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张志明△,雍文兴,王 昱,刘永琦,李培杰

1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兰州730020;2甘肃中医学院;3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补阳还五汤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40例*

李 娟1,张志明1△,雍文兴1,王 昱1,刘永琦2,李培杰3

1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兰州730020;2甘肃中医学院;3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灌服中药补阳还五汤。2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结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瞳孔和眼球变化、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呼吸、自主循环恢复时间(ROSC)、血氧饱和度、乳酸值及B型尿钠肽(BNP)浓度2组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2组存活率、死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PCAS疗效显着。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补阳还五汤;临床疗效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是导致心肺复苏后心脑功能障碍及低出院存活率的重要因素,院内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为41%,24小时及出院后存活率分别为28%和19%[1]。Her l itz J等[2]学者一项跨度2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院外心肺复苏的成功率达24%,而最终出院存活率仅为8%左右。因此,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有效干预,成为心肺复苏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20例PCAS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40例心脏骤停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11~64岁,平均(43.6±11.8)岁;诱发原因:心血管病8例,脑血管病6例,电击伤2例,溺水1例,农药中毒1例,窒息1例,酒精中毒1例。对照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1~64岁,平均(42.7±10.1)岁;诱发原因:心血管病7例,脑血管病5例,电击伤1例,溺水2例,农药中毒2例,窒息2例,酒精中毒1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诱发原因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均符合《西医内科学》[3]中猝死的诊断要点:1)突然发作晕厥或抽搐;2)呼吸困难伴紫绀,随后呼吸停止;3)大动脉搏动消失;4)心音消失;5)瞳孔散大。

1.3 纳入标准 纳入:1)心脏骤停时间<15分钟者;2)经CPR后心脏恢复自主心律,平均动脉压>60mmHg(1mmHg=0.133 kPa),维持时间>4小时者;3)肝肾功能正常者。

1.4 排除标准 排除:1)昏迷者;2)各脏器功能衰竭者;3)重度创伤、恶性肿瘤终末期者;4)脓毒血症晚期者。

1.5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4]:持续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电除颤、循环支持、脑复苏(冰帽亚低温-控制体温在32~34℃、神经保护药物)、基本复苏药物(如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碳酸氢钠等);控制高血糖、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观察组同时给予补阳还五汤:黄芪50 g,桃仁12 g,红花12 g,当归尾15 g,赤芍12 g,地龙10 g,川芎10 g。上药水煎2次取300mL,分2次灌服,连服14天。

1.6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复苏后45分钟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瞳孔和眼球变化、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呼吸、自主循环恢复时间(ROSC)、血氧饱和度、乳酸值、B型脑钠肽(BNP),以及有效率、存活率和死亡时间。

1.7 心肺复苏评价标准 治愈:瞳孔、自主呼吸、心率及思维意识恢复至此次发病前水平。有效:1)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60mmHg;2)面色、口唇、甲床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3)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出现对光反射;4)出现自主呼吸,心音可听到;5)意识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无效:确定患者已临床死亡(脑死亡、无心跳、脉搏,瞳孔散大固定,大动脉波动扪不到,心肺复苏时间>30分钟)。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有效13例,占65.00%;存活4例,占20.00%。对照组有效6例,占30.00%;存活2例,占10.00%。2组相比较治疗组有效率和存活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神经功能指标 治疗组患者的各项神经功能指标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复苏代表指标 治疗组各项复苏代表指标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4 血氧饱和度、乳酸值及BNP浓度 血氧饱和度、乳酸值及BNP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5 死亡时间 治疗组死亡18例,对照组死亡16例。2组死亡患者死亡时间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2组神经功能指标比较

