江西医学提举司及上禀太医院审核,嗣后江西医学提举司又下达给诸路提举司重校,复白于太医院,后经太医院审核颁布刊行天下,广传寰宇[14]9。这对后世临床全科及专科医学的发展影响至为深远。可知,由于地方政府的医政创新管理,促进了旴江医学的发展和传播[19]。

2.6.3.2 临床医学学科体系创新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完善了中医学临床学科体系,首次将临床医学按政府颁布的分大方脉(内科)、疮肿科(外科)、产科(妇产科)、妇人杂病科(妇科)、小方科(儿科)、风科(心脑科)、眼科、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金镞科(创伤科)、针灸科(略,附各科内)等十三科系统论述,其中首创了咽喉科及正骨科两大临床学科,这是第一部由我国太医院批准刊行的标明“科”字的系统临床分科医学巨着,为划时代的临床医学指南,对后世医学发展影响深远。

2.6.3.3 病因学说创新 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的时疫、集病说、集证说等节中,创造性的提出疫病的流行是因为六气愆和、饮食劳役、瘴疠之气所致,疫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这些观点对于后世吴又可“戾气”学说的产生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14]。

危氏认识到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原因。危氏云:“时疫流行,则当审其春合暖而寒,夏合热而冷,秋当凉而热,冬当寒而暖,是皆六气愆和,而生斯疾。”“未有不由隔季所感风寒暑湿,及饮食劳役瘴疠之气为之。”指出了“六气愆和”“饮食劳役”“瘴疠之气”三种因素的同时存在,是构成疫病的流行关键所在[14]535-536。

危氏认为疫病是通过空气经呼吸道传染的。根据其发病季节和不同症状表现可分为瘟疫、燥疫、寒疫、湿疫等不同类型,并且指出“大则流毒天下,小则蔓延一乡一家,必辨其各季所因,不可以寻常微病目之。故重则祸至灭门,轻则病至危笃”[14]535-536。

危氏认为疫病是可预防可治疗的。危氏用苏合香丸二十丸煎水以“其香能散疫气”,用“雄黄研细水调,以笔浓蘸,涂鼻窍中,与病人同床,亦不相染”。用人参养胃汤、十神汤、不换金正气散、柴胡石膏散等方剂治之,方中多配伍藿香、草果、苍术、厚朴、柴胡、陈皮、半夏、黄芩、茯苓等芳香化浊、辟秽祛邪、清热解毒之品。可见,危氏在疫病的认识方面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科学水平,对疫病的病因、流行特点、预防措施及证治分类的提出,早于明末吴又可《瘟疫论》300年余[14]535-536。

2.6.3.4 诊断创新 杜本增订《敖氏伤寒金镜录》,开温病“辨舌用药”之先河。将敖继翁《金镜录》原书中12舌苔图增为36图,以外感温热病为核心,明析伤寒温热外感病的传变,细论广义伤寒,补《伤寒论》之未逮;从火热辨舌苔,补河间火热论之缺遗,形成了系统的临床“辨舌用药”体系[1]272。

《敖氏伤寒金镜录》,辨舌施治,有证有论,有法有方,论从舌出,辨析严谨,为舌诊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我国刊行最早的舌诊专着,标志着外感病舌诊法的形成,促进了后世舌诊学的发展,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19]。

2.6.3.5 麻醉术创新 危亦林发微创新,研创了适宜临床的新麻醉处方和麻醉方法。危氏在《世医得效方.卷第十八.正骨兼金镞科》中专列有“用麻药法”,记载了手术的麻醉过程。术前,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情程度给予不同剂量的麻药——草乌散(皂角、木鳖子、紫金皮、白芷、当归、川芎、曼陀罗花、乌药、茴香、坐拿草、草乌、木香等)进行全身麻醉,若发现麻醉深度不够,再用好红酒调服曼陀罗花和草乌五钱,依麻醉情况逐渐加量,直至“麻倒不识痛处”时立即停止给药;术毕,立即用“盐汤或盐水与服,立醒”[14]529。

危氏研创的“草乌散”是世界现存有记载的最早的麻醉剂,其手术麻醉原则与现代麻醉术的原理基本相吻合。危氏的手术施麻经验,对后世麻醉术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19]。

