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坤

元宇宙之后,新一轮“装备竞赛”开打

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大家可能早就从电影里依稀了解的“老话题”,其实一直都是“云里雾里,虚无缥缈”的存在,看不见摸不着,C端感知度很差。而最近两三年,包括AI写作、绘画、游戏、编程、音视频编辑等应用的推出,拉近了人工智能和用户之间的距离,ChatGPT的火爆甚至引发了全球用户的疯狂追捧,但我们希望大家冷静下来思考一番,你们还记得上一个如此火爆的话题吗,没错,就是“元宇宙”,事实上包括字节跳动在内的国内互联网巨头,都曾在元宇宙领域扎根发力,去年Pico4VR头显一体机发布时的宣发可谓铺天盖地,几乎所有App的开屏广告都是Pico,而经过了近一年的时间,大厂的元宇宙的相关业务却一步步在缩减和调整,前有腾讯的XR业务线变更硬件发展路径,相关业务团队进行调整,后有字节跳动Pico部门也做组织调整,部分业务和人员优化……

元宇宙的遇冷,主要原因是技术和内容上的不成熟,元宇宙需要超高的算力和强大的网络基础设施,而人工智能比元宇宙更低一层,技术更加成熟的同时,体系也相对完善。目前,包括美团、字节、百度、腾讯、快手和阿里等互联网大厂都在AIGC领域有所布局,比如腾讯目前落地的是AI编曲(五音核)、AI绘画(QQAI绘画);阿里则是AI虚拟主播、AI创作(天猫精灵创作辅助)……可以说互联网大厂新一轮“装备竞赛”已经开打。

要开花也要结果,AIGC商业模式落脚点在哪

在这个大背景下,AIGC已经成为新一轮的风口,但风口能否真正生根发芽,就要看商业模式如何成形,元宇宙就是个暂时失败的先例。虽然AIGC是从C端火起来的,但目前来看,toB仍然是核心商业模式,因为C端用户大多只是一时兴起的好奇体验,而对于B端客户来说,他们的需求和付费意愿是较为稳定和长久的,这就引出了关键问题,AIGC的商业优势在哪?

在我们看来,AIGC最关键优势就是降低成本,AIGC就像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蒸汽机,可以替代部分原本需要人力来创作的工作,自动生成的文本、图像、视频、语音等可以替代人工服务,而且从生产效率和质量来看优势越来越明显,但这也催生了一个新的问题:现在已经有不法分子利用超高精度的AIGC图像来施行诈骗,并且内容生成的法律效力尚未明确,内容的正确性也远未达到完全可信的水准,对各大厂商来说,如何提高语料库的质量和可信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从目前的AIGC功能来看,具体的落地方法基本都是作为现有商业模式的扩展,比如:AIGC+电商,可以通过AIGC提供商品的3D模型并搭配虚拟主播;AIGC+传媒可以自动生成语音播报、视频集锦;AIGC+教育可以实现虚拟教师、实时翻译、口语矫正;AIGC+工业则可以完成工程设计中需要多次重复劳动的低级别任务,生成衍生设计,为工程师提供设计灵感。

那幺互联网大厂是如何通过这些模式来挣钱呢?其实跟现在的云计算有一些相通之处,比如可以把底层平台接入其他产品,火山引擎就是这样操作的,OpenAI的GPT-3也是如此。还可以按产出的内容来收费,比如AI图像批量生成就可以按量收费。更底层的还有为具体客户提供定制化方案的模型训练服务。

目前的AIGC还是一片蓝海,中国互联网企业作为后来者,想要越过行业门槛甚至构建行业壁垒,我们认为至少需要三个能力:首先是必须要有一套覆盖全流程的方案服务系统;其次是必须和行业打造深度绑定关系;最后是形成业务闭环,也就是要让数据飞轮转起来,形成旧数据和新数据的不断进化。

现阶段国内的AIGC场景开发较少,由于技术发展不足以及投资环境的影响,AIGC大多被作为大公司的部分业务,乃至相对边缘化的功能进行研发开发,独立运行的初创公司数量明显少于国外,除此之外国内主要布局的还是写作、对话、语音合成赛道,而在国外延展领域得到了更为充分的挖掘,例如个性化文本生成、合成数据等赛道均是重点布局领域。所以,我们更希望包括字节跳动在内的国内互联网大厂能够更广义地发力AIGC领域,以应对未来2~3年可能出现的“人工智能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