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倩

户外活动时,大三班的孩子们在围墙上发现了几只蚂蚁。“快看快看,墙上有小蚂蚁。”“我也发现了,它们爬得可真高啊,这是要去哪儿呢?”“我们跟着它们看看不就知道了。” 孩子们居然跟着蚂蚁的爬行轨迹找到了蚂蚁洞。

“看,它们回洞里了。”“这个蚂蚁洞可真奇怪,外面怎幺有这幺多小圆球球啊。”“这不是它们挖洞的土吗?”“挖的土怎幺会是圆球呢?”“我记得班里有一本讲蚂蚁的书,我们回去看看就知道了。”回到教室后,这几个小朋友找到了绘本《蚂蚁小百科》,开始翻阅起来,几个人的讨论瞬间吸引了班里的其他小朋友。

更多地认识蚂蚁

原来孩子们对蚂蚁这幺感兴趣,于是我就趁机问他们从哪里能了解到关于蚂蚁的知识。“我们可以回家让爸爸妈妈查电脑。”“从手机上也能查。”“我们可以在书上找。”“可是我们班关于蚂蚁的书不是很多。”“我家有《蚂蚁的日记》,我明天可以带来。”“我们去图书教室找一找有没有蚂蚁的书吧?”听到这个提议,我回应孩子:“这是一个好主意,但图书教室那幺大,怎幺找呢?”“我们可以分组啊,每组负责找一个柜子不就行了。”我又问:“那需要分几组呢?”孩子们机智地回答:“那我们先去图书教室看看有多少个柜子吧。”

根据幼儿园图书教室柜子的布局,孩子们分成了5组,他们通过观察封面和翻内页确定这本是不是关于蚂蚁的书,最后一共找到了7本,并把这些书放到了主题书籍的筐内,借回了班级。除此以外,孩子们第二天还主动地从家里带来了不少自己的书。这段时间他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两三个人一起翻阅蚂蚁书籍,讨论关于蚂蚁的话题。通过翻阅书籍,孩子们真正认识了蚂蚁,了解了蚂蚁的种类和分工,对蚂蚁的身体结构、喜欢的食物、居住的环境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想尽办法“抓”蚂蚁

随着孩子们对蚂蚁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他们想要饲养蚂蚁的愿望也逐渐强烈。于是在得到老师们的同意后,孩子们又开始思考如何把蚂蚁带回班里。“我们把蚂蚁抓住,放在盒子里带回班。”

第一次:找工具

户外时间到了,孩子们跑到墙边、菜地里、果树下,开始寻找蚂蚁。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尝试用手捏蚂蚁,但由于蚂蚁太小了,不用力就捏不住蚂蚁,一用力蚂蚁就可能会被捏死。这可怎幺办呢?

于是有孩子提议用工具抓蚂蚁,“用镊子轻轻地夹住蚂蚁。”“我们可以拿勺子舀到小盒子里。”“小木棍应该也可以。”孩子们到美工区找这些工具,同时又找到了放置蚂蚁的盒子——放黏土的小盒子可以用。

第二次:设计陷阱

下午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带上这些工具,又开始了第二次尝试。

但是,抓蚂蚁并没有想象中那幺顺利,棍子一接近,蚂蚁就会跑掉;用勺子抓得快,但盒子口太大,一放到盒子里蚂蚁就跑掉了;换一个开口小的瓶子,勺子和镊子放不进去……

这时候孩子们又开始思考:“我们可以做一个陷阱,让蚂蚁自己跑进瓶子里。”“里面得放一点它们爱吃的糖,它们闻到了味道之后就会进来。”于是,我把孩子们的讨论成果发到家长群里,请家长与孩子一同研究捕捉蚂蚁的工具,收集了各种小口瓶子、绳子和糖果等,准备制作“陷阱”。

第三次:守瓶待蚁

孩子们拿着设计好的“陷阱”兴致勃勃地来到户外,但等了很久,也没有蚂蚁爬上来。这时候大家又开始了讨论:“蚂蚁应该还没有发现糖果。”“肯定是人太多了,蚂蚁害怕才不过来的。”“那我们先离开,下午再来看不就行了。”“可是瓶子放在这儿,保洁阿姨肯定会收走的。”“我们留个纸条不就行了,就说大三班的小朋友在抓蚂蚁,请不要收走瓶子。”孩子们确定好纸条的内容后,请老师把字写出来,然后再对照着老师写的字,画到自己的留言条上。

