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金菊

(甘谷县大像山文物管理所,甘肃 甘谷 741200)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其自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研究价值、历史信息、时代特征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做好文物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旅游业作为一支劲旅,成为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直接进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各级文保单位的科技保护手段还很不完善,一直秉承保守保护的文物单位,在当前形势下开展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窘迫处境和被动局面,尤其是落后偏僻的各基层文保单位。那幺,现阶段基层文保工作困境有哪些具体表现呢?该如何应对困境,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好文物资源?

各级文保单位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一样,受地域经济水平、城镇发展需求、环境资源变迁、保护技术提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以甘肃天水市基层文保单位为例,一是地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逆差缺口很大,大部分资金用于社会发展的刚性投资或基础性民生工程。用于文物保护这种特殊领域的资金几乎很少,国保单位的文物保护投入基本上靠国家专项资金,地方政府对省、市、县级文保单位保护经费可以说没有,文物保护工作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二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贫穷偏僻的基层文保单位的保护工作往往处于极其被动的处境。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存在不协调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认为文物保护是城镇建设的障碍,影响了城市格局的发展。在这种非正确思维的认识和推动下,部分地方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文保单位法人违法、政府违法的现象,甚至将文物保护推向城市建设的对立面。三是因认识原因而导致地方政府对于文物保护工作不够重视。在人力资源配备上,地方政府对于基层文保单位总是列入边缘化位置。因此,在开展专业性保护工作时,缺乏对应的专业技术人才,更谈不上组建一个研究团队。高科技保护技术也明显滞后,大部分文保单位现阶段开展的工作实质上只是看护管理工作,根本无法开展研究性保护。各职能部门也不能积极配合文保工作的开展,导致文物保护工作受到各方面的阻碍。四是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对文物保护带来一定的冲击。举个最典型的例子,某国保单位成功申请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原有的石台阶和石柱子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也早已成为了文物。但从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来看,不够旅游景区安全标准,必须改造为间隔最大不能超过20厘米的钢管护栏。于是在旅游大发展、景区大改革的潮流中一部分文物和附属文物就这样悄悄地消失了,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正是基于上述几点原因,基层文保单位存在管理主体不明确、资金投入较少、人才队伍薄弱、执法力度单一、保护技术落后等问题,为当前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

纵观文物保护现状和社会发展格局,笔者认为各基层文保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依所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自身发展条件,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保护工作。首先,要在依法保护好文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物的展示利用功能,更好地为人们提供优秀丰富的精神食粮。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这样说:“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基层文保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墨守成规的文物保护理念,打破保护瓶颈,在充分挖掘文物自身价值的同时,尽可能地将文物的展示利用引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过程中,让全民都意识到文物的社会作用和价值。其次,做好当前基层单位文物保护工作,主要得依靠政府的主导力量统筹协调社会发展中的各职能部门,形成城镇化建设、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的合力。坚决贯彻文物保护“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坚持依法科学保护文物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物遗产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不要独立式地搞文物封闭保守,旅游大规模开发,城市建设更是无序开发,各自为政。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又相互推诿扯皮,无人担责,白白造成资源浪费、财产损失。再次,基层文保单位文物遗产的重点保护,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为向导,引进专业的人才,组建专业的团队,双管齐下,为文物更好地延续生命。要积极推动走出去看看、引进来利用的方式,全面利用文物保护+互联网举措,不仅提高科技化展示利用,更重要的是要借鉴国内外最先进的保护与监测手段,提高保护效率。比如故宫博物院建立了文物保护科技实验室、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室和文物保护修复辅助业务,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文物“诊疗”设备,如文物专用CT机、显微观察设备、材料分析设备等。为每一件文物都建立起专属的“病例档案”,随时监测文物健康状况。当然,要达到这类保护水平,作为基层单位需要走的路还很漫长。我们得一步一个脚印,从安防、消防、防雷、温湿监测等开始,逐步完善科技手段,尽可能为文物延续生命,为后世提供更多的宝贵遗产资源。最后,开展当前文物保护的重要手段是要提高全民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宣传全民保护文物的意识,让人人都能知文物、爱文物,讲好文物故事,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全面深入挖掘文物所蕴含的价值并进行有效利用。一方面,要真正去挖掘文物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发掘文物与我们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丰富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不但要与单纯的文物保护相关联,而且要与我们个人生活作风息息相关。另一方面,要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有新突破,将文物保护与传承纳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大圈子,从娃娃抓起,从我做起,从每一次旅行的文物故事讲起。广泛宣传文物保护的价值和意义,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通过感知文物、感知历史引导树立社会良好风气,传播社会正能量,这才是文物对社会最好的回报,也是文物保护工作最实际的精神体现。

总之,基层文物保护工作还欠缺很多。在这条道路上,既不能操之过急,又不能墨守成规。要结合文物单位实际区别对待,认真分析总结归纳,正视保护工作的不足,查找差距,克服困难,力争创造性开展保护工作新局面。认识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尽可能完整地保留祖先留下的珍贵遗产,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要保护、利用好文物,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双发展。要以传承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为主线,坚持创新性发展,牢记使命,主动作为,在当前文物保护的道路上围绕活起来的文物,更好地为后世讲好文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