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利津县博物馆,山东 利津 257400)

1 利津古城历史

利津古城位于现利津县城东南部,黄河左岸。商周时期,利津境地属于薄姑国,为渤海岸边的一块凸起的高地,济水与漯水分别自西南、西北流过。秦时属临淄郡千乘县。西汉末年,利津域地分属冀州乐陵郡漯沃县和青州乐安郡蓼城县。公元11年,黄河改道经利津入渤海,将海岸线向东北推进百里。

公元5世纪,南北朝时期,利津古城地域逐渐发展成为舟楫往来、连接东西的繁忙渡口了,因位于黄河最东端,故名东津渡。随着河两岸人口聚集,渡口经济迅速发展。隋代在东津渡东岸设置永利镇,属蒲台县。东津渡与永利镇是利津县的前身。对内东津渡是连通山东诸县及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对外是进出渤海、东海和日本海重要关口,从这里出发的船只可抵朝鲜、日本、越南等东南亚诸国。东津渡西岸地势高阜、车马辚辚、商贾云集,很快发展成为较大的城镇。河上漕运、盐运、商业船只络绎往来,陆上来自青莱和京师的车辆争相竞渡。

金代,济水入黄河故道,称北清河(大清河前身),由丰国镇入海。大清河水清槽宽,不易淤堵,使得航运更加畅通,且因水量较小,不易泛滥成灾,东津渡逐步成为鲁北地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商品货物贸易的集散地。永利镇位于河东,东津渡位于河西,两地遥相呼应,民居夹河分布,渐成规模。金明昌三年(1192),鉴于该地显要的战略地位,升永利镇为利津县,取“永利”“东津”之意,隶属于山东东路滨州刺史郡。县城驻地最初设在永利镇,后因城地狭小低洼,遂陆续迁往河西,在东津渡以西高阜处兴建县学、县衙,随之地域扩大,人口增加,盐业发达,商业兴盛,一片繁荣景象。元代,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济南路滨州。

明代,利津县隶属山东布政使司济东道济南府滨州。代宗景泰元年(1450),筑土为墙,始建城垣,明武宗正德年间,县丞魏彦昭增修。建有4座门楼,分置于四面城墙。嘉靖、隆庆年间,洪灾不断,城垣屡遭破坏,知县杨启芳、贾光大相继重修。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知县周大年增修瓮城4座,角楼4座,敌楼20座,以资防御。自后,屡修屡颓。

清初,利津县隶属山东布政使司济东道济南府滨州,雍正二年(1724)改属山东布政使司济东道滨州,雍正十二年至宣统三年(1734—1911)改属山东布政使司济南道武定府。《利津县志·康熙卷》记载其“东达青莱,北连山海,舟车辐辏,烟景迷离”,可见利津之重要。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知县程士范主持重修县城,历时三年,修建高大城门楼,并改为城砖加固城墙,墙高2丈(约6.67米),宽1丈5尺(5米)。此时的利津县城规模宏大壮丽,周长达到3.5千米,要知道当时的蒲台县城周长仅为1.5千米,仅次于武定府的4千米。为了便于驳船,在城东南隅砌石泊长岸,后毁于洪水。随后的一百年里,利津县城屡次被冲毁后又修复加固。

民国二年(1913)利津县属山东省岱北道;民国四年(1915)属济南道;民国十五年(1926)废道制,隶属武定府;民国十七年(1928)直属山东省,后隶属于第五专署。利津城垣坚固且城地处要津,扼海滨之要,为兵家必争。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侵驻利津城,并将其作为南下的战略据点。1944年8月16日,杨国夫指挥八路军渤海军区部队解放了利津城,拔出了这枚“钉子”,打通了鲁北航运通道,为山东军区的全面反攻奠定了胜利基础,利津也是山东省解放的第一个县城。此时,利津县隶属渤海区第四专署。1947年黄河重归故道,东津渡作为清河军区和冀鲁边军区物资信息的主要通道,为支援济南、淮海两大战役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称为“英雄渡”。

新中国成立后,东津渡仍是渡口兼码头,渡口的大型摆渡可渡运马车和汽车。20世纪90年代,由于黄河连年断流,航运停摆。而路陆交通蓬勃发展,跨黄河大桥接连建设。2001年9月,群众期盼已久的利津黄河大桥建成通车,汽运逐步代替了水运。古时的东津渡已悄然淡出历史舞台。

