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琨,罗增刚

(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各种老年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阿尔茨海默病不但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更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轻度认知障碍(MCI)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前期,是指患者虽然有认知功能的损害,但尚未达到痴呆的标准,是正常老化和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中间状态。目前AD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故在MCI阶段早发现、早治疗,阻断甚至逆转MCI向AD转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1 MCI与AD

MCI是 AD 的高危因素。Ritchie[1]等研究发现,MCI转化为 AD的转化率,1年内为 10% ~15%,2年内为40%,3年内为20% ~53%,4~5年内为55%。Morris[2]对 MCI患者临床随访9.5年,发现5年MCI患者发展为AD的转化率为60.5%,35.7%发展为AD早期,19.9%发展为不肯定性的AD,6.8%患者仍停滞在原状态;9.5年时100%的MCI患者发展为 AD。从病理表现上分析,其中84%的MCI患者与AD的病理表现相同。Petersen[3]于 1999 年描述了 MCI,并将 MCI 分为 3个亚型:(1)单纯的记忆损伤型,此亚型的认知损害主要局限于记忆力范围内,其他认知功能无明显受损,此型为AD转归的主要类型;(2)多认知领域轻度受损型,此亚型可存在记忆损害,也可不存在记忆损害,但存在其他认知功能的受损,可转归为 AD、VD或其他类型痴呆,亦可停留在MCI的状态;(3)单一非记忆认知功能受损,即无记忆损伤,但出现在其他认知领域,如计算力、言语能力、执行能力、注意力等其中某个领域的轻度功能障碍。本型可发展为其他类型的痴呆,或与发生损害的认知领域相对应的疾病。

2 MCI患病率研究

目前由于各项研究所采用的MCI诊断标准、研究方法、研究人群不同,所得出的 MCI的发病率也存在较大差异。Ravaglia[4]等对意大利1个城市65岁以上1016名居民进行了调查,MCI患病率为7.7%。Coria[5]等调查发现,北美白种人64岁以上老年人MCI患病率为16.8%。薛志林[6]等对太原市矿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共调查老年人1713人,其中93人符合MCI的诊断标准,患病率为5.43%。徐晓燕[7]通过对国内22个省城乡60岁以上的2161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其 MCI发病率为26.42%。

3 MCI的中医认识

轻度认知障碍在中医病名中属于“健忘”、“文痴”范畴。亦有观点认为,MCI属于“呆证”前期[8]。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健忘的记载。《灵枢·大惑论》:“黄帝曰:人之善忘者,何气使然?岐伯曰: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类证治裁》卷四:“健忘者,陡然忘之,尽力思索不来也。夫人之神宅于心,心之精依于肾,而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性所凭也”中医认为脑为髓之海,肾主骨生髓,老年人年老体衰,肾精不足,不能充养脑髓,故脑消髓减,导致神机失用,进而出现健忘。老年人大多不是单纯1种疾病,各种病理因素错杂,病史较长,导致病久入络,而出现夹痰、夹瘀等病因病机。

3.1 病因病机

本证为本虚标实之证,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肾精亏虚,髓海失充,或为思虑过度,暗耗心血,或久病之后耗伤气血,导致气血亏虚,此为本虚。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年老体虚脾气亏虚,导致脾运无权,不能将水谷运化为精微物质,反生湿痰。痰浊阻络,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生或感受寒邪,寒性收引,寒凝血瘀,或情志不遂,肝气不舒,气机不畅,气滞血瘀,痰浊瘀血,此为标实。周文泉[9]认为,MCI的病因与痰浊密切相关,津液代谢失常,导致痰浊内生并夹杂寒、热、燥、湿、风等邪气伤及清明之府而形成本病。

3.2 辨证分型

MCI可分为肾精亏虚型、气血亏虚型、痰湿阻窍型、瘀血内阻型、痰瘀互阻型。肾精亏虚型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齿摇发脱,耳鸣如蝉、眩晕,遗尿,舌质淡、少苔、脉沉细。若偏肾阳虚,则会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若偏肾阴虚,则出现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气血亏虚型表现为记忆力低下,以近记忆受损为主,声低懒言,短气乏力,活动后加剧,大便溏泄,脏器下垂,面色苍白,爪甲不荣,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痰湿阻窍型表现为健忘,神情淡漠,少言寡语,头晕头重,乏力不愿活动,食少纳呆,腹胀不舒,大便粘腻不爽,舌苔白腻,脉滑。瘀血内阻型表现为记忆力差,善忘,情绪低落,行为异常,唇舌色暗,肌肤甲错,口干不欲饮,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痰瘀互阻则兼有痰湿阻窍与瘀血内阻型两方面的表现。