2.6.3.6 灸疗创新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在灸疗方面发微创新,施灸善用奇穴,施灸善治实证和热证,突破了前人“热证禁灸”的禁区。《世医得效方》,是一部论治灸法较多的方书,全书灸治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50余种病症。

危氏所用奇穴、施灸部位115处,列穴名70多个,并记载了“臣觉”“手逆”治狂痫,“天凭”治狂痫及卒中等新发现的奇穴,为他书所未载[14]535。

危氏善用灸法治疗实证热证[14]534-535。《世医得效方》记载了灸治脏腑实热所致的胃中热病、呕吐吞酸、肺痈正作吐脓血、五毒疰、衄血、热毒痈疽、重阳狂痫不识人、上盛下虚的卒中等症。如治胃中热病,灸三里三十壮;治肺痈正作,吐脓血不已,肺俞灸二七壮;凡灸疟,必先问其病所发之处,先寻穴灸之亦可;大椎在第一椎下陷中宛宛中,灸三七壮至四十九壮,不止,或灸第三骨节亦可等。危氏灸疗实践,证明了“灸有补泻”“热证可灸”“实证可灸”,证实了前人“热证禁灸”并不是禁区[19]。

危氏上述特色灸法,沿用至今,对临床仍然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2.6.3.7 药物配伍创新 危亦林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临床用药突破了十九畏药物不能并用的禁区。药物十九畏歌诀,最早见于宋代陈衍《宝庆本草折衷》,危氏通过实践认为十九畏药物并不尽然相畏,是可以并用的,而且用的恰当亦能发挥较好的疗效。危氏《世医得效方》中收入了众多的畏药并用的方剂,如万安丸、十补丸方中,官桂与石脂同用,加味控涎丸和牵牛丸方中巴豆与牵牛同用。诸如此类,十九畏药物并用比比皆是,主要有人参与五灵脂、乌头与犀角、官桂与石脂、朴硝与硫黄、巴豆与牵牛等并用。虽然这些药物均配伍在复方之中,但它们所带来的功效是肯定的。值得注意的是,危氏畏药并用其实很巧妙,大多应用在丸剂、散剂中,这与今天常用的汤剂并不相同。“丸者缓也”,这可能是危氏畏药并用而不会发生相畏不良发应的奥妙所在[14]543。

危亦林善用自然铜治骨伤,经验独到,富有创见。危氏在《世医得效方》中指出:骨折早期要禁用自然铜,须在“临欲好时”用之方妙。危氏用自然铜之法颇为科学,骨折和软组织损伤的初期,若内服自然铜容易造成局部瘀血难于吸收,自然铜且极易导致机化而形成“硬结”,无助于损伤的吸收和骨折的愈合。危氏所用方药,疗效可靠,如内服之自然铜散,外用之活血散等,沿用至今,疗效不衰,如此经验确实是宝贵而难得[14]531。

2.6.3.8 方剂创新 旴江医家,广搜名方,善创新方,所撰方书中载方宏富,馈惠后人。如危亦林《世医得效方》20卷、沙图穆苏《瑞竹堂经验方》15卷、徐棪《易简归一》数十卷、葛雍《刘河间直格论方》3卷、赵宜真《仙传外科秘方》11卷,其中以危亦林、沙图穆苏研创的新方影响最为深远。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载方3300余首,创制了许多特色秘方[14]541。如参附汤、天王补心丹、玉屏风散、养脏汤、苍术散(二妙丸)、五仁丸、草乌散、水肿秘传八方、痈疽秘传十方、伤科二十五味方、伤科清心药方、伤科止痛三方、喉科灌漱破毒妙方、噙化开喉关方等,沿用至今疗效不衰。其中,如草乌散,为现存世界麻醉史上最早的麻醉处方。苍术散(二妙丸),因药简效宏后世有诸多化裁方,如三妙丸、三妙散、四妙丸等;现代临床将此方及其衍生方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皮肤等临床各科,对关节炎、痛风、湿疹、不安腿综合征、结节性红斑、糖尿病、丹毒、带下病、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皮炎、多发性神经炎、红斑狼疮、肺结核咳血、脚气、伤口感染等皆有着良好的疗效。柴苓汤,因疗效显着后世有诸多化裁方,如柴苓煎、柴苓饮、加减柴苓汤等;在日本柴苓汤受到特别的青睐,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诸多疾病,如糖尿病性肾炎、狼疮性肾炎、IgA肾病、顺氯氨铂所致肾损伤、小儿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慢性肝炎、酒精性肝损伤、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血小板减少症、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关节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习惯性流产、妊娠水肿、四肢慢性淋巴水肿、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渗出性中耳炎等[19]。