遗憾的是,1944年拆毁了部分城墙。1947年黄河改道,为抵御洪水,群众动用城砖及城内石碑石刻用于治理黄河,古代城垣旧址或被筑成公路,或被民房覆盖。现利津古城地表部分已不可见,被村庄新建民房掩盖。进入21世纪,城中改造和县城扩建均考虑到古城地下遗迹保护工作,新开发区域建于古城西部及北部,古城地下部分得以较好保存。

2 重要文化建筑

利津古城周长3.5千米,整体大致呈正方形,东南缺一角,墙高池深,气势恢宏,城内有纵横2条主干道,分别直通四座城门,东为观澜门,南为迎熏门,北为镇海门,西为朝京门,外延3条分别通往武定府、大名府和京津的官道,东靠黄河,是鲁北地区重要的旱路码头和交通枢纽。

古城街道 清光绪九年(1883)着《利津县志》载:城内街巷,东大街名“进贤街”;西大街名“太平街”;南大街名“慕义街”;北大街名“永安街”。民国二十四年(1935)着《利津县续志》载:城内街道,由城东门至大隅首为“东大街”;由城东门迤北向西至小隅首为“小东街”;由城西门至大隅首为“西大街”;由城东门迤南向东为“书院街”;由城南门至大隅首为“南大街”;由城南门东西分道为“小南街”;由城北门至大隅首为“北大街”;由城北门向南至三叉股西折为“小北街”;由小隅首西行为“三眼井街”;再向南为庠门首(图1)。

城内建筑有衙署、庙宇、书院等。

文庙 位于西街庠门首迤北,建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由大成殿、戟门、礼器库、乐器库、明伦堂、棂星门、万仞宫墙(影墙)、万世师表坊、崇圣祠、乡贤祠、节孝祠、忠义祠、魁星楼等主要建筑物以及两庑、泮池等附属建筑物组成,气势壮观,规模宏伟。新中国成立后,旧房拆除,改建酒厂,“文化大革命”期间大成殿当作“四旧”被毁。

城隍庙 位于前北街北首,由大殿、寝宫、贤尹堂、观音阁、泰山行宫、张仙祠、住持所、钟楼、鼓楼等主要建筑物以及东西庑、二十四司、送子堂等附属建筑物组成(图2)。民国初期,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神像被毁。1933年,国民党鲁北民团指挥部设于此;日伪时期改为县府驻地。新中国成立后,旧房拆除,改建为职工俱乐部,后为百货公司的“北大仓”。1961年沾利分县后,县人委暂住于此,不久,改设县招待所。1972年与城关中学交换住址。

其他庙宇 有东街的大寺庙、白衣庵,西街的观音堂,南街的火神庙、二郎庙,小北街的三皇庙、关公三像庙,南关的大王庙,北关的天齐庙,西关的关帝庙等。在当时,这些建筑都是砖木结构、格局讲究的建筑物。

衙署 旧称“县衙”,位于西街路北,初建于金明昌年间,由大堂、二堂、三堂、书房大门等主要建筑以及监狱、马厩、仓廒、厨房等附属建筑物组成。清代曾几次修葺大堂,民国时期县属仍驻于此。“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占利津城,衙署为日军队部所占。1944年8月,八路军解放利津城,衙署被炮火摧毁。新中国成立后,几经改建。

庠门首 庠门,古代指县学之门,亦为学校。首,此指集市街道交叉地点。此处以北为文庙,利津县学原在文庙后院,庠生(县学学生)入学进棂星门,故棂星门又称“庠门”。因处丁字街口,又叫“庠门首”。庠门首为西街村繁华热闹之处。

东津书院 位于现在的书院街北首,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由讲堂、东号舍、西号舍、后堂等主要建筑物以及大门、东厢房、西厢房等附属建筑物组成(图3)。

文昌阁 位于县城东南隅,初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由知县刘文确倡建。乾隆二十四年(1959),知县程士范修复后塌。清光绪十八年(1892),知县吴兆鑅重建。文昌阁占地面积64平方米,底座高8米,33层台阶。上为阁,阁高8米,六棱柱体,分为两层:上层为文昌帝君塑像,下层为祭拜焚香之处。当时,文昌阁为城内最高建筑物,登阁远眺,能总览全城。1943年9月,日伪绥靖军27团进驻利津城,其重机枪连驻守文昌阁。1944年8月,八路军解放利津城后,拆除。

利津县大礼堂 位于城内西街路北(现利二路路北),1972年动工,1973年10月建成,建筑面积1588平方米,高14米,混合结构,石棉瓦盖顶,设座位1704个,主席台面积120平方米(图4)。1976年,经县委研究决定,将县大礼堂交电影管理站管理,对外改称利津县电影院。现产权归属刘小民。

