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勇军,桂 涛,黄美华,成 臣,杨桂云,万贵平△

(1.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3;2.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南京 210028)

【综述】

子宫腺肌病中医药治疗新进展*

蒋勇军1,桂 涛2,黄美华2,成 臣2,杨桂云2,万贵平2△

(1.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3;2.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南京 210028)

目前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西医治疗子宫腺肌病具有停药易复发、副作用高以及对机体创伤大的不足。而中医药治疗此病疗效较好,不仅毒副作用低、创伤小且临床治疗方式多样,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子宫腺肌病;内治;外治;内外合治;中西合治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是指子宫内膜腺体或间质侵入子宫肌层产生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病变,临床以月经量多、痛经、不孕等为主要表现。中医无此病名,但观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显示出独特的疗效和优势,治疗形式多样,包括内治、外治、内外合治以及中西合治,本文将相关新进展综述如下。

1 内治法

1.1 辨证论治

中医治病以辨证论治为基本原则,现代医家认为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瘀血阻滞胞宫、冲任是其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而导致瘀血形成的因素有气滞、痰瘀、寒湿、湿热、气虚、肾虚等[1]。随着病情的发展,各证候之间可相互叠加或转化。唐玉琼[2]将4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辨证分型为寒凝血瘀、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和瘀热内阻4型,在紫草方的基础上加味桂枝、吴茱萸等治疗寒凝血瘀证,加味柴胡、月季花等治疗气滞血瘀证,加味黄芪、炒白术等治疗气虚血瘀证,加味赤芍、丹皮等治疗瘀热内阻证,结果表明各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均有显着改善。曹振健[3]将此病分为气滞血瘀型、痰瘀互结型和肾虚血瘀型,以活血化瘀为主分别配合理气和化痰、

补肾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显着。龚茜[4]等采用妇科消瘤丸联合丹黄祛瘀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30例,痊愈8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可见联合运用妇科消瘤丸与丹黄祛瘀胶囊能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减轻痛经程度,缩小子宫体积,降低血清糖链抗原 125(CA125)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1.2 周期疗法

周期疗法是指根据月经的生理规律,在月经周期的不同分期中采用不同的方药对证治疗。项军[5]运用中药分期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认为经前期气血充盈胞宫应以泄为主,重用活血化瘀药,以张锡纯活络效灵丹为主方加减。经后期气血衰退,治疗以活血消症、化痰散结。结果表明,以活血化瘀配伍软坚散结消症中药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更好。

1.3 专方治疗

临床医家在长期对子宫腺肌病的观察和治疗中,形成了自己的经验方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李爱芳[6]自拟下瘀血汤合四逆散加味治疗子宫腺肌病28例,治疗3个月后患者月经量减少、痛经症状明显减轻。孟君等[7]用宫外孕二号方加减治疗本病46例,治疗3个月后其总有效率95.65%,随访3个月后复发率15.9%,表明该验方临床疗效和预后均较好。曾薇薇等[8]自拟化瘀凉血方治疗子宫腺肌病32例,对照组设为口服妈富隆,服用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表明,化瘀凉血方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确切,从痛经、月经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妈富隆,且能显着改善临床症状。

2 外治法

2.1 灌肠治疗

中药灌肠治疗子宫腺肌病是通过直肠静脉吸收药物,使药物功效发挥最大,更好地作用于局部病灶。刘红[9]等用折冲饮加减保留灌肠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37例,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其治疗总有效率达86.49%,在改善患者的痛经、缩短经期、减少经量等方面疗效显着,同时对改善中医证候、缩小子宫体积、降低血清CA125水平等方面亦有较好的疗效。魏冬雪[10]以少腹逐瘀汤低压缓慢保留灌肠治疗子宫腺肌病32例,观察治疗前后痛经情况,总有效率87.5%。

2.2 针灸治疗

赵荣[11]以中极、子宫、足三里、三阴交作为主穴,配合次髎穴治疗痛经明显的子宫腺肌病患者。通过辨证论治,对于气虚、体寒的患者选用温针灸中极和足三里;对于血瘀的患者以温针灸三阴交穴配合膈俞、肝俞拔罐,每周3次,6个月为1个疗程,临床痊愈率60%,总有效率80%。结果表明,针灸对缓解子宫腺肌病痛经症状有一定疗效。吴宁[12]等根据月经分期规律采用中药复方内异宁联合针灸治疗子宫腺病患者65例,月经前7 d开始至经行2 d,给予中药复方内异宁联合针灸取穴,针刺取穴三阴交、关元、合谷,艾灸取穴关元,隔日1次温针,疗程6个月,结果提示针药结合组在改善子宫腺肌病的痛经症状方面优于单用中药组。