沙图穆苏《瑞竹堂经验方》载方340余首,选方效验独到,处方醇正,慎用金石,颇切临床,为历代医家重视有加。其中,气血双补方八珍散和明目方夜光丸(石斛夜光丸)首见于《瑞竹堂经验方》,二方疗效卓着,沿用至今,衍变甚多,广涉诸科,尤其是对后世治疗虚损与目疾方剂的组方配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二方基础上加减创制出繁多的效验俱佳的类方。譬如,八珍汤,具有调畅荣卫、滋养气血、补益虚损的作用,沿用至今,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对增生性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白细胞减少症、胎位不正、颈性眩晕、冠心病、肝硬化腹水、心律失常、风湿性关节炎、缺血性贫血、骨折延期愈合、早期先兆流产、中晚期乳腺癌、肿瘤相关性贫血、萎缩性胃炎等有着良好的疗效。夜光丸(石斛夜光丸),具有滋阴补肾,清肝明目的作用,后世有石斛明目丸、还睛丸、固本还睛丸、琥珀还睛丸等诸多化裁方,沿用至今,对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炎、脉络膜炎、葡萄膜炎、视神经炎、干眼症以及神经性头痛、耳鸣耳聋、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等有着良好的疗效[19]。

2.6.3.9 正骨创新 危亦林首设《世医得效方.卷第十八.正骨兼金镞科》正骨科专卷,研创了许多正骨方法,使正骨科成为独立的学科,为后世正骨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危亦林研创有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牵引反向复位法治疗踝部骨折脱位。

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用软绳从脚吊起,坠下身直,其骨使自归窠,未直则未归窠,须要坠下,待其骨直归窠。”此复位法出现比英国Davis于1927年使用与危氏相同的悬吊复位法要早近600年,位居于当时世界医学的前列[14]5528。

牵引反向复位法治疗踝部骨折脱位,“或骨突出在内,用手正从此骨头拽归外;或骨突向外,须用力拽归内,则归窠”。现今骨科临床施行的踝部骨折脱位复位法,仍是由危氏法发展而来[14]528。

此外,危氏还研创有杵撑法和架梯法治疗肱骨头脱臼及悬吊法治疗髋关节前脱位,现今骨科临床施行的立位杠杆整复法和髋关节前脱位复位法,亦是由危氏之法发展而来[14]527-528。

2.6.3.10 外科创新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卷第十八.正骨兼金镞科》中记载了不少研创的外伤手术法及刀、剪、钳、凿、针等手术器械及缝合线。危氏主张对开放性骨折、肚肠皮肉破损等施行手术治疗[14]530。

譬如,治粉碎性骨折“须用麻药与服,或用刀割开,甚者用剪剪去骨锋,使不冲破肉,或有粉碎者,与去细骨,免脓血之祸,然后用大片桑白皮,以二十五味药和调糊药,糊在桑白皮上,夹在骨肉上,莫令差错。”再如,治“肠及肚皮破者,用花蕊石散敷线上,轻用手从上缝之,莫待粪出。用清油捻活,放入肚内。肚皮裂开者,用麻缕为线,或捶桑白皮为线,亦用花蕊石散敷线上。须用从里重缝肚皮,不可缝外重皮”[14]468。

可见,危氏对外伤疾病施行的手术方法、步骤及过程,是比较科学可行的,已经达到了11世纪的最高水平。

2.6.3.11 眼科创新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卷第十六.眼科》专列八廓一节,首创八廓图,完善了眼科八廓学说。

宋代葆光道人有八廓之说,但既无图又无定位,更未配有八卦与八位,因此无法确定八廓的具体部位。危亦林则根据家传和自己的实践,为八廓配上了八卦与八位,充实了八廓眼病的病因和病症。

危氏首次将八廓配上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卦,并且将每一廓配属眼位“天廓传道肺、大肠,地廓水谷脾、胃,火廓抱阳心、命门,水廓会阴肾,风廓养化肝,雷廓关泉小肠,山廓清净胆,泽廓津液膀胱。”危氏的八廓配位,清晰的阐明了八廓学说,有利于指导眼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促进了后世八廓学说的发展[14]434。

