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 伟,陈明霞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饮食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中国的《礼记·礼运》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在西方,马克思把食品视为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之一,他说:“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行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医学的产生与饮食关系密切,中国自古有“医食同源”一说,“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的中医鼻祖—伊尹,本是汤王的厨师;在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你的食物就是你的医药。”因此在特定历史文化影响下产生的饮食及医学流派常具有类似的特征,而不同文化背景下饮食的差异与医学的差异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与医学相比,饮食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更为密切,且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人们对中西方饮食的差异多有所体会,因此本文拟从中西饮食的差异分析中西医学之不同。

1 中西饮食观与中西医疗观

在思维方式上,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认为主体只能在与客体的交融共存中体会它的存在,感受它的生命,领悟它的精神。反映在饮食上,中国人吃的是口味,追求的是感受,“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是一种感性饮食观。而对“味”的感受,正如《吕氏春秋·本味》所说的“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都是通过各种感官实现的,是非理性、非精确的,带有强烈的感受性和体验性。因此,中国饮食对食物的营养往往只是一种经验性的模糊把握,缺乏严密的理性分析和逻辑判断。与其相似,中医治病也主要应用直观的、形象的,重视直觉体悟的认知方法。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不是从解剖形态等微观改变出发,而是从映像于外的整体功能出发。在诊断方面,重视辨“证”,通过望闻问切对病人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体征等功能性变化进行感知,通过分析、归纳与综合,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性等作出判断;在治疗方面,中医以“证”的好转为目标,通过综合措施进行复杂干预以达到保持或者重树生命内外的和谐状态为目的,其治疗措施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发挥作用也难于进行理性的分析。

西方哲学思想强调“天人二分”的理性思维,受其影响,在西方,饮食大多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特别是在现代营养学产生后,其饮食更具有理性分析的倾向,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具体表现在不太注重食物的色、香、味、形等的完美,即便是口味千篇一律,甚至味同嚼蜡,他们也会遵从理智的告诫,将食物吃下去,仅仅因为它有营养。例如美国人买食品时是很谨慎的,通常选择的都是低脂肪、低卡路里、低钠、无糖、高纤维和新鲜的食物,他们拒绝使用味精,认为其是既不营养又有副作用的化学产品。西方这种过分强调“科学”、“营养”的饮食观念,排斥了能给人带来愉悦享受的美食,虽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但很难使人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其相似,西医治病则主要运用抽象的重视理性思维的认知方法。强调运用“分解的方式”,通过物理、生化等方法,对机体内部各种各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注重病因、病理形态的生理改变;在诊断方面,重视辨“病”,以实验室化验、病理活检等检查的结果为依据,探寻致病因素及其作用机体之后的病理改变,如果找不到前两者,则可能认为没有疾病的存在;与之相应,西医治疗主要是根据物理及化学的措施特异性地消除致病因素,纠正病理改变,改善相关理化指标。相对而言,对病人的整体功能及感受不够重视。

2 中西饮食特点与中西医疗法特征

向往和谐的中国人重和合与整体,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中国人认为,只有不同的东西综合起来才能形成美,因此反映在饮食上的特点是讲求“五味调和”,“调”是“和”的主要手段,“和”是“调”的目的。它强调通过对不同食物原料的烹饪调制,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创造出新的综合性的美味,以满足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双重需要。与其相似,中医把人看成一个整体,是一个模糊的超复杂性系统,因此在选取治疗措施重模糊,亦此亦彼,重内在联系,讲究复杂性。在临床治病时,经常时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饮食精神调摄多管齐下。仅以中药内服治疗为例,即使是感冒、疮痈等单纯疾病,中医也多用多个药物组成的方剂,讲究“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升降沉浮,若干味中药混成一体,若搭配得当,达到一种“和合”之美,即能发挥超越任何1味组成药物单独应用所能发挥的作用。

西方文化强调形式结构。在饮食方面强调通过对食物原料的制作加工,保持和突出各种原料的个性。就菜肴的组成、制作而言,西菜在加工时是独立的,上火时从生到熟也是独立的,出锅后摆在盘中与其他蔬菜组配,仍然是独立的。如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各式蔬菜也决不会混杂串味。与其相似,西医把人看成是由各个系统、器官、组织、细胞构成的多层次复合体。在认识疾病时,强调采用分析还原的方法,越分越细、越单一、越精确是其追求的目标。与之相应,西医在治疗时重清晰,非此即彼,界线分明,简洁明白。以药物治疗为例,偏爱成分单一、效用专一、含量精确的药物,即使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等病因复杂的疾病,也倾向于先用单种药物,最大剂量仍不能控制病情,方考虑联合用药。若根据病情需要而联合用药时,也各治各的,其相互作用则往往是其想尽量避免的东西。

3 中西饮食烹饪规范与中西医医疗原则

受“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影响,中国烹饪不仅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变化性。翻开中国的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而且中国烹调中,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地区、季节、对象、作用、等级及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而有变化。与其相似,中医医疗中重经验、重特殊性和灵活性。在诊断上,中医辨证主要是对疾病的整体表现进行定性判断,如六淫外感、八纲病理、脏腑病位等,病因、病理和病位诸要素的排列组合,就可以构成千千万万的证,而证也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断变化;在治疗上,将求因证变法,随症加减,药物的组合也进行相应的变化,难于进行严格规范。

西方哲学在方法论上具有机械、僵化的形而上学性的特点,导致其在饮食方面过分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烹饪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因此,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并制作菜肴,这样一来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皆为同一味道且毫无变化。再者,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麦当劳(McDonald's)、肯德基(KFC)、比萨饼(Pizza Hut)等快餐业的流行是这种烹调观念的集中体现。与其相似,西医医疗中重推理、重普遍性和规范性。西医对临床现象采取大样本研究,从动物实验、临床观察到流行病学调查,再经过统计学处理,疾病就从具体病人身上被剥离出来,成了一种抽象的典型模式。因此在诊断上,典型病例和不典型病例往往差别很大,但诊为同一疾病,个体差异可以忽略,在治疗上,凡是同一病种,一般都有常规的治疗方案。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中西文化深刻影响了中西方饮食与中西医学,中西饮食的差异与中西医学的差异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又各有优势与不足。随着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流不断深入,中国饮食几乎出现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有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中餐馆有16万家之多,其中仅美国就有16000家之多,占世界中餐馆数的10%。同样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麦当劳、肯德基、法式大餐等西方的舶来饮食。时至今日,人们也认识到中国饮食过分强调味感,西方饮食过分重视营养,都有其片面性,两者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例如麦当劳也根据中国人口味推出“辣出你个性”的麻辣特级板烧鸡腿堡,类似西方的中式营养快餐在国内方兴未艾。与此同时,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会认为中国的饮食会被西方饮食替代,同样也不会天真地认为中国饮食可以独霸天下。但反观人们对于中西医学的态度,许多人认为中医不“科学”应被西医取代,还有少数人认为“西医成为了全人类20世纪的健康灾难”,一时争论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人们对中西医学的差异没有足够明确的认识有关,因此在上文中通过相对容易理解的中西方饮食差异分析中西医学的不同,希望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中西医学的理解,特别是希望我国中医学者在认识并发挥自身的优势前提下,取长补短,弘扬中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