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武开,曹跃朋,安 阳,刘 灿,刘正奇,钟 琴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阳 550001)

痛风是由于高尿酸血症引起的临床常见风湿病,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达13.3%,痛风发病率为1.1%[1],我国痛风患者人群超过2000万。痛风属于中医学“痛证”“痛风”“痛痹”“白虎历节风”等范畴。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云:“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滞,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阳也。”最早提出“痛风”之名,是唯一中西医同名的病证。痛风的发病其本在肾,由于先天禀赋不足,素体柔弱,或后天失养,形体虚胖,骨质脆弱,复因饮食不节、酒食过度,脾胃损伤,水湿不运,日久湿积生热生痰,致瘀浊相兼,化热生毒,毒瘀相杂,痹阻关节筋脉则疼痛剧烈。课题组长期从事痛风的临床与科研工作,根据痛风的发病特点,提出痛风的发病是由于湿热浊邪凝滞,久蕴成毒,终致“毒蕴血瘀”的致病机制,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现就其发病机制总结如下。

1 痛风发病之本在脾肾

肾为“先天之本”,肾亏精损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并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痛风患者常因先天不足、肾虚水浊排泄障碍停留机体,日久蕴生湿热痰瘀,成为痛风发病之因。痛风患者常有家族遗传病史[2],中医认为其为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不能蒸腾气化水液,水液潴留化生痰湿。为弥补先天不足,出生后常需大量饮食肥甘厚味、甜腻之品以补充先天,日久则损伤脾胃,脾运失职则水湿痰浊内生,加重机体代谢负担,痰浊水湿停留不化,流注四肢百骸、脏腑器官,成为痛风发病的基础。正如李东垣[3]在《脾胃论》所云:“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力,是为骨蚀,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地”,诠释了脾肾相关是痛风发病中的重要因素。痛风患者以痰湿体质居多,形体多肥胖,因痰湿体质者常伴有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等代谢性疾病[4,5],其痰湿体质决定高尿酸血症的发展转归。有调查显示,痛风患者痰湿体质占60.7%[6]。

2 湿浊是痛风发病的基础

如前所述,脾虚肾亏是痛风发病的关键病机,脾肾失调、痰浊湿热内伏脏腑经脉,每遇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天气变化等诱因则湿浊瘀血伺机发作,成为发病的重要因素。因脾主运化,肾司开阖,脾之运化水谷有赖于肾气的蒸化及肾阳的温煦;肾之蒸腾气化,分清泌浊则受脾气及脾阳的协助和制约,两脏相互协调,在机体的水液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若脾肾亏虚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相干,水湿停聚,酿生湿浊。而湿浊之邪最易困遏脾阳,使脾运不健,生化乏源,肾失充养,正愈虚邪愈盛,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此外,湿浊的生成还与肺、肝、三焦等脏腑有关,如肺失宣降,脾转输至肺的水液不能正常布散,湿聚成浊;肝失疏泄,气机郁结,亦会导致水湿内停形成湿浊;三焦气化功能障碍,水道不利则助长湿浊之邪。湿浊之邪受体质等因素影响又可以寒化或热化,阳热之体得之,湿从热化而为湿热;阴寒之体得之,湿从寒化而成寒湿。湿性黏滞易阻遏气机,气不畅则血不运,血行缓慢可聚而成瘀;或湿蕴化热,煎熬营血,或久病入络,或气虚无力推血运行等均可形成瘀血,以致湿瘀兼夹为患。而痛风患者多为痰湿体质,素体活动少,气血运行本差,再加上痰浊阻滞,气机不畅,血行滞缓,痰浊血瘀越重,成为痛风发病的重要基础。