原县招待所大楼 位于庠门首路南。北楼建于1974年3月,2层65间,建筑面积1488平方米,上层为会议室,底层为餐厅,建筑面积1116平方米,砖混结构。

李氏故居 位于利津县老城区的中部,大隅头以北,小隅头以西,东临大北街,北依前北街,占地10余亩(约6666.67平方米)。院落东西长,南北略窄,由几个小院组成。排列虽然不很整齐,但高墙深院,亭榭楼阁,错落有致。故居正门朝北,在整个大院的中心偏西,单檐歇山式高台门楼,门楣上方悬“文苑世家”横匾,楹联是“四壁琴书名士第,百年簪绂世臣家”,庄重典雅。入大门是一条很深的南北胡同。迎门不远竖立着一座瓷瓦立檐的影壁。绕过影壁向前约20米,向东拐成东西胡同。在东西胡同向南约20米,再向西拐,一直到大院的西墙为第二条胡同。两条胡同把李氏故宅分成了南、北两个大院,东、西四五个小院(图5)。

3 非物质文化遗产

3.1 虎斗牛

利津县城大北街的“虎斗牛”原本是流传于河北、山西一带的“耕牛救主”的传说,清末民初由利津城大北街人王继先等人改编成了具有集移民风情、民间传说、戏剧程式于一体的民间舞蹈,至今已传唱百年。2009年,“虎斗牛”成功入选东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载入《中国民间舞蹈·山东卷》。

剧情梗概是一只老虎饥饿难耐下山寻食,途中发现正在放牛的牧童。牧童看见老虎当场吓晕,为保护牧童,耕牛挺身而出,与老虎打斗在一起。待牧童醒来时,壮烈的一幕展现在他面前:耕牛的脖子被老虎死死咬住,而老虎也被牛角刺穿了咽喉,两者同归于尽……后来,人们为纪念耕牛,在牛虎搏斗的地方建造了两座坟茔:义牛冢和恶虎坟。

3.2 金钱灯

民间花灯“金钱灯”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清嘉庆年间,利津县崔林村有个崔印贯中了举人,他家境贫穷,无钱打点,官府拒不录用。他怨气难平,编排“金钱灯”花灯舞蹈嘲讽官府“有才无钱路不通”。“金钱灯”队形变换多样,主要有“四门斗”“大轱轮钱”“走元宝”“顶灯”“小轱轮钱”“五股穿心”“剪子股”等方阵组成。同时始终贯穿着“刘海戏金蟾”的故事。利津“金钱灯”表演有颠如浪、颤如簧、行如云、停如墙四大特点。

3.3 竹马灯

据传竹马灯是从山西传来的,取材于“昭君出塞”的故事。利津的道具“竹马”用竹篾做骨造型绑扎而成,分为马头、马身、马屁股三部分,扎好后用毛头纸裱糊,粘上鬃毛,染上颜色,晚间表演时马身前后内各插一支蜡烛。表演时,把马身和马屁股分系在人身腰际前后,成为人骑在马上的形象。表演者一般6男6女12人。一套竹马灯为9匹马,另有黑驴1头。还有一对马童身背串铃,手持马鞭,一般以黑驴“领灯”,成为“头马”或者“头灯”。

3.4 茂盛馆的水煎包

刘明远、刘凤岗父子开设的店铺堂号叫“茂盛馆”,自清朝末年就经营水煎包。水煎包自清中期随移民传入利津后,由“茂盛馆”的刘凤岗经过几十年的制作工艺改良,才成了名冠山东的名吃之一。

刘凤岗摒弃了传统的工艺,改用发酵的面做包子皮,发明了“搭面水”这一关键技术。将水中掺入面粉,搅拌成面糊,在包子即将熟透出锅时浇到锅里,此时锅底部的包子和面糊连在一起,形成一层金黄透明饹馇,香脆可口。用特制的老汤炒面酱来拌肉馅。水煎包包之前,肉和菜处于分离状态。包的时候先把菜放入面皮,再填入肉馅,这叫作“拨馅”,采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水煎包既有菜的清香,又有肉的浓郁,其味与混合馅又是不同。一时间大街小巷里传唱“刘凤岗,开了张,别处的包子不吃香”。目前,利津水煎包制作工艺已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煎包已成了黄河口颇具代表性的地方风味食品。

