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勇

对比是常用的写作方法之一。所谓对比,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反差。在写人记事类文章中巧妙运用对比手法,能够突出人物个性,塑造出鲜活的形象。

真题回放

校报《芳草地》举办征文活动,围绕“开始”这一话题给出了两个作文题目,请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向《芳草地》投稿。

(1)请以《从____________开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向《成长足迹》栏目投稿。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③600字左右;④文中请回避与自己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你不知道该做什幺的时候,不妨先把手头的事做好,把能做的事做好;当你不知道该怎幺做的时候,不妨沉下心来想一想,多种渠道问一问,各种方法试一试。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向《生活哲思》栏目投稿。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自己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021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题)

文题解析

2021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题目采用了二选一的形式,既有统一规定,又有自由选择。话题是统一的,都围绕“开始”来写作,而写作文体可以根据考生自己擅长的文体来选择。接下来,我们围绕第一个题目来说说如何审题和立意。

1.契合要求,明确方向。

审题中,我们一定要关注写作要求,除了文题的具体内容,有时还要关注一些隐性的要求。文题后的显性要求考生一般不会忽略,而这个题目前面还有情境的设定,即“校报《芳草地》举办征文活动”。文章是要给《成长足迹》栏目投稿,这就限定了写作主题,必须写自己的成长经历。因而考生在构思时要以“我”为中心,挖掘和筛选出生活中最有意义的“开始”节点。

2.补全题目,明确内容。

横线处所填的内容,应该是文章要突出的内容。考生要结合自己的经历来有选择性地补充,要能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真实感受,这样的文章才能引发共鸣。可以补充表示事件的词,如“一碗清汤面”“一抹微笑”“一次成功的跨越”等;也可以填上表示时间的词,如“那一刻”“那一天”“这一秒”等。“开始”意味着是一个转折点,而转折的指向是成长变化:从不理解到理解,从懦弱到勇敢,从偏激到宽容,从心灰意冷到重燃斗志……关键是要呈现出成长和变化,展现出从某个节点开始,“我”变得坚强了、成熟了。

3.描写充分,妙笔生花。

写作中要注意依据填写内容的不同,合理安排叙事的详略,要凸显出“我”变化的过程,要有具体、真实的故事,有鲜活的细节,不能笼统概括某件事,要加入具体的、细致的环境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形成事件发生前后的对比,从而进一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此外若能做到选材新颖、以小见大、感情真挚、善用对比,则会令你的文章更胜一筹。

技法点拨

对比手法可以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加突出,使优点更加凸显、缺点充分暴露,从而把事物表现得更透彻、更丰满、更鲜明,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优劣、辨明是非。

那幺,如何将对比手法运用到写作中去呢?

一、用对比塑造个性人物。运用对比手法,有利于充分表现人物的本质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鲁迅的小说《故乡》中,写闰土就用了这种方法。通过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动作、语气,以及对“我”的态度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对比,充分反映出那个年代以闰土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再如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与“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自吹”的人进行对比,真切地抒发了对白求恩奉献精神的赞扬。前者是纵向对比,把同一事物、同一个人放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对比,体现出变化和发展;而后者是横向对比,就是把具有可比性的不同的人或事放在同一场景进行比较,表现出真假、正误、优劣,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二、用对比交代故事背景。对比手法可以用来设置故事发生的背景,引起读者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关注和对作品的阅读兴趣。如《孔乙己》中“短衣帮”和“长衫主顾”两类酒客的对比,衣着打扮一短一长,喝酒场所一外一里,喝酒方式一站一坐,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正是当时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的社会形态的真实反映。我们写人物离不开叙事,也离不开环境,可在自己的文章中将恶劣的环境和舒适的环境做对比,突出身处特定环境中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品格。

三、用对比来凸显主题。这种对比,是人、事、物之间点对点的对比。比如丁立梅在《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中,塑造了一个脾气暴躁、小气自私、爱抱怨的人物形象,可这样的一个人为了治疗女儿的咳嗽,千辛万苦找到偏方里的枇杷叶并一个一个认真刷洗时,又体现出一个好爸爸的形象。这就突出了作者的写作主题,人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性格再强硬,也有内心柔软的一面。再比如,一位学生的习作《“小黑”老了》中,“小黑”小的时候,“我”对待它像朋友一样;再长大一点,“我”把它只当一条看家护院的狗,把它当奴仆;后来,“我”把它当成取悦朋友的工具;最后写“我”对已经老了的“小黑”的愧疚。这样的前后对比,突出了“人应真诚地对待动物”的主题。

总之,写作时运用对比手法,不仅可以让人物或事物的特征更鲜明,而且便于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从而突出文章的主题。

佳作工坊

从那天开始

一考生

朋友,你有过因盲目相信他人而差点上当受骗的经历吗?我就有过一次。

那是去年深秋一个周六的早晨,我独自去姥姥家。当我经过菜市场的时候,发现门口有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神色焦虑地徘徊着,她欲走还留的样子,任谁都能猜到她应该是遇到了困难。从她身上朴素的穿着和脸上的皱纹来推断,她来自乡村,或许就是附近郊区的菜农。离她越近,我越能感到她的焦虑。但是除了我,似乎没有人注意到她的心急如焚。那一刻,我对她产生了恻隐之心,想搞明白她到底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也想尽力帮她解决困难。于是,我朝她走了过去。

我从女人的口中得知,她不是附近郊区的菜农,而是从农村来城里打工的。她几乎流着泪对我说,早上她在去工地时接到家里的电话,是她身有残疾的丈夫打来的,说他们唯一的孩子在上学途中出了车祸,现在正躺在医院。孩子脑出血,至少得预交3万元才能动手术,她为此焦急得不知道该怎幺办才好。

听到这里,我决定把爸爸给我的五十多元零花钱都给她。正当我把手伸进口袋,准备掏钱给那个女人的时候,突然跑过来一位伯伯,猛地横在了我与女人中间。我不知道发生了什幺事,下意识地后退了好几步,接着就听见那位伯伯怒气冲冲地对她说:“你这个女人,天天骗人,你好意思吗?又要耍花招儿骗人家小姑娘?还好今天被我看见了。”而那女人突然间就变了脸,刚才可怜兮兮的样子瞬间消失不见,像疯了一样对着伯伯咆哮起来:“你算什幺东西,人家小姑娘同情我愿意帮助我,用得着你在这儿充好人吗?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看着女人判若两人的样子,我深深地震惊了。

我这才明白,原来女人焦虑的神情还有快要哭出来的样子都是装的,而她讲的故事也是精心编造的,若不是那位伯伯,我一定被她骗了。

从那天开始,我决定不再盲目相信他人,心存善念的同时,更要学会理性思考,学会分辨真正的善与恶。朋友,如果你也经历过类似的事件,也会做出跟我一样的决定吧?(本文有删改)

名师点评

1.巧用对比,形象鲜明。文章善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令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如通过将“那个女人”被揭穿前后的表现进行对比,一个善于伪装的女骗子形象跃然纸上;又如通过将“我”与“那个女人”的表现进行对比,突出了“我”的天真、善良、正直,同时也让读者强烈感受到“那个女人”欺骗他人行为的可耻。

2.结构严谨,主题深刻。文章开篇以向“朋友”发问的形式引出下文,主体部分叙写事件,详细呈现“我”差点受骗的经历,结尾再次向“朋友”发问,呼应开篇,同时抒发成长感悟,深化了文章主题。

责编:谢奇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