3 热毒血瘀是痛风发病关键因素

痛风急性发作期常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痛不可触,活动受限,舌质红或紫暗,苔黄腻或白腻,多在饮酒、劳累或天气变化时发作,疼痛剧烈难忍,持续5~7 d,部分患者持续到2周左右缓解。如果痛风反复发作形成慢性疼痛,则疼痛此起彼伏,很难有完全缓解期,呈持续性疼痛状,如果未得到规范治疗,尿酸长期升高,日久则形成痛风结节,以双足、双膝、双肘及耳廓等部位常见,病情重者全身关节甚至皮肤、眼睑等皆可形成痛风结节,严重者局部破溃、腐烂,渗出白色乳状物,伤口愈合困难。如前所述,痛风患者因素体脾肾亏虚,脾虚生湿,肾虚水湿不运,水湿痰浊停留机体,久则湿蕴生热形成热毒。湿浊热毒互结,阻碍气机运行,气滞血行不畅,热毒血瘀蕴结,流注四肢关节,则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疼痛难忍。若痰浊血瘀阻滞经脉、肌肤,则形成结节职珠如串,久则溃破难敛。若热毒血瘀流注四肢骨节,阻遏气血经络,不通则痛,故关节红肿疼痛难忍,加之患者素有脾肾不足则气化不行,湿气阻滞,导致清浊不分,升降失权,浊毒瘀滞于血液、经脉之中,形成本虚标实等特点。急性期热毒血瘀较着,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脾肾亏虚为主,是湿浊形成之源。因此,痛风的发病常因素体先天正气亏虚,肾之气化、排泄水液功能失常,脾失健运导致湿浊内生,久蕴不解,郁而化热,湿热痰浊留滞经脉、筋脉失养,痰浊凝滞骨节,阻遏气血运行,久而蕴热成毒成瘀,“毒蕴血瘀”互患,终致热毒、血瘀、湿浊流注骨节,久病不愈,则血脉瘀阻,津液凝聚,闭阻筋脉而见骨节肿大畸形、结节如串如瘰,又内损脏腑并发脏腑病症。毒蕴血瘀贯穿于痛风的整个发病过程,是导致痛风发病和加重的主要因素。

4 解毒化瘀是治疗痛风的关键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华,痛风治疗要以辨证论治为主,临证需以寒热虚实为纲。痛风患者急性期多以毒蕴血瘀为主,寒湿少见,故治疗时需结合辨病,因痛风急性发作期均以关节红肿热痛为特点,治疗当分清主次,急性期应快速缓解关节疼痛为急,当以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为主,常用清热解毒药如黄柏、黄芩、地丁草、生石膏、山兹菇、肿节风、知母、青黛、半边莲、败酱草、山银花、大黄、山豆根、白茅根等,可以解热解毒、利湿化浊,改善关节红肿疼痛;常用活血化瘀药有三七、当归、赤芍、莪术、虎杖、丹参、丹皮、乳香、没药、桃仁、红花、紫草、红藤等,能够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改善关节疼痛。痛风的发病基础是湿浊阻滞,致使气机运行不畅,久则化为热毒血瘀诱发关节红肿热痛,故治疗时常需配伍利湿泻浊之品如苍术、土茯苓、萆薢、蒲公英、车前草、泽泻、豨签草、鱼腥草等以促进湿浊运化、气机畅行。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这些药物多具有降尿酸作用,能够促进尿酸排泄[7-12]。当痛风患者中晩期出现关节肌肤等痛风结节时,治疗上还需适当加用祛痰散结之品,如白芥子、半夏、白附子、贝母、瓜蒌、瓦楞子、猫爪草等以化痰泻浊、消瘰散结。在疾病缓解期无明显关节疼痛,但血尿酸持续升高者,当以补肾健脾为主,配合清热利湿与活血利水之剂,如苍术、白术、茯苓、山药、山楂、黄柏、泽泻、生地、女贞子、黄精、肉苁蓉、山茱萸、仙茅、杜仲、菟丝子等,可以补益脾肾,调节水湿代谢,促进水湿运行以治其本。

