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旭,赫媛媛,张国英

1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甘肃 张掖 734000;2 河西学院医学院

中医四联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钱 旭1,赫媛媛2△,张国英1

1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甘肃 张掖 734000;2 河西学院医学院

目的:观察中医四联疗法(毫针、火针配合拔罐、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各36例,观察组使用毫针、火针配合拔罐、艾灸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使用阿昔洛韦、甲钴胺治疗,治疗10天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88.89%。结论:中医四联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带状疱疹;中医四联疗法;毫针;火针;拔罐;艾灸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herpes 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皮肤黏膜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的、单侧沿神经带状分布、簇集成群的红色丘疱疹,能够引起局部神经疼痛。属中医的“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串疮”等。以免疫力低下的成年人或老年人多见,春秋季发病率较高。早期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遗留有严重的顽固性后遗神经痛,是目前疼痛治疗的难点之一,特别是老年患者。患者常因疼痛难忍而影响睡眠及日常生活。笔者采用毫针、火针配合拔罐、艾灸中医四联疗法治疗本病36例,疗效显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2012年6月至2015年3月于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72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各36例。治疗组中男23例,女13例;病程2~5天,平均

3.1 天;年龄31~70岁,平均49.6岁。对照组中男25例,女11例;病程2~7天,平均3.4天;年龄28~72岁,平均47.8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排除:1)肿瘤患者或合并严重的心、脑、肝、肾功能障碍者;2)合并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3)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4)近期曾参加过其他药物临床试验或相关药物过敏者;5)精神病患者;6)属于带状疱疹的特殊类型,包括眼、耳及内脏和脑膜带状疱疹等或各种原因难以继续坚持治疗者;7)凝血功能异常,有明显出血倾向者。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患者俯卧位,取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穴,针具取(华成牌)0.35 mm×40 mm毫针,先用75%酒精棉球于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针刺上述穴位。针刺时注意针尖向靠近脊柱内下方斜刺,针刺深度因个体差异,以得气感为主。胁肋部的疱疹在针刺其相应背俞穴时,最好针感能放射至疱疹发生部位为佳。肺、心、肝俞用泻法,脾、肾俞用补法,得气后立即出针。然后选用中号火针,针体在酒精灯外焰处加热至微红,对准穴位迅速刺入并快速出针,针刺穴位和深度同毫针;操作过程要求稳、准、快。此外,火针治疗前让患者充分了解火针,以解除其心理上的紧张和恐惧,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患者仰卧位,取穴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太冲、蠡沟、足临泣、神门、太溪、三阴交穴。先用火针针刺足三里、阴陵泉、太冲、三阴交、疱疹及周围的阿是穴。然后在火针刺过的疱疹及其周围的阿是穴处迅速拔大小合适的数个火罐,留罐10~15分钟,拔出瘀血汁沫最好。起罐后用消毒棉球吸干净拔出的血液和组织液,无法拔罐的部位用消毒棉球清洁。然后再用毫针刺足三里、太溪,用补法,其余均用泻法,留针20分钟。在此期间,医者持艾条(5年陈艾)[南阳市卧龙汉医艾绒厂,豫药管械准字2003第2270067(更)号,规格:18 mm×200 mm/支]采用回旋、雀啄、往返等法施灸疱疹及周围阿是穴,以使疱疹面渗液减少或结痂最好。以上治疗中毫针每日1次,10次1个疗程;火针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拔罐随火针亦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艾灸每日1次,10次1个疗程。嘱患者火针点刺处当日不宜洗擦或见水。

1.3.2 对照组 1)阿昔洛韦(亚太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112,规格:5 mL∶0.25 g)500 mg静脉滴注;2)甲钴胺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0812,规格0.5 mg/片]0.5 g,口服,3次/d;维生素B1(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168,规格:0.5 mg/片)110 mg,口服,3次/d;并在皮损部位外涂阿昔洛韦软膏,4次/d,10天1个疗程。2组治疗期间嘱患者忌食辛辣、肥甘厚味食物,戒烟酒,忌服海鲜等发物,生活规律,注意卫生。

