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榕,赵泉霖

1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2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一种高发病率并发症,其主要肾脏病理学改变包括肾小球膜扩张、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增厚、结节性肾小球硬化。DKD 常以临床综合征的形式表现,包括持续性蛋白尿、血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降低,还可导致心血管事件[1]。近年来黄芪当归配伍被证实可抑制肾脏纤维化、减轻蛋白尿、缓解肾损伤,还有改善心血管功能等作用[2]。现综述芪归药对在DKD 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1 DKD的重要病机之一为气虚血瘀

中医病名无DKD 的说法,可将其归于“水肿”“尿浊”等范畴。《素问·调经论篇》载:“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表明气血失调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诸多临床医家[3-5]认为气虚血瘀病机贯穿DKD 的进展过程。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是消渴病的基本病机,消渴日久,内热自生,壮火食气,可致气虚;《血证论》载:“运血者,即是气”,气能行血,气虚日久则血行无力,瘀血实邪随之产生,气虚为本,瘀血为标,累积于肾络,终致DKD[6]。因此益气活血为DKD 的常见治法,既补气虚之本,又治血瘀之标,标本兼治,气足则推动血液运行,瘀血化而肾络通畅,气血运行,肾络得气血濡养,病情自可缓解。

2 黄芪、当归的功效及配伍意义

黄芪的归经为脾、肺经,有补气升阳、益胃固表等功效,黄芪为历代医家治疗消渴病的良药,如《开宝本草》载其“止渴”,施今墨常用黄芪、山药药对治疗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7];黄芪历来被认为是补气效药,叶天士《本草经解》载黄芪“补益气血”,黄元御《长沙药解》载其“入肺卫而补气”。当归归肝心脾经,既可补血,又可活血,有双重作用,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载:“当归……使气血各有所归”,意为当归有调气和血之效。黄芪、当归在李杲当归补血汤中用量为黄芪一两,当归二钱,配比为5∶1,黄芪补气升阳,当归补血活血,芪归配伍是临床中常用的补气生血、补气活血组合。气属阳,血属阴,芪归相配,调气血,和阴阳,气足血行,阴平阳秘,疾病自消,黄芪当归是治疗DKD的重要药对。

3 芪归药对防治DKD的现代药理研究

DKD 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高糖状态下导致的内质网应激、自噬、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8-12]。当归补血汤可通过改善糖代谢、调控内质网应激反应、调节足细胞自噬、抑制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而防治DKD。目前对当归补血汤的研究较多而对芪归药对的研究较少。

3.1 改善糖代谢DM是导致DKD的先决条件,目前研究证明高糖状态可导致GFR 过高进而损伤肾小球基底膜;可激活RAS 系统从而升高肾小球囊内压;增加细胞氧化应激(细胞炎性反应)导致肾脏微血管病变[13]。周珍等[14]用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2∶1)对DM大鼠连续灌胃5周,发现芪归药对可能通过抑制PTP1B 蛋白表达、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大鼠血糖。SUN 等[15]实验证明当归补血汤主要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调节糖脂代谢及抗炎来延缓T2DM 进程。艾望等[16]用当归补血汤治疗T2DM大鼠5周,发现黄芪当归可改善大鼠血糖水平,上调肝脏和骨骼肌组织中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ζ,PKC-ζ)表达,从而推断当归补血汤可通过促进肝脏、骨骼肌组织中PKC-ζ表达来调节血糖。

3.2 抑制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在DKD 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定向调节炎症相关分子是治疗DKD 的新途径[17]。当p38MAPK 信号通路被激活时,炎症反应加强,进而导致DKD 进展[18]。马文静等[19]通过实验发现当归补血汤会降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信号通路活性,从而抑制炎症发展。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均为炎症因子,在DKD 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张佩琛等[20]、王秀萍等[21]通过实验证实,当归补血汤可抑制TNF-α、IL-6 以及NF-κB、MCP-1 表达,进而抑制炎症反应,延缓DKD进程。

3.3 调控内质网应激反应当蛋白受到各种刺激时,可发生错误折叠或未折叠并聚集,使内质网发生一系列对蛋白质的反应而促使功能恢复,此过程称为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22-23]。目前研究发现,ERS 对于DKD的进展是双刃剑,适当的ERS 可起保护作用,过强的反应导致细胞凋亡,加快疾病进展。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标志着蛋白质正确折叠,可体现ERS 水平[24],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2(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2,Caspase-12)、IRE1α-JNK 等通路是ERS 的重要通路。张曼玲等[25]给予DN 大鼠当归补血汤治疗8 周后发现,大鼠GRP78表达水平受抑制。帅瑜等[26]证实DBD可抑制DKD 大鼠肾脏IRE1α-JNK 通路,减轻ERS。张思泉等[27]用DBD治疗DKD大鼠后发现可抑制GRP78、Caspase-12蛋白及其mRNA表达,抑制Caspase-12通路,减少肾组织细胞凋亡,对大鼠肾功能起保护作用。