国内已开展对MCI辨证分型的研究,何迎春[9]等将轻度认知障碍分为脾肾两虚型、湿热壅滞型、痰湿阻络型、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并对126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其中脾肾两虚占41.44%,湿热阻滞型占19.06%,痰湿阻络型占15.08%,气阴两虚型占11.90%,肝肾阴虚型占9.52%。张艳萍[10]等将128例 MCI患者分为3型,即髓海亏虚型、痰浊阻窍型、气滞血瘀型,其中髓海亏虚型占94.5%,兼有痰浊的占21.9%,兼有血瘀的占5.5%,兼有痰瘀占35.2%,单纯痰浊阻窍型占3.9%,单纯气滞血瘀型占1.6%。虽然因调查人群、纳入标准、调查方法等不同,结果存在差异,但大多数患者均存在本虚之证。

3.3 中医治疗

目前对于MCI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是以纠正递质代谢紊乱、营养脑细胞为手段,中医在治疗本病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本虚为主的病证,需以补虚为主,根据证型的不同可选用益气养血、益精填髓、温补脾肾、补益肝肾为法,而兼有痰浊、瘀血的需以化痰醒脑开窍、活血化瘀为法。郭仁真[11]等以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痰浊阻窍型MCI患者32例,与吡拉西坦组对照,2组前后血清 Ach、SOD、MDA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 Ach、SOD、MDA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 Ach、SOD均提高,MDA均降低(P<0.05,P<0.01)。治疗组Ach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季向东[12]等以自拟方利窍益智汤(茯苓25g,石菖蒲 15g,制半夏 10g,陈皮 6g,党参、制首乌、熟地黄、益智仁各15g,胆南星20g,炙甘草3g,兼肝阳偏亢者加钩藤10g,石决明(先煎)25g;兼阳虚者加淫羊藿15g,肉桂6g;兼阴虚者加女贞子、生地黄各15g;兼肝郁者加柴胡6g、制香附10g)治疗 MCI患者32例,治疗有效率为15.63%,与吡拉西坦的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李乐军[13]等以通脉益智丸(人参10g何首乌5g丹参10g川芎10g赤芍10g 红花 5g,石菖蒲 10g,远志 10g,熟地 12g,山萸肉10g山药15g,泽泻 10g,益智仁10g,陈皮5g)治疗MCI患者30例,结果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

4 小结

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多为痰、瘀、虚、毒互阻所致,虚为其根本病机,肝肾亏虚,脑髓失养,机窍不利,气虚而推动无力,无力推动津液,血液运行,津液代谢障碍而化为痰浊,血液运行不畅,停留局部则出现瘀血;痰瘀阻滞脉络,气血不能上荣,进一步导致脑髓失养。痰浊瘀血互结日久,则可进一步产生浊毒之邪,从而损伤脑髓。故在治疗方面,要兼顾痰瘀虚毒各方面的病理因素,一般老年人多为虚实夹杂,用药多先侧重于邪实,多用化痰开窍及活血化瘀之品,如半夏、陈皮、天麻、茯苓、胆星、石菖蒲及桃仁、红花、川芎、丹参等,待用药一段时间后,痰浊、瘀血等病理因素去除之后,再给予补益肝肾、益气养血之品,如熟地、当归、山萸肉、枸杞子等充养脑髓,针对虚证进行治疗,从而去除根本病因。

MCI作为AD的前期,对于AD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医药对于MCI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对于临床上有效方药进行系统总结,并通过临床试验进行验证,使中医对MCI的治疗规范化、系统化,提高临床疗效,对提高MCI患者的生活质量、抑制其向痴呆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1]Ritchie K,Touchon J.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conceptual basis and current nosologiral status [J].Lancet,2000,355(9199):225-228.

[2]彭丹涛.老年痴呆的研究进展[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6):601-602.

[3]Peterson RC,Doody R,Kurz A.Current concepts in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Arch Neurol,2001,58:1985-1992.

[4]Ravaglia G,Forti P,Montesi F,etal,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epidemiology and dementia risk in an elderly Italian population[J].J Am Geriatr Soc,2008,56(1):51-58.

[5]Coria F,Gamezde Caso JA,M inguez L,etal,Prevalence of ageassociated memory impairment and dementia in a rural community[J].J N eurol Neurosurg Pasychiatry,1993,56(9):973-976.

[6]薛志林,曲成毅,马菲,等.太原市矿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调查 [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4):407-408.

[7]徐晓艳.一般人口学对老年人认知障碍的调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4):127.

[8]周永红.中医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思路和方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6):542.

[9]何迎春,张如富.轻度认知障碍的中医辨证分型[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464.

[10]李映红,李耀芳,杨敏,等.轻度认知障碍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J].中医药导报,2009,16(5):1-3.

[11]郭仁真,周文泉,罗增刚,等.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痰浊阻窍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1):33-36.

[12]季向东,储兴,周振和.利窍益智汤治疗轻度认知障碍32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09,50(4):308-310.

[13]李乐军,邵凤扬,顾成光.通脉益智丸对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记忆及血脂代谢的影响[J].江苏中医药,2010,42(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