1.4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关于带状疱疹疗效评价标准。治愈:皮疹完全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未出现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30%以上,疼痛明显减轻;无效:皮疹消退不足30%,疼痛未消除。止疱:以患者从开始治疗到再无新水疱出现所需要的时间为准。结痂时间:患者从开始治疗到水疱干枯结痂,结痂面积≥80%以上需要时间。止痛时间:患者从开始治疗至疼痛完全消失所需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包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 88.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止痛、止疱、结痂时间治疗组在止痛、止疱、结痂的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止痛、止疱、结痂时间比较(±s) d

表2 2组止痛、止疱、结痂时间比较(±s) d

组别 例数 止痛 止疱 结痂观察组 36 3.12±1.51 3.22±1.34 4.13±1.51对照组 36 6.27±2.35 5.07±1.11 6.24±2.03

3 讨论

带状疱疹好发于胸胁、颜面、下肢等部位。其病因主要是感受湿毒或风火之邪,与饮食、情志、起居等因素有关。主要以清热利湿、泻火解毒、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止痛为治疗原则。

本研究采用毫针、火针、拔罐和艾灸相结合的中医四联疗法治疗带状疱疹。选穴主要取背部肺俞穴,肺主皮毛,调节腠理的开合,以增强其卫外功能;心经取其输穴神门配背俞、心俞,心主血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神门有安神定志的作用,二穴相配加强了镇静止痛的功效,同时五行中肝木生心火,“实则泻其子”通过针灸心经之穴可起到清泻肝火的作用;肝经取其原穴太冲、络穴蠡沟配背俞穴肝俞和胆经合穴阳陵泉、输穴足临泣,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调畅情志的作用,肝气调畅,则肝郁得解,肝胆之郁热可除,脾胃运化,则湿热亦除。调畅情志,使机体周身气机通畅,有利于全身气血运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两经配合,加强了肝的疏泄功能;脾经取其合穴阴陵泉、足三阴经之交会穴三阴交配背俞穴脾俞,脾主运化水湿,三穴加强了水湿的运化,使湿热得除,同时三阴交对肝、脾、肾三经均有调理作用;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取其合穴足三里,足三里为强壮要穴,可起到辅助正气,生肌托毒,驱邪外出的作用。又与太阴脾经相表里,增强了脾运化水湿的功能,使湿邪无以生;肾经取其原穴太溪配以背俞穴肾俞,肾主水,主骨生髓,肾水滋养肝木,取其原穴太溪配背俞穴肾俞,一方面起到滋水涵木的作用,同时可用肾水来制约肝经郁火。肾主骨生髓,因此对神经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上述俞穴施以毫针刺具有舒筋活络、健脾化湿、调补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火针古称“燔刺”,是用加热的针体,通过俞穴将火热导入人体,其温热作用具有开门祛邪、调补气血、温通经络的效果。既有针刺的作用,同时又具备温灸之效。火针多针浅刺疱疹及周围阿是穴,完全暴露疱疹皮肤损害的部位,再通过火罐的负压吸力,强行打开腠理,迫使体内的痰湿、热毒以及瘀血排出体外,达到控制炎症、疏通经络气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瘀生新的目的[2]。相关研究[3]表明,拔罐可以加强中枢神经系统及传入神经的抑制,使内啡肽、5-羟色胺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的含量增高,从而发挥良好的镇痛作用,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率。艾条灸具有祛湿解毒止痛、祛腐生肌、扶助正气之功,可调节气血,促进炎症吸收,提高自身免疫机能,激活细胞抗病能力[4-5]。使用艾条在疱疹面施灸可促进疮面结痂,减少渗出物,从而加速疱疹面的恢复。

本研究发现中医四联疗法在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疗程及并发症的预防方面明显优于西医治疗,具备标本同治,内外兼顾的功效,并且止痛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4-145.

[2] 高以红,李超.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8):202.

[3] 朱长庚.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J].解剖学报,1993,24(2):216-221.

[4] 王兆静,陈马力.艾灸治疗带状疱疹[J].江苏中医药,2003,24(7):12.

[5] 姜雪原,胡永红.艾灸治疗带状疱疹50例[J].陕西中医,2010,31(8):1050-1051.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s of Four Combined Techniqu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Herpes Zoster

QIAN Xu1,HE Yuanyuan2△,ZHANG Guoying1
1 The Affiliated Zhangye People′s Hospital of Hexi University,Zhangye 734000,China;
2 School of Medicine,Hexi University

B

1004-6852(2016)11-0108-03

2015-11-11

钱旭(1977—),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赫媛媛(1978—),女,讲师,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