2.3 外敷治疗

中药外敷使药效经皮肤直达病所,临床疗效好、操作简单且无毒副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脐与胞宫经脉相通,故临床多外敷于脐部。叶青[13]等运用分期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于非经期服用活血消症胶囊,经前期3~5 d外用敷脐止痛散,隔日1次,至月经干净,经期口服化瘀止痛胶囊,连用3个月后痛经和月经不调症状显着缓解,血清CA125、血栓素B2(TXB2)及一氧化氮(NO)含量明显下降。胡芳[15]采用加味桂枝茯苓丸内服配合中药垫神阙穴外敷治疗子宫腺肌病60例,内服药于经前10 d服用,连服10 d;中药垫于经前2 d开始使用,连用7 d。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疗效,痊愈39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可见,外敷治疗在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子宫腺肌病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 综合治疗

3.1 内外合治

裴新[15]以桂枝茯苓胶囊合灌肠液及敷脐方为治疗组治疗本病34例,以口服桂枝茯苓胶囊为对照组治疗31例,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16%,对照组总有效率70.97%,治疗组疗效更显着。蔡军[16]以中药阳和汤配合隔盐灸治疗子宫腺肌症31例,口服阳和汤加减方以暖宫祛瘀、活血化瘀,隔盐灸神阙穴以培元固本、扶正祛邪,结果显示治愈24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其内外合治法结合内治与外治疗法,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疗效较单一的内治、外治法更显着,但仍需进行合理的大样本对照试验,以评估内外合治的优势。

3.2 中西合治

宋李丽[17]以孕三烯酮胶囊联合痛经1号方作为治疗组,单独服用痛经1号方为对照组治疗子宫腺肌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痊愈率分别为82.50%和35.00%,对照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53.03%和16.33%。结果表明,中西合治疗效更佳,能有效缩小子宫体积,缓解痛经症状。凌永芬[18]采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消症方作为治疗组,以口服米非司酮为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在改善痛经症状、子宫体积及不良反应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应用于子宫腺肌病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确切疗效、显效时间短、综合优势明显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4 展望

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子宫腺肌病方面取得了显着进步,其临床治疗方式的多样化为患者提供了多种选择。然而目前中医对子宫腺肌病的辨证分型依据和疗效评估仍缺乏统一的标准,且临床病例过少,对照组设置不合理等导致其缺乏一定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因此,应尽快制定出适合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客观评价标准,并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 叶青,侯晓,张福霞,等.子宫腺肌病发病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2):139-141.

[2] 唐玉琼,杨柳,张丽君.重用紫草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1):44-45.

[3] 曹振健.浅析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药治疗[J].黑龙江中医药,2008(2):59-60.

[4] 龚茜,徐崇艺,郭永红.妇科消瘤丸联合丹黄祛瘀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14,36 (2):275-276.

[5] 项军.中药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3,35(11):59-60.

[6] 李爱芳.下瘀血汤合四逆散加味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2012,19(4):76.

[7] 孟君,黄健玲.宫外孕二号方加减治疗子宫腺肌症46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2):837.

[8] 曾薇薇,殷岫绮.“化瘀凉血方”治疗子宫腺肌病32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4,46(1):32-34.

[9] 刘红.折冲饮加减保留灌肠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

[10] 魏冬雪.少腹逐瘀汤直肠灌注治疗子宫腺肌病32例[J].中医药学报,20lO,38(5):140.

[11] 赵荣.针灸为主治疗子宫腺肌症2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2):116-117.

[12] 吴宁,孟宝丽,徐红,等.复方内异宁联合针灸顺应月经分期节律干预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19(4):350-351.

[13] 叶青,杜锋,张宗英,等.中药内服与外敷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35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2,53(6):495-498.

[14] 胡芳,游林,游钰云.内外同治法治疗子宫腺肌症6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6):35-36.

[15] 裴新.中药灌注配合敷脐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0,10(22):1164-1165.

[16] 蔡军.阳和汤配合隔盐灸治疗子宫腺肌症31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2014,12(9):141.

[17] 宋李丽.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40例[J].河南中医,2013,33(4):577-578.

[18] 凌永芬,刘志芬.小剂量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09,15(28):154.

R271.11+1

:A

:1006-3250(2016)04-封三-02

2015-08-10

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杨桂云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GZS-02)

蒋勇军(1988-),男,南京人,医学硕士,从事子宫腺肌病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研究。

△通讯作者:万贵平,硕士研究生导师,Tel:025-85637817,E-mail:wanguiping@263.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