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良徛 袁丽娟

发热患者非常多见,现代医学认为发热的原因十分复杂,有感染性,有非感染性;中医学认为发热有外感发热,内伤发热。对于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是许多医者在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我们将一例长期发热患者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患者刘某某,女,75岁,退休教师,因胸闷、气促、咳嗽伴发热3天于2011年4月25日入院。患者家属代诉:患者因受凉后出现胸闷、咳嗽、气促,无法自主排痰,发热,下肢轻度水肿,为求系统治疗遂入我院,入院症见:咳嗽,痰不易出,帮助排痰可见痰为白色泡沫状,胸闷、气促,活动后则加重,发热,纳少,口干,大便日一行,小便量少,舌淡红,苔白,脉浮滑数。患者既往有帕金森氏病史五年余,并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期间规律服用美多巴,苯海索等药物。2005年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查体:体温37.4℃,脉搏 100次/分,呼吸 23次/分,血压 90/60mmHg,神清,呼吸促,面色淡,形体蜷缩,胸廓畸形,肋间隙窄,双肺呼吸音弱,两下肺可闻及湿性罗音,叩诊心脏浊音界不清,心音略低,律齐,心率100次/分,四肢肌肉强直、萎缩。辅助检查:心脏彩超示:①左室舒张功能减低,②心包少量积液,③主动脉瓣弹性降低并轻度钙化,轻度关闭不全;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动过速,②顺钟向转位,③低电压;实验室检查示:红细胞3.43×1012/L,血红蛋白98g/L,白细胞5.3×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77.3%;肝肾功能,二便常规无异常。入院诊断:①肺部感染,②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③心包积液,④帕金森病。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化痰,解痉平喘,扩血管,利尿等治疗,中药予以宣肺解表剂,一周后体温在正常至37.8℃之间波动。5月4日患者仍发热,体温达38℃,夜间易汗出,气喘,舌淡红,苔白,脉左细,右弦滑数。辨证为气阴两虚,易方为玉屏风散合生脉散加减,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至五月中旬患者病情大有改善,无发热、汗出,建议出院,但家属考虑患者一贯体质较差,欲继续住院调理观察。

5月18日患者体温突然升至39℃,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比率83.4%,遂更换抗生素,三天后体温下降至正常。

5月24日始及之后两个月期间,患者一直发热,甚至体温居高不下,在治疗过程中曾根据血常规、血培养、痰培养等检查结果调整过多种抗生素,如磺苄西林、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美罗培南、莫西沙星、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氟康唑等,并对症予以物理降温,解热药,纠正电解质紊乱,补充胶体及营养支持治疗等。患者体温偶降至正常,但维持不到一两天即回升。鉴于患者发热时间较长,曾请院外专家会诊,认为:感染不能完全解释其发热原因,为除外药物热,遂停用所有抗生素类药物四天,但发热仍持续。期间,中医根据病情变化,应用不同治法,虽或能使热势暂减,但多次反复,效果并不理想。考虑患者从五月份始发热,正值暑天,7月下旬始治以健脾除湿、清暑益气,予李氏清暑益气汤。经治疗约一月,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病情日见改善。治疗过程小结如下:

5月24日,患者体温上升为39℃,无汗,无咳嗽,神清,精神差,面色白,口唇暗,查体:颈静脉充盈,右肺可闻及湿性罗音,少量哮鸣音。辅助检查示血象不高,电解质紊乱,咽拭子可见霉菌及菌丝,西医用抗G-菌及抗真菌类抗生素,对症退热处理效果不明显,体温虽有降低旋即升回至38.5℃以上。5月26日患者身热不解,倦怠,面色淡黄,咳逆气喘,腹胀,双下肢浮肿,小便量少,舌质红,苔薄黄微腻,脉弦滑数,辨证属感受外邪,邪热壅肺,邪在气分,治以辛凉宣肺平喘,予麻杏石甘汤加减。服四剂后,患者微汗出,体温在37至38℃之间波动。

5月30日晚间体温又上升为38.8℃,无汗,皮肤灼热,至31日8时,体温上升为39.5℃,时见患者面赤、唇干,口舌生疮,便秘,舌红苔黄腻,脉细滑数,辨证属上中二焦邪郁生热,予凉膈散加减以泻火通便,清上泄下。6月1日患者体温38.6℃,2日体温37.7℃,3日体温38.3℃,精神差,气喘。6月8日体温为38.5℃,神清,精神差,发热,无汗,稍咳,呼吸稍促,大便糊状,尿量正常,舌红,苔白厚腻,脉滑数。证属湿邪郁而化热,治以三仁汤加味未效。

6月8至11日,患者体温在37~37.5℃之间维持一天。12日体温上升至38.8℃,发热倦怠,小便短赤,双下肢水肿,胸闷腹胀,口渴,舌质淡红,苔黄白厚腻,脉弦滑数,遂予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之甘露消毒丹加味,但发热间升间降,一直保持在37.5℃以上。

6月17日,患者体温39℃,症见:身热,无汗,气促,动则加重,口中啊啊有声,声低气怯,面色萎黄,全身浮肿,大便干结,小便量少,舌淡红,苔少,脉虚大无力而数。查体:两肺底可闻及湿罗音,偶闻及哮鸣音,心音低钝,律齐,心率110次/分,全身浮肿。辨证属气虚发热,予补中益气汤加味以“甘温除大热”,之后一周患者体温在37-39℃之间波动。