3.5 鸡丝面

利津城庠门首路南刘凤彩的鸡丝面堪称一绝,他每天早晨现杀两只公鸡,放在毛锅(一种较深的筒子形锅)里,放足佐料,文火炖三个小时。炖好后的鸡捞出来撕出鸡丝肉,放在大盘备用。炖鸡的老汤在炉子上热着。面条当日现擀,擀面讲究软硬适中、薄厚均匀,切出面条又细又长,来客现下。煮熟的面条用一只大海碗盛着,放上鸡丝肉,浇上一勺老汤,这个时候炉火正旺,现烧开的芝麻花椒油“滋啦”一声立即出锅浇淋在面条上,一刹那香味四溢,引得过往行人驻足吞涎。他的鸡丝面只卖中午一阵子,一锅老汤出多少碗面都有定数,买的人再多,也绝不肯向毛锅里加一勺水,以免卖坏了名声,被利津城老一代人称作为诚信的典范。

“德聚厚”的醋:“德聚厚”的醋名震鲁北,它的制作流程曾是利津城一景。每年的农历五月麦子收过以后,“德聚厚”的老掌柜胡瑞五就张罗着“踩曲”,这是他酿醋时用的酵母。十几个十五六岁的男孩,洗净了脚,光着脚丫,站成一排。掌作的醋把式把磨开了坯子的小麦放在一口大锅里拌料,拌料的配方、操作和过程是严格保密的。拌好了“第一作”,打扫干净地面,把料填在模子里,放在地板上,让第一个孩子用脚踹,第一个孩子把踩过头遍的模子掣翻一个“过儿”,让第二个孩子踩二遍……整个过程带有游戏而又神秘欢快的色彩。每块散发着麦香的大曲让这十几个孩子都踩一遍,到最后一个孩子踩完后,脱出模子来,已硬实得像块石头。不走不张不变形,在墙角摞起来,盖上金黄柔软的麦穰和盖头,在整个漫长而炎热的夏天里发酵。发酵的过程对踩好的麦坯要求极为严格,倘若其中一个小孩偷懒耍滑,下力不实,导致曲踩得不严密,在发酵中,曲的中央就会发霉变黑,酿造的行话叫作“炸了坯子”,这块曲就不能用了。用这样的曲酿出来的醋就变味了。酿造的把式监管着踩曲、酿醋的全过程,经过一个漫长的多风多雨烈日炎炎的夏天的发酵,将发酵好的大曲掺进磨开坯的麦子里酿醋,酿出来的醋封装在特制的大缸里,封好缸口,要不停地挪动、晾晒,存放两年以上才开缸出售。

4 发展建议

利津古城是利津人民的根,承载着深厚的古城文化。利津古城是利津县繁盛历史的代表,东津晓渡是黄河三角洲商贸文明的浓缩,也是利津最为辉煌的标志。虽历经千载风雨,原貌早已不复存在,但精神文化却传承下来,并一直激励着利津人民砥砺前行。

4.1 发展定位

将利津古城打造成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综合体,成为黄河三角洲最知名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以海河文化、盐运文化、古城风情为特色,将其打造成展示黄河口民俗文化、休闲娱乐、商贸居住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区,提升整个利津的城市文化品质、形象品位,打造成为利津县域经济增长新的动力。

东津渡是利津古城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东津渡打造黄河下游古航运码头商贸文化体验区,作为未来凤凰古城开发的实验区,让游客在这里体会利津的经商文化。

4.2 发展思路

利津古城曾是鲁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建筑群,利津县的前身,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更是为齐恒公称霸奠定基础,也造就了利津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这里海河文化、民俗文化、利津文化、盐业文化、商贸文化等多种文化汇聚融合、异彩斑斓,以文化展示、旅游手法再现齐国文化风情古城。

东津渡曾是黄河最东的渡口,“东达青莱,北连山海,舟车辐辏,烟景迷离”,曾经的繁华商埠,也使利津一度成为独领风骚的渤海商业重地。规划以“铁门古渡”为蓝图,在古城东门外东津渡原址和铁门关遗址附近再现造商街和渡口气象,形成利津县的文化体验胜地。

从古代城市布局的角度看,东津渡承担了利津城市发展的交通功能,是水路、陆路的交汇点和货物转运站,是利津县城对外联系的重要枢纽,它与铁门关一起,铸就了利津城的辉煌。古人云:“先有东津渡,后有利津城。”利津县旧志称“彼时物品去集,商人辐辏”,其兴盛可见一斑。未来可结合凤凰古城开发,参考东津渡胜景,结合新农村建设,以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打造黄河流域内首个以凤凰古城文化、古渡港口商贸文化为主题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