表2 2组复苏代表指标比较

表3 2组血氧饱和度、乳酸值及BNP比较

表4 死亡时间分布情况

3 结论

心脏骤停及心肺复苏的本质就是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5],是导致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主要原因。西医对此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6]。值得庆幸的是,中医中药给我们带来了一线曙光。中医认为,心脏骤停相当于卒死。《素问·调经论篇》曰:“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卒死是指各种内外因素导致心之脏真脏器受损,阴阳之气突然离决,气机不能复返,心搏停止跳动而表现为发病疾速,忽然神志散失,寸口、人迎、阴股脉搏动消失,呼吸微弱或绝,全身青紫,瞳仁散大,四肢厥冷等一系列临床危象的危重疾病。病机关键是阳气暴脱,阳虚不能行血,导致瘀血阻滞。复苏成功后,患者处于心脏骤停后综合征阶段,中医认为心阳暴脱证消失,机体的证候表现是阳虚血瘀证,等同于上述西医的病理生理过程——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7-8]。针对阳虚血瘀证,中医治以补气回阳,活血化瘀为首务。代表方剂为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功效是补气活血通络。由黄芪、当归尾、川芎、桃仁、红花、地龙、赤芍组成。方中君药生黄芪,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臣药当归尾长于活血,兼能养血,因而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佐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可助当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配伍特点是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气旺则血行,活血而又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近年来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对心肺复苏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很高的防治价值。陈琨等[9]观察补阳还五汤对窒息型大鼠心肺复苏后心肌损伤的影响,发现补阳还五汤能降低心肌酶学水平,减轻心肌细胞损伤程度。另一方面,我们运用“取象比类法”来看血瘀证与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在炎症反应的病理过程中,细胞的黏附、聚集以及最后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导致管腔的堵塞,与中医理论的“瘀”所引起的阻塞、积聚等病理特点相似。相关研究[10-12]发现,炎症反应与血瘀证之间在病理、病机等方面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炎症因子体现出了与血瘀证的相关性。基于此,本课题组在西医疗法常规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基础之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GCS评分、瞳孔和眼球变化、MAP、心率、呼吸、ROSC、血氧饱和度、乳酸值及BNP浓度等方面有明显的改善。同时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死亡时间明显延缓。证明补阳还五汤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1]Cooper S,Evans C.Resuscitation predictor scoring scale for in-hospitalar rest[J].Emer Ned J,2003,20(4):6-9.

[2]Her litz J,Bang A,Gunnarsson J,et a1.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urvival to hospital discharge among patients hospital ized alive af ter out of hospitalcardiac ar rest:change in outcome over 20 years in the community of Goteborg[J].Sweden hear t,2003,89(8):25-30.

[3]刘隆棣.西医内科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99.

[4] 许秀艺,陈国忠.重视心搏骤停后综合征的治疗[J].医学综述,2012,18(8):1212-1215.

[5]常学锋,杨素凤,刘国辉,等.心肺复苏病人TNF-α、IL-6和IL-8的变化及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2010,14(4): 593-594.

[6] 李少洪,钟坚,卜会驹,等.乌司他丁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的临床研究[C].北京: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1-4.

[7]姜良铎.中医急诊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58-59.

[8] 李淑贞,杨晓晖.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对MIRI兔的保护作用[J].西部中医药,2014,27(3):19-21.

[9] 陈琨,程江华,李章平,等.补阳还五汤对窒息型大鼠心肺复苏后心肌损伤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9): 671-674.

[10]杨扬,刘冬梅,田风胜,等.活血通络中药的抗炎机制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1):1372-1373.

[11]张炜,韩彪.补阳还五汤对60Coγ射线辐射损伤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IL-2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4,27(1):17-19.

[12]邴雅珺.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2,25(11):73-74.

Evaluation on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of BuYang HuanWu Tang on 40 PCASCases

LIJuan1,ZHANG Zhiming1△,YONGWenxing1,WANG Yu1,LIU Yongqi2,LIPeijie3
1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ansu TCM Hospital,Lanzhou 730020,China; 2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3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of BuYang HuanWu Tang in treating postcardiac arrestsyndrome(PCAS).Methods:The 40 PCAS patientswere random ized into controland treatmentgroups w ith 20 cases in each.The western medical therapy was given to the cases of both groups and BuYang HuanWu Tang were drunk by the patients of treatment groupmeanwhile.The therapeutic course for treatmentwas 14 days. Results:The GCS,the changesof pupilsand eyeballs,MAP,heart rate,breath,ROSC,oxygen saturation,lactic acid values aswellas the BNP concentrations of patients in both groupswere all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0.05),and thos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meaning (P<0.05).In the comparison of survival chances and dead time in both groups,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meaning(P<0.05).Conclusion:BuYang HuanWu Tang ismarkedly effective in treating PCAS.

PCAS;BuYang HuanWu Tang;clinicaleffect

R541.4

B

1004-6852(2015)02-0085-03

2014-08-08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编号1304FKCA116);甘肃省科技青年基金(编号1308RJYA089);兰州市科技计划重点课题(2013-3-47)。

李娟(1982—),女,硕士学位,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

△通讯作者:张志明(1964—),男,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心肺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