5 典型病案

患者赵某,男性,46岁,2018年12月14日初诊:主诉反复四肢多关节红肿热痛5年余,复发并加重2 d。患者于2013年5月饮酒后出现双足大趾关节红肿热痛,自服双氯芬酸纳缓解疼痛,后反复出现双足大趾、足背、双踝及膝关节肿痛,常自服双氯芬酸纳、秋水仙碱等止痛药,自诉血尿酸在500~700μmol/L左右,先后服用过中草药、别嘌醇、“粉粉药”等,未规范服用降尿酸药。近2年来关节肿痛发作较频繁,从下肢关节发展到上肢,每年发作3~5次以上,严重时持续性肿痛无间歇期,并逐渐出现多关节痛风结节,以双足趾、双肘较着,常在饮酒、吃火锅、劳累后疼痛反复发作,疼痛难忍,自服双氯芬酸纳、秋水仙碱等止痛药无缓解。患者体形肥胖,既往有长期饮酒、吸烟史。症见双踝、左足背红肿疼痛难忍不能近触,皮温升高,关节活动受限,双足大趾及双肘痛风结节呈包块状,大者如鸽蛋,双耳廓可见米粒大小多发痛风结节,舌质暗红,苔白厚腻,脉滑数。查血尿酸665μmol/L,尿素13.9 μmol/L,肌酐117μmol/L,胆固醇7.8 μmol/L,甘油三脂5.2μmol/L,血沉95 mm/h,C反应蛋白52 mg/L,其余结果均正常。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证属毒蕴血瘀,治疗以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佐以泻浊。处方:苍术30 g,黄柏20 g,柴胡30 g,肿节风20 g,当归15 g,虎杖20 g,薏苡仁30 g,土茯苓30 g,萆薢20 g,豨签草15 g,甘草6 g,大枣15 g,首服7剂,每日1剂,煎汤分3次服,并嘱患者禁酒、禁高糖饮食和饮料,低嘌呤、低脂饮食,1周后患者关节疼痛缓解。去豨签草加白术15 g、贝母15 g,服药1个月复诊,患者关节疼痛未发作,复查血尿酸415 μmol/L,尿素7.8 μmol/L,肌酐91μmol/L,血沉和C反应蛋白正常。处方:苍术20 g,黄柏10 g,肿节风20 g,当归15 g,虎杖20 g,薏苡仁30 g,茯苓30 g,白术20 g,肉苁蓉20 g,菟丝子20 g,甘草6 g,大枣15 g,继续服用半年病情稳定,期间疼痛发作2次但时间短,服用双氯芬酸钠后2 d缓解,再次复查肾功能正常,尿酸395μmol/L,嘱患者继续低嘌呤、低糖、低脂饮食调理,增加运动,随诊半年无复发,痛风结节明显缩小。

按语:治病当求于本。《素问·标本病传论篇》云:“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本例患者诊断为痛风急性发作伴痛风性肾病,初诊时关节红肿热痛不可近触,局部皮温高乃热毒流注关节,瘀滞不通,故红肿疼痛不可近触,急则治其标,当缓解疼痛为急。以苍术、黄柏清热燥湿,柴胡、肿节风清解郁热,当归、虎杖活血止痛,患者舌质暗红,苔白厚腻,脉滑数,湿热较着,故在解毒活血的基础上加薏苡仁、土茯苓、萆薢、豨签草,意在加强化湿泻浊;甘草、大枣调和脾胃以促进药物吸收,全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化湿泻浊之功效,用药1周后关节疼痛得以缓解。然患者全身多发痛风结节,乃痰瘀之象,二诊时关节疼痛已缓解,湿热减轻,故去豨签草,加白术、贝母健脾运湿化痰。三诊时患者病情平稳,尿酸逐渐下降,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加茯苓、白术、肉从蓉、菟丝子补肾健脾以助其本,并让病人增加运动以强体,随诊半年患者病情稳定。

6 小结

痛风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富贵病”“贵族病”,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已经成为继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之后的“第四高”,且患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30~45岁成为发病的主要人群,预计在未来10年痛风人群将达到5000万人以上。痛风不但损害关节,表现为关节疼痛、变形、功能障碍等,随着病情进展,尿酸盐结晶在体内的沉积增多,成为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3]。尤其是尿酸盐对肾脏的损害,可以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发展为尿毒症成为死亡的主要因素。中医药在痛风的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在急性期可以从解毒化瘀入手,通过清热毒、活血止痛等缓解关节疼痛,慢性期以补肾健脾、化湿泻浊治其本,合理饮食调治,能够从根本上控制痛风的病情进展及至完全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