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龙,李 燕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丰富多样。而在对五运六气热议的今天,确证其涵盖性、变通性、指导性,成为研究者的课题。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若干观察点,记录、回顾、印证、预测当地自然环境、气候与人的关系,积以时日,总其大者,才能基本明确五运六气的功效并加以利用。但是这些观察点怎么确立并依据什么?王冰的一则注解为我们划好线、选好点起到了导向作用。

在梅花本《黄帝内经素问》第444页,《素问·五常政大论》:“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此腠理开闭之常,太少之异耳”一段经文之下,王冰作了大段注解。他在“中原地形,西高北高,东下南下。今百川满凑,东之沧海,则东南西北高下可知”的版图内,将“中华之地,凡有高下之大者,东西、南北各三分也”,三三得九,分成九个地域。容笔者分别引注于下,先说横着划线:“其一者自汉蜀江南至海也,二者自汉江北至平遥县也,三者自平遥北山北至蕃界北海也。故南分大热,中分寒热兼半,北分大寒。南北分外,寒热尤极。”

按“汉蜀江南”,张景岳将句读点在江与南之间,“详汉蜀江,即长江也”。其实“汉”指汉江,下文已言明。汉江发源于陕西省东南,亦即秦岭以南,流经湖北省北部,最后在武汉市汇于长江中。“蜀”即四川省全境,而线应画在陕蜀交界的秦岭南缘。“江”即长江。这样第一条横线从秦岭南缘东至长江,向南至南海的区域称作“南分”;第二条横线自汉江向北至山西省平遥县,与地理上的纬线相当,画出来即是“中分”;而从“平遥北山”出发到“蕃界北海”,那是第三条横线所辖区域,称作“北分”。考北方“蕃界”,应为古时匈奴所居之界,而“北海”,辞书上说“为北方远僻地域之泛称”,也说“秦汉后凡塞北大泽,往往被称为北海”,如里海、贝加尔湖(汉·苏武牧羊处)、巴尔喀什湖等。“北分”广大区域气候十分寒冷,而平遥县城南与县城北山的气候可能冷暖差距很大,十分有趣。

再说竖着画的三条线:“又东西高下之别亦三矣,其一者自汧源县西至沙州,二者自开封县西至汧源县,三者自开封县东至沧海也。故东分大温,中分温凉兼半,西分大凉。大温之分,其寒五分之二;大凉之分,其热五分之二。温凉分外,温凉尤极,变为大暄大寒也。”

“汧(qiān)源县”,《辞海》:“古汧邑,西周末,秦襄公所都。秦置县,治所在今陕西陇县南,北魏改名汧阴。”“1964年改名千阳县”。实际地处陕西省宝鸡市西北,陇县东南。在尚不能通陇海铁路的唐代,看来汧源(千阳)县就比之于宝鸡,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域丝绸之路的大邑。缘于汧源正好位于陇西高原东坡下,由此从北到南画一条竖线,正好是中华大地西台阶的东缘。而“沙州”,唐贞观七年改定之名,即今甘肃省西部敦煌市。敦煌即为西分的西端。而中分线画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南北,由开封向东至黄渤海(沧海),是东分,由开封西至千阳县,便是中分了。

如果在一幅中国地图上按照王冰所标识的点、山川、台地、河流等横画三条线、竖画三条线,除了新疆、西藏地区的9个区域就清楚地显现出来,张景岳将这“九分之地”称作“九宫”,分别用八卦之名命之。不过称“九分之地”也好,称“九宫”也好,目的就是方便区分或者标识气候的客观差异。王冰在划线时已然对九分之地用大寒、大热、大温、大凉述说了总体的区分:“然九分之地,寒极于西北,热极于东南”(注:本文在“西”与“东”字下有[守]字,笔者以为系北宋林亿等医官作正误时的记号)。而既分九域,王冰还讲了如下5条具体的依据。

第一,“今以气候验之,乃春气西行,秋气东行,冬气南行,夏气北行”。这是王冰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的原文作为气候差异的理论根据,是说不同的地域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了四季早晚不同的差距。张景岳将此以春季多刮东风、秋季常刮西风、夏季常刮南风、冬季常刮北风作解也是对的,反映了北半球季风的特点,是古人论证“四维”的重要时空观。王冰将“东分”称作大温,“西分”称作大凉,“北分”称作大寒,“南分”称作大热的原因,是将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气候常态作了动态布局。所以他说:“一为地形高下,故寒热不同;二则阴阳之气有少有多,故表温凉之异尔”。用来解释此段经文的结语:“此腠理开闭之常,太少之异尔”。

