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丹

“花钱”即民俗钱的俗称,亦称“压胜钱”“玩钱”,是一种具有趋吉避凶寓意的非流通钱币。其起源于西汉,唐朝时期开始进入宫廷生活,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民国时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而逐渐衰落。

花钱形式多样,官私均有铸造,材质以黄铜为主,少量可见金、银、铁、铅、牙、玉等材质。金质花钱,顾名思义即采用黄金作为制作材料的花钱,因其贵金属属性和高昂的制作成本,多为上流社会所使用,因此存世稀少。

清代以前,金质花钱主要用于祭祀、陪葬等用途,深藏于庙宇或地宫,鲜为现世。按照钱文内容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年号类、吉语类、祈祷类、宗教类以及无钱文等种类。按工艺的不同,则可分为精制和粗制两类。当中,精制的钱坯制作精良,采用模压或錾刻工艺篆写钱文,字体清晰秀丽;而粗制的钱坯工艺略显粗糙,钱文的刻画较为随意。结合明清及民国时期部分金花钱实物,笔者认为,金质花钱的黄金纯度及制作工艺的精细程度,与其使用者的等级、财力以及制作工匠的水平密切相关。

明朝中后期,花钱的使用达到鼎盛,其形制变得相对固定,官造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民造可能已形成专门的行业及市场。当时的社会经济十分繁荣,加之佛教广为盛行,大量兴建庙宇、佛塔,众多信徒为求布施功德、庇护降福,纷纷以金银制成供养钱供奉神明。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孝道在当时备受推崇。儒家认为,养老送终是尽孝的主要标志之一,整个社会推崇厚葬,金花钱在厚葬中被普遍使用。如明梁庄王墓中曾出土过多枚素面金花钱,即是当时金花钱在厚葬中使用情况的真实反映。这都致使金花钱在明代中后期被大量制作使用,并逐渐演变成尊贵身份等级的一种标志。

明中后期的金花钱虽以官造为主,但成色不统一,纯度较高的可达95%以上,绝大部分为光背薄片而非铸币,重量多在2克左右,采用锤揲、压模、錾刻、针刻等工艺制作,个别带镶嵌,大重量的铸币亦有但极其罕见。依据钱文内容的不同,大体分为四类,一类为年号类,如“成化通宝”“万历通宝”等。如图1的三枚金花钱均呈方孔钱样式,单枚重2.9克左右,直径在2.6厘米至3.2厘米之间,采用模压、錾刻、针刻等工艺制作,字体工整,立体感十足,极其罕见。

另一类为吉语类,如“金玉满堂”“寿比南山”“长命富贵”等,如图2。还有一类为祈祷类,如“长佑(宜)子孙”“天下太平”“永葆昌隆”等。如图3的这几枚金花钱均呈方孔钱样式,单枚重量在3克左右,直径在3.2厘米至3.7厘米之间。再一类为无钱文类,如梁庄王墓内出土的素面金花钱。

至于镶嵌类金花钱,其上常常镶嵌有当时珍贵的宝石、珍珠等,依据其钱文内容同样可归入以上四类。该种金花钱通常镶嵌在其他器物之上起到装饰点缀作用。如“生生见佛”“世世闻经”镶嵌金花钱,如图4这两枚金花钱的钱文属于祈祷类,单枚重约1.1克,直径分别为2.5厘米、2.2厘米。这类金花钱多为信奉佛教的皇室贵族作为供养钱使用,十分罕见。

至于如何断定明朝的金花钱是供养钱还是冥钱(又称瘗钱)?笔者认为可依据钱文的内容来粗略判定。据考证,专门用于陪葬的金花钱最早出现于唐代,明中后期随着“厚葬”风俗的流行被广泛使用,清代开始逐渐减少。从目前可参考的文献资料来看,纪年类、吉语类金花钱既有作为供养钱也有作为冥钱使用,如带有“金玉满堂”“寿比南山”“长命富贵”等钱文的花钱均属此类;而祈祷类及无钱文的金花钱则多作为冥钱使用,如“长佑子孙”“天下太平”“西方接引”“早登仙台”“西天见佛”“金钱引路”等(见图5)。