3.4 调节足细胞自噬自噬是一种溶酶体降解途径,可通过消除受损细胞器和蛋白质聚集体来维持机体平衡,DM 患者自噬失调可能导致DKD 进展。足细胞是高度分化的肾小球上皮细胞,交叉覆盖于肾小球基底膜表面,构成肾小球滤过屏障。目前认为DKD 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某些物质激活了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足细胞自噬被抑制[28]。叶太生等[29]观察到当归补血汤能抑制总mTOR 表达,进而减轻mTOR 对足细胞自噬的抑制作用,延缓纤维化进程,减缓DKD的进展。

3.5 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氧化应激是DKD 的常见致病原因之一,机体受到刺激后,活性氮、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等物质随之产生且不能被机体及时清除氧化,还原平衡被打破,导致氧化应激。高糖状态是氧化应激反应的重要诱因之一。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是重要标志物,核转录因子2(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是导致肾脏氧化应激的重要通路[30]。临床试验发现芪归药对(芪归配比3∶2 效佳)可降低DKD 患者8-iso-PGF2α等氧化应激产物及相关临床指标水平,可见芪归药对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治疗DKD[31]。临床试验发现黄芪当归(芪归配比为3∶2 时疗效最佳)可改善早期DKD 患者血清NO 和NOS 水平,缓解氧化应激,治疗早期DKD[32]。另有研究[33]表明黄芪当归配伍可激活Nrf2通路,从而改善DKD。

4 黄芪、当归单药防治DKD的现代药理研究

黄芪和当归在临床中应用广泛,1 项组方规律研究发现黄芪是治疗早期DKD 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当归位列第八[34]。近年来黄芪当归单药也被证实对DKD有效。

现代研究发现黄芪的有效成分包括黄芪多糖、皂苷、氨基酸等在内的多种成分[35]。YI 等[36]用黄芪注射液(成分为黄芪)治疗KKAy 小鼠24 周发现,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化受抑制,证明黄芪注射液可预防或延缓DKD 进展。动物实验[37]表明黄芪多糖可降高脂饮食与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联合喂养的DKD 模型大鼠24 h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降低血糖,证明黄芪多糖可改善DKD。有研究证明黄芪甲苷在体内体外均具有抑制氧化应激、抗炎症反应等作用,可改善高糖引起的肾损伤,治疗DN[38]。

当归的有效化学成分包括阿魏酸、藁本内酯、酯化合物、门冬氨酸、蛇床子素等多种物质[39-40]。SUI 等[41]用从当归中分离出的有效成分阿拉伯葡聚糖治疗STZ 诱导的DKD 模型大鼠8 周后发现,阿拉伯葡聚糖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过度增殖,并且有抗炎症反应的作用,可作为治疗DN 的有效药物。LIU 等[42]予STZ 诱导的DKD 大鼠灌服当归根提取物治疗8 周后发现大鼠尿白蛋白、24 h 尿白蛋白排泄率、肌酐清除率降低,表明当归根可减轻STZ 诱导的DKD 大鼠的肾损伤,保护大鼠肾功能,缓解大鼠DKD病情。QI等[43]实验说明阿魏酸可通过抑制STZ 诱导的DKD 模型大鼠氧化应激、炎症、肾脏纤维化及改善足细胞损伤而保护肾脏。有研究[44]显示阿魏酸可抑制过量ROS 生成,诱导自噬并抑制在高糖环境下细胞凋亡从而抑制DKD发展。

5 讨论

DKD 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通过探讨DKD的病因病机,芪归药对配伍意义及DKD 的现代药理作用,证明芪归对治疗DN具有临床价值。

然而,目前的研究多属于理论方面,仍有可继续挖掘的方面。需要更多的临床观察来支持其疗效。虽有实验已证明黄芪、当归配比为3∶2、2∶1、5∶1 等在部分动物实验中有效,但仍无法验证临床中的最优比例。同时,目前此类研究样本量较小,缺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为中医药治疗DKD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