此外,危氏发微创新,将眼科疾病分为七十二症,每症均列出治疗专方,便于临证辨治施用,而且列有洗药、点药、贴药、搐鼻药、针灸等丰富而颇具特色的眼科外治法,这对后世眼科外治法和针灸疗法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14]534。

2.6.3.12 喉科创新 元代旴江文化昌盛,元曲杂剧异彩纷呈,“戏曲”一词最早由宋元间旴江南丰县文人刘埙在《水云村稿.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23]。旴江戏曲的发达,促进了喉科的发展,由此我国首位喉科医家范叔清在宋元间旴江临川县出现[24]。范叔清的学生危亦林首撰《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七.口齿兼咽喉科》咽喉科专卷,书中并且记叙了危亦林传“临川范叔清咽喉齿科”[14]9。

据记载,我国此前的医籍中仅有治“咽喉”某病的记录,没有出现“咽喉科”疾病、“咽喉科”医生之词,《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七.口齿兼咽喉科》咽喉科专卷的问世,这标志着咽喉科学科的形成,危亦林成为“中国第一位咽喉科学家”[24]。

危氏首创“喉风十八证”新论,辨治咽喉病首论针治,次论药治,针药结合,重视体针以及咽喉口腔的局部针刺(喉针)、用药(喉药)或小竹管吹药(喉枪)等特色治疗,此实为中医喉科“喉针”流派及喉针、喉药、喉枪应用之肇始,受到后世的推崇和沿用[19]。

后世咽喉科医家多遵其法重针治和外治,如明代薛己《口齿类要》和清代张宗良《喉科指掌》、郑梅涧《重楼玉玥》、金德鉴《焦氏喉科枕秘》、李纪方《白喉全生集》、破头黄真人《喉科秘诀》、吴氏与张宗良《咽喉秘集》、封一愚《咽喉秘传》、夏云《疫喉浅论》以及当代谢强《旴江谢氏喉科传珍》等。危氏对后世咽喉科学的发展,以及咽喉症临床分类辨治的创新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19]。

2.6.3.13 制药创新 元代,旴江流域建昌和樟树药业保持宋代“官药经营”“设肆制药”之势,在药材和中成药制备及药市经营等方面有了更加长足的发展。

如建昌药业,建昌太守沙图穆苏,亲掌医药和制定医药制度,尤其是经深入民间调查研究编篡了《瑞竹堂经验方》,指导旴江建昌药业研创和制定了膏丹丸散等中成药的制备技术和规范,以及研创出独特的炒、炙、煨、煅、蒸、煮、炆、熬、淬、霜、曲、芽、复制等中药炮制13法,逐渐完善了建昌药材炮制技术体系,形成了旴江建昌制药的独特风格[19]。

如樟树药业,宋元间着名医药家侯逢丙、侯登父子,由宋末至元初坚持在樟树发展“设肆制药”,成为樟树药界的首户及领袖。侯氏父子指导樟树药业在药材炮制方面不断创新,樟树药业研创出独特的炒、煨、炮、煅、烘、焙、燎及洗、淘、泡、润、飞等中药饮片的火制法和水制法,逐渐完善了樟树药材炮制技术体系,形成了樟树制药的独特风格。旴江流域建昌和樟树药业研创的独特制药技术和风格,为后世所遵从,沿袭至今,已远传东南亚诸国[19]。

鉴于上述,元代旴江流域崇儒尚医,地方政府极其重视医学,大力推行医药新政,不仅设有“医户”户籍,还设立有医学、医学提举司等机构;医学,既是医学人才的培养教育机构又是医疗管理机构;医学提举司,负责中央太医院、广惠司、典医监、掌医监、广济提举司等医药机构下达的医药行政管理及对各级医学人才的考校,并且校勘医籍、辨别药材,指导各地医学,鼓励了医家的创新和着述,由此旴江流域儒医叠出,涌现出112位学养深厚的儒医大家,学说纷呈,创新层出,着书蔚然,撰有医籍31种,济世活人,代有传承,流传域外,谱写出一幅璀璨的“儒人达医”的群芳谱,促进了旴江医学流派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