到了清朝,花钱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甚至出现在建造或修缮宫殿庙宇时,为使建筑及居住者达到驱祸避灾祈福的目的,而在屋顶正脊的脊筒内放入钱币类“镇物”的风俗。此种“镇宅”的钱币中便包含有金花钱。同时,随着佛教、道教在国内的盛行,金花钱在供奉、祈福等重要仪式中被广泛应用。用于祭祀的金冥钱,则因清廷入关前提倡薄葬风俗,以及中后期的清政府严格限制厚葬、“太平天国”采用基督教的殡葬仪式等原因而大幅减少。

清代金花钱官造极少,绝大部分为民造,成色不固定。其延续了明代以锤揲、錾刻为主,针刻为辅的制作风格;且双面工艺制作开始大量出现,并在尺寸方面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多以供养、祈福、镇宅等用途为主。

如图6这枚钱重2.84克,直径1.9厘米,实测成色为96.72%,采用锤揲而非浇铸工艺制作。根据其钱文推测,极有可能是1871年泉州修缮开元寺庙堂时所供奉的供养钱。祈福用金花钱如图7,一对共重22.76克,单枚直径约6.4厘米,实测成色93%,采用锤揲、錾刻、针刻等工艺制作。其钱文记述了咸丰九年(1859年)农历九月九日福州府长乐县信士陈启文等六人,祈求道教神明妈祖保佑天朝河海平静安宁、风调雨顺、乡亲和睦的祈福愿望,为目前所见直径最大并完整成对出现的清代祈福金钱,弥足珍贵。

此外,花钱在清宫生活中十分常见,此种花钱统称为“宫钱”,甚至被皇亲贵胄们作为趋吉避邪的饰物随身佩戴,其中便包含有金宫钱。

据清宫档案记载,金宫钱按照用途可分为纪念类金钱、金册谱牒金钱、建筑镇物金钱、年例金钱等类别。其中,建筑镇物金钱多为重一两七钱、五钱或三钱的“天下太平”的光背钱;年例金钱指每年年节例行制作的金钱,也是清宫为寄托美好祝愿而特制的赏赐用钱,一般正面錾刻有四字吉语,背面多为两字吉语。清宫内使用镇宅金钱、年例赏赐金钱以及佩戴花钱这些寓意吉祥的习俗,也逐渐传出宫外并被民间广泛效仿。如图8这枚“天下太平”祈福镇宅金花钱,重2.17克,直径约3.2厘米,尤为特别的是,其钱文中凡是涉及“点”的笔画均錾刻成飞鸟的形态,颇具创意美感。

佩戴用的金花钱,通常搭配其他饰品共同使用,并逐渐演变成花钱样式的配饰。如图9这枚辟邪纳祥金花钱佩饰,重24.21克,整体呈花钱样式,直径约3.3厘米,实测成色为95.7%,其采用铸造、錾刻、焊接等工艺制作,中心带有“道光永年”钱文及阴阳八卦图,外周装饰有八只蝙蝠图样,寓意八面来福、时来运转,并为便于佩戴上下装饰有挂环,佩戴时不仅有压襟的实用,还有彰显尊贵身份的美观装饰作用,具有消灾解厄、辟邪纳祥的寓意。

至民国时期,花钱的制作规模虽有所缩减,但依然深受清宫旧俗遗留的影响而在民间备受追捧。随着银楼金店的兴起,人们对花钱的需求促成了商家开展专门定制业务,材质以银质或银鎏金为主,金质花钱则统一采用足金或赤金。此时期的花钱钱文主题变得更加广泛、灵活,多以清代流通的铜钱为参考样本,一改往日明清时期的薄片形制,采用铸造工艺制作钱坯,沿用锤揲、錾刻、压模等技艺,并普遍采用双面工艺,追求做工精细、美观大方,用途以馈赠、玩赏、祈福、婚庆、佩戴等为主。而祭祀、陪葬等用途则随着民国政府对丧礼制度的改革以及西方新思潮带来的影响,退变成了少数富贵人家采用的俗制。

