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锦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过程、结果,和学生个体展开评价,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方式.教师应使评价结果指向学生核心素养,调动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并提高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实施的重点包括科学调整评价标准,灵活选择评价方法,保证多元主体参与,并由教师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评价语言,最终要将评价结果落实在其激励、反馈、决策功能之上.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验教学;教学评价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数学思想和理论知识的指导之下,利用实际物体、学习工具,完成数学化实验,得出结论,并用该结论推理数学概念,发现数学规律,解决学习问题,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新形式和学习再创造过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学评价的调整,通过评价及时发现实验弊端,提出改善教学模式的策略.

1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评价导向

1.1 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实验教学评价不应是盲目的,或与概念、规律等理论数学课相同的.而应实现新课程指导下实验特性的凸显,并集中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要能够通过评价反映出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建模能力、数学运算等素养,以及该一系列素养在实验过程中的展现结果.

例如,让学生观察几个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再让学生动手操作,给定几个正方体摆成相对应的图形;或将完整图形展开、拆分,看可以得到哪些图形.学生通过自述完成个人评价,教师则根据课堂实验过程、结果,以及学生的自评,推断出核心素养的综合成长情况.例如,学生在观察直观图形中是否看到了数学知识,其是否愿意亲自参与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是否调动了多感官系统,能否自己提问、思考并验证,学生的空间观念成长效果如何.用阶段评价确认下一阶段的实验开展难度、顺序,或师生的引导、实操比例关系,保证实验教学质量[1].

1.2 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学生对实验数学课堂感兴趣,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不仅在遇到问题时不容易退缩.还能够通过主动性开发,激活更多的创新思维.所以教师还应当用适时介入的评价和差异化评价形式,让学生积极踊跃参与到动手实操之中,并在不断完成的评价中培养学习自信.

例如,让同桌同学合作完成寻找三角形顶点的实验任务.两人搭配操作过程中,教师给出示范性评价-是否能够找到新组合三角形的每一个顶点?让学生同样用该问题评价合作伙伴和自己的操作结果.学生自我评价中实现了对个人学习行为的反思,并通过“想给伙伴做示范、想得到教师表扬”的思想转化,积极进行交流和尝试.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拼出的三角形进行评价——这是什幺类型的三角形?让学生关注下一个评价要素——能否用学习过的钝角、锐角知识,描述三角板拼出的新三角形.通过问题既持续吸引注意力,调动课堂活跃气氛,让学生思考并解题,也训练了学生用正确数学语言进行科学评价的能力.学生的组内自评、互评结果得到教师肯定之后,实验学习的积极性更好.

1.3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给学生创造更多动手的机会,能在实践环境中培养问题解答能力.所以实验评价也要能够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该方面能力,专注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给出的评价要尽量指向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呈现细致的评价要素.同样是用三角板拼出三角形,教师观察到多数学生会通过两边相近、相邻的方式,得出新的实验结果,就可转变评价方向,要求学生用记录评价的方式,标记出每次操作过程中得出了几个角,再量一下这几个角的大小,同时说出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用该种评价,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结论,通过分享还原条件;也能学习他人的实验方法,将其变为个人的实验技巧.

或给学生展现一张圆纸片,再将其分成两份,提问学生每一份是否占据整体的1/2,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分数.在学生得出结论之后再让其自己动手,验证结论是否正确,并给出最终答案.评价时,需要学生说出自己的结论,以及坚持或更改结论的原因.既给学生充分的展现机会.又通过评价梳理,让学生发现学习症结问题所在,将难点知识呈现出来,并产生新的学习需求——怎样解决难点,或他人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同样可达到以评价促反思,以反思促实践能力提升的目的.

2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评价实施重点

2.1 科学调整评价的不同标准

小学数学实验的评价标准,要对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的不同要求,或对于数学知识点的教学建议.并根据定量定性的不同评价模式,区别评价的项目.

例如,定量评价多用于反映学生的数学知识和策略知识实际掌握情况,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并回答问题.可包括一至四不同等级,以数学知识为例,在一至四等级之下又分为2~3个不同评分项目,第一等级为基础性等级,其判断标准包括学生可能错误使用了某些数学术语或表述错了数学知识;学生出现了较大的计算或实验错误.而第二等级则为3个评分项,分别为学生只理解了实验中的部分数学概念;不能理解实验问题的原理;出现了部分实验计算错误[2].

而定性评价标准,包括学生的实验学习兴趣、合作意识、实验过程描述能力、实验结果原因阐释水平,以及整体实验学习成长趋势等多个方面.例如,学生在找事物搭配规律的实验活动后,要通过结果展示,陈述自己实验效果的产生原因.教师给出的评价标准就包括学生是否可以清晰描述整个任务的展开过程,以判断学生是否真实了解任务目标和展示目的,检验学生数学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2.2 灵活选择评价的方式方法

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不仅能够改变学生对评价的僵化认知,对评价结果更感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后续参与到多元评价之中,进一步开发其学习主动性.教师根据本次实验教学的目标,可以应用不同评价方法,或交叉运用多种评价工具.

例如,通过纸笔评价方式,进行类似考试测验的评价.具体包括问答题,实验论述题,实验计划、实验结果核查表,和行为表现清单.标出学生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实验课中,对单位面积的认知结果,其设计的实验方向,反映的数学思维情况.教师可将该种评价应用在即时评价中,根据结果判断是否追加问题——不改变单位面积的正方形数量,只通过打乱顺序的方式,摆出不同长方形,并求解面积.

或通过口头表达这一最为常见的形式,进行实验的过程性或终结性评价,但要保证评价内容具体、个性,让学生快速了解本次实验中自己的表现,和可以进步的方向,并给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做评价方法、内容方面的示范.例如,教师设计了开放实验主题,让学生自己画图形拼图形,摸索出面积与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变化规律.在评价时,就应当侧重于每一学生的不同数学思维发展情况,给出针对性建议——可以在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或转化应用建模等数学思想方面,做哪些调整[3].