第二,“以中分校之,自开封至汧源,气候正以历候同”。按“校”,比较之言也。中分,即九分之地的中心区域。这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是与廿四气节的四季秩序基本相当。换言之,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是依据中心之地的气候特征,安排四季、标识物候、指导农时而发明了廿四节气。而“十九年七闰法”的农历,在春秋时期就逐渐形成了。这一点十分重要。

第三,“以东行校之,自开封至沧海,每一百里,秋气至晚一日,春气发早一日。西行校之,自汧源县西至蕃界碛石,其以南向及西北东南者,每四十里,春气发晚一日,秋气至早一日;北向及东北西南者,每一十五里,春气发晚一日,秋气至早一日”。

“蕃界碛石”,藏界碛石县。即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属下的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该县面临黄河,相传是大禹治水的起始处,《尚书-禹贡》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即疏浚黄河起于积石山,直至河南省龙门(洛阳)。据《积石山县县志》的记述:“(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县地陷于吐蕃”。笔者青年时期曾在临夏地区工作,到过积石山。王冰此段是说自开封向东,汧源向西,气候即与历候不一致了。尤其西分之地的北部大片地区比南部大片地区的气候差异还明显,里程还要短。事实是否如此呢?张景岳《类经》不仅全文抄录王冰的注解,并说“不可不察也”。

第四,“南行校之,川形有北向及东北西南者,每五百里(新校正云:按别本作二[守]十五里),阳气行早[守]一日,阴气行晚[守]一日;南向及东南西北川,每一十五里,热气至早一日,寒气至晚一日;广平之地,则每二[守]十里,阳气发早一日,寒气至晚一日。北行校之,川形有南向及东南西北者,每二十五里,阳气行晚一日,阴气行早一日;北向及东北西南川,每一十五里,寒气至早一日,热气至晚一日;广平之地,则每二十里,热气行晚一日,寒气至早一日。大率如此”。

第五,“九分之地,其中有高下不同,地高处则燥[守],下处则湿[守],此一方之中小异也”。“然高处峻处,冬气常在,平处下处,夏气常在,观其雪零草茂,则可知矣”。

地域不同,距离发生气候的差异。地理位置越远,其风向、风速、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的数据就越加明显不同。就是一个地方山川高下不同,气候也有差异。竺可桢先生常以白居易的诗歌作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物候学》一书中,将物候的差异作为“定律”研究和把握,包括物候的南北差异;物候的东西差异;物候的高下差异;物候的古今差异作为一章,称之为“物候学的定律”。并且在全国组织“物候观测网”,用以指导农业等许多学科的科学研究。所以勿庸讳言的是中医学科也应当跟随其后,建立全国范围的五运六气观测网。中医学观察六气的盛衰变化,目的是为了人。以五运六气为基础,用气象学、物候学等现代科技资料作支撑,研究一方一地的人们的生理病理变化,并且如《素问·至真要大论》那样,作出防治疾患的指导。清代名医叶天士治病掌握着一把金钥匙,即是以四气五味作理论,“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燮理阴阳,“以平为期”。而要观察一方一地人与自然的客观规律,首先要回顾、印证过去和现在时段的六气变化与人体消息的“应”与“不应”,以事实为根据,以原则为准绳,“有者求之,无者求之”,总要作出恰如其分的解释。如今年2、3月份,北京地区正常人群中出现睡眠多的现象,不少人反映“睡不醒”。在3月7日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里讨论了这一现象,大家各说各的,不一而足。其实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司天之政”一节里“初之气”的内容中已写出“善眠”二字,张景岳以主、客气的风、湿作解,而高士宗解释为:“内外上下,气机不利也”。似乎都不太满意,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还需医者仔细思忖。当今全球气候反常,“五郁之发”频频,核幅射灾害等更需我们拭目以待。

再一个问题是如何选点布局?笔者以为用王冰的“九分之地”和所写诸点的基础,作些扩充即可。如在“九分之地”外,可将新疆、青藏、东北三省加入其内,或可成为十二分之地。而王冰所说的具体县市已有明显的界分性,应加以利用。不过古今变化大,可在相近人口密集城市设点,如“汧源”设在宝鸡,“碛石”设在兰州。而“九分之地”中未明确县市的,可商议布点,或以北京为“总提”,五运六气观测网即可确立。

总之,五运六气的观察实践应该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各省市中医学府和科研机构的人才优势,以及活跃在基层医疗第一线的“志愿者”。

今年“世界气候日”的主题是“人与气候”,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在广大人民群众对气候变化的关心和重视不断提高之际,中医学科对五运六气的研究和印证迎来了大好契机。学习、继承五运六气是为了应用,发挥、发展五运六气是为了人类健康。愿布点单位将来多出几位像叶天士那样的大医家,服务当地,享誉全国,乃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