民国时期的金花钱目前仅见民造,依据钱文的内容主要分为年号类、吉语类两种。其中,年号类金花钱多以清政府发行的铜钱为样本制作,重量多见3克左右,直径约3厘米,錾刻或压模钱文,部分金花钱带有银楼戳记。此类金花钱的钱文以“乾隆通宝”最多见,推测与民间盛传佩戴“乾隆通宝”钱币可以驱灾辟邪,且乾隆二字与“钱隆”谐音而受民众喜爱有关。

图10是天津天宝、美丰金店所制的3枚“乾隆通宝”錾刻钱文金花钱。其中采用双面压模工艺制作的这枚配有随身佩戴的丝绣袋(如图11),再现了当年富贵人家佩戴金花钱的习俗。除乾隆通宝外,清代其他皇帝年号的铜钱也被参考使用,但均少见。如图12的“光绪通宝”金花钱,重7.72克,直径约2.5厘米,正面錾刻“光绪通宝”,背面錾刻满文及“公源”“足金”等戳记,其“公源”戳记代表清中期在北京珠宝市开业的公源银楼,依据该金花钱的重量推测其可能制作于清末民初。

值得一提的是,曾大量流入我国的外国铜钱彼时也被个别银楼金店参考制作成花钱。如图13是以日本“宽永通宝”为样本制作的金花钱,重7.34克,直径约2.5厘米,内穿口沿带有“丰兴”银楼戳记及錾刻的“贰金”字样,其重量符合“漕平”二钱,由此推测其可能由上海丰兴银楼于民国初期制作。

吉语类金花钱多见“天作之合”“百年和合”“金玉满堂”“连中三元”“长命富贵”等钱文,常用于婚庆的撒帐、灯坠及洗儿、周岁、祝福等场合。就其中的“长命富贵”钱文而言,作为吉语民俗钱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题材,其“富”字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写法。在宋代民俗钱中开始大量出现宝盖缺一点这种写法,寓意“富贵无头”,寄托人们对财富和长寿的向往和期盼,并在明代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清代“富”字的写法开始出现无头和有头共存的局面,清末民国时期“长命富贵”则演变为儿童的专属吉祥语,不仅在民俗钱上的书写方式及布局呈现出多样化,并且常与长命挂锁一起,成为儿童佩戴的专属吉祥物。

如图14中的祈福辟邪八角形金花钱,重6.07克,对角长约3.3厘米,中心镂雕阴阳双鱼图案,正面錾刻有“长命富贵”及花卉图案,背面錾刻八卦图,边沿加盖有芜湖老宝庆银楼戳记,并附有红绸袋及银盒,除可随身佩戴外还可欣赏把玩。

同时,还存在参考吉语铜花钱制作的情况。如图15的“福自天申长命富贵”吉语金花钱,重15.83克,直径约2.1厘米,厚0.2厘米,边沿带有上海杨庆和银楼戳记,与粤炉吉语铜花钱(重5.88克,直径约2.1厘米,厚0.2厘米)在形制方面极其相似(见图16),仅带有边齿及银楼戳记。该金花钱为首见,且为目前所见上海九大银楼金花钱中重量最大者,极其稀有。

随着民主共和思想的进一步传播,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先前反对清政府的民间组织所发行的钱币不再是民间禁忌,反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与追捧。个别银楼金店为达到标新立异、吸引客户以及广告宣传的目的而参考此类钱币制作金花钱,其中不乏制作精良者,不仅增加了金花钱的品类,还增添了诸多观赏性、艺术性。如图17这两枚天津天成、恒利金店参考民间“天地会”的会钱“天元通宝”所制作的金花钱,分别重2.06克、3.98克,直径分别为2厘米、2.9厘米,制作精美,堪称该类金花钱的代表之作。

作为民俗钱中比较特殊的一类,金花钱质地贵重、存世稀少、品类众多,且混杂在日益增多的仿品之中真伪难辨。笔者借撰写此文抛砖引玉,希望能为业界的深入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与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