同样,教师也可以通过编写指导语,或给出任务清单的方法,进行前置评价,更好发挥评价的引导作用.例如,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数学实验课上,教师在给学生发放4根塑料吸管时,同步给出了实验指导语要求-学生要选择其中3根,首尾相连组成三角形,找到规律,推理线段与三角形的关系.教师将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思路、实验过程记录方式,和对结果的描述清晰程度.为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尽量使得不同年级、不同课时的指导语有所差异.

2.3 保证评价的多主体参与

在学生已经熟悉了教师将不同类型的评价,应用在数学实验课上之后,应当多让学生、家长等个体同步参与到评价之中,用多元主体使结果更丰富,综合评价结论更加客观真实.

在每次实验课后,给学生实验素养等评价表,让其先完成对个人学习表现的评价.比如,让学生评价本堂课上个人数学信息化素养的成长情况,勾选出“有效解释和综合信息,运用信息来源,评估信息价值,受益于信息”等多个标准下,与个人行为描述最相近的一个选项.或者对伙伴的几何绘图技能进行评价,根据实际表现打出1~10分.比如,是否能够正确绘图,标出横轴纵轴,解释清楚图形.当学生也能够掌握评价方法后,可增加评价内容,持续训练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比如,让学生写实验作文,由学生随机选择一篇作文,评价其条理性、思想性、数学用语的准确性,以及写作方法,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引导家长进行评价,则可通过发放在线调查问卷,请其对学生完成课后数学实验作业的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对该作业是否展现出足够的兴趣?是否能够展示完整的实验结果,并说明任务及实验思路?是否了解教师的作业布置意图?家长认为该种作业形式是否可取?原因是什幺?

2.4 合理使用并引导评价语言

无论哪一个主体展开评价,都需要应用到或口头或书面的语言.语言的目的、方式、内容决定了最终的评价效果.所以还要由数学教师做榜样,引导学生慢慢使用更加专业的、有情感、客观的语言,进行自评、互评.

首先,教师要克服自己的日常表达习惯,不要使用单一、匮乏的字词、句式.可以学习相关的专业书籍、优秀课件,或向语文教师请教,克服惯性,丰富语言系统.其次,教师要能够针对语境,运用专业表述形式.比如,让学生用皮筋在钉板上围出一个周长为32厘米的长方形,请学生尝试多个方法.在过程性评价时,如果学生犹豫不定,教师就应多用鼓励语言,并给出专业引导方向;如果学生做错了,则要安慰学生,并用正确的学科知识,从相对理性的角度和学生共同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使实验教学可以推进下去.

当教师给学生树立了这样的榜样,学生慢慢就开始向教师看齐,在评价他人或自己时不会无话可说.例如,可更加游刃有余的分析自己实验的目标、内容、选择的方法;在实验中与他人展开合作交流讨论的过程与结果;并对现象进行概括、总结、归纳.或认知到自己的评价是对他人实验学习方法的引导,侧重于帮助,灵活使用“我认为”“我建议”等,表达自己新的实验学习观点.

3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评价结果转化

3.1 发挥评价激励作用

评价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激励价值,为发挥该作用,教师可以用个人语言点出某一名学生评价的更精准到位,引导学生向该名学生看齐,尽量优化自己的评价语言,实现调整与反思中的再一次思考和知识运用.也可将某一名学生的表述结果记录并打印出来,张贴在数学学习角、实验学习活动室的位置,发挥激励与引导的作用,塑造班级良好的激励竞争氛围.

3.2 落实评价反馈功能

评价本身就是对学识的一种反馈,教师可通过双向互动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可以大胆反馈实验学习问题.例如,教师通过DIY虚拟数学实验,让学生测量千米有多远.课后,就可选择线上评价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请学生反馈在本堂课上的个人学习结果.是否有充分的操作时间?是否习惯该种实验模式?有哪些意见或建议?教师再给出客观的应答,例如,为何选择该种模式;如果学生能够改变实验思路,可能会得到哪些不同的实验感受?推荐学生阅读哪些相关书籍、应用哪些软件?自己再测试、练习一下.

3.3 优化评价决策意义

评价不是终止,而是推动下一轮教与学的过程.教师首先要和学生通过回顾个人成长档案,评价一段时期,在实验数学课堂上的表现有哪些进步、哪些不足,共同制定下一阶段的数学学习计划.例如,需要在基础知识、操作能力、实验创新思维等方面进一步升级或反思.学生既能够看到个人的表现,产生动力,又理解教师持续进行多种评价的目的.

教师也要将一阶段的评价结果,作为新一期数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标准,重点解决上一阶段遗留的问题,推动下一阶段实验学习活动的开展.例如,学生在上一段参与主体评价的机会并不充分,所得的相关数据不够扎实.在下一阶段,就要通过过程性、展示性、总结性评价活动的调整,让学生更多元地参与到数学实验报告的撰写、实验小报的绘制当中.

4 结束语

小学数学实验课,是“做中学、学中做”数学思想的典型体现.为确保该种教学形式的质量,需要教师展开积极有效的教学评价,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科核心素养有哪些问题;又让学生在参与评价中,换一个角度应用数学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教师还要将该种评价与数据信息手段结合在一起,做好实验过程中的后台监测,与对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形成更为直观的评价参考示意图.

参考文献:

[1] 周伟瑶. 试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实验教学[J]. 中外交流,2021,28(9):1168-1169.

[2] 周红丽. 在“动思结合”中绽放实验光芒——谈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读与写,2021,18(16):201.

[3] 杨红.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 中外交流,2021,28(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