26日出现神志时清时昧,面部浮肿减轻,但躯干及双下肢仍浮肿,舌红,苔黄干,间有裂纹,脉滑数。6月27日至7月4日,患者体温在37~39℃之间波动,最高时达39.8℃,精神差,中药先后给予银翘马勃散,小柴胡汤加减,均未效。

7月7日患者症见:微咳,口腔分泌物较多,舌质红,苔黄厚腻,舌面有溃烂,唇角轻度溃疡,脉细滑数,仍发热,体温最高39.8℃。辨证属痰热郁肺,热毒壅滞,遂予千金苇茎汤加减,此后四日体温波动在37.5~38.6℃之间。

7月13日,患者体温上升为39.5℃,症见:热甚,口腔干燥,舌红,苔厚,舌面无津,脉左细滑数,右弦洪大,辨为肺胃热盛,气阴两伤,给予白虎人参汤清热益气生津。14日上午38℃,15日37.9℃,16日早晨39.2℃,晚间37.9℃,17日体温在38℃左右。

7月18日体温复升至39.1℃,精神萎靡,喉中痰鸣,口微干,汗出热稍解,足部水肿减轻,胸腹肿,舌淡红,苔白腻,脉浮滑数,考虑近几日在空调房复受凉,遂予除痰消痞,解表温中除湿之五积散。19~24日,患者神志尚清,体温最低时37℃,最高则为38.6℃。

7月25日,患者体温39℃,症见:发热,微汗出,四肢困倦,气短,气喘,小便少,大便或两日一解,(需使用开塞露),舌淡嫩,苔白腻,脉左细弱,右弦滑。考虑患者发热日久,脾胃虚弱,而正值暑天,暑气热盛,损伤元气,暑又多挟湿,故形成中气不足,湿热困脾之势,遂予李氏清暑益气汤,以健脾除湿,清暑益气。遵原方如下:黄芪30g,苍术 10g,党参 20g,白术 15g,陈皮10g,当归 10g,升麻 10g,麦冬 10g,五味子10g,关黄柏10g,泽泻10g,神曲 10g,青皮 10g,粉葛 15g。服药后,27日患者体温38℃,30日一度为39℃,8月2日体温37.6℃,4日36.5℃。症见:神清,精神转佳,但口腔分泌物仍多,主要为黄色粘痰,双下肢水肿减轻,舌面污垢难清除,舌淡,苔白腻,脉细滑。效不更方。服药至8月15日患者体温一直在38℃以下,正常的体温可维持数天。继续守方治疗,直至8月24日,患者神志清楚,气力较前增,体温正常,偶气喘,浮肿减轻,二便可,纳眠尚可。治疗予参苓白术散善后调理。

纵观患者病程,其发热为无规律发热,汗出、恶寒不明显。最初予辛凉宣肺清热之麻杏石甘汤,服后微汗出,热稍退,但维持不过一日而复热。邪除不尽,考虑入半表半里,予小柴胡汤未效。继后考虑湿热郁于中焦,予清热解毒,利湿化浊之甘露消毒丹;亦考虑内伤发热已久,尤其是高热之后,易耗气伤津,用清热益气生津之白虎人参汤,但发热退而不消,均无功而返。也曾予三仁汤以清利湿热,宣畅气机,却因未予补中益气之剂,同样未效。患者发热持续时间长,无论是对壮实之人还是对瘦弱之人都是一种慢性消耗,且已长期卧床,年事已高,久卧伤气,行插胃管进食,食物不经咀嚼,水谷精微吸收不完全,因此我们认为患者证属中气不足,脾胃虚弱,而从气虚发热论治,予补中益气汤,但因未兼顾除湿导致无效;患者发热不解,精神短少,四肢困倦,脉滑而虚数,乃中气已虚。更因时值夏季,暑湿当令,暑为阳邪,其性炎上,湿为阴邪,其性趋下,暑湿共伤气阴,故证属气阴不足,兼挟暑湿。治疗单用益气养阴,则暑湿难除;独以清暑除湿,则气阴难复。暑湿耗伤气阴之证,只有清暑益气并举,方能效如桴鼓,应手而愈。

暑为夏季之主气,乃火热所化,具升散,耗气伤津之性,故夏季暑邪伤人,易伤气阴,如患者元气本虚,则气虚益甚,而可见神疲、懒言、乏力等症;暑邪直入气分,耗伤津液,故口渴喜饮;暑热之邪,扰动心神,则心胸烦乱;暑多夹湿,湿困脾土,则见四肢困倦,胸满,大便溏泻。李氏以清暑益气、健脾除湿立法,治疗平素脾胃本虚,夏季伤于暑热之体,拟清暑益气汤,方以黄芪甘温补中、益气升阳,为君药;人参、橘皮、当归、甘草健脾益气为臣;湿阻脾胃,故用二术、泽泻淡渗利湿;神曲健脾消食;青皮理气;升麻、葛根解肌升阳;黄柏苦寒,清热补肾水以滋化源;暑热易耗气伤津,故用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共为佐药;甘草尚可调和诸药,又为使药之用。

我们认为:患者高热不退,口渴、烦躁汗多、神疲少气、苔黄白而干、脉虚数无力等暑热耗气伤津者,宜用《温热经纬》清暑益气汤。但若虚人挟湿而病暑者,或平素气虚,感受暑湿,脾湿不化,身热头痛,口渴自汗,四肢困倦,不思饮食,胸满身重,大便溏泄,小便短赤,苔腻,脉虚者,则以《脾胃论》清暑益气汤为宜。本例发热患者的治疗,一波多折,过程艰辛,究其原因,乃诊治过程,未能随机应变,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此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