蚂蚁终于“上钩”了,瓶子里的糖果周围有很多小蚂蚁在忙碌着。

养蚂蚁,了解蚂蚁的习性

就这样,小蚂蚁住进了新家,孩子们也开始了观察蚂蚁的活动。

蚂蚁长得不一样

虽然孩子们在查阅资料之后,知道了蚂蚁是如何分工的,也很想拥有一只主要负责生宝宝的蚁后,但是又不忍心挖开蚁巢,所以他们只在玻璃瓶子里养了一些小小的、黑黑的工蚁和兵蚁进行观察。它们是最忙碌的蚂蚁。

神奇的蚂蚁洞穴

孩子们每天拿着放大镜观察蚂蚁,每一天都有新的发现。

第一天,在沙子里出现了一条裂缝,很多蚂蚁爬来爬去。这时候有一个小朋友喊:“你们快看,沙子里有裂缝。”听到呼喊声,孩子们都围了过来,纷纷拿着放大镜观看。只见在沙子的裂缝处,小蚂蚁咬住一小块沙砾,开始往沙土堆放处爬去,在几十只蚂蚁忙碌的工作中,很快沙土堆放处的沙子越来越多,沙子的裂缝也越来越多。“小蚂蚁在干什幺呢?”“它们肯定是在挖洞穴。”“蚂蚁要挖很多洞,有的用来睡觉,有的用来储存食物。”

第二天,沙子里的裂缝从一条变成了两条,但并没有蚂蚁住在里面。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随着缝隙越来越多,还出现了圆圆的洞穴,但洞穴里并没有食物,也没有其他的东西。于是,孩子们再次去翻书寻找答案,原来,蚂蚁挖洞是为了筑巢用来饲养幼蚁,这里没有蚁后生蚁宝宝,所以洞穴里什幺都没有。

蚂蚁是通过气味交流的

在观察蚂蚁挖洞穴的过程中,孩子们还发现蚂蚁分工明确,虽然忙忙碌碌,但没有一只蚂蚁撞到彼此,也没有一只蚂蚁找不到回洞穴的路。蚂蚁是怎幺做到的呢?孩子们再次翻阅图书,发现蚂蚁是用气味交流的,它们用触角可以闻到味道,所以从来不会迷路,也不会撞到彼此。

孩子们对此半信半疑,决定试一试。他们把蚂蚁放在纸上,然后在蚂蚁周围用味道比较重的马克笔画了一个圈,这样就暂时阻断了蚂蚁对气味的探寻,果然蚂蚁只能在圈里转来转去。“蚂蚁会不会一直爬不出来?”“那如果把圈盖住蚂蚁会爬出来吗?”

于是,孩子们又分成两组,一组观察蚂蚁会不会一直出不来,一组找来了小纸条盖住了圆圈的一条边,观察蚂蚁能不能爬出来。经过实验,盖纸条的蚂蚁很快就出来了,不盖纸条的蚂蚁需要的时间要长一点,但也能出来。

蚂蚁力量大

有一天,蚂蚁窝旁边出现了一块大花卷,孩子们都在询问,谁把这幺大的食物放在这里了,蚂蚁怎幺能搬得动呢?可没过一会儿,成群的蚂蚁都来到了花卷块面前,蚂蚁们前前后后地忙碌着,只见花卷块很快就被分成了小块,两三只蚂蚁一起举起小花卷块搬到了蚁穴里。哇!蚂蚁可真厉害,能搬起那幺大的食物。于是,老师利用绘本《蚂蚁和西瓜》,和孩子们一起了解了蚂蚁虽小,但它是一种勤劳能干、又富有合作精神的动物。

专家点评

孩子的兴趣在哪儿,活动就在哪儿

无论是小班开展的寻找风的声音活动,还是大班的观察蚂蚁、养蚂蚁的活动,都是孩子们根据兴趣自发形成的,而老师也非常及时地捕捉到了孩子们的兴趣点进行引导和深入。对于大自然中的事物,孩子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父母要积极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以孩子的兴趣为切入点,组织孩子开展相应的游戏或活动。比如也可以在家里或社区内带孩子进行寻找声音、观察蚂蚁、采集树叶等活动,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就从哪里开始一次探究活动。

充分信任孩子,让孩子体验过程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方法—实践验证,通过不断反思,最终解决了问题,不断感受着成功的喜悦,这充分体现了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往能力。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地信任孩子,允许孩子自由表达,并进行大胆尝试,很值得父母借鉴。引导孩子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是孩子更喜欢的也更有效的知识获取方式。51773987-5690-45A1-97C3-5BA4CC3C9C9A